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487章

龙起苍茫-第487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吃亏就吃在没有兵员补充以及没有后勤保障,这是他们最大的缺陷,毕竟目前他们是孤军作战。根本就得不到国内的支持。

朝鲜的日军开始向中朝边境集结,很有可能要率先起攻击,以呼应旅顺的日军。

如果能够成功的打通朝鲜到旅大的补给线,那么日军还有一战之力。日本这些年没少在朝鲜开挖矿山兴办工厂。

现在日本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将兵力与补给安全的送达旅大与朝鲜。尤其是台湾,而中国则在处处提防。

台湾还好,日本殖民机构总督府已经在动员台湾日桥参军,动员台湾本地人组建防卫部队。

奶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台湾地区,后建立起日本台湾总督府和日本台湾军,台湾军的规模约有;个步兵独立混成旅团,用以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维持其殖民统治。

随着台湾各地叛乱加剧,日本之前抽调的第二十四师团明显不够用。所以,如果说旅大与朝鲜最缺的是补给。那么台浮最缺的则是兵力。

事实上,朝鲜人也好,台湾人也好,肯全心全意为日本人卖命的并不多。

毕竟,中国与南华的崛起给了他们希望,而日本的没落他们也看在眼中,如何选择,只要明智的人,都会知道该怎么做。

即便英法向中国宣战,但是谁都知道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在欧洲被德国佬打得屁滚尿流,这个是做不得真的。

在香港的英国人已经开始大量外逃,连他们自己都没有信心能够一定守住香港,更何况能够给日本多大的帮助。

在新加坡的英国分舰队也一直没有出过港,傲慢且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海军也有害悄的时候。

虽然中国在向日本宣战时,中华联合舰队就进行了拆分,但是中国分得了大部分的主力舰。

英国分舰队可不想重蹈日本联合舰队的覆辙,在与中国海军舰队大战之后,谁知道会不会有同盟国袭击舰队如鲨鱼一般在附近等着狩猎。

连大英帝国都没有办法在海上破除中国的封锁,日本鬼子想要与旅大、台湾连成一体作战,实在是异想天开。

日本政界也感到了无比的诡异,似乎英国人都遭了暗算,英法目前的态度显然没有宣战前那么的积极。看样子英法似乎对这次的宣战很是后悔,而且根本就不愿意向亚洲增派军队。

就连英国分舰队,也无心出去跟同盟国袭击舰队玩捉迷藏,避免出去跟中国舰队迎面对上。

在新加坡的英国人很清楚,南华就像一头潜伏在阴影中的豹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闪电般的动。

这是个更为可怕的敌人,中国的许多成就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南华的基础上的,这个成立才十多年的国家跟当年的德国一样,在新兴科技上全面领先世界,很有希望成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新贵。

中国在明处,南华在暗处,任何人想要与这两个国家为敌,都要好好掂量掂量。

就像英国分舰队一样,不怕明面上的敌人,就怕躲在暗处的敌人。

新加坡与坤甸隔海相望,一举一动都在南华的眼中,英国人只觉得像被监视一般,日子很是难熬。

不过,显然南华执政徐锡麟的日子也不好过,最近更是难熬的紧。

第513节 死亡音乐

们森松不清楚泣是自只第十几次约见徐锡麟,每次他都知呵口巳的使命感到万分的悲哀。。

在南华多年的他很清楚目前南华不为人知的实力,而且尚有许多潜伏在暗处的外人所无法探究的实力不为人知。

虽然南华没有因为与中国的盟约向英法宣战,但是,他却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表面的,英法迟早会面对这个大敌。

南华国内关于一统东南亚的呼声很高,对于新加坡与马来亚的渴望一直都是毫不掩饰,在这个节骨眼上,南华并没有向英法宣战,向新加坡与马来亚起进攻,反而有些诡异。

约森松前两天才刚刚紧急会见过徐锡麟,讨论了关于澳大利亚华人产业的问题。

正当澳大利亚政府准备以处于战争状态而征用中国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几个铁矿石企业时,现早在几个月前,这些企业所有者就将国籍换成了南华籍,并且进行了重新注册。

