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北之虎 >

第166章

东北之虎-第166章

小说: 东北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好,好吧。”尼古拉柯拉特顿了一顿,最后还是道。能得到两成,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

“事成之后,我送你一套在奉天的宅子,今后你只要不在奉天城做触犯东北法律的事,我保你在东北平平安安,来去自由。你在东北一天,就没人动得了你。”叶重并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人,占了大头,也要让尼古拉柯拉特买个安心。

“多谢巡阅使大人。”尼古拉柯拉特听到叶重的承诺,感觉这桩买卖也算值了。

交易一旦谈完,尼古拉柯拉特就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了。告辞而去。

“喂,赞尧兄。”尼古拉柯拉特刚走不久,叶重便提起了电话。

“前伯力守备司令刚才到我这里来了一趟,说他在伯力留了一批金银,还有点军火。这些都还是次要的,伯力还有俄国远东一带的地图,加起来有几万张,如果地图没有被那些乱兵烧掉,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拿过来,不能落在日本人手里。”

“你安排几个人,去找尼古拉柯拉特带出来的一些军官,把伯力城的防线搞清楚,一定要抢在日本人赶到伯力之前把伯力拿下来。用参谋部的名义,再调一个中队的飞虎改过去,另外让陈峰把第5师带到明月岛附近合适的地方,随时准备度江,奇袭伯力。这件事你亲自操办,嗯,就这样。”

难得可以捞到俄国远东的地图,另外还可以捞点外财,叶重放下电话微微一笑。

“兴武。”角落的门里传来熟悉的声音。许楠貌似有点不高兴。

“谁又惹许大小姐了?”叶重今天好事连连,不由打趣道。

“还不都是你。”

“我又哪里惹你了。”叶重叫屈道,

许楠有点埋怨地道,“好不容易在家呆一天,也忙着忙那的,总是把工作带到家里来。”

“别人眼巴巴地送钱上门,我也不能拒绝了人家的好意不是。”叶重笑着拉过许楠的柔软的小手道。“听说最近又有了几部新电影,把韩莹叫上一起看看。”

“一言为定。”许楠脸上笑靥如花,哪里有半点不高兴。

第四卷 第210章 华侨

“大哥,兴帅派过来的人真的这样对你说的?”

此时的司徒美堂和黄三德已经越过了重洋,在葫芦岛上岸,高速行进的火车与奉天省城的距离在一点点地拉近。

“这些天我反复琢磨了一阵子,这件事不像有假,一来东北富庶,而且兴帅的名声还算不错,根本没有骗咱们的必要。”黄三德抽了口烟道。徐黑鸦和他碰面不久后,华侨在美洲的几个小工厂就接到了大笔的订单。支付的订金也远比平时的美国人给得要干脆。黄三德听闻后立刻联系了徐黑鸦,得到徐黑鸦肯定的回复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嗯,虽然说叶重向来与革命党立场鲜明,是北洋派的中坚分子,不过所作的为也称得上是光明磊落,他手里的奉军比起直,皖等两系战斗力强不说,军纪要严明得多。这点护法军也比之不上。”司徒美堂点头道。虽然叶重的奉军已经开始改称东北军,不过外界还是习惯上的称作是奉军。

“奉军,民国第一强军嘛。连俄国人都能收拾的军队,没有严明的军纪,哪里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黄三德笑了笑,看了看车窗外的风景,“奉天富庶,果然名不虚传啊,奉天的建设算是走在民国各省的前头了。”

“这便是奉天城”奉天城的轮廓在火车的前进下渐渐清晰。林立的楼层,和渐渐增多的工厂,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卡车,小汽车,马车,不由让黄三德和司徒美堂为之震憾不已。

“想不到,想不到,民国北方还有这样一座雄城。”黄三德比司徒美堂走过的省份要多,自然清楚民国其它省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光是那气势就比眼前的奉天城要矮了一截。

如果不是有大量民国特色的建筑,黄三德和司徒美堂都以为来到了列强的一座中等城市。

奉天的高楼大多是这几年建成的,让奉天城年轻了许多,跟民国其它省份比起来,看上去确实有着一股篷勃向上的朝气。

火车慢慢在站台停了下来。整个火车站井然有序。来来往往的人流多而不乱,没有民国其它城市的拥堵与脏乱。

自黄三德和司徒美堂在葫芦岛上岸,便有葫芦岛一个班的安保民团民兵专程护送,到了奉天城西火车站,这些民兵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欢迎德翁,羡翁前来奉天。”等车站的旅客散得差不多了,赵常顺才带着一队士兵出现在火车站。“在下赵常顺,兴帅的贴身警卫,两位叫在下小赵就可以了。还请两位上车,兴帅等侯已久了。”

