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美色 >

第103章

江山美色-第103章

小说: 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的一个,那日见到他这个弼马温驾辕,骡子一样的尽心尽力,可却能天天守在杨广身边,可是他在说自己的坏话?

见到萧布衣不语,袁熙还是不识脸色,拱手道:“贝兄,不才昨日苦思冥想,却觉得这两句诗是好的,可时间却是不对,贝兄早莺暖树,新燕春泥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象,可如今已经到了冬天,莫非这两句是贝兄早早做下了?”

萧布衣头大如斗,想把教书先生搬出来救驾,可袁熙又抢着道:“不才想了很久,这才想出几句诗来,还请贝兄指正。”无视萧布衣的哈欠连天,袁熙已经吟道:“飞魂同夜鹊,惓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贝兄,你觉得我这几句如何?”

萧布衣听到了鼓掌大声道:“好诗好诗,尤其这惓寝忆晨鸡一句最妙,我听到此句,只想马上就睡。”

他说到这里,转身向床榻走去,却被袁熙一把抓住,萧布衣回头的时候,见到袁熙眼中的狡黠,有些错愕,并没有多想。

袁熙却道:“我这燕泥和你春泥截然不同,你的泥是新泥,我这可是老泥……”

萧布衣哭笑不得,应酬道:“袁兄老树新芽,可喜可贺。”

袁熙愣了下才道:“我想出了妙句,还请贝兄再说两句才好。只是为什么每次贝兄作诗,都是只有两句?”

萧布衣叹息道:“我才是真正的不才,说的无非是即兴而发,做得了什么诗,所以说了两句后,无力后继。”

“不行,今日贝兄一定要说两句,我现在可是听不到贝兄作诗,一天都是浑身不舒服。”

萧布衣笑道:“那可麻烦大了,袁熙终有一日娶妻生子,恐怕到时候我就不能相陪了。”

袁熙大眼睛一瞪,突然又笑了起来,“我是不会娶妻,倒可以天天和贝兄一起,我只怕贝兄嫌弃。”

萧布衣这才知道麻烦比想像的还要大,慌忙岔开了话题,“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作诗两句。”

“不才洗耳恭听。”袁熙喜道,看样子只恨不能拿纸笔记下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萧布衣吟了两句,倒觉得这两句比较符合自己的心境,见到袁熙目瞪口呆的样子,只以为他被电的不轻,忍不住的问,“这两句袁兄觉得如何?”

袁熙大摇其头,“贝兄你这是做的什么?是诗吗?也不押韵,字数也不工整,就和卖油郎吆喝的仿佛,这次贝兄的诗可是大失水准,大失水准呀!”

萧布衣一怔,没有想到得到这个评语,不等说话,扮作书童,后为人妻的丫环跑了进来,“小,小公子,大事不好啦。”

袁熙听到大事不好,也顾不得帮助萧布衣纠正错误,只是和丫环耳语两句,已经脸色大变,拱手道:“贝兄,我还有事,不能奉陪,改日再见。”

他说完话后,一溜烟的跑掉。萧布衣长舒一口气,摇摇头向床榻走去,喃喃自语道:“无知小白,李白的大作都说大失水准,我扁视你。你还没有听到我抽刀断水,举杯消愁呢,不然绝对让你惊为天人!”

转念一想,自己也不明白这诗好在哪里,都是生搬过来,人家千古传诵,自然有高人欣赏。如今想想,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自己还没有把当代诗歌搬出来,不然管保袁熙吐的不想来找自己,坐在床榻上的时候,萧布衣莫名的叹息一口气,“秘书郎,校书郎,卖油郎,九品大员,好大的一个芝麻官!”

倒头睡去的时候,只是想着,弼马温,莫要得意,上蹿下跳,就算老子不治你,你也蹦达不了几年了。

第一一六节 观文殿的怪人

大隋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的制度,分化了丞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三省是指尚书、内史省、门下三省。尚书省,事无不总,就是说尚书省在大隋权利极高,管理全国政务,总领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

当然这不是说尚书省包揽了一切,内史、门下两省起了互相制约的作用。除三省外,还有秘书省和内侍省,内侍省就是做些内廷的侍奉工作,而秘书省却是担当着国家书籍的整理工作。这个官署通常比较悠闲,长官秘书监,下有秘书丞,秘书郎,校书郎人众。当然还有更细的划分,比如说掌国史修撰,掌天文历法,掌明经顾问,掌撰录文史诸如此类,萧布衣做了几天,还是记不得许多,因为他根本不想在这里当难伯汪。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没有本事的时候,做个土匪倒也逍遥快活。等到有了本事后,来到千年前,竟然做最苦闷的校对员工作。

