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北之虎 >

第191章

东北之虎-第191章

小说: 东北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座这,”包括宋九龄在内的所有军官的脸色都变了,此时马占山的第5师主力还在托木斯克,李杜的第8师也分散在几个小城,若真按马占山的决定,根据炸药运输列车就近爆破铁路,那么第5师将冒着零下五十多度的低温,步行数千公里反回东北。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还有赤俄游击队的沿徒骚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师座,第5第8两个师要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之下,有没有足够的补给,想要步行数千公里返回东北,全无可能,此举可算是把2万五千余名将士推到了绝路上。”宋九龄声音有些干涩地道。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手段。炸毁上千公里的铁路,是兴帅既定的战略目标,可拖延赤俄大举东进三到四年。为兴帅收回被沙俄占去的大片中国领土赢得最宝贵的时间。”马占山脸色有些绝决地道“人总有一死,若是能让兴帅赢得从容布局的时间,你我就算马革裹尸,也死得其所”

“师座尚且不惜死,卑职等人亦无所畏惧”民族主义者的孙旭昌,邹作华脸上闪动着莫名的神采道,若非马占山亲口吐露,从出兵到现在,几人也只知道接到叶重的命令,破坏铁路,却没想到叶重的计划竟然如此庞大,想要将沙俄时期失去的领土再度拿回去。

“好,既然如此,我也舍了这一身肉搏上一搏,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整个第5师指挥部群情高涨,当即分头行动。

而接到马占山电报的李杜此时也在坎斯克,立即下令铁路沿线各部分头爆破铁路。

俄国广亵无边的领土上,远东一直是前沙俄的软胁所在,可是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却成了俄欧本地和远东连接的生命线,横贯东西,给俄国开发西伯利亚的资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条铁路,俄国一直牢牢地掌控着远东。这条铁路,如同一条大龙,远东的分岔口,如同一个巨大的龙头,吞吐外蒙,东北。

“一,二,三,爆”第5师,第8师的工兵重复着同样的话,进行着同样的动作。

从托木斯克,一直到外贝加尔,绵延一千几百公里的漫长铁路线上,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如同一根大斧狠狠地挥下,将大龙拦腰斩成两段。

西伯利亚绵延千余公里的爆炸是无法掩盖住的。

“王八蛋,魔鬼,就该去下地狱”高尔察克得到东北军大规模炸毁铁路的消息暴跳如雷。东北军爆破西伯利亚铁路,等于是将他的几十万大军和上百万仇视苏维埃政权的白俄推入死地。

“卡拉夫库克,带上你的骑兵,无论如何也要阻止东北军愚蠢的行径”

此时苏联红军高层,也有人欢喜,有人忧虑。

“领袖,西伯利亚高原上的大爆炸您听到了吧。”一手缔造了苏维埃红军的总司令托诺茨基裹在厚实的大衣里面。走进列宁办公的地方,斯大林也在,托诺茨基摘下了帽子道。

“听说了,看来那位东北的中国军阀也非常仇视苏维埃政权啊。”列宁感慨地道“远东的局势不容乐观,那里的白卫军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依然强大。而且中国当权者也对苏维埃十分的不友好。看来在远东革命的形势十分严峻啊。高尔察克那边怎么样?”

“高尔察克主力已经败退,伏龙芝已经带红军主力在追击了。”托诺茨基道“东北军炸毁西伯利亚铁路,这件事有利也有弊。”

“哦?托诺次基同志,你说说看。”

“从近期来看,高尔察克部的主力将无法利用西伯利亚铁路逃走,必将被红军歼灭,而且由于铁路中断,帝国主义列强在东面的威胁将降到最低。也就是说红军可以抽出手来对付入侵的波兰军队,还有邓尼金那几路白卫军了。不过从长远来看,西伯利亚铁路中断。远东的游击队形势将更加严峻。以苏维埃现在的国力,想要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亚把铁路重新修起来,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若是帝国主义列强骚扰苏维埃重修铁路,恐怕时间还要延长。有了几年的缓冲,恐怕谢米诺夫,霍尔瓦特这些白军卫头子,还有日本等国已经在远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到时候苏维埃想要重新获得远东,必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若是消灭了高尔察克的白军之后就派兵攻打过去呢?”

