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脱贫致富奔 >

第38章

脱贫致富奔-第38章

小说: 脱贫致富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喜欢就多吃点,二娘子,这是这几天的蛋钱,你点点看。”秦家娘子从身上拿出钱袋,取了些钱递给夏晓晴。
夏晓晴接过钱也没数就手巾自己的钱袋里,她还是挺信任秦婶子的。夏晓晴第一次看到秦婶子时,就对她很有好感,又经过这几次的接触,就更喜欢她了。
“不用点了,肯定不会错的。”夏晓晴又指着花布说道:“上街去买了这么多好东西啊。”
“哪啊,这些可不是我上街买的,都是我邻居家送的谢礼。”秦家娘子一脸高兴地说着。
“婶子,你做了啥好事啊,让人给了这么好的谢礼。”夏晓晴看着她高兴,也顺着话问道。
“这些是隔壁周家给的谢媒礼,我帮他家大女儿拉了红线,今天媒婆正式上门提亲了,周家一高兴非要送我好些谢礼。”秦家娘子说得兴奋,掩饰不住得意之情。“那周家的大娘子都十五岁了,这两年可把家里愁坏了,好在现在总算要嫁出去了。”
果然已婚妇女都有给人说媒的爱好,古代女子十五岁还没人提亲,肯定有什么问题,不知道秦婶子是怎么说成的,夏晓晴也心怀八卦之情,便接着问道:“婶子,你给我说说你,是怎么一回事啊。”
“你哥小姑娘家,知道这些做啥,今天不急着回家了啊。”秦家娘子用手点着二娘子的额头,笑道。
“婶子,我不急,你就给我说说吧。”夏晓晴一脸媚笑道,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在古代可没有什么娱乐,就靠听点小道消息过活。
“那成,今天你就留在婶子家吃了饭再回去,我们炖肉吃。走,跟我去厨房,我们一边做一边说去。”秦家娘子为人爽朗,家里又只有三个儿子,早就想要个女儿,看二娘子懂事又能干,早就喜爱不已。
“好啊,我今天就在婶子这蹭饭吃。”夏晓晴也不推辞,便随着秦家娘子去了厨房。
第六十四章 绝配
秦家是个典型的四合院格局,院子里有三间正房,东厢西厢各有两间屋子,道座的房子因为靠近街道该改成了铺面,道座的屋子本就修得宽敞些,所以被隔成了里外两间,原来的里间改成了糕点铺,原来的外间就是刚才夏晓晴休息的客厅。
秦家娘子提着猪肉,带着二娘子往西厢房走去,边走边介绍道:“二娘子,你来了这么几次,还没来过我家厨房你,这西厢的两间屋子都是用来做糕点的,这间是专门拿来放配料和做点心的,这一间便是厨房,专门用来蒸制和烤制糕点的。”
夏晓晴跟在秦家娘子后面进了西厢房右间,进去才发现西厢房的左右两间屋子是相通的,靠中间的墙面上开了小门,让人方便通过。靠右厢房的里间堆满了面粉、鸡蛋、果脯等制作糕点的原料,外间的屋子中间放着一块大大的案板,案板上堆满了好些成型的糕点坯子,秦家大儿子正带着两个伙计正在做糕点。
各种香味夹杂其中,让夏晓晴深吸了几口气。能在糕点房里工作真幸福,夏晓晴想着。
“二娘子,这就是我家老大,你还没见过吧。”秦家娘子指着包着头巾,围着围腰,正在捏糕点的十七八岁的少年说道。“天明,这是夏家二娘子,就是她家每天给我们送鸡蛋来的。”
夏晓晴听了介绍,便笑嘻嘻地率先打起招呼来:“小明哥好。”
夏晓晴是现代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
秦天明听闻母亲说话,抬起头来,看见一个八九岁大小圆脸杏眼笑嘻嘻的女娃,正和母亲一起站在门口,目光直直望着自己。又听闻女娃给自己问好,有些不好意思,脸也红了起来,但也还是回声道:“二娘子,好。”说罢便又低下头忙自己的去了。
“我这大儿子什么都好,就是脸皮太薄,间隔生人就不好意思。”秦家娘子笑说道,“你看,脸都红了,没出息。”
旁边做事的两个小伙计听闻,也跟着笑了起来,相比这确实是经常发生的事。
看来秦家两个儿子,一个活泼大方,一个腼腆害羞,性格竟是完全相反,镇上有趣得紧。不知道秦家三儿子又是哪种性格,夏晓晴有些好奇。
“走,二娘子,我们去厨房,”秦家娘子拉着夏晓晴的手,就往左边的房间走去。
左边的屋子是一间大厨房,跟右边一样,也被分成了里间和外间,里间专门修了烤炉和灶眼,用来蒸煮烤制点心,外间也放了大案板,用来防止做好的点心,现在案板上就放了好些装饼的柳条筐。
灶房里也有一个伙计正整理着才出炉的点心,看到师娘进来,便出声唤道:“师娘,你回来了啊。”
“这一炉子桃酥还有多久才出炉?”秦家娘子问道。
“这一炉是师父才做的,还要烤上两刻钟才行。今天赶集,店里的糕点卖得好,师父之前做的都卖光了。”小徒弟回答道。
“那蒸糕还有吗?”
