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脱贫致富奔 >

第65章

脱贫致富奔-第65章

小说: 脱贫致富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公,这罐子里是肉酱,早上夹馍吃也方便,吃面的时候多放点,……这是大郎喜欢的腌萝卜条……这罐子装的是亲家使人送来的糟鱼,你也吃过,味道不错,我装了两罐,你拿一罐给同屋的张夫子,大郎以后还要麻烦他照顾……”陈氏指着桌上的一堆罐子一一细数道。
    雪溪斋宿舍也有厨房,住宿的先生可以自带米面借了厨房自己做饭,也可以每月交上四十个钱个斋里,由斋里每天供两顿饭。夏仕齐为了方便也为了省钱,也是交了钱在斋里吃的。
    只是这管灶上的婆子平日还要做洒扫的工作,且并不擅长饭食,所以做出来的吃食多是粗糙不堪,只能说是填饱肚子,想满足口腹之欲,是万不可能的。
    而且斋里厨房因为收费便宜,饭食多是以素食为主,要隔上好几天才能吃上一段荤肉,营养肯定是不够的。
    夏仕齐早就被家里养挑了嘴,最先也是不能适应,才去雪溪斋还没一个月便瘦了一大圈,陈氏最初还以为是帮忙地里秋收累的,后来听丈夫偶尔抱怨斋里的伙食,才知道是因为吃食的缘故。
    陈氏知道丈夫节省,只在斋里吃饭,舍不得另外花钱去外面下馆子打牙祭。自从那以后,每次夏仕齐回镇上,陈氏便做上一堆耐放的熟食、肉食,让丈夫带过去配饭吃。
    这次儿子去雪溪斋附馆,也是在斋里搭伙吃饭,陈氏更是不放心,生怕两爷子受了苦这下准备的东西就更多了。
    “对了,二妞,再把早上蒸好的糯米丸子用食盒装货时那个给你爹带去,那东西耐放又管饱,味道也好,每天蒸上几个当早饭吃着也方便!”陈氏交待着。
    “对,那糯米丸子多给装些,我和你哥都爱吃!”夏仕齐附和道。
    那糯米丸子是夏晓晴前世家里的保留菜色,每到逢年过节,夏母便蒸上满满的一锅,蒸好的丸子在外面可以放上好几天不坏,每次吃的时候回锅蒸一下,便又香气扑鼻。
    年前陈氏为了做醪糟,特意让夏仕齐从镇上买回两斗四川产的圆糯米,家里做醪糟用去了一斗半,夏晓晴看还剩下半斗糯米,家里过年也有多的肉,便取了些做成糯米丸子。
    糯米丸子做法简单,就是在泡好沥干的糯米里和上鸡蛋、细碎的肉糜,再放上花椒、盐调味,再捏成一个个的丸子上蒸笼蒸好便可以了。
    这丸子里面多多放了肉糜,吃起来满口飘香,在前世夏晓晴就极爱吃,想到屋里这一大家子人,便蒸了满满一大笼。

