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160章

乱宋-第160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李成这样说,旁边的李邦彦立刻微微冷笑了一下,却没有多说什么。而钦宗双眉微微一扬,大步向前走去。

张宪等人也不敢再继续拦着皇帝的去路,纷纷让开了一条通路,向外城走去。外城这时金兵已经退去,不少官员和百姓听到消息纷纷向城门处涌来。

看到结队等在外城的百官和神色紧张的无数百姓,站在内城门外,钦宗这时再也难以保持平静了。

李成站在钦宗身后,凝神防范着所有可能的危险。虽然他十分清楚钦宗最后的结局,只是,眼下他不希望发生任何意外。一来是自己不愿看到这样的意外,二来自己毕竟在保护钦宗,一旦钦宗发生危险,自己也难以推脱责任。

正想着,一大群官员已经围了上来,当先打头的,竟然又是何栗。李成还真有些怕他误会,只是又不知道该怎样解释。

第三十八章 危机骤临

就在李成担心不已的时候,何栗已经迎了上来。冷冷地扫了一眼钦宗身边的李邦彦,何栗带着身后十几名官员一声不吭地跪在钦宗面前,拦住了去路。

钦宗看着神色悲痛的何栗,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连连摇头叹气。旁边李邦彦虽然也有些害怕何栗一向的直言不讳,却还是皱眉道:“何大人,皇上圣驾,你竟敢阻挡?今日的事情,皇上心意已决。而且,已经和金人约定,你总不能让皇上失信吧?若是金人一怒之下攻进内城,那时皇上和宗庙都更加难以保全,何大人若有退去金兵的厉害,那就好了!”

何栗气的脸色苍白,跪在地上重重地叩头道:“皇上乃是至尊至圣之人,怎能轻易前往金营?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钦宗皱眉看着何栗,叹了一口气,勉强平静地摇头道:“爱卿且起来吧,朕已经决定前往金营了,否则一旦金兵真的攻破了内城和皇宫,朕一人生死事小,宗庙社稷若有闪失,朕如何去见列为先帝?”

何栗望着钦宗,并没有起来,只是含泪道:“陛下,如今种老将军即将赶回京师,金兵必然不敢轻举妄动,陛下何苦如此前去议和呢?”

钦宗看着跪在地上的何栗,皱眉道:“议和若是可成,种师道就可不必急急赶回,而是可以继续西征,父皇征西的计划才能继续下去。况且如今已经约好,若是不去,岂非显得朕更加胆小?国家的体面也同样难保。如今已经兵临城下,再谈颜面,本就没什么意义了。”

何栗还想再说,可是张了张口又不知道说什么,他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这时却被钦宗这几句话说得哑口无言。对于军事,他更是一窍不通,难以多说什么,便向李成望去。

看到何栗的目光,李成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不过眼下是钦宗决心议和,别人再多说,也难以让钦宗相信。想了想,只好在旁边苦笑不已。

眼下这个场合,他的身份,是掌握兵权的护卫,并不适合开口。一旦说错了,弄不好就会里外不是人,两面不讨好。也就只好对何栗求助的目光不予回应了。

看到李成脸上无奈的苦笑,何栗微微一怔,还想再说什么,旁边秦桧和张邦昌已经同时上前,秦桧更是低声道:“何大人一片忠心,真是天日可鉴啊。只是皇上已经下了圣旨要和金人议和,如今两国不过是前去商议,任何事情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何大人若是执意阻拦皇上,耽误了事情,皇上震怒,为百姓惹来灾难,不知大人何以面对?”

何栗冷哼一声,扫视了一眼周围闻讯赶来的百姓,怒道:“汴梁百姓,哪个不愿报国抗金?前日才大胜金兵,为了一个区区郭京,难道竟然要屈膝投降,向金人称臣?列位果然是谦谦君子!”

听何栗这样说,钦宗立刻脸色一变,皱眉道:“何爱卿,无需多言,朕已经决定了,先起来吧。”

看到何栗依旧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钦宗冷哼一声,大步绕开跪在地上的何栗准备向前走去。何栗却膝行两步,拦在钦宗面前,颤抖着颌下干枯的胡须,含泪道:“皇上,皇上!不能前去啊!皇上理应立刻起复李丞相,重用宗泽和李成,城中尚有禁军数万,如何不能抵挡几日呢?”