这一切的生都是悄无声息。却让人震惊。

可想而知,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

他无比急切的想要知道,南华离参战还有多久。

法国并没有没收中国在法资产,也没有宣布拒绝给付贸易款,是因为他们当初不得不屈从于英国的压力而向中国宣战,更何况,法国资本界在中国有着大量的投资与借款。

法国本土精华部分大半沦陷在德国手中,导致中国成为了法国在海外的资本集中地,而英国则不同,中国是排在美国与南华之后的第三大对英债权国。

虽然英再也有大量投资在中国。但是比起拖欠中国的贸易款与借款。以及中国在英国的产业,这并不算什么。

贪婪使得英国内阁将手伸向了澳大利亚,想要试探中国的反应,如果借着封锁铁矿石企业来达到非法侵占中国资本家产业的目的达成,那么下一步便是将手伸向中国在英其他产业。

英国内阁不知廉耻的开始不顾国际法的约束,也实在是被战争折腾的筋疲力尽了。

没料到中国与南华联合起来来了这么一手。让约森松不禁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样也好,如果真的要到互相没收对方资产的地步,那么也说明双方再也没有办法转圈,而不得不进行一场生死决战来分出胜负,从而依靠战争胜利来拿回所失去的。并且获得战胜国应得的权益。

约森松很了解李秉衡,他从来就是个不肯吃亏的人,现在被占了便宜,将来说不定要十倍索取。

所以,他力主给双方留有余地。并且向南华表达善意,以求得南华的调解,体面地结束战争。

美国不声不响的给大英帝国来了一个下马威,想要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昭然若揭,大英帝国必须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百年的辉煌不能就此终结。

“徐总理,这次来打扰您实在是不得已我国向贵国订造的两艘战舰至今仍然被扣留在江南造船厂,希望贵国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早日促使这两艘战舰交付给我国。”

徐锡麟很清楚对方来的目的,但是这两艘战舰李秉衡摆明了不会交给英国人,所以,这个恶人只能让他来当。“很抱歉,公使先生,目前因为中国与贵国的战争状态,我国遭受了很大的压力,与中国的关系全面交恶。我再次重申,请贵国早日终止战争状态。并且不得进攻中国本土,否则,南华将履行军事盟约,向贵国宣战。”

约森松很清楚对方并不是在虚言恫吓,南华目前的参战**很强,甚至有人提出了“亚洲是华人的亚洲”说法。

未必没有战争贩子想要推波助澜。促使南华参战,向新加坡、马来亚以及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起进攻。

他很清楚南华的经济构成,垄断资产阶级有着很强的话语权,要不是徐锡麟铁腕执政,只怕南华已经向英法宣战,战争无法避免。

英国国内已经开始反悔,中国国防军不动则以,一鸣惊人,不但在旅顺势如破竹,而且动员能力相当的惊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英帝国都是用傲慢的眼神扫视着中国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仍然用着征服者的目光打量着它,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生的变化已经让大英帝国感到束手无策。

愚昧,无知,简直就是愚不可及,在傲慢与偏见中,大英帝国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错误的判断了这个国家的决心与能力。

不得不说,中国人相当成功的勾起了英国那帮战争贩子的怒火,《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两部电影使得英国的形象极为丑陋。

加上中国契而不舍的追讨流失在欧洲的文化艺术品,追索被劫走的国宝,让英国认为中国始终怀有仇恨。这种仇恨不可化解,只能用战争手段来解决。

约森松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可笑。仿佛一个孩子一般,企盼着自己的失误能够得到对方的谅解。

当初的布置都落了空,中国并没有进攻缅甸与印度,也没有进攻新加坡与马来亚,更没有针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计划。

唯一的动作就是支持那个可恶的缅甸共和国伪政府进攻曼德勒,以及陈兵深力,当然,英国最刀百广的。当然是中国国防耸增兵波“口※

中国如果介入美索不达米亚战场,无疑会将局势搅得一团糟,相信德国的那位皇帝做梦都会笑醒。

同盟国最为薄弱的就是南线,在西线与马其顿战线都陷入僵局的情形下,南线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