他来到这里适应言语交谈很快,识字也不慢,毕竟这里的文字对他来说,也还能识得七七八八,但是要看一堆文言文进行校对文字的错误,辨别语义的含混,那对他来说,简直比杀了头还要难受。

好在他来了几天,校对的工作一项也无。他来秘书省报道的时候,是秘书监柳顾言亲自带他给众人介绍,那威风不像是来当校书郎,而是来视察工作,别人又如何敢给他安排工作?

不过柳顾言不怒自威,只露面一次就不知道上哪里鬼混,下属都是窃窃私语,有说萧布衣是柳顾言的亲戚,有说萧布衣是裴阀中人,可这种大官的亲戚怎么会来这里做个校书郎的工作?有人解释道,想必此人是实在没有什么本事,做什么都不成,这才来到这里只领俸禄,不用做事,众人恍然,不由艳羡鄙夷一片。

既然萧布衣一点本事没有,也是为了不做事而来,所以也没有人给他安排工作,萧布衣也乐得清闲,他这会儿正捧着一卷书在修文殿消遣来看。他官阶虽然不大,却终于进了东城高一级别的办公场所,李靖听说他在东城办公,倒是恭喜了他一阵,说什么他员外郎官从六品,不过是在外郭思恭坊办公,贤弟才到东都,就能进入东城级别办公,实在是个异数。

萧布衣不管异数不异数,只想撂挑子走人,问过贝培怎么回事,贝培的脸又变得比洛河的水还要凝寒,只说裴小姐远在张掖,不知近况如何,让萧布衣等一等,说圣上哪是说见就能见到?见到萧布衣苦瓜一样的表情,贝培的脸色又是冰雪初融,说让他耐心等待,机会马上就来,做大事的人怎么能这么没有耐性?萧布衣哭笑不得,知道贝培在软硬兼施,他这人吃软不吃硬,更是感谢裴茗翠的盛情,再加上还是终究要有用到裴阀之时,因为这天下总是不乱,这几年山寨想要发展,李渊的大腿一时抱不上,还要指望裴阀的,也就等等再看看情形。

修文殿是秘书省众人工作的地方,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可也是装饰华丽无比。窗户,床褥,垂幔的奢华都是萧布衣前所未见,在大殿里面工作神清气爽,沉木、檀木香飘数里。因为天寒,殿前燃烧火焰山一座,焚烧的是檀香,热度香气都有,奢侈的程度让萧布衣咂舌。

虽然不做事,可萧布衣也知道别人异常的繁忙。他就没有见到修撰的工作停止过。忙碌的人员每天都是百来人,就他一个闲人。

那些人或是白发苍苍,皓首穷经,或是博学之士,引经据典,从经术,地理,兵,农,医,卜不一而足,释,道学也有,甚至延伸到赌博,鹰狗等方面都会撰有新书,每一本让萧布衣来看,都是精深广博。萧布衣看着钦佩之余又有些心酸,从这点来看,杨广的做法绝对值得赞赏,因为这些书如果流传给后人,那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可他偏偏知道,隋朝方面的书籍算不上最少,可也少的可怜,这么说,所有人的辛苦终究还是白费?

每次想到这里的时候,萧布衣只想大喊,莫要做了,可他又如何能够喊出。这些人已经不是工作,而是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奉献给文化的传播上,虽然后世终不传,但是这种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尊敬。

这些人除了编纂新书,还对以前的书籍进行选择和整理,听柳顾言讲,只是西京的嘉则殿就有藏书三十七万卷,这些人在修文殿做事,会把所有整理出来的书籍抄写五十部副本,然后再选为三等,分别存放在西京,东都的宫内和官府中。当然最好的正本都是装帧的豪华精美,以玉石为轴,锦缎为端,送到紫微城的观文殿存放,供杨广一个人翻阅使用。这次杨广虽然还是奢侈依旧,可萧布衣头一次觉得他就算奢侈,这方面也是可以原谅。

萧布衣手捧一本鹰狗之书,看的津津有味,虽然不过是副本,但是内容极全,当然不止包括鹰狗的培训之法,还有各种动物的习性分布和训练的方法,萧布衣正想着自己是否应该为后人做点贡献,把驯马的方法填上的时候,虞世南走了过来。

虞世南身为秘书郎,比萧布衣官阶要高上一些,平日沉默寡言,见到萧布衣来到秘书省的时候也是有些诧异。当初在酒楼上,萧布衣红日白云的雷众人一把,虞世南虽知道,在修文殿并没有宣扬,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待萧布衣不算冷淡,也不热情,公事公办。

萧布衣放下书来,见到别人都是埋头查阅,动笔撰写,倒有些惭愧道:“虞兄,可有事吩咐?”