()好看的txt电子书
    果不其然,家里的人对这丸子都极为喜爱,一口一个,没一会儿便消灭了一大半。陈氏怕孩子们小吃多了糯米积食,便收了不准他们再吃,没成想管住了孩子却管不住丈夫,夏仕齐没事便往笼屉边晃悠,是时不时拿一个吃,吃了好些,但也没看见积食。
    陈氏看着好笑,但还是担心,没事便劝丈夫多出去溜达走动,又叮嘱女儿下次不许多做,夏晓晴笑着应下。
    这次丈夫会镇上坐馆,陈氏想到这丸子耐存放营养足,丈夫和儿子又爱吃,才吩咐夏晓晴专门做了一笼。
    “好的,爹!”夏晓晴得了令去了厨房。
    没一会儿,夏晓晴便抱着一个食盒回来了,“娘,你看着这些够了吗?”
    陈氏看了看,略数了数有三十几个,“够了,够了,多了他们吃不完,放坏了就可惜!”
    “没事,多拿点,吃得完!”夏仕齐还觉得少了。
    “你呀!大郎,你可得看着你爹,可不能让他吃多了!”陈氏拿丈夫没办法,只好交代大儿子盯着。
    “知道了,娘!”夏大郎笑呵呵答道,暗想既然娘不让爹多吃,为了父亲好,自己作为儿子,还是多吃些算了。
    “你东西都收好了吧?好了我们就出门,张把式应该到了。”想到这次的行李不少,昨天夏仕齐便向张把式订了车,约好一早便来接。
    “都收好了,爹!”夏大郎回道。
    “那好,二妹走吧!”夏仕齐看着天色已经开始发亮,便拿起打好的包袱,挂在身上,提起几个罐子,另一只手拿着被褥,领着儿子往屋外走。
    夏大郎背上背着换洗衣物,一只手里提着包好的文房用具,一只手提着装书的竹箱,手里便拿不下其他东西。
    陈氏帮着拿着食盒,又拿了一小篮子鸡蛋吧两爷子送出门外。家里几个儿女也一起吧父亲送出门。
    屋外不远处树下,张把式已赶了骡车,等在那里了,看到夏家父子出来,便迎了出来,帮忙把行李放上车。
    “行了,行了,你们先回吧!”夏仕齐扶儿子上车,自己也利落地坐了上去,两人和家里人挥了挥手。
    张把式看夏家父子坐稳了,甩开鞭子吆喝起来,骡车慢慢地开动了起来,清脆的铜铃声传来,随着车轮的远去,越来越悠远。
第一百二十章 备嫁
    夏仕齐出门坐馆,陈氏就带着女儿在家准备嫁妆,对于夏大姐的嫁妆陈氏极为上心。
    在古代嫁妆又称“妆奁”、“添箱”,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其准备的带到丈夫家去的财物。通常嫁妆主要是生活用品,如被褥、布料、铺席和衣服,梳妆台、柜子、箱子等家具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富裕的家庭,为女儿准备的嫁妆还包括土地、房契、金银首饰、宝石玉器等贵重物品。
    夏大姐是夏仕齐和陈氏成亲三年后才得来的第一个孩子,在生她之前陈氏都要以为自己生不出娃娃了,心里没少背包袱,被婆婆辱骂得厉害的时候,连死的心都有过,还好得了大姐儿过后,肚子就一直没停过,总算是对得起死去的婆婆。
    夏大姐的嫁妆其实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嫁妆里面的大头家具,年前木匠就已经做好,到现在已经上过两边漆了,只等再上一遍漆,便可以送过来了。夏仕齐已经和木匠说好,等他二月春耕休馆在家时变送过来。
    至于被褥之类的,年前陈氏也趁着去镇上买年货的时候,专门去锦绣坊买了些上好的锦缎,又拿粮食和村里种棉花的人家换了些当年出的新棉,找邻村手艺最好的弹棉匠,弹成了八床厚薄不一的大棉絮,又专门请了村里八十岁高龄,儿孙满堂的唐姥姥帮忙缝了被面。
    陪嫁的衣物,陈氏预备的是春夏秋冬各三套,也就是十二套衣裳,这十二套每套又包括外衫和里衣,算下来光是衣物就要做小十五样,而且每样上面还要简单的绣花,这还不算另做的大红嫁衣、盖头、床账、桌帏一类的精细绣品。
    当时夏晓晴看着那一堆裁好的布料,差点昏过去,堆了整个炕的布料,要活活缝死她。
    夏晓晴的女工技术已经逐步稳定了,基本上算是出师了,这次少不了也被母亲拉了壮丁,细致的绣花活她做不出来,陈氏便让夏晓晴帮忙缝合,她和夏大姐在缝好的衣物上绣花。
    其实夏大姐的嫁妆衣裳在年前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只是没想到一翻年,夏大姐又长高了不少,之前做好的衣裳有一半都小了,只得裁布重新做过。
    还好家里布料买得多,之前赵家送的聘礼里面也有好些布料,衣服的样式也是比着之前的做,陈氏带着女儿们花了三天时间又重新做了出来。夏大姐穿不了的新衣便一下全给了夏晓晴,引得小妹夏妞妞一阵羡慕。
    至于嫁妆里的首饰头面之类的,陈氏也没有经验,只是在镇上手艺最好的首饰铺子,定了时下最流行的款式,簪钗、耳环、手镯一应俱全,花了小二十两银子,每件都是分量十足。
    这样一来算上家具、首饰、衣裳布料等花销,夏家算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了解放前,陈氏手里的银匣子瞬间见底,连带着家里的伙食也日渐节省。还好再隔不久夏家竹林就要出笋了,卖了钱也能弥补一下亏空。

