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

第219章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第219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

面对两位师团长之间巨大的分歧,竹野大内和青木多一等人非常谨慎的闭口不言,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密支那的陷落让纳巴的阻击战已经失去了意义,当前的这支中国军队依然在纠缠着不肯撤退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田中新一为了自己的仕途竟然无视这些危险的信号,持意想要歼灭当前的中国军队。

作为一名复起的将领的竹内宽都被逼得跳出来与田中新一打擂台了,青木多一、竹野大内就想不明白,田中新一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什么?

田中新一的面色有些十分难堪,竹内宽敢于跳出了直接反对他的作战计划绝对是他意料之外的,此刻的田中新一犹如一个输光了的赌徒一般,救援第六师团不利,丧失缅甸大部,损兵折将有辱皇军军威,相信早就看自己不顺眼的山下奉文必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理由,三个理由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葬送田中新一的军事指挥生涯,一个闲杂勤务参谋将是他最好的归属。

田中新一必须要搏一下,趁着他手中还有本钱的时候,如果能全歼中国远征军一部的话,他相信凭借着自己在大本营的人脉还是可以轻松过关的,就算是山下奉文想至于自己于死地也不会那么容易。

竹野大内看了看脸色阴沉的田中新一,有看了看一脸愤慨的竹内宽,寻思了好一会,竹野大内才悠悠开口道:“田中君,竹内君的建议相信今天在场的诸位也都清楚,支那军队依靠美军可以依靠空运补给一支二十万人的部队作战之用,所以只要不受到天气的干扰,我军根本无法彻底的切断支那军的后勤补给,反观我军,士兵作战的弹药粮食基本靠自身携带,每名士兵100发子弹,三天的生粮和三天的干粮,各大队和联队以及师团、旅团后勤还携带了与此相等补给,也就是说我军携带的弹药与给养只能勉强维持12天即不到二周的时间,现在我们身后已经出现了支那小股部队的渗透,他们炸毁了多处我方的补给站和铁路桥,致使我军借助铁路撤退返回曼德勒的计划受阻,除去我们行军的路程所需时间外,我们现在仅剩的弹药和给养只能应付遭遇战,根本无力进行攻坚,所以我们一致请求您下达撤退命令!”

“你!”田中新一涨红着脸用手指着竹野大内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田中新一自然明白,这个撤退命令如果由他下达,那么他势必将背负上战败失利的责任,几位旅团长与竹内宽的联合逼宫企图使他就范的行径更加让他气愤不已。

“想撤退你们就自己走吧!你们这群懦夫!”田中新一丢下一句不知所谓的话后径直返回了自己的车厢,竹内宽等人则面面相觑?他们做梦能都没想到田中新一竟然如此不负责任?

唯一能够与印度山下奉文直接取得联系的电台在田中新一的车厢内,竹内宽望着那紧闭的装甲门,转身对青木多一和竹野大内坦然道:“时间紧迫,中国远征军随时可能出现在曼德勒或是纳巴,我们立要即与大本营进行联系,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竹内宽望着宝贵的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他心急如焚,但是他知道,田中新一很可能在期盼着他们擅自撤退,因为无论是谁也背负不起擅自撤退的罪名,他只能束手无策的等待。

中国远征军方面崔志钧部在马不停蹄的向曼德勒方向做攻击前进姿态,而宋雨航率领的主力部队则徐徐向前推进,虽然此刻缅甸的日军尚有近十万人,但是日军这十万部队对于宋雨航来说仅仅只是一个数字了,远在仰光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不足二万余人,纳巴山谷中的田中新一所指挥的增援部队现存兵力大致在六到七万之间。

宋雨航精确的比对了中日两军在缅甸的实力分析,在空军方面日军的空中力量全部用于印度战场,而中国远征军则有美军两个航空队的支援,在坦克战车对比上,日军仅仅有一个战车大队,而中国远征军拥有轻重坦克装甲车攻击七百余辆,火炮更是从口径到射程数量超过日军十倍。

中国远征军拥有十万余人士气高昂、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乘胜追击的精锐之师,而日军的所谓十万大军则面临这供给不畅缺衣少药的困难处境,经过纳巴的鏖战之后,田中新一所指挥的日军各部队普遍存在士气低迷缺乏补给的严重问题。

