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锦衣当权 >

第194章

锦衣当权-第194章

小说: 锦衣当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所谓的士大夫阶层,他们整天把“家国”挂在嘴边,可他们的眼睛里就只有家字,真正为国为民的没有几个人。

当让,最大的士大夫就是皇帝了,皇帝也一样,将整个国家视为自己的。

所以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上演着一个个轮回的怪圈,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了。

越是和光同尘,越是过得逍遥自在,越是坚守的人,越是落魄,幸运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一些坚守的人。

有这些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继续前进,才能领先世界。

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和历史问题,后人看前人的高度不一样,必须把自己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来,才能真正的读懂这段历史。

也许你觉得他做的是错的,可是偏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做出的决定是普世的价值观决定的,所以他就是对的。

在后世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可在这里那就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稍微有一点差错,也许你就会因为这个可笑的事情丢了脑袋。

这也是为什么孟岩不让姜小蝶去宣传“美人制造”的原因,新事物的出现,要让人们接受,只能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不能一下子跨的太快,否则夭折的几率就越大!

但是,明朝这个朝代是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极度保守。继承了朱程理学的明朝,对社会风气的做出了相当严厉的规定,尤其是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对商业以及航海业的约束。

可另外一方面,这些规定和约束却并没有阻碍社会风气的开放和对外来事物的吸收和包容。

保守和开放一直在斗争。最后保守派赢得了胜利。也葬送了大明王朝。

扯的有点远了。不过现在还不是大明朝最坏的时代,算的上一个比较好的时代。

但就是这样的时代,堂堂朝廷三品大员家里都置办不起像样的年货。这有些耸人听闻了。

当然,这毕竟是极端的个案,与主人公自身的操守以及家庭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天行,去把唐笑叫过来!”孟岩吩咐一声。

“公子爷,小蝶擅自做主,送给她们主仆各两套内衣。”姜小蝶道。

“她们收下了?”

“小红姑娘倒是看上去很欢喜,就是于小姐有些不太喜欢,但最后还是收下了。”姜小蝶道。

“收下就好,小蝶,账目上的事情,你不用交给我了,交给雨夫人就可以了,以后凡是我名下的产业,涉及的账目都由她掌管。”孟岩吩咐道。

“是,公子爷。”姜小蝶微微一叹,这以后想要找机会接近孟岩就难了。

“第三天的销量很好,利润也非常可观,不过,你要尽量低调做事,不要主动招惹是非,明白吗?”

“那别人要是上门找麻烦呢?”姜小蝶。

“不论谁来找麻烦,你们都不要擅自出手,我会解决的,敢动我的东西,那就掂量一下,骨头硬不硬!”孟岩冷笑一声。

“小蝶知道了!”

“大人,您找我!”唐笑敲门进来。

“小蝶,你先回去吧,有事我再命人找你!”孟岩吩咐一声。

“公子爷,小蝶告退!”姜小蝶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今天她特意传了一件貂绒的皮裘,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可孟岩除了第一眼露出一丝惊讶之色,接下来基本上都没有用正眼看她。

“咱们预留的额外的年货还有几份?”孟岩问道。

“还有八份,大人,您有什么吩咐?”唐笑一听就明白了,孟岩特意交代过,购置年货的时候,让他多购置了一些。

“取两份过来,随我去一趟崇教坊!”孟岩吩咐道。

“大人可是要去于府?”唐笑眼珠子一转,小声问道。

“多事,还不快去!”孟岩骂了一声。

“得咧,标下马上去办!”唐笑嘿嘿一笑,一转身风似的跑了出去。

崇教坊,于府。

“爹。”

“咳,咳,是欣儿回来了,爹看看,你们这一天出去都买了些什么?”于谦一边咳嗽,一边起身走了过来。

于谦个子不算高,国字脸,脸庞有些消瘦,颌下一簇小短须,两只眼睛透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这是多年在官场,有身居高位,养成了一种上位者的气质。

“怎么这么少?”于谦一看两支篮子里的东西,有些吃惊的问道。

“爹,今年入冬以来,京城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雪,京城内的物价都涨了不少,就这些东西,人家还是看在您的面子上给的优惠价。”于欣道。

