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164章

乱宋-第164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望神色猛地一冷,狠狠地扫了一眼李成,思忖许久,才皱眉道:“大金兵强马壮,主明臣敢,本王怎会遇到这种事?不过,若是易地而处,本王情愿一死也不会甘愿受辱!”

李成闻言,知道宗望是在讽刺自己在钦宗几人面前遭受羞辱的事情。只是宗望并不知道,李成作为一个现代人,最讨厌的就是宋朝那种迂腐的文人风气。而且做为一名现代人,对于眼下的境遇,自然有着和这时代人完全不同考虑。

望着宗望那脸上的冷傲,李成叹了一口气,点头道:“王爷果然是一世英雄,铮铮铁骨叫人佩服!李成真是失敬了!”

扫了一眼李成,宗望冷冷地傲然一笑,皱眉道:“李大人,可是想好了?那火炮究竟的如何造出的?若你能说出来,大金必定不会亏待了你!”

李成忍着心里的好笑,淡淡地摇头道:“王爷如此英雄,李成真是感慨万千,实在无颜再受王爷的高官显爵。王爷如此英雄,李成万分仰慕,绝不敢做出小人姿态,只求王爷成全李成做一次英雄的请求!”

此言一出,宗望立刻意识到先前自己说的话,竟然把自己绕了进去,不觉气的脸色大变,只是顾及李成身上隐藏的那个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秘密,他实在心有不甘!

若是一怒之下杀掉李成,固然可以解气,但是想到李成那微微放软的姿态又让他生出一丝隐隐地希望来。毕竟,火炮的巨大威力的诱惑,让他实在难以甘心。

思忖许久,宗望这才森冷地向帐外低喝道:“来人,将此人关入死牢,严加看守,若有闪失杀无赦!”

第四章 脱离险境

正当李成焦急地躲在草垛后,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时候,外面听起来是完颜宗望侍卫的人,已经扬声道:“你们在此吵闹成何体统?你高盛身为将军,难道就不怕王爷震怒?到时候,别说你一个小小的将军,便是皇上在此,王爷也敢执行军法!”

本来帐外的几人都正在怀疑这人的身份,这时听他一口喊出了负责巡视的将领高盛的名字,不但守卫的金兵都吓得不敢再多说什么,就连高盛本人,也被那侍卫居高临下的口气吓得不敢再纠缠下去。

闻言,冷哼一声,皱眉道:“本将军今日就算了,明日见到王爷再说!哼!”

守在帐外的和高盛纠缠的两名金兵也登时松了一口气,闻言,急忙同时躬身道:“小的们多有得罪,还望将军海涵!”

见两名金兵还算知趣,高盛这才冷冷地闷哼一声,带着身后的卫兵又往别处巡视去了。今日营中又有宋国有名的卫国公关押,宗望曾再三告诫要加强巡视。这也是他借题发挥,想要借此露露脸的原因。只是也没想到两个小兵会让他那样下不来台,这时看到有台阶可下,想到自己的确得罪不起最受宠的,金太宗次子完颜宗望,也就不敢在纠缠下去了。

看到高盛离开,两名金兵还真是感激这侍卫的及时出现,替他们解了围。不觉感激地向那侍卫道:“多谢大人解围,小的们谢过大人!”

那侍卫冷冷地喝道:“你们在此小心看守,着实辛苦,我这里有王爷赏赐的热汤,你们每人喝点,也算是去去寒气。”

这时虽然已经接近二月,但是深夜的寒气上来还是十分阴冷,加上这些金人自北方而来,有些不大适应汴梁这种湿冷的天气,很多人都靠着热水来暖和身子。因为宗望军中严禁饮酒,加上完颜宗望治兵酷厉,军法严苛,所以士兵们不遇到大捷都不敢随便饮酒。

看守这军帐实在是件及其叫人高度紧张的任务,这也是这两名金兵敢于顶撞上位的高盛的原因。

后半夜的寒气夹杂着汴河的水汽,更让那驱散不掉的寒冷向骨子里浸透,十几人正在大帐外坚持苦守,忽然听到有热汤驱寒,立刻放松了不少警惕。

看到众人期盼的目光,那侍卫低笑一声,沙哑着嗓音吩咐随行前来的人取了煮好的热汤分给众人。这才笑道:“几位早点喝完了热汤继续看守军帐,只是后面几位不妨也过来暖暖身子。

那金兵这时也不好不让后面的人过来,闻言虽然有些担心,可是想到守卫森严的中军大帐附近应该不会发生忽然出现的变故。即便有人潜进来行刺,或者劫营,都可以及时反应,只要小心些不会有事。

