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北之虎 >

第83章

东北之虎-第83章

小说: 东北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刚才讨价还价已经让矢田颇为心烦,眼下叶重却出人意料的抛出个极具吸引力的筹码,若是将外蒙也收归日本人的羽翼之下,矢田在国内的影响力无疑将会急剧提高。“可是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相信贵国不会亏待肯合作的人,就算没什么好处,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可不想与国力蒸蒸日上的日本做对,还是识时务结果会好点。”

第三卷 第114章 通辽兵工厂

“是吗?”矢田听得一笑,既然如此,之前叶重提出的价格已经十分中肯甚至有些吃亏,不过日本人仍然觉得有些高,但考虑到政治上的利益,也未尝不可。当然,中间肯定还是要讨价还价的,只是事关重大,即使矢田也不能擅自作主,必须得向外务省和内阁请示过才成。

“关于叶将军的提议容我思考两日再回复。”矢田起身道。

“好的。”

“兴帅。”矢田离开后,王永江满面红光的走进叶重的办公室,虽然事务繁多,不过王永江这种事业型的男人却是越过越精神。

“岷源兄精神这么好,有什么大喜事?”

“倒没什么喜事,只是最近奉天商届的几个代表人过来跟我说,他们也想开钢铁厂,看兴帅能不能提供矿厂给他们?价格稍微高点也没关系。”王永江道:“兴帅,要不要咱们的钢铁厂再扩大一些,以现在省库的财政即使完成了厘金改革,免掉部分苛捐杂税之后,也仍然还有些余力的。”

“不用了,经过两年多的陆续投资和扩建,现在奉天三座钢铁厂都已经投产,开足马力一年达到了15万多吨。再说炼钢设备也涨得厉害,趁着现在无论省内还是省外投资热情高涨,省库的钱还是大部分用来修路,完善各新兴城镇的用电,给水系统上面来吧,种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只要奉天的基础建设搞好了,开矿办厂有钱赚,会发展得越来越快的。至于民办钢铁厂,让他们办好了,奉天政府卖矿石赚些钱就可以了。”

想到要答应日本人提供铁矿厂,这个钱给谁不是赚,没有答应了日本人却不答应奉天商人的道理。

“对了,奉天商人或者北京,外地的中国商人给他们20万吨的份额。”叶重又补充了一句,也亏得几个矿区开建的时候就花大价钱将钢轨铺了进去,修善了道路,加上日本人的大概15万吨,美国人留个十几万吨的份额,基本上也到了几个矿区所能提供铁矿石的极限了。“还是悠着点好,欧战一旦结束,不知道有多少钢铁厂要垮掉。”

“兴帅说的是。不过应该能够回本,还有些赚头,到时候即便钢铁厂垮掉,只要赚足了,也没关系了。”王永江深以为然地点头道,以奉天自身的状况,绝对无法消化掉这么多钢铁的,只要这些钢铁厂建起来,看上去奉天的产钢量一下子突飞猛进,可一旦欧战结束,按奉天工业发展的速度,除了自己所开的那几家钢铁厂外,其他的若是没有找到别的销路,基本上在一战后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只有倒闭,破产一条途径了。

“对了,奉天现在市面上货币金融紊乱的情况好转没有?”叶重问道。

“通过和国外洋行的谈判,大部分洋行都同意取消发钞,预计到今年底,市面上除了日本洋行的金元票外,已经找不到别的外币了。”

“金元票,先忍几年,以后所有的主权都会收回来的。”叶重出了口气。

“兴帅。”文山敲了敲门。

“又有什么重要的事要麻烦你这个副官室的主官亲自跑一趟?”叶重笑道。

“不是好消息,据大连那边提供的消息,日本人策划的满蒙独立死灰复燃了。”文山脸色严峻地道。

“还搞满蒙独立?”叶重呵地一笑,“看来日本人的亏没吃够啊,他们这次又想扶持谁?还是那些蒙匪吗?”

“还真给兴帅猜着了,主要还是宗社党的人,他们这次联络到内蒙一个叫巴布扎布的内蒙人。”文山点头道。

“这事有些邪性啊。”叶重忽然皱起眉,“按理说,经过上次的教训,他们就算找乱子,也要找些能拿上台面的,总是找这些蒙匪能济得了什么事?日本人没有别的什么动静?”

