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北之虎 >

第142章

东北之虎-第142章

小说: 东北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甲午之耻未雪,日本人的联合舰队是越来越强了,可咱们的海军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十几艘军舰加起来吨位也比不过人家的一艘…。”

“不说这些丧气的话了,来喝酒…”

“叭”陈世英和王靖的酒杯碰到一起,隔着张桌子另外一个长得颇为壮实的中年商人却是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惊得四周的人纷纷看来,中年商人却浑然不自知,“好一个兴帅,干死这些俄国老毛子,以前在黑龙江修铁路的时候老子没少受俄国人的欺负”中年商人徐大建以前在东北闯荡过一些日子,最为艰苦的时候还是给俄国人修铁路时,对老毛子可谓深恶痛绝,看到报纸上的头跳不克自制的拍手叫好。徐大建的大嗓子立即引起不少人的应喝。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为奉天的举动叫好,比如说现在的段祺瑞便是。

“好一个叶重。肯用二十万军队与俄国人兵戎相见,却只派一个师到湖南”被冯国璋逼得不得不自动辞职的段祺瑞收到信息时,不免咬牙切齿,只觉得叶重有打发叫花子的嫌疑,好歹他也是总理。叶重有些太过小家子气了。

眼下日本人的军火快到了,徐树铮金水炎小心地看了看段祺瑞的脸色,他不像徐树铮那样,可以毫无顾忌的跟段祺瑞说话。察颜观色是必要的,“总理,事已至此,叶重既然下了决定,恐怕也没有人能拦得住了,其实这何偿不是件好事,叶重的势力扩充得太快,俄国现在就算没落了,但以前好歹也是列强之一,叶重既然要强出头,借俄国人之手削弱叶重的奉军未偿不是一件好事。”

段祺瑞皱了皱眉,虽然段祺瑞比较刚愎自用,但一些大是大非上也还拿得准,道,“话是这样说,虽然叶重鲁莽了点,但好歹也是站在民国的立场,真要是吃了败仗,被俄国人敲诈一笔,对民国来说也不好。”

“总理说得是,不过叶重拥兵甚众,又有通辽兵工厂为支撑,苦心治理奉天已有好几年,实力不可小视,现在的俄国人未必能在叶重手里讨得了好去,依卑职估计,叶重就算打不赢俄国人,保留大部分实力退下来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就算俄国人占上风,他们的眼光也是放在国内的苏维埃政权,内忧大于外患。”金水炎提醒道。

“叶重要拿回中东路,在道义上就占据了至高点,总理反对反倒落了下乘,而且总理反对的,冯大总统肯定会赞成,万一叶重被冯国璋拉过去了,那才真的是大事不妙。”

“冯国璋不止会赞成,还会力挺。”段祺瑞认同地道,说到底,在他和冯国璋两人之间,叶重跟他走得近一些,叶重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实力派督军,如果有机会拉拢,冯国璋一定会不遗余力。“你说得对,既然叶重已经决定了,咱们就支持他一把,也好不被冯国璋钻了空子。”

虽然心中不喜,但段祺瑞还是下了这样的决定。

“总理英明。”

果然不出段祺瑞所料,段祺瑞的电报刚发往奉天,冯国璋便高调的表示赞同叶重的决定。同时还呼吁国内应该尽早结束内战,将视线一致放到国外,此举让冯国璋和平统一全国的主张得到更多的响应,段祺瑞暗地里恨得牙痒痒。

“尼古拉陛下,这段日子在奉天住得是否习惯?”在声明发出的当天,叶重便赶到尼古拉二世在奉天的豪宅,亲自探望这位沙俄的最后一任帝王。自接见尼古拉的那天后,这还是叶重首次与他见面。

叶重旁边还坐着奉天官方的报社的记者余梦,一个23岁的女记者。

“还好,还好。”尼古拉二世听到马纳金的翻译后,连忙点头道。他现在是脱了毛的凤凰,仅管血统高贵,但却不敢在叶重面前托大。

“谢谢,小公主越来越美丽动人了。”叶重接过安娜斯塔西娅端来的咖啡道,欧洲人发育得早,虽然才16岁多,身上玲珑的曲线已经初具规模了,身上穿得比较单薄,有俄罗斯美女的独特风情,也许是室内的暖气供应,也许是尼古拉二世的刻意安排。

“相信今天的报纸尼古拉陛下已经看过了,我此举只在收回中东路,并没有针对俄国侨民的意思。”叶重喝了口咖啡道,“所以还请尼古拉陛下安心在奉天居住。”

“中东路本来就是中国的,叶督军要收回,也是情理之中。”尼古拉二世道,“我还要感谢叶督军对我国侨民的友善。对于霍尔瓦特拒绝叶督军的要求深感遗憾。”

