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299章

龙起苍茫-第299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省所有抄没旧官僚旧势力的房产全都用于学校,包括总督府等重要设施,各地私人园林必须无条件向学生开放,地方政府办公地点房屋建造经费过学校的,所有政府人员一律枪决。

早就得到消息的南方资本家们纷纷北上,内蒙古、东北、青海、新疆、唐努乌梁海到处是他们的身影。

民国政府也颁布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兴办实业法,鼓励内地荐民与当地商民合资兴办实业,展畜牧业以及兴办厂矿,但是当地商民必须要在实业中占一定数额的股份。

这就保证了有实力独自兴办实业的当地王公贵族也好,少数民族资本家也好。还是没有能力独自兴办实业的各地少数民族人士,都能在这次大规模的实业兴办中得到利益。

光是教育部公布的各级学校的兴办计划,所需要的庞大的牛羊肉以及牛羊奶,就让各地少数民族红了眼。

西部、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李秉衡打算在这些地方鼓励种植树木,保留草场,将来这里的粮食半数依靠陕西的八百里秦川,实现区域互补。

8月力日,中华民国仿织工业联合会正式成立,并且公布了接下来几年中国仿织行业的展规模与布局。公布了一系列的数据。

明眼人很快从这些数据中现了不少的玄机,比如棉纱棉布,将来的缺口不是一般的大,英国与日本基本无法再进行倾销。

南华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棉种,美国也放开了对棉种的控制,加上棉仿机械的领先世界,包括张害等人都心中有数,没有听从袁世凯的邀请而北上,一心为南方民国政府服务。

不可否认,将来中国将会掀起一股棉仿行业的狂潮,南华已经开始调整工业布局,逐步退出轻仿工业,转为制造轻仿机械。

毛仿行业同样如此,之前南洋各地的牧场根本就无法满足对羊毛、羊绒的需求,未来将逐步减少从澳大利昼进口,转为向中国进口各种毛仿原料,同时将毛仿行业移到中国本土,减少成本。

未来羊毛、羊绒、驻毛绒等都将是紧缺毛坊原料,别的不说,光是军队、学校、政府部门的制服就需要大量的呢绒、哗叽以及其他精梳毛呢。

民国政府不打算在这里省钱,钱不是省出来的,对毛仿行业形成刺激之后,大规模的毛仿厂兴办起来,畜牧业得到大规模的展,得到的税收将是有力的说服。

加上民间对粗梳毛呢与细梳毛呢的需求,这对畜牧业又是一大刺激。

这样一来,边疆地区又能的到稳定,经济又能得到展,一举两得,不仅是国内的资产阶级,汉族与少数民族牧民都能得到实惠。;包括制革行业,中国历来是羊皮、牛皮、猪皮生产大国,但是国内的制革行业却落后于世界太多。列强往往在中国收购大量的生皮,然后运回国加工成皮鞋与皮衣服装等卖到中国,中间的差价悬殊。

李秉衡早就从德国得到了牛皮制革的先进工艺,并且加以改进,进一步的应用在了羊皮制革上。

前年在南华就开始应用胰酶加蛋白酷的方法软化山羊皮,使皮面细致,呈平纹状,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生产周期缩短到;小时,完善了羊皮革的软化工艺。

去年,南华制革技术又有提高。明了酸皮削匀工艺,目前世界达制革国家最先进工艺是用灰皮削匀小但背脊部位差,降低了皮革利用率,酸皮削匀工艺使得中国制革工业获得了宝贵的成本优势。

今年,移植牛皮酸皮削匀功。使整张羊皮纤维伸展伸平。革身丰满柔软。利用枣;刚两成,生产成本下降。

可以说,目前的南华制革工艺已经领先世界太多,正是需求刺激了生产,生产刺激了科技与工艺,完成了数十年的飞跃。

中国未来的制革工业将会是畜牧岖的最好补充,也将是少数民族的最爱,北方苦寒;游牧民族自产自销便能迅壮大,将来甚至可以做大,展皮革制鞋工业与皮革时装工业。

李秉衡处心积虑的布局。并不仅仅是为了将蒙古等地纳入中央管辖,而且也是为了北方的生态环境。

后世北京的沙尘暴让他很不爽,相比他喜欢待在南方。北方将来以工业、采矿业、畜牧业为主,毕竟南洋那上亿公顷的耕地不是白多的,土地与粮食不再是困扰中国政府的大问题。

由于目前各省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兴办实业,农业更是得到了飞进步,大量的人口转移到了工业上面,原本的历史上,由于人多地少,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失衡。恶性循环,目前是良性循环,但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迁移问题。