“暂时还没有,日本的正规军只要一动,咱们这边立刻便能得知。”文山道:“这也正是卑职所疑惑的地方,日本人的第一次满蒙独立,和俄国的外蒙叛军,都已经证明了这些由流寇或者牧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不堪大用,但日本人偏偏还就这样做了,卑职担心他们还有后手。兴帅,要不要现在就将巴布扎布解决掉?”

“暂时先不要,放着看了一段时间,看日本人倒底想干什么。”

“是,兴帅。”

“对了,冯德麟现在有什么反应?”叶重忽然道。

“先是因为欧战,日本人在山东闹事,步步紧逼,然后又是二十一条,大总统一时间也顾不到冯德麟了,冯德麟的28师现在只有9000多人只配属了一个炮营18门火炮,兴帅又将他那几个县政权收了回来,只要在军费上卡一卡脖子,他就不得不裁减兵员,虽然与日本人走得比较近,但暂时还没什么动作。而且咱们在阜新有一个骑兵团,在鞍山有一个新编的旅,一东一西,足以钳制北镇的冯德麟。奉天北大营更是放了27师和一个满编旅,大军坐阵下,冯德麟就算脑生反骨,也要掂量一下后果。”

“按照北洋的惯例克扣一点就可以了,当他对我的孝敬,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不宜做得太过。”叶重摇了摇头,现在袁世凯还稳稳当当地坐在大总统的宝座上,叶重可不想惹袁世凯的忌讳。至少称帝之前还不想。

交换了一番意见,文山回到了副官室。这次日本人的反应很快,矢田去而复返,又是一翻讨价还价后,最后以帮助奉天修建火炮厂和提供子弹生产线,还有一些其他价值1700余万元的机器为条件,占有通辽到锡林郭勒盟铁路百分之四十九的权益。另外钢铁厂日本人坚持自己占据所有收益,只是向鞍山用市价收购铁矿石。

就日本人的出价来看,叶重吃了大亏,抛开钢铁上涨的价格不谈,一旦通辽到锡林郭勒盟的铁路修筑完成,张北到外蒙的库伦,这条弛名中外的张库商道,将彻底改道。被这条铁路拦腰截断,奉天的轻工业品和一些生活上的必要物质能源源不断的输入外蒙,锡林郭勒盟和通辽,还有奉天的商贸活动也将再上一层楼。

这条铁路往后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远非这1700万可比的。而且机器作价1700万,实际上日本人所提供的机器造价也不过八九百万的样子。不过没关系,现在还需要看日本人脸色办事,但只要有了兵工厂,后面造枪造炮,有了一定的规模,与日本人博弈便有了底气了。

最后达到了目的的矢田笑眯眯地离开,叶重如果不是知道了日本人又在策划满蒙独立,还真以为日本人暂时打算和他合作一段时间了。

8月各省一些被袁克定,还有袁世凯的幕僚收买的所谓的名流,组成了请愿团,纷纷进京,要求实行帝制。袁世凯称帝已经无法逆转了。

此时的叶重已经乘着火车从奉天赶到了通辽。透过车窗,可以看到窗外开始有些发黄的草,还有一排排种植下的杨树。

算起来,还是上次剿灭外蒙叛军时到的通辽,已经两年多了。

“百里兄还是第一次到草原吧。”叶重向看着窗外有些出神的蒋方震道。

“不错,这次视察奉天,乃至国内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顺便看一看大漠风光,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蒋方震笑道。“现在的热察特区的蒙汉两族也算是安居乐业了,就是不知道兴帅的铁路修到外蒙以后是否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内蒙在清朝时就和清廷绑在一起了,对我中华民国已经有了一点依赖性,不过外蒙要做到内蒙的民众这样,可不是几年能办到的。”叶重道。

“只要铁路能修到库伦,有些反对的人也不重要了。”蒋方震略带杀气地道。

“嗯。”叶重点了点头,对于叶重图谋外蒙虽然外界一无所知,不过奉军像蒋方震,孙烈臣和王厚纯等几个高层还是知道的。

火车穿进入通辽火车站,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穿过通辽,到达通辽北郊。一片划出来的三千五百亩由高墙围起来的广阔地域,城墙外十步一防,五步一哨,戒备的森严,可以看出奉天对兵工厂的重视程度。

叶重和蒋方震走下火车,向侯在一旁的何锐,马占山等人便迎了上来。

敬过军礼后,叶重笑着擂了何锐一拳:“在通辽呆了几年,倒是越来越精神了。”