“算了,有这些勉强能过个年吧。”于谦长叹一声,大明朝虽然看上去歌舞升平,可实际上问题不小,不但有外患,还有内忧,作为一个长期在地方任职的大员,于谦心里很清楚,原苏州知府况钟过世后,他推行的良政,设立济农仓都被废除了,江南巡抚周忱是鼓掌难鸣,如今也是陷入四面为敌的困境。

北边又有鞑靼、瓦剌虎视眈眈,南面的土司造反已经是家常便饭,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逃离家乡,土地兼并愈加严重,士绅不当差,不纳粮,却横征暴敛,盘剥乡民。

他治下的河南、山西两地尚且如此,何论其他?

空有一腔忧国忧民之心,这一次回京,居然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来,这叫他如何心中不愁闷?

ps:求月票!

第两百七十章:纳妾记(五)

“爹,屋里这么冷,您怎么不生个炉子?”于欣惊讶的问道,天气酷寒,于谦的书房内,居然连取暖的炉子都没生一个。

“京城的煤炭太贵了,这不是还没到天黑嘛,省着点儿用。”于谦道。

“爹,您的身体要紧,还是把炉子生起来吧。”于欣劝说道。

“好吧,爹就听你的,把炉子生起来?”于谦不认拂了女儿的一片心意,点头同意了。

父女俩一个生火,一个添柴,很快,就把炭炉给烧起来了,屋子里的温度顿时上升了不少。

“爹,我给您把茶换了吧?”

“嗯。”

“爹看什么书呢?”于欣给父亲沏上一杯热茶,递了过来问道。

“《道德经》。”于谦笑笑道。

“爹怎么看上《道德经》了?”于欣讶然问道。

“爹怎么就不能看《道德经》了?”于谦嘿嘿一笑,觉得于欣的问题很有意思。

“爹精通儒家经典,却推崇的是法家的治国理念,而《道德经》为老子所著,无为而治,这跟法家治国理念是相冲的。”于欣道。

“欣儿,这你就不懂,儒家学说胜在教化,导人向善,明事理,懂是非,主要是个人的修养,法家之学那是一种秩序,一个国家,光有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让人遵循的秩序,而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放任不管。任其自身自灭,而是直指人心,这是告诉当政者,一切要以百姓为先,这是为官者的一种心态,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道家,最终的目的都是达到天人合一,天地和谐。”于谦解释道。

“爹学问深厚,欣儿受教了。”于欣盈盈一下拜道。

“这都是最基本的道理。不过。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多了!”于谦道。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爹。女儿说的对吗?”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君宁……”

“老爷。小姐……”

“是小红这个丫头,进来吧!”于谦嘿嘿一笑,父女俩本想切磋一下学问的。还是让小红给搅了。

“老爷,小姐,孟大人来访!”小红进来后,规规矩矩的给于谦和于欣行了礼后道。

“哪个孟大人?”于谦一愣,自己再京中的好友同僚之中并无一个姓孟的呀。

“爹,女儿跟您提过,是锦衣卫的孟岩孟大哥!”于欣面露一丝喜色道。

“是他,欣儿,他跟你?”于谦愣住了,这个孟岩跟自己女儿有什么关系?

于谦虽然回来有几天了,但要么去兵部公干,要么就是走访朋友,待在家中的时间并不多。

不过,他对“孟岩”这个名字还不算陌生,因为他已经从很多京城的同僚口中多次听到过,而且对此人的事迹也是知道不少。

但是,这么一个京城的大名人,居然跟自己的女儿关系匪浅,他居然一直蒙在鼓里?这岂不让他感到万分吃惊?

“爹,女人一直想对您说的,可您一直都没有时间,所以……”于欣略带羞涩道。

于谦虽然不算是情场高手,可他也算是过来人,从女儿这脸上娇羞的表情,他一个做父亲的岂能看不出一丝端倪来?