钦宗看他还要继续纠缠,气的脸色铁青,怒道:“如今只有内城可守,城中不过几万人,金兵十万,如何抵挡?城破之日,宗庙社稷何以保全?卿若是再不起来,朕只能命人将你带下去了!”

说毕,怒哼一声,绕开跪在地上的十几名官员,大步向外城走去。李成忙带着亲卫们跟在钦宗身后向外城走去。

被何栗这一搅,钦宗显得十分生气,他怒气冲冲地大步疾走,看也不看周围跪伏在地上的百姓和士兵,只是眉头深锁地向金营走去。

李成跟在钦宗身后心情复杂地向金营走去,这是他第二次接触金人,想到上次见过的金兀术,不觉又忽然想起当初在金国的那段奇遇,想起那一直被自己忘记了的玉容,心里不觉砰然一跳。

对于金兀术,他并不陌生,在金国的两次见面,加上一些后世读到的有关资料,他反而更有一种不便被人知道的熟悉感。

想起金兀术那深邃冰冷的目光,李成不觉暗自苦笑,今日去见,竟然是这样一种身份,他还真是有些想不到。希望下次再见,能够是在战场上吧。这样的见面,李成实在很不舒服。

正自胡思乱想,李邦彦带着秦桧和张邦昌等人已经拥着钦宗向前来迎接的几名金兵走去。看到前来的钦宗,那几名金兵只是上前打量着几人,微微点头道:“请几位随外面去见大帅!”

完颜宗望这时虽然上次被李成偷袭,身负重伤,却正巧钦宗相信了郭京的胡言乱语,竟然没有再次使用李成的特种兵发动第二次偷袭,使得金兵阵脚大乱的危险关头,挺了过来。再加上种师道正在火速赶回汴梁,心有顾忌,对待钦宗等人的态度到还不算恶劣,让李成微微地松了一口气。

既便如此,钦宗还是对那些金兵的无礼感到难受,看了一眼身强体壮的二十多名金兵,他神色不安地回头向身边的李邦彦望去。

李邦彦似乎也没想到金人的士兵这样无礼,脸色苍白地勉强拱手道:“陛下不用担心,这些士兵懂得什么,还是不要放在心上,免得惹人笑话。”

钦宗不安地看了一眼迎面又走来的一队骑兵,压低声音,皱眉道:“见到金将,朕如何去说?”

李邦彦忙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心,这些事情,自然有微臣应付,皇上直接与金军主帅商议便可。”

看到金兵腰间雪亮的刀剑,随着钦宗前来的秦桧等人也都满脸惊恐之色,只是也不敢多言,拥着钦宗向城外十里处的金兵大营走去。

刚看到那黑压压的金兵营帐,钦宗的脚步便渐渐沉重起来,原本就苍白的脸色更加没了血色。

看到在场的几名文官都露出惊恐的样子,李成心中真是有些无语。宋人的得过且过思想极为普遍,而胆小,更是极为严重的官员通病。而李成先前对于宋代的不抵抗,多少想的有些简单。

这时看到这些官员的反应,又看到作为统治阶层的最高统治者,钦宗的反应,他这才明白,宋代的偏安,原来并不是自己开始想的那样。即便北方的险关要塞还在宋人手中,即便宋人夺得了大片的良马产地,这种得过且过,贪图眼前享受的社会风气加上前面的那些可观原因,再加上宋代特殊的军事制度,才是宋代两百多年一直软弱的真正原因。

想到这里,心里当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先前,他还以为凭着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这个时代,这时才明白,重文轻武的执政思想在一百多年的变化中已经造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心态。单凭一个人,几乎难以改变。

这时,远远地忽然传来一阵战马的嘶鸣声,李成心中一动,急忙举目望去,却看到五名金人打扮的骑兵疾驰而来,看到钦宗等人,立刻勒住战马,却并不下马,只是高踞马上,冷冷地道:“宋国的皇帝,奉大金元帅之命,你等议和之前,先将随行而来的李成绑了献给大帅,祭奠被他杀死的将士!”

正在惊愕不已的钦宗登时浑身一震,扭头向李成望来。这时,在场所有人都顿时紧张了起来。三十五名李成的亲卫更是立刻停下脚步,闪电般将李成严密地围护了起来,冷冷地盯着那些保护钦宗的神龙卫,只待李成一声令下,即便对方是皇帝也没有丝毫的犹豫!