黄三德和司徒美堂上了车,车辆出了火车站,穿过宽阔的街道,看着两边的商铺,不由感慨不已。

“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赵警卫,这诺大的奉天城,当真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司徒美堂是心直口快的性子,问出了心中的疑问道。

“羡翁是第一次来奉天吧。确实是这几年才有了这番新气象。”赵常顺笑了笑,一脸崇敬地道,“不要说奉天省城,就是整个奉天都是因兴帅而兴,还有今后整个东北,都将变得和以前不一样。没有兴帅,哪来今天的奉天。”

奉天理工大学,叶重身穿便装,坐在一座亭子里。四周都是平整的草地。对面是前清华学校的校长周诒。

“周校长,你的大驾还真是不好请啊。”叶重笑道。

“哪里,其实清华学校从根本上讲,主要还是有点偏向文科,奉天理工大学则完全是一所理工科大学。我是怕难以胜任。”周诒奉的脸色有些憔悴。他因为在清华学校力陈革新,大力主张修建图书馆,体育馆,大礼堂等建筑, 花销不小,被一些北京教育界的著名人士向外交部控诉。这件事闹得周诒筋疲力尽。周诒虽然平时豁达,可这次动静太大,向外交部提出辞职,心里难免会有些委屈。光是图书馆一项上周诒就支出了十多万的开销。比起现在民国其它大学图书馆普通不到两万的情况,确实是奢耻了些,但跟奉天比起来,又有所不如了。

“周校长看现在的奉天理工大学如何?”叶重问道。

“规格很高,很大气,能将奉天理工大学办成这样,王校长也是一个能人。”周诒道。

“周校长可知奉天理工大学初期建设用了多少钱?”叶重笑了笑,然后又自问自答的说出了让周诒目瞪口呆的数字,“前期投入450万元,现在每年追加的不下160万。”

“不就是在清华学校修了几栋建筑。这几年我虽然没有到北京去,不过对清华学校的情况也多少有些了解。别人不信周校长,我相信。北京容不下,东北可以。以周校长的才华,若是就此离开教育界,也是教育界的一大损失。”

东北不乏能人,王永江虽然能力卓著,不过终究人力有限,眼下东北的摊子越铺越大,王永江身为叶重的大管家,也有些分身乏术。为了不影响到奉天理工大学,王永江向叶重推荐了周诒。周诒在管理学校上还是很有一套的,既能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融入美国式学校管理模式的精髓。清华学校在外界被称为贵族学院,在后世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国内找不出一家能被公认为贵族学院的学校。而且毕业的学生确实有真本事。即便是王永江这个眼光挑剔的人,提起周诒,也颇多赞誉。

周诒有些心动了,两年前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府院之争,导致海外留学生经费欠缺,周诒心急如焚,还是叶重给解决的问题。说起来周诒也算欠叶重个人情。而且奉天理工大学一年160多万的经费,比起清华学校还要宽裕太多,完全可以让他大展手脚。

“我可以留下来,不过有个条件,还请兴帅务必答应。”周诒道。

“周校长请讲。”

“我在学校推行的措施,到时候不得有人横加干涉。”周诒道,显然他在清华学校受了不公待遇心里还是有气的。

“这要看是什么措施了。”叶重笑道,“周校长放心,如果是给学生添什么设备,或者扩建图书馆,体育馆建设之类的,设备的采买等流程自会有专人负责,与你这个大校长是不搭界的。找麻烦也找不到你身上来。”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周诒舒了口气道。

“好,我等着周校长在奉天打造出一所贵族式的学院出来。奉天理工大学预留地十分充裕,学校要建什么,加什么科目进去,只要合理,学校都会考虑,虽然名字上是奉天理工,周校长要把文科加进去也可以,只要周校长教出来的学生合格。至于学校的经费,每年都会从东北财政收入中首先拨出预算。”叶重笑道。