“还有些,大师兄他们正做着,能赶得上卖。”
“这就好。”秦家娘子把家里的事问了个遍,才放下心来。
“二娘子,进来。”秦家娘子招手让夏晓晴进去里间。
夏晓晴进去后才发现,靠几口大灶的边上还有两个小灶眼,灶上的墙根处放了些装油盐酱醋的小陶罐,小灶眼旁边还立着一个小案板,想来是秦家专门用来做饭的地方。
秦家娘子拿起猪肉便开始收拾起来,看下家二娘子站在一旁,便拉过一个小杌子,递给二娘子,说道:“二娘子,你坐着吧。”
夏晓晴连忙推辞:“婶子,你可别这么客气,要不我来帮你打下手吧,让我坐着看你做事,可别扭死我了。”
“你是客人,怎么能让你做事呢,要不是我实在分不开身,连这厨房我也不会让你进。”秦家娘子挥挥手,拒绝道。
“哎呀,婶子,这些事我在家都是做惯了的,在你家有啥做不得的,让我来帮你吧。”夏晓晴自发挽了袖子,收拾起橱柜上的青菜来。
秦家娘子看她自发地动起手来,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便和夏晓晴说起周家的事来。“那周家是后面搬来的,但也和我家做了十几年的邻居了,他家的小娘子小时候倒也可爱脸圆圆的小嘴红红的,长得挺喜气的。可是没想到前几年,突然生了场大病,脸上就得了些麻子。那麻子再配上她的圆脸,就成了烧饼脸,之前周家怕女儿嫁不出去,也瞒着外面的人,只是有一次他家里的仆人说漏了嘴,被前面卖茶水的孙二嫂听见了,这闲话就传远了。孙二嫂和周家以前就有些过节,更是添油加醋地传,外面的人都知道周家的大女儿长了张烧饼脸,就越发没人上门提亲了。”
“那后来呢?婶子,你是怎么说成的啊?”夏晓晴好奇地问道。麻子加圆脸=烧饼脸,倒还真贴切,夏晓晴暗自笑道,这样高难度的工程,不知道秦婶子是怎么说成功的,真是太厉害了,完全可以去当专业媒婆了。
“这次能说成,也是凑了巧。我家铺子有个常客,隔两天就来我家买次糕点,时间一久,就和我家熟了,他家开了个书斋,就在前面两条街,家里生意也好,生活也富裕,平日没什么烦心事,就是家里的大儿子二十五了还没能订上亲。有次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家大儿子眼神不太好,看不清东西,说了好几家,女方家都嫌弃。当时我就想说这下巧了,瞎子遇到麻子,这下两个都不嫌弃。”秦家娘子讲的眉飞色舞,继续说道,“当下我就把周家大女儿的事说了,那客人马上就让我去说去。我去周家一说,周家人也高兴,能把麻子女儿嫁到富裕人家去,他们想都不敢想。我说了那家男子眼神不好,周家也说没关系,正好女儿可以不被嫌弃样貌丑陋,这样的姑爷比健全的人更好。”
第六十五章 自己找媒婆
麻子遇到瞎子,真算得上是茶壶装汤圆——遇了缘,乍看像自己前世在网上看过的笑话,没想到穿越到古代还会遇上真实案例。
“呵呵……呵呵……”夏晓晴捂着嘴,不厚道地笑着。
秦家娘子想着也觉得好笑,也哈哈大笑起来。
“婶子,这太有趣了,两人可真真是绝配。”夏晓晴觉得自己眼泪都笑出来了,赶紧扯了袖子擦了擦。
“谁说不是啊,连给他们和八字的算命先生都说,两人是命中注定的良配,以后两人定会衣食无忧,还会儿孙满堂。”秦家娘子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觉得自己给两家说媒,完全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婶子,还有啥有趣的事吗?再说点给我听听。”夏晓晴听得高兴,便想让秦婶子多讲一些。
秦家娘子把去了毛切好的猪肉放到锅里煎,看猪肉表面煎得微黄,就加了水和酱油进去炖煮。
夏晓晴把青菜都收拾好了后,就站在一旁看秦婶子做菜。

()
秦家娘子和二娘子说得投机,心里也觉得痛快。秦家都是些大老爷们,家里就只有她一个妇人,丈夫也是个少言寡语的,平日在家里除了天瑜能陪她说上两句,其他的人都指望不上,只是天瑜毕竟是男孩子,自己也不好和他讲这些。现在好不容易有个人能陪着自己说说话,可把她高兴坏了,觉得自己压抑许久的欲望,终于可以发泄一番了。