托诺茨基道“代价同样非常大,军队少了补给不行,派多了劳师远征,光是后勤辎重一项,就足以让现在的苏维埃疲于应付。总的来说,这次中国东北的那位军阀,用心十分险恶。”

“必须一鼓作气将敌人消灭干净。不能给帝国主义喘气的时间。否则后患无穷,即使铁路被毁,相信英勇的红军也会克服困难,最终赢得胜利。”跟列宁和托诺茨基比起来,斯大林要铁血得多。

“嗯,长痛不如短痛,不能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和白卫军在远东壮大下去,否则必成反噬苏维埃的心腹大患。”列宁道。

第四卷 第246章 庙街和前总统去逝

“巡阅阁下,您可知派兵炸断西伯利亚铁路,会导致高尔察克部可能被赤俄红军全部歼灭?请您命令部下即刻停止行动。”

“巡阅使阁下…。”

现在最惬意的是日本人了,英美扶持起来的高尔察克要是被苏联红军歼灭,远东一带又是日本人扶持起来的霍尔瓦特与谢米诺夫。西伯利亚铁路一断,苏联红军短时间内绝对打不到远东来。

“义思德先生,费希尔先生,现在西伯利亚已经有将近一千公里的铁路被炸毁,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叶重光棍地道。

“你们想想,英美两国的军队撤退之后,铁路沿线仅有少量的白俄军队,如何能抵挡得住赤俄凶悍的游击大军?那些地方迟早是要被赤俄占领的,到时候还要被赤俄将军队源源不断地运到远东来。那种情形才是真的可怕。为了阻止赤俄大举东侵,我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炸毁大断铁路,至少能延迟赤俄红军的脚步。”

“高尔察克还有几十万的军队,叶督军怎么就知道这些地方一定会被赤俄的游击队占领?”义思德有些不信地道。

叶重道“义思德先生,要不是我军抵达托木斯克,当天那里的白俄军队就已经被赤俄打散了,高尔察克要是打得过赤俄上百万的军队,我又何必作出这样的决定,两位不知道,这次出兵的军费不算,光是炸药,按市面的价值来算,我就花了将近1千2百多万元。”

“这是自作自受。”虽然承认叶重说得不无道理,不过义思德心里还是暗骂了一句。

“兴帅,这次马占山和李杜的两个师可算是完全陷在西伯利亚了。”蒋方震赶了过来,有些忧心地向叶重道。

“是啊,战斗力在东北排名比较靠前的两个师。”叶重想起来也有些心痛,不过只能能延尺苏联红军东进的脚步,也算是值了。“赤俄游击队倒还没什么,可要在零下五六十度的条件下行军,步行走回到外贝加尔一带,难度就不止一点半点了。两个师带过去的补给不足以支撑他们长途行军。”

蒋方震道“卑职倒有一个想法。”

“百里兄你说。”

“如此严寒条件下,马占山和李杜的两个师重要的就是食物和燃料。食物缺口应该不大。倒是燃料跟不上,几万东北军将士随时有冻死在西伯利亚的可能。不如在外贝加尔附近建一个机场,以动输机五六百公里的飞行半径,空投一些救急的燃料,冬衣过去,应该不是问题。”

重点了点头,虽然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出动运输机难免会有损失,不过只要能让两个师的大部成功返回,损失些飞行员也是无奈之举。

蒋方震又道,“徐树铮派到外蒙的边防第1师不是占领了买卖城(今恰克图)吗?那里离外贝加尔近,必要时,兴帅可请动他们派兵接应一下。”

“对,我倒是忘了外蒙还有小徐的一个师。虽然派系不同,不过好歹根出同身。”叶重笑道,“这个徐树铮,现在收回了外蒙,风头在民国可是如日中天啊。”

“兴帅,发生了件大事。”叶重和蒋方震还没谈完,文山匆匆赶了过来。

“出了什么事?”