只是他心中暗叹,要不是于欣自幼生病,且大夫断定她命不长,恐怕此刻早已嫁人生子了。

想起这个,他就觉得内心愧疚不已,凡是于欣喜欢的事情,只要是不太出格,他都不干涉。

“算了,回头再说吧,咱们见一见这个孟大人。”于谦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可不能把人一直晾在门外,等他听完于欣的解释以后再见人呢,那样太失礼貌了。

“爹,孟大人对女儿有恩,您待会儿说话可别太严厉了!”于欣忽道。

“好吧,爹跟他无冤无仇的,犯不着把人家怎样!”于谦不乐意道。

“还有,爹,孟大哥他……”

“他怎么了?”于谦好奇的问道。

“他为人比较随意,不拘礼节,所以言语上若有冒犯,还请爹不要计较!”

“爹知道了,你这孩子,还没见过你这么维护一个人,爹都不乐意了!”于谦摆了摆手道,“待我见一见这个孟岩,看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让我的宝贝女儿如此推崇维护?”

于欣一摇头,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反到惹麻烦了,父亲的脾气她是知道的,希望两人见面别是针尖对麦芒好了。

孟岩只带了唐笑和林天行,蔡先生被他丢到巡察使衙门处理事物了,虽然白素心一案已经准备重启调查,但调查之前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都需要人统筹安排。

蔡晋被孟岩丢过去练手了,反正他也喜欢做这些事情,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了,总算有用武之地了。

给孟岩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中年人,看装束,应该也是于府的下人一类的。

“孟大人请进!”中年人似乎对孟岩的态度不怎好,一看到孟岩身后唐笑和林天行一人拎着一大包的东西,那眼底更是闪过一丝鄙夷之色。

奇怪了,我又没得罪你,你一个下人用得着这样吗?

孟岩也没那心思跟一个下人置气,他今天来一是来看望一下于欣,还有董夫人,至于能不能见到那传说中的“于少保”,他可不抱什么期望。

人家可是三品大员,自己一芝麻绿豆小官儿,凭啥纡尊降贵的来见你?

何况这于大人也曾在诏狱坐过牢,恐怕对锦衣卫是没啥好印象,能不见的话,最好不见。

但是他还是有些小期望的。毕竟这传说中的人物总有那么一点儿好奇。

于是他就来了。

“大人,您有些紧张?”唐笑小声道。

“是吗,你都看出来了?”孟岩确实有些小紧张,这有点儿毛脚女婿见老丈人的感觉,不对,这个比喻不恰当,应该是职场见面试主管的感觉。

好像也不对,到底是个什么感觉,孟岩一时间说不上来,对古人的好奇崇敬之情?

历史书上看到的只是一段文字描述。冰冷没有丝毫的感情。可如果见到的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该怎么反应?

带着这种困惑,孟岩跟着那中年一路往内院而来。

客厅门口,一道青色的人影矗立在台阶之上。个子不高。但腰背挺直。给人以一种山岳般的凝重之感。

这个人就是于谦,那个历史上挽狂澜于即倒,写出千古名诗《石灰吟》的于少保。

“下官京城巡察使孟岩见过于侍郎于大人!”真人即在眼前。孟岩索性丢掉脑子里的想法,快步上前,来到于谦跟前,微微一拱手,欠身见礼道。

于谦微微一愣,不是说是锦衣卫百户吗,怎么又变成京城按察使了?

官衔并不重要,但给他的第一印象之下,于谦敏锐的察觉到这个少年郎步履之间暗藏着一股桀骜!

“孟大人,请屋内坐!”尽管如此,但于谦还是非常欣赏的,年轻人如果没有野心,没有朝气,那终将一辈子碌碌,他不喜欢庸碌之辈!

“谢于大人!”

虽于谦进入客厅内,分主客坐了下来,于谦吩咐一声:“老董,上茶!”

孟岩这才知道,给他开门的中年叫老董,他应该是跟随于谦一起回京的仆人。

“于大人,您回京匆忙,想必还未来得及预备年货,下官这边略备些年货,送与大人府上,还请收下。”给什么人送礼,用什么方法,对于于谦这样两袖清风的清官,那送礼就得光明正大来。

“孟大人,初次见面,送这么厚重的礼,本官岂敢收取?”于谦一瞅孟岩带来的年货,乖乖,两个大猪蹄髈,肉起码有四五十斤,还有腌制的腊肠、鸡、鸭、鱼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白米和面。

“车上还有一些,唐笑,天行,你们去搬进来!”孟岩一挥手,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