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131章

乱宋-第131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秦桧放心不少,李成这才拉着他坐下,点头笑道:“这件事的确非你莫属,你本来就参与了上次出使金国,可能这次前来的金使就是上次我们见过的人。而我这里,张庆一案有格外复杂,而且又拖了不少时间,也是必须早点查清楚的。所以,这次我就不能分身前往了。”

秦桧感激地拱手道:“这次乃是老弟把这机会让出来的,秦桧真是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啊!”

说到这里,有从袖子里取出一只小小的锦盒,小心地双手捧给李成,感激地道:“这是下官从异人手中得来的一枝千年人参,老夫年近半百,这些东西要之无用,还是送给老弟这样的年轻俊才最好。”

千年人参?额,李成对这种东西可不感兴趣,只是他也不能太直接的拒绝。这东西,谁知道是几年的,不就是大个一点嘛?弄点化肥,随便都可以长不小。

想到这里,便有些兴趣缺缺,只是也不能太明显,只好笑道:“这东西,我并不需要,秦兄倒不如献给皇上,这样一来岂非更好?”

秦桧本来也在心疼那枝人参,这个可是他花了一千多贯钱,借了不少外债弄来的。本来是想先把李成这个大树抱在怀里,这时闻言顿觉眼前一亮,可是旋即又想到宫里的人参多的多,根本显不出太大的好处,那还不如另外找些名人字画送进宫中更能讨徽宗欢心。

闻言,更加感激地道:“老弟竟然如此为秦桧设想,如此不贪钱财,秦桧真是佩服啊。将来秦桧富贵了,绝不敢忘老弟的提携!”

李成无奈,本来没什么兴趣的把那人参收下,只好点头道:“这东西我这里不需要,我毕竟很年轻还不用吃这个,秦大人还是收回去,拿回去孝敬父母也是好事。”

秦桧心里猛地一动,看李成神色对那人参没什么兴趣,便笑道:“大人真是难得的君子,居然能拒绝这样的贵重之物,真是叫人感叹。”

李成看他不再坚持,这才点头道:“秦大人这次也是身肩重任,还是回去精心准备,也还全力应付金国使者。也好让大宋早点和金国结盟,皇上的赏赐自然更会不少。”

秦桧忙笑道:“老弟关心,真是令下官唏嘘。近日本来早该前来看望,只是由于张庆这个案子,下官不敢前来打扰。这枝人参也是以为大人断案辛苦,所以奉上,如今大人坚决不受倒是令秦桧有些惭愧了。”

李成淡淡一笑,摇头道:“李成如今身体真是强盛的时候,若是服下这么贵重的东西,恐怕更是火气大增了。到时候恐怕更加难受,说不定还会弄出什么疾病,秦大人既然不愿收回此物,李成便先收下,大人的这番心意李成明白便是。

李成听他提起张庆的案子,心里便觉有些紧张。这个案子李成私下和张庆谈过,张庆倒是也知道蔡绦不好对付,随意对李成慢慢拖着审的做法虽然怨声不小,可是也还没有在闹得太大。

李成仔细看过尸体的细节,虽然没有被凌辱的痕迹,可是还是从张刘氏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一些血迹。由于这时代没什么先进的技术,李成也不知道那血迹究竟什么人的,而且在蔡绦的手上手臂上也没办法看到伤痕。只是上次仵作给蔡保包扎伤口之后,便向自己报告,那伤口的确是抓伤。

送走了秦桧,李成再次沉思起来,这时代的条件限制,自己不能依赖技术上的东西,只能尽量在细节上下功夫了。

第二十七章 查找真凶

由于这时没有后世那些检测仪器,只能依靠仵作代代相传的一些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大多并不科学,可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无意中符合了简单的科学原理。

两名仵作都很肯定地告诉李成,他们看到的是抓伤。只是尸体指甲缝隙中的血迹究竟是不是蔡保的,他们都不能肯定。李成这才明白古人断案,一般都是对嫌疑人做有罪论定,一方面是对人权没有认识,二来也是没有能更多的收集证据的技术和手段。

就向眼下,自己从表面看,蔡保的确嫌疑很大,可是又不能明确知道血迹的主人,连自己都很自然地开始怀疑蔡保。

两名仵作早已暗示李成,将这件案子落在蔡保身上,不要牵涉道蔡绦那里。这让李成有些难以选择。毕竟谁是真正的凶手还没有找到,如果错抓了人。那就又赔上一个无辜的生命了。自己很难接受,所以也很难迅速了结这个案子。

送走了秦桧,李成坐在书房里仔细琢磨这件事,希望能尽快找到真相。由于女尸已经下葬,李成眼下只能靠着几次验尸的记录来寻找线索。

如果真是蔡保杀人,倒也很有可能,首先蔡保身材高大,正值壮年身强力壮,他若是有心杀人也不难办到。可是他为什么杀人呢》为了一个相貌并不是多么角色的女子,而且是财富的乳母,他似乎应不应该有这样的胆子啊!