看他有些犹豫,那侍卫忙笑道:“若是担心有事,不妨我们去后面替你看守,待你们喝完了热汤,再来替换。这样大家都不碍事。”

在场的几名金兵都有些心动,正自犹豫,那侍卫已经低笑一声向后面走去。后面守卫的金兵看到前面有热汤喝,也都不再客气,纷纷向那满满一桶热气腾腾的滚汤围了过去。

李成躲在帐内的草垛后,正在着急。只听靠近自己这边的军帐外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脚步声。

正觉惊讶,只听外面一个声音低低道:“从这里划开帐篷,你小心守在外面,我去看看大人的情况,听到我两声猫叫,一长一短立刻进来!”

李成躲在草垛后,虽然隔着帐篷,只是这是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点说话是声音一点不漏地钻进了他的耳朵里。他登时惊喜起来,这声音很熟悉,正是自己的特种部队的战士啊!

想到这里,急忙敲了敲帐篷,低声道:“我是卫国公李成,外面的是谁?”

听到李成的声音,外面登时沉默了一下,大概太意外李成竟然这么平安。随即,立刻低低地颤声道:“大人,小人许木,大人没事吧?小的们这就来救大人脱困!”

随即,向身后的人惊喜地低声道:“大人平安!大人平安!”

李成听到这样的声音,心中顿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实话说,刚才躲在草垛后,就有些怀疑这忽然出现的侍卫,却没想到张明义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混进金营,而且还假扮的如此惟妙惟肖。

心里飞快地闪过无数念头,手里却没半点停留,小心地撕开已经划破的口子帐篷。临出去时,李成故意呻吟了一声,希望可以继续麻痹对方。两名守在门口的金兵正端着热汤大口地喝着,听到他的呻吟,皱眉冷哼道:“吵什么,这汴梁的鬼天气,真他娘的难受!”

旁边那人听到李成的呻吟,顿时放心了,闻言,嘿嘿笑道:“这热汤真是来劲啊,哎!”

看那些金兵果然被那些热汤吸引力全部的注意力,这时听到李成在帐内的呻吟,越发地放心起来,都说笑着端着热汤大口地喝着。

李成见状忙悄悄地掀开帐篷,轻轻地钻了出去。刚出去,就看到张明义眼中惊喜的目光,接过身边一名士兵递上来的完颜宗望亲卫的衣服匆匆换上,立刻融进了那些假扮成完颜宗望侍卫的特种兵中。

这时,看到李成脱险,张明义也懒得纠缠,沙哑着嗓音笑道:“众位兄弟在此好生看守,此地无事,本将军要去别处巡视,回去好向王爷禀奏,大家保重!”

那几人喝着热汤,又知道李成关在帐篷里没事,都轻松了不少,闻言,那守在门口的金兵忙笑道:“小的还得谢过将军今夜解围呢,明日必定亲自前去拜谢。”

张明义扫了一眼周围其他金兵,淡淡一笑,点头道:“告辞了!”

说毕,翻身上马,带着身后十五六名身穿宗望亲卫服饰的特种兵,将李成夹在中间向黑暗中冲去。

黑沉沉的夜色,宛如浓墨一般,沉甸甸的。李成躲在人群里,扮成亲卫从容缓行。这时,已经接近三点半了,正是人的睡意最浓的时候。除了偶尔巡视营地的士兵的马蹄声轻轻打破沉寂。周围寂静的只能听到耳边的风声和防御士兵手中火把微微的噼啪声。

迎着寒冷的夜风,李成缓缓地跟在张明义的身后向,撤离的地点走去。这里的位置,正好处在一处锅灶的不远处,那里应该是伙夫做饭准备材料的地方,很是杂乱,也十分僻静,后面还有一堆堆积着的柴禾,想来是为了取柴方便,才选在这里作为厨房。

看到锅灶上刚刚熄灭的炭火,李成看了一眼张明义,不觉十分好笑。虽然不能交流,但是看样子,就可以猜到他们应该是用上次袭营之后余下的几身宗望亲卫服侍,透过滑轮,借着夜色,冒险穿过金兵营地的西侧。落地之后,正好就在对方煮饭的地方不远处的柴禾堆里。

看到李成脸上的笑意,张明义眼中闪过一丝会心的微笑。只是他看到李成虚弱地勉强扶着两名亲卫艰难前进,已经有点勉强支撑的感觉,双眉不由紧皱了起来。避开可能会随时出现的金营巡视骑兵的视线,张明义亲自扶着李成向柴垛后面几株野生的松树走去。

李成这时体力已经严重透支,金兵围城,再到破城之后的几次血战,加上这次意外,带来的伤势,都让他原本强健的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了。

四下打量着沉寂中的金兵营地,李成挣扎着,向身边的张明义低声道:“今晚这么走了可就太便宜金兵了,我吩咐的事情办好没有?”

