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125章

龙起苍茫-第125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全团来了一次从部队官兵那学来的篝火晚会,算是迎接新人加入,许多人碰杯喝酒,言语不通的便用手势交流,用眼神说话,用酒来温暖人心。

当然也有热血方刚的,来自天南海北的,喝着酒便拜了把子,在无限辽阔的星空下,就这么的开始了新的人生。

第174节 发列强的财

最近的这几年一直是华夏大地的灾难年,旱灾、蝗灾、洪灾,甚至今年在云南还发生了地震,天灾人祸不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急剧动荡。

满清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药效太慢而且力度不够,加上这些灾难使得国内许多阶层都受到了利益损害,革命声势更是风起云涌。

不管在哪个时代,在天灾之中受到最大伤害的始终是老百姓,是底层的草根阶级。官僚阶级以及地主豪绅并不会理睬普通百姓的死活,他们吸血的本性永远不会改变。这就使得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的艰难,实在没有活路了只能起来反抗。

与前两年相比,满清政府越来越不得民心,如果说之前还能苟活,那么如今连升斗小民都开始同情革命。

兰芳政府在这几个月的赈灾中得到了不少的民心,安徽、江西等地的旱灾,他们提供了许多水利方面的技术与设备,派出专门的人才帮助解决缺水问题,虽然不能立即见效,但总算有个盼头。云南的地震以及西南几省的台风,兰芳也是出力甚巨。而这次重要在两湖,波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洪灾,兰芳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帮助灾区的善后工作。

这次洪灾影响甚大,上百万的灾民流离失所,许多有产者也变成了无产者,并且洪灾仍在肆虐,损失进一步的加剧。

满清政府也迅速出台了救灾政策,只是由于国力艰难,底层官僚执行不力,救灾工作全靠地方上自救。

兰芳这两年的农业大面积的丰收并且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已经在四川体现了出来。杂交稻技术与高产粮食种子这两大法宝,再加上化肥、农业机械、农业科技理论,之前李秉衡关于农业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地被实现。四川被温生才等人控制的地区已经大部分开始推行了兰芳的农业政策,今天又是大丰收,加上粮价上涨,灾区紧缺粮食。兰芳大量的收购这些地方老百姓手中的粮食,投入到灾区去。使得他们手头宽裕许多,明年的收成又有盼头,心头也活泛着改善生活,或买上些地,备上些种田用的物件。

这次兰芳前后已经投入了上千万两白银价值的物资,并且转移一部分愿意去南洋安家落户的灾民们。初步估算有十数万人对兰芳心怀期待,愿意跟着去南洋,在棉兰老岛以及婆罗洲等地开发,这上面又是千万两银子的投入。

兰芳的货币不断的在国际市场上升值,并且列强国家出于种种目的,唆使投机商人不断的在货币市场抬高兰芳元的价格,使得兰芳的出口受到了影响。

最近的几个月,兰芳的进口数值越来越庞大,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而出口则相对萎缩,这使得投机商人们更加的喜上眉梢。

列强国家如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则是暗中叫好,再这么下去,早晚有一天兰芳的经济会崩溃,而越来越庞大的德国、美国资本进入兰芳,则将是有进无出,到时候深陷泥潭。

英国人认为德国在兰芳投入的越大,到时候失望的也越大。此消彼长,到时候德国的国力也将受到影响。

德国的四大银行团投入越多,英国银行团尤其关注,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庞然大物罗斯柴尔德家族。

德国的财团一直致力于打击罗斯柴尔德等几个犹太家族财团对德国金融的影响,在全世界争夺金融控制权。

这次德国的财团们在兰芳这个小国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让罗斯柴尔德家族耻笑不已。而很凑巧的,美国人也开始愚蠢了起来,摩根等财团也开始自掘坟墓,把大量的资金无谓的消耗在兰芳身上。

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最近一段时间尤其风起云涌,出了股票市场以及贵金属市场的火爆,兰芳元的不断升值也是国际投机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