尤其是,这个张刘氏毕竟蔡绦看中,亲自选进府里的,蔡保做了多年的总管不会不明白蔡绦的用意吧?怎么会这样去接近蔡绦选中的女子?而且还杀人?而蔡绦看起来就更加没有什么动机。如果是为了某方面的需要,他家里美人众多,接触到的丫鬟姬妾,都比张刘氏强许多,他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美色而杀人啊。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蔡保似乎是这些人中嫌疑最大的。虽然蔡绦的那位小妾也的确没有杀人的必要,而且看那小妾胆小的样子也不像是杀人的凶手。

第二天正月初五,李成早早向御史台赶去,他准备再找仵作询问清楚,就命人把蔡保传到御史台询问。

到了御史台,由于是过节期间,前来当差的少了三成,院子里冷清了许多。李成命人叫了那天负责验尸的两名仵作和一名主管刑狱的监察御史,仔细商议这个案子。

四人来到大堂后面的书房。李成有些心情复杂地点头道:“对于张庆一案,大家怎么看?”

监察御史张如风拱手道:“依照目前所有的线索来看,蔡保嫌疑最大,下官觉得可以命人将蔡保立刻捕拿!”

仵作钱意小心地拱手道:“两位大人,小人觉得,蔡保最然嫌疑最大,但是似乎不通情理。一个小小的管家怎么敢轻易去动蔡大人看上的女子?而且,蔡保家里已有妻室他怎么就不怕蔡府杀他全家呢?”

李成一边在纸上将几个重要的一点罗列出来,一边皱眉道:“由于张刘氏颈后的於痕和前面的几乎一样重,所以,本官猜测的是张刘氏乃是被人用布带勒死,然后悬在房梁上伪造悬梁自尽的现场。如果想要做到把尸体提上房梁,即便张刘氏身材娇小,也要一些力气,单凭一个人,怎么弄也很费力。所以应该是两个人。而张刘氏指甲里的血迹,看起来像是抓伤了凶手,如果是自尽,就没必要去抓人,而张刘氏身上却没有抓痕,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是张刘氏抓伤自己留下的血迹。”

说到这里,看着众人,点头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张如风神色凝重地点头道:“大人说的的确十分有理,下官觉得,此案的确像是自杀,而如果是被杀,凶手应该就在蔡府。如今似乎蔡保嫌疑最大,而其他人,如蔡大人的小妾,想要将人杀死再吊上房梁,显然只有两人是不够的,如果是三人,那大人前次在蔡府查问,就应当能够看出来一些端倪。毕竟三个人来做这件事,必定不会那样一丝不漏。”

说着,他望着李成,继续道:“虽然案发至今,蔡府看不出什么异样,可是下官还是觉得,蔡绦既然能看中张刘氏却不去动她,便是有很大疑问。只是若是牵到蔡绦身上,危及前途,便得请大人三思而行了。”

李成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前途固然需要考虑,只是就这样让死者含冤而逝,而本官却不能找到凶手,恐怕很难放下。”

仵作王阳上前拱手道:“大人,张刘氏的尸身来看,似乎血障的时间要早于蔡保所说的时间,前后相差明显,所以蔡保撒谎十分明显。而捕拿蔡保,应该不会引起蔡府的太大反应。”

李成苦笑着摇头道:“话虽如此,但是蔡府势大,恐怕也不会轻易答应,而且蔡保就是不是真凶也难说。”

王阳忙点头道:“大人,就算蔡保不是真凶,恐怕也难逃帮凶之罪,抓他,并不冤枉!”

李成点头道:“你们速去把验尸详情誊写一份,本官进宫向皇上请旨,只有这样,才能避开蔡绦的阻扰。你们三人不要把今日商议的事情泄露半分,如果此事泄露,你们三人本官绝不轻饶!”