这就是宋雨航的信心所在,他所力求的不是击溃田中新一所部,而是给给予日军歼灭性打击,震撼攻入印度腹地的山下奉文军团,迫使山下奉文早做准备,宋雨航所计划的驱虎吞狼的关键性要点在于能否歼灭缅甸日军主力,断绝山下奉文回转缅甸的可能性,让其在加尔各答城下碰得头破血流之后被迫向印度纵深挺进,占领印度东部的重要港口城市寻找海上补给的可能,并在印度东部站稳脚跟对英军对抗,为了这一战略目的,诸多条件可谓是缺一不可。

印度越乱对宋雨航就越有好处,让英国人求自己派遣主力入印作战则是他的最终目的。

第二百九十七章 挥戈亚细亚(二)

在缅甸中国远征军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第二十集团军霍揆彰部和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部跟在远征军身后进入缅甸,接防被攻克占领的城镇。

而在加尔各答包围圈内的英国人来说日子则不太好过了,在日军日军第二师团强攻外围阵地引出中国军队坦克之后,山下奉文就开始变得十分谨慎,对于中国远征军的阵地他们采用骚扰或围而不攻的策略,对于英印军队中的印度部队采用宣传分化的方式,而对于英军和澳大利亚部队则是死拼猛打,日军在战术上的小花招让本来就团结得并不紧密的盟军之间出现了更深的裂痕。

一些印度军官和士兵在日本人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看待英国人和中国人的目光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宋雨航利用自己所谓后世的所识制定的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但是宋雨航还是忽略了一个对他的计划来说并不重要的“重要人物”!

这个重要人物就是钱德拉·鲍斯,宋雨航对于钱德拉·鲍斯此人了解并不多,后世的官方宣传中钱德拉·鲍斯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印奸之流,宋雨航的认识也是基于余此,他显然忽略了印度的殖民底蕴和中国文化的巨大差异,钱德拉·鲍斯这样一个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很接近汪精卫的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印奸),但是在印度人看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在实际的印度人心目中,钱德拉·鲍斯、圣雄甘地都是仅次于印度革命之父蒂拉克的民族独立英雄人物,他们在印度人民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和人脉,无论他们身处哪个阵营,他们所作的一切全部归功于为了印度人民和国家的主权独立。

其实作为后世人的宋雨航一直是在利用自己在历史方面的记忆在试图不断地去占据出发点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日本人并不是白痴,如果他们是白痴的话抗日战争也不会打了整整八年之久。

两军对垒的战术、战略就有如见招拆招,双方的指挥决策者们在斗智斗勇,双方的士兵在较量意志,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微小的战术失误都很多可能导致战略层面上的先机丧失。

宋雨航的前世不过是陆军特种部队上尉,基本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凭着自己的喜好和知识的积累,他自己也承认在战略或是战术上他确实不如国内的一部分将领有眼光,这也是宋雨航总能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主要原因,但是宋雨航他始终把握力求自己站在先机点上,这就让他拥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势,结合这一切,他才敢独断专行,也只有独断专行才能保证他总能及时地站到历史的先机点上。

宋雨航毕竟不是神,也非什么全能人物,他的记忆毕竟有限,而且他的很多观点都是来自于后世,忽略一些事情或者对一些看法出现偏差自然十分正常,几十年后的人看待历史的角度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些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对于钱德拉·鲍斯所谓的印度国民军的问题上,虽然郑洞国几次汇报了相关情况,宋雨航都是一笑了之,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伪军而已,连他们的干爹小日本鬼子都被打得哇哇乱叫,钱德拉·鲍斯所组织的印度国民军根本没有进入宋雨航的视线之内。

宋雨航还没有意识到,他将很快为此事付出沉重代价!