“多谢兴帅的信任。”周诒向叶重施了一礼道。

“兴帅,黄三德和司徒美堂快到了。”傅大野走到叶重身边小声道。

“大野,你安排两个人,带周校长去找王省长。 交接一下大学的事务。”叶重道。

“是,兴帅。”

“不打扰兴帅了。”周诒点头道,然后跟着傅大野派出的士兵,一起离去。

“前面亭子里便是兴帅。”赵常顺向黄三德和司徒美堂道。

“德翁,羡翁,等候多时了。”叶重笑着起身迎了过来。

“老朽见过兴帅。有劳兴帅久等了。”

“应该的,来,到亭子里坐吧。”叶重道,“整天呆在办公室也有些厌烦,就想偶尔换个环境,两位老先生莫嫌待慢了才是。”

“听徐先生说兴帅有意与美洲华侨展开商业上的合作?”司徒美堂到底比黄三德要性子急些,才寒喧了几句,便直奔主题。

“不错。”叶重向傅大野招了招手,傅大野适时地将两份文件递到了司徒美堂和黄三德身前的桌子上。

“这上面是未来三年内东北政府向美国商人采购的大宗物资,两位可以先过目一下。”

黄三德和司徒美堂拿起文件打开,开始看起来,越看越吃惊,这林林总总的物资加起来,还真达到了四五千万美元。其中只要有一少部分从美洲华侨手里过一下,也能让华侨们受益不少。其实现在的华侨并不像国内看上去的那么有钱,仍然有很多人在国外过得很苦,在遭受到种族歧视,政策上不对等的情况下,华侨们的每一份财富都是来之不易省吃俭用才省下来的。

黄三德和司徒美堂看完对视了一下,然后有些为难地道,“兴帅要的东西有不少,不过依美洲华侨恐怕没这个实力。”美洲洪门,大多还是干的一些比较低层次的活,机械制造方面的人才不能说没有,但自己能办起机械制造厂的还真是凤毛麟角。少数几个小厂,要吃下这份清单上的部分分额,无异于痴人说梦。

“没关系,美洲华人的工厂,东北政府会优先下订单过去。”叶重笑道,“正好我也要在美洲办一些工厂,到时候势必要雇佣相当数量的工人和技师。同样是办厂,我就不相信咱们中国人自己办厂,会比美国人差到哪里去。”

第四卷 第211章 防敌协定

一句咱们中国人说得黄三德和司徒美堂心里一暖。现在这种年头,真把这些华侨门当成自己人的地方督军还真没几个,大多都是向华侨们的钱看。

“而且订单上你们不用太担心,以奉天现在的工业规模,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办法完全自给自足,势必依赖于外购。总不能白白让洋人把中间的差价给赚走了。至于工钱结算,一日一结如何?”叶重道。

“既然兴帅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朽要是再不答应,岂不是不识抬举了。”黄三德脸色一肃道。

“哈哈,好,来,咱们就以茶代酒,先干一杯,预祝合作愉快。”叶重端起身前的茶杯,和黄三德,司徒美堂的碰在一起。

“好,好,民国现在的督军哪个不是一听到华侨两字就两眼放光,只想要华侨的钱。像兴帅这样能华侨当自己人的,老巧还真没有碰到过。”司徒美堂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神情有点激动,和黄三德同时站了起来,同时向叶重行礼道,“兴帅,老朽代表美洲的华侨谢过兴帅了。”

叶重连忙起身回礼。

黄三德和司徒美堂与叶重碰面过后,并没有在奉天多呆,只歇了两天便匆匆返回北美。

“大哥,有了兴帅的支持,以后咱们华侨的日子算是好过不少了。”司徒美堂感慨地道。“兴帅年少有为,还不到28便成为东北巡阅使,热察和绥远也在兴帅治下。当真是权倾天下。以后指不定会走到哪一步。”

黄三德听司徒美堂说到这里忽然心里猛地一震,“对啊,兴帅现在才28,若是稳步发展下去,以东北现在的潜力,再过个十年,二十年,未偿不能入主中央,说不定咱们致公堂转型成致公党一事,还要落在兴帅身上。”

“是啊,兴帅的实力比起关内的军阀,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哪怕是段祺瑞和冯国璋这样的巨头,也要逊色一筹,我也有些奇怪为何一直蛰伏在东北。不过大哥为何之前没有和兴帅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