北方还好,华北与山东的尸口也愿意向东北迁移,毕竟那里土地肥,沃,又要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务农也好,当工人也好,都是条出路,但是其他省份相对的迁移就少了。

李秉衡提出号召国民开东北以及开大西北,北上西进两大战略同时进行,另外,他还号召大规模的向南华迁移,目前南华有能力养活大量的人口,让他们成为工业与商业人口。

南华目前的生育法与婚姻法相当的阴毒,加上从中国大规模的移民,李秉衡希望十年内,南华的汉族人口能够达到六千万。

加上土著民族,南华的人口将有希望站上一亿关口,前提是土著民族人口不出现负增长。

李秉衡鼓励南华民间以及中国资本家将人口掠夺转为针时印度与中南半岛,未来西南、西部与西北开都需要大量的劳力,宝贵的中国人口不能消耗在这上头。

中国要完成资本积累。不但要通过自身,也需要向亚洲周边国家展开掠夺,即便印度、缅甸与斯里兰卡等地是英国的殖民地。越南与老挝等地是法国的殖民地。但是李秉衡照样有办法从这些国家吸血,这就是他的能力,中国作为近邻的优势。

这几天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十余个国家开始与民国政府开展接触,大部分国家都表达了愿意借款的意向。

照道理中国已经借了许多债,这些国家应该怕到时候中国还不起债才是,可是他们仿佛一点都不怕,抢着要将钱送给中国,这点让李秉衡匪夷所思,摸不着头脑。细细一想,的确,中国已经铺开了一个大大的摊子,将来展的成就可想而知,他们既是想拿利息,又是想做感情投资,到时候一个崛起的国家带来的经济收益还是很客观的。

他们不怕这个摊子会到。因为有南华做担保,背后还有德国与美国,他们只怕中国不肯借,不怕中国还不起。

就连意大利这样无耻的国家都开始与中国外交部接触,声称要返还庚子赔款,并且提供借款。要求民国政府给予对方贸易最惠国待遇。

来这个贸易最惠国待遇还真的很有吸引力,美国近日宣布将呢绒与哗叽等毛坊布料进口全部转向中国,这也是看中了贸易最惠国的税收优惠。

正是由于德国、美国的高调支持中国,才使得意大利等国明张目胆的与中国接触,不用顾忌英法等国的怨念。

由于民国政府强行接管了各地海关,甚至给出了三个月的交换租界与租借地的期限,使得英法等国一致认定必须使用武力解决,导致协约国集团共同支持袁世凯北洋政府,同盟国与许府的局面出现。

在南方,主要是英法两国有大量的租界,法国有广州湾,英国有香港,日本也有几个租界,但是主要还是在旅顺口与大连湾。他们当初打了一场日俄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得到,当然不会愿意轻易让出。

李秉衡当然不想一次性解决列强在华特权,而是以进为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中国根本不具备打全面战争的能力,协约国也看准了这一点。但是李秉衡在南华执政时就喜欢搏命,喜欢孤注一掷,这点让他们心存顾忌,也打着暂时拖下去,在谈判桌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主意。

根据德国过来的情报,沙俄今年的军费预算过了口亿马克,虽然平摊到目前;的多万常备军上并不算多。但是相比中国还是一今天文数

。;日本虽然还没有从日俄战争中恢复元气,加上东京湾夫海啸带来的毁灭性损失,但动员二十万人的军队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东三省还没有建立起军工体系,没有建立起初步的工业体系前,打一场与沙俄跟日本的国战是不明智的。

接下来,该是将英法等国拉到谈判桌上的时候了。阅读!