“这次干涉俄国革命,除了海容号留在了海参威,另有4艘炮舰组成北上舰队,一直北上进入了黑龙江水道。抵达了庙街。北上舰队司令官陈世英不知怎么与赤俄游击队的首领搭上了线。赤俄游击队发展的势头很快,一度攻进了庙街的几条主要街道。连日军的反击都被游击队打得退了回去。一直退到日本当地的领事馆才稳住。”

“陈世英怎么和赤俄游击队的人搭上的,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北上的使命吗?”蒋方震皱眉道。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听说是赤俄当地的主事人亲自找上门的。”文山笑道“也怪日本人最近在山东问题上太过火了,陈世英这些海军军官对日本军队怀恨在心也是正常的。”

“后面呢,陈世英到底闯了什么祸?”叶重问道。

“本来日军退到了领事馆,负隅顽抗,赤俄游击队只是些杂牌军,没有重火力,就攻打不进去,拿日本人没办法。不过正好陈世英的几艘军舰停在庙港口,赤俄的人就找陈世英借了几门舰炮,攻破了日军领事馆。毙俘日军超过2百多人。若是如此也就算了,陈世英还算聪明,每艘军舰的弹药储备都记录在册,借了赤俄舰炮以后,立即作了修改,军舰上也做了伪装。日本人事后也看不出马脚来。还真没怀疑到陈世英的头上。”蒋方震问道“后面日本人又是怎么发现的?”

“日本领事馆被攻破了以后,不少日军都溃散在庙街,逃避赤俄军的追击。其中就有一伙四十多人逃到了港口,陈世英不仅没救他们,还把这伙日军关到了当地的一个地下室。现在的天气兴帅和参谋长也清楚,被关在地下室的那四十多个日军都被活活冻死了。估计死得不好受。事情就坏在这些日军的身上。”

“其中有一个日本士兵用刺刀在地面刻了字,说这件事是陈世英这伙人干的,死之前还趴在了刻的字上面,所以陈世英这些人也没发觉。结果赶过来收尸的日本人拖动尸体之后才发觉,自然不肯善罢甘休,陈世英还想带着军舰西进,跑到哈尔滨来,不过得到消息的日军用炮火封锁了江面,现在黑龙江航道已经封冻了,只等到明年开春,江里的冰一化掉,恐怕日本人的大部队进入庙街,就要找陈世英算账了。”

“陈世英现在在干些什么?”叶重也感到事情挺戏剧性的,

文山道“听说是打算破釜沉舟了,宁愿把船炸沉,船毁人亡,也不让船落在日本人的手上。”

“倒是有些血性,兴帅打不打算救陈世英这些人?”蒋方震问道。

“看北京政府和日本人谈判的结果了。紧急关头,就拉这些人一把。这个陈世英也还算有些头脑,只是百密一疏,谁能想到日本人会在死之前刻字,还用身体盖住。救回了陈世英,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成为一员大将。交待在日本人手里太可惜了。”

“以兴帅目前在远东的布局,是打算联日抗俄了,若是救陈世英,会不会影响到大局?现在有中央政府去调解,调解失败也是中央的责任。”蒋方震有些犹疑地道,为了断龙行动的实施,叶重可是花了五六百万元制造炸药,按现在市面上的价格,值个一千多万。若是因为援救陈东英这四艘军舰,三百多个海军而达不到既定的效果,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从日本人策划的满蒙独立到现在,前前后后,我得罪日本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不知道有多少激进的日本人想要我死。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算我炸断了西伯利亚铁路,兵力严重不足的日本人,想要在远东站稳脚跟,就不得不依仗我的东北军。在这种大基调下,偶尔有点小摩擦无关大局。而且日本对东北的实力也大致有所了解,就算打败了东北,也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种蠢事,日本人是不会干的。”叶重摆了摆手道。

“兴帅说得是。”

“兴帅,北京电文!”赵常顺敲了敲门道。

“念!”

“前冯大总统在北京患病,不治身亡。”

“什么?冯大总统死了?前些天不还是在为他原来的那两个师讨响吗?”蒋方震吃了一惊道。

“讨响为名,实际上是想重新出山,拉拢直系督军,重新对抗皖系势力。”文山道,“冯大总统到了北京以后,找原来的老部下王梃桢要一个营的警卫,不想段祺瑞暗中使了手段,用陆军部的名义用一个营的杂牌军替换掉了原来的精锐。王梃侦迫于陆军部的压力,屈服了,冯大总统可能因此气病了,以为别人觉得他下了台就不行了,心里堵了一口恶气,要不然刚进京的时候,还好好的,若只是简单的生病,也不会去得这样快。”

昔日威震民国的北洋三杰之一,竟然就这样去了。蒋方震和叶重不由都听得有点感慨。

“段祺瑞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