三人闻言,喜忧参半,小心地答应了,这才躬身离开。大约半个时辰之后,王阳带着誊清的验尸详情报告来到书房。李成看天色不晚,便准备进宫去见徽宗。

想了想,低声道:“王阳,此案卷宗你饥渴誊写一份,交给本官家人,其余的卷宗放在原处便是。”

说毕,带着李全向宫中而去。到了皇仪殿,正站在月台下候旨,便见张才笑嘻嘻地从角门里进来。看到李成,他笑着拱手道:“哎。李大人,元宵佳节花灯会,众位大人都进宫献灯,大人也是为此而来?”

李成闻言,笑道:“花灯还未制好,今日进宫乃是所谓其他事情。”

张才笑道:“皇上大约在刘贵妃宫中,大人需要多等一些时候了。”

李成还在想着怎么和徽宗委婉地把事情说清楚,闻言点头道:“多等一些时候,倒是没什么只是希望公公前去代为禀奏。”

说毕从身上摸出一小块素娥专为他应付这些内侍而备下的月五两重的小银锭,笑道:“这次还是劳烦公公了。另外,李彦李公公可在宫中?”

张才接过银子,看分量不轻,笑道:“李公公今日未曾进宫后,若是大人有事,奴婢转告一声也是可以的。”

李成笑道:“还是算了,我改日亲自去见李公公吧。”

张才忙躬身道:“奴婢这就就去向皇上禀明,大人稍候便是了。”

李成点了点头,站在宫殿前空旷的院子里,四下眺望,只是重重殿顶,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奢华秀丽的雕刻彩绘,就连脚下的青砖都细细地刻着翻滚的云纹,看的李成更是感叹不已。

汉族的王朝更迭,都有焚毁前朝宫殿的习惯,所以历代王朝变幻,能保留下来的宫殿都是极少。北宋灭亡之后,金人保留了这些华美的宫室,让一些北宋遗臣凭吊感伤不已。

等了将近半个小时,虽然天气转暖,可是在北风中等候半小时,即便李成穿着厚厚的棉袍还是觉得双脚冻得渐渐生疼起来。

正在院子里跺脚取暖,只听一阵静鞭响起,便知道是徽宗到了。急忙跪下道:“微臣李成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第二十八章 徽宗问案

还没有起身,就听徽宗那熟悉的笑声道:“罢了,爱卿且平身罢。”

李成急忙起身,这才看到徽宗身穿明黄色的龙袍,外面穿着黑色银灰色绣龙宫缎貂裘。正大步向殿内走去。忙跟在身后向皇仪殿内走去。

进了殿内,只觉一阵暖风迎面而来。李成正要暖和一下冻僵的双脚,只听徽宗笑道:“爱卿先坐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罢。”

他正要谢恩,旁边一名小内侍已经端了热菜来给他,只好接过茶水,小心地喝了一口,这才向徽宗拱手道:“皇上,张庆一案已经查到关键之处,微臣进宫是想请皇上看过卷宗之后,讨个旨意。此事毕竟牵涉蔡府,微臣不敢擅作决定。”

徽宗微微一笑,命人将那厚厚的一沓卷宗递上来,示意殿内的几名宫女和内侍退出殿外,这才翻看着手里的卷宗,点头道:“爱卿想必已经想到了凶手是谁。说来听听吧。”

李成急忙把这个案子的各种疑点,和验尸时发现的种种线索,详细地说了一遍。这才小心地道:“微臣请皇上恩准微臣传唤一干嫌疑人前往御史台进行审讯。而其中虽然蔡保嫌疑最大。但是微臣还是要请蔡绦,蔡大人前往御史台。所以……”

徽宗抬眼望着李成,放下手里的卷宗,点头道:“朕觉得,你似乎并不认为蔡保是凶手?”

李成不知道徽宗是怎么觉察到的,不觉小心地干笑道:“蔡保即便见色起意,也应该没有胆子去动蔡绦看上的女子。而那位小妾也没有力气能将尸体吊到房梁上,即便有丫鬟相助,也绝非易事。而且小妾的胆子再大,恐怕也不敢这样轻易杀死蔡绦亲自弄进府中的人,而蔡府中姬妾众多,有得宠者不下十余名,而那小妾即便下手也不应该找这样一名还没有得宠的女子下手。所以……所以微臣……很是怀疑蔡绦蔡大人!”

此时殿内只有李成和徽宗两人,所以李成才敢说出来自己怀疑已久的最大嫌疑人。只是蔡绦一向深得徽宗信任,虽然眼下由于和蔡攸争权而稍落下风,但是徽宗心里究竟对蔡绦是什么映像,而且究竟有多看重蔡绦,李成根本不知道。

所以,虽然说出了藏在心里许久的话,犹如巨石落地。可是由于徽宗对蔡绦的种种宠信,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