第五章 火烧金营

张明义担心地扶着李成,低声道:“大人,您身体要紧,末将已经按照您早间吩咐的去做了,如今南风渐起,金营虽然开始是在上风处,如今风向已变,来上一次莫名的大火,金人就算知道是我们做的也没有证据,想来也不敢真的撕毁议和条件,大人放心!”

李成扶着张明义替自己挂好滑轮,虽然这样的撤离太过匪夷所思。不但要冒着滑轮出现断裂的危险,还得冒着被金兵发现的危险。不过,正是这样才让金兵完全没有想到敌人竟然会悄无声息地从头顶上飞过去。

在没有钢索的古代,又是极为忽然的条件之下,李成没有办法用金属来制造滑轮,只能用这时代人不喜欢的,当做低等级的木料,红木,来制造了几个滑轮。再加上浸了桐油的绳索,李成自己都有点觉得眼前的事情正在挑战着想象力的极限。

李成努力自己控制着滑轮的速度,胆战心惊地向营地下面的洼地滑去。金营选了一处地势干燥的高地按照梅花形状众星拱月排下防守型营地。离开中军大营,远处不到两百米的距离便错落有致地遍布着其他营地,将整个中军大营围拱在中央。李成和张明义几乎是贴着整个金营最边缘的地方滑过。而在空中,虽然没有月光,但是营地的整个防御形势几乎尽入眼底。虽然下面有不少警戒的骑兵来回巡视,却没有一人想起向空中仰望。只要他们其中一人这时抬头仰视一下,就可以看到天空中悄无声息地滑过的李成等人。

只是,这人怎么都想象不到,可以有人从头顶上飞过去。所以,一段将近五分钟的滑行,总算有惊无险地顺利抵达金营西侧的低地,落地之后,李成带着张明义立刻躲进了荒草丛,借着半人高的野草,就可以沿着汴河绕行到一公里以外,汴梁的东门。那里,会有人接应他们。

李成的体力这时实在有些吃不消了,只好由许木背着匆匆前行。刚走了不到五百米,就听到身后的金营忽然传来一阵隐隐的喧闹。几人刚刚撤离的中军大营火光熊熊,借着夜晚强劲的南风,火势更加不可阻挡地蔓延了起来。

沉睡中的金兵被大火从惊醒,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状况,就以为是宋军袭营,慌乱地冲出营帐,甚至来不及穿戴盔甲。一时间整个营地人仰马翻,再加上火借风势,更加势不可挡,乱作一团的金兵在大火中伤亡惨重。

李成回头看着跟在后面小心护着他行走的张明义,低声叹道:“可惜,宋军不能出城而战,若是此时挥师出城,金兵必定大败,也不用受那股子窝囊气了,哎!”

张明义小心地看了一眼后面映红了半个天空的金营大火,向李皱眉道:“皇上竟然答应金人将公爷献给金人,真是叫人寒心,若是公爷不愿再入朝为官,小人愿随公爷身侧!”

他身后的几人闻言,也都向李成望来,眼中充满了期待。背着李成一路疾行的许木也低声道:“公爷,若是公爷不愿入朝为官,小的们愿意追随左右!”

李成扭头看着后面熊熊火光,心中也是一阵说不出的萧索。宋人在文化上的杰出成绩与军事上的懦弱无能真是极端鲜明的对比。而宋人这时的富足几乎可以算得上处于历史的高峰期。记得以前看过一期电视节目,大约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亚洲东部处于温热潮湿气候中,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这段时间,正是历史上的宋代,作为农业大国,风调雨顺极为重要。所以有宋以来,随着气候的好转,物资丰富,商贸繁荣,百姓的生活也就十分富足。而五代十国的战乱使得这时代的人更加安于享乐,尤其是宋代对与曾经惨遭欧洲白种羊羯等五胡乱华对汉族和汉文化摧残的矫枉过正,使得文化气息更多了一种耽于享乐的社会风气,加上军制上的漏洞。使得宋人原本的血性消失的一干二净,朝中的官僚阶级更是不思进取只想着眼前的富贵,由上至下地消极抗金。即便拥有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