“华人民族并不像犹太民族一样坚决有力,也没有能与犹太民族比肩的智慧与能力,他们在兰芳妄图实现他们的复兴梦想,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笑话。如蝼蚁般弱小的华人们,的确靠着他们的勤劳聚敛了可观的财富,美洲、远东以及欧洲,最近的一年中已经有三千万到四千万英镑之间的资本流向了兰芳。这笔财富的确很可观,令人羡慕,但是,谁知道几年后,这些财富会不会缩水为一堆数值呢?当然,到时候穷途末路的兰芳只能依靠我们大英帝国的财团,难道指望被拖下水的德意志银行团吗?”在最近一次的金融碰头会上,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股东亚伯萨丹向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伦敦的精神领袖斯涅。罗斯柴尔德说道。

今年以来英国的金融市场不断的震荡,英镑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贬值,经过几大银行团一连串的出手,金融市场经过几次大的震荡以后,开始降低了起伏的幅度。但是股票市场以及贵金属市场依然是风起云涌,英镑仍然在缓慢的贬值。

没有人认为或者能想到会是大量英镑伪钞的出现导致了英镑贬值,英国纸币的设计极其精细,图案是特别委托设计的,水印工艺的新颖运用更是大师的杰作。十字形交叉的亚麻纸质地密实,其使用的多层叠加工艺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数字编码系统经过深思熟虑,总之,英国的纸币简直就是艺术品,几乎无人能够仿制。当然,没有人会把英镑的贬值与伪钞挂钩。

由于黄金的出产在最近几年达到了一个峰值,而且在贵金属市场上黄金的价格也持续走低,许多金融界人士认为这是导致英镑贬值的真正原因。

由于世界局势紧张,大部分国家在致力于工业建设,尤其是军工与造舰。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原料、资源以及战略物资才是各国所拼命追逐的,贵金属虽然也是战略金属,但一旦爆发战争,并且战争进行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价格走的再高也不过是一堆垃圾,并不能用来填报肚子。虽然爆发战争后,黄金等贵金属会是首先追捧的,放在手里才放心的硬通货,但是,在战前,能够用这些贵金属来换取粮食、工业能力以及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的储备也是许多国家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黄金不断的流入市场,使得黄金价格一直在走低。

最近一段时间,黄金价格走低的趋势在减缓,许多投机商人仍然在等待机会。因为,战争的阴云还不那么明显,一旦能够确切的判断出即将发生战争,那么黄金的价格将迅速走高,目前,还不是时候。

英镑贬值的速度也开始停滞,几乎无法察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黄金价格走稳所带来的,这让许多英国人也松了一口气。当然,适度的贬值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可以对出口获利。

没有人知道,兰芳在过去的大半年中一直在吸纳与转移黄金,正是兰芳的大笔吸入,才导致了黄金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不断的降低,这才是黄金价格减缓下跌的真正原因。

丁德,不但在股票市场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布局,在整个金融市场上也是多有斩获,屡立奇功,被李秉衡赋予重望。

橡胶股票所带来的伦敦股市热潮将在圣诞节有一个圆满的收尾,当然,开始获利出局并且将大量的股票与上市公司找其他人接手,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不断的出卖市值已经翻了数十番的上市公司以及股票,几个月的胜利大逃亡后,将是十二月欧洲金融市场的一场噩梦的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拥有40%的世界海外投资。到战后,英国的欠款达到8。5亿英镑,主要是向美国的欠债,这些债务的利息要花掉整个政府支出的40%。

兰芳无法直接从中获利,但跟着美国人从中挖上一块肉也是很有希望的。

兰芳目前的海外投资主要在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完成了对许多美国优质上市公司的控股,以及许多将来有潜力的公司的吞并。主要是一些将来有望获得战争红利的企业,将来这些企业获得壮大后,兰芳能从中获得大部分的红利。

不仅仅是伪钞,兰芳其他方面的造假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凭借着造假技术,兰芳的工作人员在欧美获得了无尽的便利,护照、证件、邮票、汇单,甚至是资产证明、票据、地契等也能伪造。