英法还准备利用亚州殖民地这个泥潭来拖住中**队的脚步,分散中国的精力,并且进一步征召澳新军与加拿大军,消耗中国的实力,使得中国与南华在亚洲局势纷乱的情形下,无法暗中支持同盟国。

没想到中国直接击打在协约国的要害,没有理会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

约森松并不感到奇怪,中国的那个总理就是没有办法用常理去推测。而他也想借着那两艘战舰,来推测中国那位总理的心思。

徐锡麟目光复杂的看着约森松这位老朋友,两个相处很愉快,只是因为英国那帮该死的战争贩子。两人的美系很是尴尬。

他站起来走到窗边,用力的推开窗。指着外面对约森松说道:“听听。外面每天都不中断的有游行示威。静坐抗议,矛头直指向我,您告诉我,应该怎么做?现在就差没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是卖国贼了,因为我国没有向贵国宣战。我几乎成为了国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约森松不好意思地探了揉鼻子,外面隐约的传来了游行示威的呼叫声。最近都是这样,南华的国民对南华政府没有与中国站在一起,对英法宣战感到了极度的失望。

徐锡麟的确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要不是他过去铁血的形象深入人心。只怕都有人要站出来跟他叫板。

要不是有李秉衡在背后帮他安抚财团与军界,他还真有些力不从;。

想到李秉衡那个混蛋,这次居然让自己替他承受压力当了回恶人。真是有口难辩。

但是,这次未必不是李秉衡对自己的一次试探,如果自己急于撇清自己,那么想必两人之间的互相也要打个折扣,想到李秉衡隐藏在南华的实力,他不禁摇头暗自好笑。

他并不反感李秉衡的做法,这才是一国领导人应有的城府,而且,他也相信对方,必定有着后手。

就像中华联合舰队的拆分一样。南华严。将来必定会收到奇效。

想到李秉衡历次的大投机大布局,他忍不住多了些底气与信心,暗骂了一句,这个混蛋。

约森松隐约的感到,目前中国并没有进攻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双方的互相宣战显得是那么的多余,要么就是有惊天大阴谋,要么就是留有余地,似乎调解战争的契机要着落在南华身上。

从徐锡麟的态度来看,显然南华不希望看到双方彻底撕破面皮,最后没有回转的余地,只能以战争来解决争端。

徐锡麟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着各大兵工厂的生产状况,由于南华向德国降低了一级武器保密等级,使得各大兵工厂要分配一部分产能在这些武器的生产上。在德国没有能力量产前,都需要南华出口,这些武器也是李秉衡与徐锡麟等人商议多次才决定的。

德国需要更多的办法来打破僵局。延缓不利局面的进一步扩展。

除了加大工业原材料的出口,提供更多的武器技术,显然更有尖际效用。

比如集束炸弹,虽然远没有达到后世的那种威力,但是对付这个时代的堑壕战还是相当有办法的。

对付掩体有生力量的最大杀器当然是云爆弹,这种在后世被称为亚核弹的战争利器,让李秉衡一直感到遗憾万分,目前军工专家们始终没有找到突破点。

不然的话,这倒是最有可能变为现实的解决旅顺要塞的利器。

不过后世的许多大杀器李秉衡都已经安排在研,技术上的领先。将使得未来在战争中,中国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听到几天的攻击下来,倒在旅顺的国防军官兵已经达上千人时,李秉衡不禁骂了声娘。

他几乎是强压下了使用最后一颗中子湮灭弹的念头,毕竟,不经过铁血洗礼的军队,永远不能被称为一支铁军。

战争永远能够磨练军队,使他们成长,老是和平安逸,将来世界巨变,说不定就会重蹈满清覆辙。

“他娘的,***日本鬼子。给我好好的用毒气弹招呼他们;我要让他们明白,现在战争打得不是白刃战,更不是人海战术,也不是堑壕战,而是烧钱的战争。”

有的时候,战争也是剂润滑剂与催化剂,让科技更加的进步,而且还能够消耗库存。

过去囤积的大量武器弹药面临着更新换代,让它们挥应有的作用。省得到时候浪费。

李秉衡这次不仅向德国提供了最新的两用机抢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