5月10日傍晚,中国远征军东路军破袭曼德勒,日军的木坂守备队和吉村守备队一边向田中新一疯狂发报求援,一边妄图利用曼德勒的城防工事进行抵抗,惊慌失措的日军在慌乱中竟然使用了明码发报。

M3A1撒旦喷火坦克很快成为了日军工事的噩梦,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日军在发动了一轮逆袭后就被击溃了,三、四百名身缠炸药的日军敢死队员全部倒在了五十公尺之外,大多数日军敢死队员都被身上的炸药炸得血肉横飞尸骨无存。

面对两个师武装到了牙齿的中国远征军,日军的抵抗无疑是十分微弱的,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就是日军的哀乐,但是日军凶悍的自杀式逆袭也将崔志钧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日军在强大的兵力面前精神已经崩溃的话,等到坦克和装甲部队进入城区在发动逆袭,相信会取得惊人的战果。

稍晚时候,一直保持匀速行军的中国远征军主力忽然开始加速行军,因为宋雨航收到了崔志钧发来的电报,日军的退路已经被堵死了,收网的时候已经到来了,唯一让宋雨航十分担心的是张天胜的山地步兵师,这一仗过后山地师恐怕元气大伤只剩下一个空壳了吧?

没过一会,一辆通信车颠簸的超越了宋雨航的坐车,通讯参谋将一份来自重庆的委座示电交到了宋雨航的手中,并打开了手电站在一旁。

对于蒋介石的电报内容宋雨航也是微微一愣,各方面对于“京观”的态度都在宋雨航的意料之中,别人可以装傻充愣糊弄了事,但是对于这位心思缜密的蒋委员长宋雨航却不能,他要给蒋介石一个过得去的说法,能否得到蒋介石的认可也关系着他下步印度攻略的实施能否顺利进行,说到底他宋雨航只是军人,他非常需要很多在政治层面上的斡旋和配合,军事为政治而服务,政治则为军事开脱。

宋雨航三思之后对通信参谋口述电文道:“职部乃是党国军人,抵抗外辱保卫国家,捍卫主权领土完整,日寇猖獗犯我国土涂炭民众,我当以十倍百倍还之,军人以服从为第一天职,以战斗为第一要务,战事一开军人当有不记身家性命舍身成仁之觉悟,无需顾忌人道等虚名,对日寇当施以暴,欺以诈,行以毙!以小我完成国家领袖之大我。”

“立即回电!”宋雨航口述电报之后挥了挥手,对于那些所谓的反对声音宋雨航如同吃了几只苍蝇一样的恶心,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关头,竟然还能有心思谈论是否对待敌人过于残忍的问题?宋雨航认为这样的人就应该让小日本杀他全家,然后在找记者采访他的感受。

清晨时分,一封装在由飞机投下的联络箱内的电报和信件让宋雨航着实的郁闷了一把,在场的军官们都十分知趣的躲开了,不方便通过电台的东西显然不是能够众人知晓的。

为了方便阅读,关河的电报被苏娜以书信的格式整理完毕了,所谓的大事件牵扯到了宋雨航在美国投资的企业,在历史上80毫米的喀秋莎火箭炮可以说是苏军对付德军的犀利武器,在历史上喀秋莎可以说是威震敌胆,每每谈起总能让德国人惊恐不安。

自1943年冬德军收缩防御放弃了大面积已经占领的地区防御过冬后,苏军相继组织了二次伏尔加河渡河战,二次战役都投入了数个方面军近百万部队,但是在德军的刻意避战下可谓收获寥寥无几。

1944年3月,德军最高统帅部抓住了斯大林喜欢组织大型战役的爱好,在地势平坦的库尔斯克以北地域刻意营造重兵集结的迹象,诱因苏军组织会战。

德国人留给苏军的时间自然是经过了详细的计算的,苏军也确实没有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战役部署,但是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意志被政治委员们一层一层的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朱可夫与崔可夫两人几次进言,苏联红军尚不具备与德国法西斯进行最后战略性的决战的实力,部队缺乏武器装备和补给,机械化、摩托化步兵师数量远远少于战役的需求,依靠徒步机动的主力部队的机动速度根本无法完成对德军的包围等等。

斯大林则片面的认为那些只是部队指挥员对党和最高统帅部的指示不够忠诚,意志不够坚定,缺乏必胜信心的具体表现,他建议朱可夫撤换那些无能的指挥员,将他们送入监狱,物质上的客观原因是能够被主观上的意志所克服的。

于是按照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役部署,库尔斯克方面军和北高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