第三十九章 前往金营

看到李成亲卫的反应,钦宗和李邦彦等人脸色大变。钦宗更是颤声道:“李爱卿,卿一向忠心于大宋,朕也难舍,只是眼下朕也是进退两难啊!”

李成还没说话,跟着李成前来的张明义立刻扬声道:“大人忠心耿耿,难道皇上竟然为了金人的一句话就要将金兵畏之如虎的卫国公拱手送给金人?”

李邦彦急忙摆手道:“你等护主心切,本官也不再深究,只是,如今金人已经提出,难道要皇上就这样空手而归?”

看着李邦彦脸上虚假的冷笑,李成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强烈的呕吐感。看到张明义等人眼中期盼的目光,李成知道,自从被身边这些亲卫看到钦宗等人无耻的懦弱之后,他们作为统治者,在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这些被灌输了后世战争理念,也在潜意识中接受了一些后世的政治理念的特种战士面前,威信早已扫地。

若不是李成的表率作用,这些士兵根本就不愿听从这些懦弱如绵羊的人的命令。而金兵忽然亮出这样的一手,的确也是一石二鸟的计策。

一来,可以分化瓦解钦宗内部的人心。毕竟李成前段时间的特种斩首行动险些要了完颜宗望的性命,而那些火炮的杀伤力,更是让金兵依旧沉浸在噩梦中难以释怀。这时的李成,卫国公的大名在金兵中的威慑力早已超过了著名的将领宗泽。若能除去,自然是斩掉了自己将来最可能的劲敌。

二来,更加可以削弱宋朝皇帝的威信,对于今后的南下侵宋实在是最有利的保证,这次即便不能如愿,下次再来,将注定会将那著名的繁华之地完全占领,尽情享受。

看着周围一张张截然不同的面孔,李成想了想,觉得眼下自己恐怕已经没有了选择,除非他敢杀掉钦宗,将自己的家人彻底放弃。但是,让无辜的人为自己牺牲,他是绝对做不到的。与其被动而使自己威信降低,倒不如以退为进,主动把握。还能让钦宗感觉欠自己一条性命,那样自己还有从容安排的余地。

想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大步来到钦宗面前,郑重地跪下抱拳道:“皇上不必为难,微臣甘愿自缚前往,只是希望皇上能答应微臣几个小小的要求。”

看到李成神色从容地走出来,在场的众人都猛地向他望来,现场一片死寂。不少神龙卫的士兵更是钦佩地望着李成,神色亦是十分悲壮。而跟着李成前来的三十五名亲卫更是满脸肃然。

张明义看到李成不顾众人的保护,大步而出,就已经明白了李成的想法,不觉虎目含泪地跪在了李成身前。

钦宗也十分意外李成的主动,闻言也大受感动,不觉点头叹道:“爱卿有何要求,但讲无妨,朕一定全部满足!”

李成扫视了一眼在场的几人,神色平静地苦笑道:“微臣实在不愿死后尸身不能回到故土,请皇上在微臣走后,能让微臣的五名亲卫前往金营,将微臣的尸身带回大宋,微臣便瞑目了!”

李成的话,登时让钦宗浑身一震,望着李成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只是含泪摇头,竟难以自持。

在场的众人听到李成的这番话,也同时脸色不自然起来,即便是张邦昌和秦桧等人,也都面露惭愧之色。就连旁边那前来传令的金兵看到李成从容自若地安排后事,也都面露惊讶。

看到众人的反应,李成即便已经有了解决危机的办法,心情却更加沉重起来。若是自己真的能这样自愿送死,多少也会对自己的家人是一种保护。

这时,张明义再也控制不住心里的激动,跪在地上哽咽道:“大人……大人……张明义必定亲自前往!”

李成看他身材魁梧彪悍,面对金兵毫无惧色,这时却宛如泪人一般的样子,心中也大为感动,一时也竟然不知说什么好。不觉用力将他丛地上拉起来,含泪苦笑道:“你不要如此伤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家都曾出生入死,面对生死无需如此。我还有事交代给你,若能办好,我便是死了也可含笑了!”

张明义跟在李成身边时间不短,对李成的性格十分了解,听到李成的后半段话,便立刻猜到李成可能还另有计划,不觉一扫先前的伤感,勉强抱拳道:“大人有事尽管吩咐,末将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做到!”

李成看了周围的众人一眼,将张明义从地上拉起来,低声道:“我走后,你们立刻乔装改扮秘密前往金营,与我见面之后,随机应变。”

张明义闻言,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