秦家娘子一边忙活着手上的事,一边滔滔不绝地给夏家二娘子讲起最近发生的趣事来。
夏晓晴站在一旁听着,发现秦婶子知道的事可真多,这镇上好多人家的秘闻都知道,虽然秦婶子说的那些人夏晓晴并不认识,但从她的话语中夜能分辨出,应该都是些真实的事。夏晓晴没想到秦婶子交游如此广阔,连好多大户人家也认识。只不过夏晓晴转念一想,便知道之中是什么原因了。秦家开的是糕点铺,而且秦家糕点铺做的糕点味道也是这镇上数一数二的,想来肯定很多大户人家都会来她家买糕点,交际广阔也是十分正常的。
秦婶子既然认识这么多的人,是不是也可以让她帮忙给夏大姐介绍一些相亲对象呢?夏晓晴在心里思量着。
钱家自从上次过后便没听到消息,之前夏晓晴还有些担忧钱家的说亲,后来看到过了这么久也没有下文便放下心来。
夏晓晴仔细考虑过,夏家住在乡下,接触的人也大多是附近的村民,以后来提亲的少不了是些农户地主之类的家庭,嫁到那些人家里,地主家庭还行,如果嫁到农户家里,夏大姐以后少不了要自己下地种田。夏家虽然经济状况不好,但怎么说都是书香门第,家里堆孩子也是爱护有加,从来没让孩子们下过地种过田,夏大姐虽然做家事有一套,毕竟也没真正干过重活,夏晓晴觉得必须杜绝这种状况。
乡下的有钱人家毕竟有限,更不要说是有钱人家的青年才俊了,还是镇上的发挥空间更广阔一点,夏晓晴立马决定让秦婶子帮忙物色。这种关系着夏大姐终生幸福的大事,不能坐以待毙,还是应该主动出击抢得先机,免得到时又有歪瓜裂枣上门提亲,爹娘头脑一热就把大姐给嫁了,可就杯具了。
既然打定主意,夏晓晴便把话题朝这上面引。“前几天也有人给我姐说亲了,是我们邻村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爹死得早,他娘就盼着他考上状元光宗耀祖。”
“他家里咋样啊?”秦家婶子也同大多数中年妇女一样,最先便想到了家境问题。
“家里又十几亩田地,都佃给别人种着,家里倒还是富裕。只是……”夏晓晴故意顿了顿,才说道,“我听别人说,他家娘亲性格有些孤僻,不爱与外人交往,也不许儿子和朋友往来。把大姐儿嫁给这样的人我觉得不太妥当,只是不知道爹娘的意思。”
秦家娘子听了二娘子的话,微微皱了下眉,说道:“这婚姻可是大事,马虎不得,还是让你爹娘多考虑考虑。”
“我们乡下地方,这也算得上是个顶好的人家了,又是个读书人,家里也有些田产,现在我爹娘岁有些不愿意,但以后没有更好的人家,我爹娘多半还是会同意的。”夏晓晴故作无奈地说着,然后又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激动地拉住秦家娘子说道:“秦婶子,要不你帮我姐寻个好人家吧。我姐可好了,长得也好看,菜叶做得好吃,绣得一手好女红,还识字,比镇上的女子都强。”
秦家娘子倒也挺自家大哥说起过夏家的事,知道夏父是秀才出身,夏家外公还是举人,夏家也算是书香门第。现在夏家又十几亩地,还开了养鸡场,也算得上的中等人家,如果夏家大娘子真如她妹妹说的这么好,给她做媒倒也不是什么难事。自己和二娘子这么投缘,能帮得上忙也是好事。“成啊,我帮你留意着,你家想找个咋样的啊?”
“我娘说只要家世清白,踏实上进的人便成。”夏晓晴概括地说着,又补充道:“商人或读书人都没关系,最好还是要能养得起家的。”
“这好办,我帮你问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等有了我马上通知你家。”秦家娘子觉得夏家的条件倒还简单,便一口答应下来。
“婶子,镇上太谢谢你了。”夏晓晴感谢道。
秦家娘子摆摆手,说道:“没事,我本就爱给人牵线搭桥,你就等着我的消息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