“吃得饱,睡得好,自然精神。”何锐也笑道:“不止我,绣芳兄几个都一样。就是没仗打,练了几年兵,不是我夸海口,五十一混成旅就是跟厚纯,还有孙旅长的两个奉天最强的旅比起来也相差不远了。”

“哦?是吗,正好今年奉军来次旅级规模的演习,到时候谁强谁弱,一比就知道了。”叶重又向兵工厂的负责人萧迪道:“带我们去试枪吧。”

第三卷 第115章 称帝

萧迪将一支全新的步枪递到了叶重手上,“枪重3。9公斤,装弹5发,有效射程760米。”

“这是咱们奉天生产出来的第一支步枪,还等着兴帅起名呢。”

叶重端着这杆步枪打量了一遍,外形和毛瑟九八几乎一模一样。性能参数虽然稍弱但也比较接近。刚开始仿制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

呯,呯,呯地放了几枪,感觉还不错,叶重将枪交到了蒋方震手里:“今年是民国四年,又是奉天造,就叫奉四式步枪吧。百里兄你也来试试。”实际上不管是通辽还是奉天的高层,都将热察特区看成是与奉天一体了,叶重这么说也不算有错。

“也好。”蒋方震试了几枪,皱眉道:“到底是德式步枪,威力倒是足,不过咱们中国人用起来,还要稍做点改动。”

“百里兄就知足吧,咱们现在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至于改进,只能等技师,技工都成长到了一定程度后才行。”叶重笑了笑,又转向萧迪道:“目前兵工厂的状况怎么样。”

“兴帅请随我来。”萧迪带着叶重等一干高级军官边走边道:“咱们的兵工厂占地3500亩。目前主要分为步枪,炮弹,火炮,子弹,引信,还有仿制德国MG08马克沁重机枪的机关枪区,一些电机设备除了进口的部分外,还有一部分是从奉天的电机厂采买。目前兵工厂已经招到了13421名工人,预计招满31000还要四个月的工夫。”

“步枪的产量怎么样?”叶重问道。

“由于之前奉天准备做得比较足,枪械用钢,木料,等最主要的原材料,奉天能自给给自足。但兵工厂现在还只建到一半,投产的步枪生产线也还只有两条,所以只要工人操作熟练后,另外的建设陆续完工,产能便能快速提升上来。现在仿毛瑟98能日产30杆,等到了年底,能提高到日产60杆左右。等半年后所有的厂房建造完成,另外的机器也投入生产,到时候产量提高就快了,预计会达到日产120杆左右。”

“从半年后算起,那就是一年四万多杆步枪了。”在目前军械采买只能依靠日本人的情况下,这四万杆步枪可就是至关重要了,暂时也能跟上叶重的扩军速度。

“重机枪呢?”

“仿制MG08的马克沁重机枪下个月中旬可以造出来,预计暂时月产5挺,到了年底可以提高到20挺左右。”萧迪道:“至于火炮和炮弹由于机器大部分还没有到位,暂时还没办法给出具体的数据。”

“火炮和炮弹的机器最迟两个月后会陆续到位的。”叶重微笑道,要是日本人敢在这上面卡脖子,叶重便在铁矿石上面拖一拖,只要日本人还想赚钱,便不会如此不智的。

“对于火炮的生产,兵工厂打算仿制哪国的火炮?”蒋方震出声道。

“现在欧洲的军火进不来,暂时没办法跟进欧洲的先进武器,卑职的意思是由日本提供的机器,又聘请了不少日方的技师,为了保证初期的产量,最好直接仿制日式火炮。至于德国的克虏伯,还有法国的施奈德,等欧战结束后,到时候再仿制也不迟。”

“嗯,那就先仿日造三八式吧。”叶重觉得有理,于是点头同意。

“还有,在炮弹生产出来之前,能不能先生产手榴弹?”

“可以,手榴弹的制造简单,而且奉天火药充足,产量很容易便能提升上来。”

“奉军的近距离火力比较弱,手榴弹刚好能弥补一部分,既然可以,就造起来吧。”叶重道。

“是,兴帅。”萧迪点头道:“咱们的厂房现在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三的建设,剩下的半年内也会陆续完成,兵工厂区都建有完善的地下水道,工人用水也铺设了专门的自来水管道,地面都用水泥修成。另外火车也可以直通厂内。运输十分方便,材料的运进,枪械和火炮的运出完全不是问题。”

“这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