()免费电子书下载
    至于赵家送来的聘金一百两银子,陈氏和夏仕齐商量了,一分钱都不准备动,全部当成嫁妆里的压箱银子给女儿陪嫁。
    休馆那几日,夏仕齐带着夏大郎回家了。
    家里因为知道夏仕齐和大郎要回家,早就准备好了许多吃食,只等他们回来便开饭。
    看夏仕齐斜跨着包袱,两手提着东西进屋,夏二郎赶紧过去接,“爹,把手里的东西给我吧!”
    夏仕齐顺手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夏二郎,夏大姐见状便去取他身上挎着的包袱,“爹,这是要换洗的衣裳吧,给我吧!我先拿去用水泡着!”
    夏大姐伸手去拿,夏仕齐一愣,赶紧把包袱按住,不让夏大姐拿走,面色有些尴尬地说:“这不用你洗,等晚上让你娘收拾吧!”说罢便赶紧提着包袱往里屋走。
    “对了,晴儿娘,你也进来!”夏仕齐暗暗朝陈氏挤了下眼,一脸诡异地进屋了。
    “大郎,你先去洗把脸,大妞你和二妞去把菜热了,等你爹换了衣裳,我们就开饭!”陈氏交代了儿女,便也跟着进了里屋。
    屋里,夏仕齐看陈氏进了屋,赶紧把门拴上,拉着陈氏往炕边走。
    “你让我买的东西,我买回来了,你看看行吗?”夏仕齐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解开放在炕桌上飞包袱,拿出放在上层的衣物,让陈氏看包袱底下的东西。
    只见赭色的包袱里,倒放着一寸半高的矮胖圆润黄|色瓷葫芦,葫芦底下还压着一本小巧的黄皮书。
    夏仕齐拿出葫芦,顿了顿,递到陈氏手里,像是想到了什么,白皙的脸庞带着些许潮红,“打开看看,我挑着最贵的买的,只是这个做得最细致。”
    “不用看了,你觉得好就行。”陈氏面红耳赤,忙推了回去。
    “都是当娘的人了,有啥不好意思的。”夏仕齐一把葫芦盖揭开,把瓷葫芦凑到陈氏面前。一想到自己买这东西时的尴尬场景,就是一阵咬牙切齿,所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秋娘不看也得看。
    陈氏一下看个正着,眼前赤裸裸的陶瓷小人栩栩如生,正在做着原始运动——妖精打架,“呀,羞死人了,还不赶紧收起来。”
    “你也知道羞人了,也不想想我去买这些东西时有多丢脸,真是斯文扫地!”夏仕齐故作生气地说着,还拿出底下的黄皮书,扬了扬,说道:“这还有嫁妆画了,要不也一起看看。”
    陈氏更是一个劲地摇头,还捂住眼睛,嘟囔道:“谁叫邻村的崔婆子这阵子总不见来,我也不知道村子里还有谁在卖这东西,再说总不能让我自己去镇上买吧。”
    夏仕齐也知道妻子脸皮薄,“好了,把手放下吧,我已经收起来了,你赶紧放到箱子里去别让孩子们看到了。”
    “这东西在哪买的啊?你买这东西回去,你没让大郎看见吧?”陈氏把葫芦和书仔细包好,放到箱子底藏好。
    “没让他看见,之前我就看好了,就怕大郎看见,一直没敢买,今天专门趁中午吃饭的空当,出去买的,买了就一直背在身上,谁也不知道。”夏仕齐脱了外袍,换上了家居服。
    “爹、娘,吃饭了!”门外突然传来了夏大姐的叫唤声,把陈氏和夏仕齐惊了一下。
    “知道了,就出来!”夏仕齐回了话,转身对陈氏说:“东西你收好了吧!”
    “收好了!”陈氏一脸慎重地点点头回道。
    “那就好,出去吃饭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月二
很快,便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
村里照了旧俗,由每家摊前做了大龙,又在村头水井边下摆了丰厚的供品,里长领着全村人进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祈龙赐福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拜完后,村里老人围着井口撒了引龙灰,又放了炮仗,村里身手好的青壮吆喝着抬起新龙,飞快地舞了起来。
一旁,锣鼓敲得是嗡嗡作响,引得全村的人都聚在了村头空地前围看,好不热闹。
村上专门请了镇上最好的德馨班来唱大戏,等舞完龙就开始。这基本可以算得上一年里村里最隆重的活动,家家户户怎能不来凑热闹!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夏家姐弟嘴里嚼着香酥的料豆,各自手里提着满满一袋零嘴,也混迹于围观人群中。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夏大姐,她是有人家的人了,轻易出不得门。
每年的二月二,乡下家家户户都会炒料豆。
去年,陈氏病着,夏大姐不会做,还是隔壁周家好心送的料豆,家里的孩子吃得满嘴喷香,陈氏看得满心愧疚。
今年,陈氏早早就准备好了黄豆,还没到二月二便炒出了一大锅料豆。陈氏还在夏晓晴的建议下炒了五香料豆,这五香料豆最得孩子们的欢心。
“咔嚓……咔嚓……”夏五郎鼓着腮帮子,欢快得像只小松鼠。
“五郎,你少吃点,这豆子吃多了积食,小心肚子痛!”夏晓晴伸手戳了戳弟弟的包子脸。
“没事,我袋子里还有山楂糕,等下多吃点就没事了。”五郎满不在乎地说着,晃了下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