虞世南点点头道:“不知道你有没有空?”

萧布衣有些冒汗,连连点头,“有空有空。”

“今日送书到观文殿之人还差一个。”虞世南沉声道:“如果你有空,算上你一个,不过你如有随身的不妥之物,请取出放起,过城之时要严查。”

萧布衣放下书籍,点头称是,把宝剑拔出,龟壳钱袋都放到私人存储物品的地方。他大小也是个官,不虞有失。

本来以为有几百本的书要送,到了修文殿的一个房间后才发现,要送的书不过十多卷而已,卷卷装饰华美,玉石为轴,分量倒是不轻,萧布衣暗道杨广想必也有把子力气,不然翻阅也是困难。

周围都是陌生的脸孔,加上萧布衣和虞世南一共五人。除虞世南外,四人捧着十多卷书籍,每人三卷,都是平端在胸前,捧圣旨一样的出门。萧布衣本来觉得这十多卷一两人去送也就够了,偏偏虞世南这么大的排场,等到见到他们捧书的姿势,这才明白这是个体力活,人少了还真的不行。

好在他别的不行,体力绝对一流,虞世南估计也是看重他这点,这才量才使用。

三个校书郎拿着书卷依次出门,萧布衣照猫画虎,也是有模有样。虞世南人在最前,却只捧了一卷,他毕竟是领导,拿一卷书也是意思而已。

五人出了修文殿,殿外早有马车等候,虽比不上杨广的金根车,可也绝对宽敞,五人在里面打架也是绰绰有余。

几人上车后没有打架,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萧布衣倒也不好搭腔,只觉得没有进宫中,这里规矩就是不少,学着都累。只是想到这次书是送往内城,也就是紫微城中的观文殿,不由一阵兴奋。

马车走的平稳,一路向西,车内透气虽好,却是幔帘垂下,让人看不清外边的情形。萧布衣在东城的时候,也曾仰望过紫微城。东城规模高度就已经气势宏伟,紫微城只有更高,照他远远的目测距离,紫微城的城墙大约在十五米以上。这里建城,多半用厚土夯实,城高是高,可是城墙也是异常的厚,倒是不可能,只能是坍塌。紫微城的城墙却是内用泥土,外用数层青砖包围,坚固非常。

马车轻快,行驶了小半个时辰,已经到了东城和紫微城的交接的城门。

萧布衣感觉马车停了下来,虞世南让众人捧着书卷下车接受检查,萧布衣这才有机会透口空气,偷偷望了眼高大巍峨的城墙,饶是见多识广,也是心生敬畏。

这种压力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感受的到,守城兵士忠于职守,详细的搜查五人的身上,校验身份,检查马车上无误后,这才打开城门旁的小门,让马车通过。萧布衣惊凛紫微城的守卫严密,心想这种严查下,杨广的安危倒是不虞出现问题。城墙如此之高,守卫森严,恐怕就算虬髯客来了,也很难神不知鬼不觉。

众人上了马车后,又是闷葫芦般的前行,秘书郎虞世南也不多话,校书郎自然大气都不喘一下。又行了大半个时辰,萧布衣完全晕头转向的时候,马车这才停下,众人下车,其余三人虽然不敢喊累,都是抿着嘴唇伸直了胳膊有如木偶。

萧布衣这才明白虞世南为什么说人手不够,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四人一个姿势捧着书卷,那比功夫中练马步还要辛苦。他虽是初次干这个活,可毕竟内外兼修,反倒轻松自如,是这里看似最悠闲的一个。

其余三个校书郎本来想看萧布衣出丑,见到他的怡然自得,心中都是琢磨,这小子估计上辈子专门运书的老牛,好在他们还不知道汗牛充栋的词语,不然多半以为这小子就是这辈子投胎转世的那头流汗的牛。

眼前观文殿高大壮阔,众人依次上了九十九步台阶,又经过一番严格的检查,这才允许从偏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