在欧洲有许多的贸易公司,他们的法人代表以及股东大部分都是欧洲人以及旅欧华人,这些公司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发往世界各地,当然,这些货物到最后只有一个目的地,有时候是两个,兰芳与中国大陆。

丁德并不清楚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造假团队是什么人培养出来的,之前许多关于欧洲金融市场走向的判断是出于谁的手笔,在之前的欧洲攻略中,这个团队给了他无数的便利。

欧洲有着许多的老牌银行团以及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团,在他们面前,丁德是那么的渺小。但是就这这么一个渺小的人,不断的在创造者神话,让所谓的财团精英们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不得不说,命运是个很耐人寻味的东西。它有时候在一些人的指尖,有时候又反过来把这些人当做奴隶。

往返于欧洲以及中国大陆、兰芳的船队从欧洲免费带走了大量的财富,就像过去的百年中列强从华人手中夺走的一样,如今,正开始偿还利息。被“借走”的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将来也会连本带利的加倍讨回。

第175节 总理内宅中的迷信活动

随着国内迁移过来的灾民开始在兰芳安居并且加入到开发的行列,加上之前归附的华族后人以及各大归入汉族的土著部落,人力资源一时间得到了缓解,现在兰芳最不缺的就是物资,缺的就是人。

移民是个耗费甚巨又过程缓慢的累活,但兰芳却把它做的很出色。由于粮食储备足够,物资供给充沛,从国内来的灾民们迅速的开始休养生息起来。

一个个的垦荒团在兰芳控制的领土诞生出来,并且成为了统治这些广大土地的基石。这这些垦荒团借鉴了美国专业化种植农场以及后世中国发展的集约式农村经济模式,由国家分配土地,集中统一使用农用机械以及化肥等农业技术。发展模式仍然是三步走,之前在四川已经有成功的经验。但是根据这里的现实情况做了较大的改动,主要是这些移民目前毫无根基,完全需要政府扶持。

兰芳准备在三年内让这些移民基本可以自力更生,五年后将他们开垦的土地交给他们个人所拥有,中间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完善土地政策。

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得兰芳这次开垦的荒地极为广阔,将来能够支持整个兰芳的粮食以及农产品需求,并且能给国内的粮食危机带来巨大的帮助。

随着兰芳元不断的升值,兰芳国家银行从造币中得到的利润极大的充实了黄仲涵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基金,给兰芳的民生带来了持续的改善。

这使得兰芳国民对他们年轻的总理心怀好感,当然,他们最在意的,还是这位“风流总理”的风流债,许多人都把这桩盛事当成了一出大戏,每天都津津乐道的关注着后续发展。

“今天更了没有?”

“不会下面没有吧?”

“咳,哪能呢?天天更新呢,别急,慢慢看,好戏在后头呢?”

每天晚上坤甸的茶馆酒馆中坐着许多放了工或是没事喜欢喝两杯的人,见了面总得要打听李秉衡与三位姑娘不得不说的故事还有下文没有。

最近坤甸出了位有些名气的说书人,叫做费虚的,如今每日间在各家大些的茶馆说书呢。名气就叫《李光华与三位夫人不得不说的故事》,听的人倒有不少。由于最近生意火爆,连续赶场,导致更新不及时,说来说去还是之前的故事,许多追着听故事的人连续几天都是听的同一个故事,早就不耐烦至极。

“我说你到底更不更?明日要是不加更,小心不给你票票。”许多喜欢听他说书的人吓唬道。

这贼溜溜的说书人一听不给票,立马屁颠颠的迅速更了出来,“我说列位看官,列位听友,列位读者,今天我要说的乃是最新一章回目,题目叫做《李光华情挑洋小姐》。还请听仔细听分明了…”

才说的一半,许多人听的如醉如痴,但也有人听的不耐烦,在下面叫骂了起来:“今天又是玩暗昧,啥时候才入正题,也得让大爷们爽一下是不?”

也有许多人劝道:“算了算了,就这样已经是有些过了。到时候被河蟹了,我们上哪去听着故事去?”

直劝了一阵,不满才平息下去,大家又平安无事的继续欣赏故事。

石梅仙在舆论上造的势让李秉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