第344节 你排犹我纳犹

玉塞在率持宗江苏省力水产学校的落成仪式后,正式刮凤则灶南京,出任南京民国政府的公职。

这对袁世凯等人又是一个打击,张寥无疑是面旗帜,之前他一直在上海养病,让北方要员不断南下拉拢他,而他滞留上海波有到南京上任,也使得他成为了各界的焦点。

不过他以兴办教育的名义在上海逗留,占了个理字。他热心教育走出了名的”临年。张寒与马相伯在吴泓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卿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腆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取今南通中学。

;呐年,张集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泓,曾一度称“吴泓商船专科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后来的大连海事学校,名头颇响。

今年更是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坊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

这几所学校倾注了他许多的心血,其中有许多专业是与南华方面合作兴办的,其中仿织与医学,尤其是船政,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可以说他与李秉衡是有合作默契的,但是他在中国实业界的地位崇高,又是立宪派的标志人物,也是袁世凯北洋集团重点拉拢的对象,所以一直没有表态。

直到李秉衡最近一系列狂风暴雨般的手段,逼得他不得不做出选择,在他看来小孙中山言过其实,做不得实事,袁世凯才是实力派,可以依靠,但李秉衡却顺利的利用形势推动,如愿入主中枢执掌权柄,而且已有独武气象。

这对张寒是个鼓舞。目前资本家们最需要的是扩张是展,而不是战争不是内斗,李秉衡无疑是个能稳定局面的高手,南但一直在对外扩张,却没有影响到国内的建设,反而给南华的资本家们迅完成资本积累的机会。

他不能再拖下去,所以他来了,他站到了去南京的船上,带领立宪派彻底的向鹰派革命党人集团靠拢。

这是李秉衡等人自封的称号,也就是说,要通过强硬的对外手段以及铁血军事扩张来实现中国的崛起。;张寥知道这只不过是李秉衡的虚张声势而已,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需要做太多太多的事。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得罪太多的列强,对外进行扩



目前李秉衡向列强疾风暴雨般的进攻乃是在以攻代守,目的是取消列强在华特权,从李秉衡这几年出手的痕迹就能看得出来,先是打击了列强的银行等金融势力,之后摧毁了列强对华倾销的根基,然后进行了币制改革,现在是事实上收回了大部分的关税主权,一步步地将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力削弱到了最低。

唐绍仪这次特意与张寥同行,就是想利用这位立宪派领袖的影响力,为这次南北和谈开个好头。

盛宣怀这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已经接受了李秉衡的邀请,担任了展与规戈;委员会副委员长,专门负责全国煤铁事务,并且提出了三年两百万吨钢,一千八百万吨生铁,两千五百万吨媒的计划。

这位大佬的加盟。使得李秉衡的底气更足,袁世凯北洋集团在南北谈判中的劣势明显。

“少川,此次和谈。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唐绍仪一愣,这才回过神来,直到张寥是想直截了当的知道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这次所肩负的任务,换句话说,任凭谁对这次的和谈都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袁世凯这次和谈的兴致并不高,甚至不属于和谈,因为有了英法等四国的支持,他只需要自己为他争取时间而已。

唐绍仪知道对方早就清楚袁世凯的意图,皱着眉头说道:“如果没有李光华插手。革命党人虽然势大,但不是北洋军的对手,所以南北和谈袁宫保会是赢家小但现在李光华大权在握,岂会轻易相让?凭借他背后的南华,袁宫保是难与其争锋的。”

理了理思绪,又说道:“我也不瞒您,四国银行团本来已经答应了四千五百万英销的巨额借款,但是我强拖着,没让这事成。但我如今南下,前途难料。英法俄日四国提出要监督财政权,并且索要全部的关税与盐税,一旦答应了,跟饮鸠止渴没甚差别。”

张寥冷笑了一声,说道:“任凭谁都对四千五百万英傍无法拒绝,换了是我都要心动,别说他袁宫保。如果不要这笔借款,那袁宫保就不是袁宫保。”

“就算他不想借也没办法,财政确是困难,再加上他好不容易把皇帝赶下了台,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扩军备战,把革命军打落马下,他好称王称霸,眼前这个难关,他若不敢过,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