叶重表现得比较恭敬,尼古拉二世心里也比较舒服。甚至对霍尔瓦特的举动表现出少许歉意,当然,是不是装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样子还是要做的,西欧国家纷纷拒绝接纳尼古拉二世,能找到个安身之所,当权者还能对他表示出一定的尊重,不容易。

“对了,叶督军,我有一些以前的朋友时常进出我的院子,应该没有影响吧。”尼古拉二世有些期待地看着叶重。

现在俄国大乱,尼古拉二世又有了点静极思动的心思,他在外国洋行的账户里还有点积蓄,沙俄这块招牌在俄国还是有点市场的。当然霍尔瓦特不算。

“朋友间的来往是正常的。”叶重有些玩味地一笑,尼古拉二世在奉天定居,不少日本特务在这一带徘徊,叶重都一清二楚,他所谓的朋友,不过是些前沙俄遗臣,真正的实力派却没几个。“不过希望你的朋友克制一点,只要不生乱子就可以了。”

“保证不会给叶督军带来任何麻烦。”尼古拉二世一脸笑容,眼睛里却有些患得患失,他以前做过皇帝,自然知道每个当权者都有自己的特务机构,没指望自己在奉天的举动能瞒得了叶重,还好,叶重没有明令禁止,也就是说睁只眼,闭只眼,但也没有说明确地支持。就不由让他心里有点忐忑。

叶重客套了几句,然后起身告辞,尼古拉二世连忙让安娜斯塔西娅相送。

“外面很冷,小公主就不用送了。”叶重摆了擂手。

“用最快的时间,将我和尼古拉二世会面的消息上报。”出门后,叶重对记者余梦道,

“是,兴帅。”余梦做梦都想不到能和传闻中的兴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只感觉比传闻中的还要年轻几分。在叶重面前难免有几分拘束。用手指挽了挽被风吹得有点凌乱的发丝道,“报社一定将兴帅和尼古拉二世的友好会面传达给所有在奉天,通辽等地定居或者通商的俄国人知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叶重赞许地道。

“能不能问兴帅个问题?”走过几步,在叶重上车之前余梦鼓起勇气道。

叶重站在车门前回过头奇怪地看了余梦一眼,“你说。”

“兴帅既然要与俄国人开战,为什么又对俄国人这么友好?”余梦道。“以前俄国人在东北可做了不少坏事。”

“奉天,通辽几地的俄国侨民加起来已经超过了4万6千余人,友好的政策有利于局势的稳定。凡事要向前看。”叶重微笑道,然后钻进了汽车,后面涌入东北的俄国人只会越来越多,若是排斥俄国人,恐怕有钱点的俄国贵族和有门路的俄国技师都会想办法跑到国外。这些人留不住对奉天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自己培养人才的周期太长,现在却是拣现成的。

刚回到省政府,英,美,法等国领事便纷纷围了上来,显然,中东路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

“叶督军,我国对你收回中东路的举动表示严重关注,苏维埃夺取了俄国政权,叶督军便要与忠于前政府的军队宣战,叶督军是否已经和苏维埃政府的人做过接触?”英国领事急不可奈地问道。几国领事最关注的是叶重的立场问题。

“不,不,不,我对苏维埃政权完全没有好感,也没有过任何的接触。”叶重道,“你们放心,对于苏维埃,我和协约国的立场是一致的,坚决反对。”

几国领事大为舒了口气,既然解决了立场问题,便纷纷对中东路的归属开始和叶重争论起来,看能否在这次战争中分一杯羹。

第四卷 第176章 齐齐哈尔

火车站人头涌动,有意吸引市民的目光,因此最后一批军队的动员并不像之前的十来万,都是在夜间上车。一万余军队身着齐整的蓝灰色军服,脚蹬探得黑亮的军靴,背上背着新式的通辽造步枪。

虽然队列没有后世天安门前大阅兵的那种整齐划一,但在这个时代,最后动员的这批奉军也是难得的精锐了。再加上科尔沁草原自民国1年就落在了叶重的手里,得益于东南鞍钢,奉天的经济比起清末时也翻了几翻,手里有了点闲钱,再加上有了草原充足的牛羊肉来源和本地生猪的供应,吃肉并不像内地那样,逢年过节才能见到一丁点。

有了肉食的供应,奉军的脸色看上去明显比起关内的大多数军队脸上要多了几分红润。体形整体上也要粗壮几分,名副其实的东北大汉。唯一卖相不太好的便是头上的那顶狗皮帽,狗皮帽不好看,但胜在实用,尤其是在东北这寒冬腊月。后面要长途行军的士兵简直离不开这玩意。

“誓死捍卫国权,武力收回中东路…。。”

“誓死捍卫国权,武力收回中东路…。。”

难得的平时主张学生少参与政事的学校今天也放了半天假,只为替这些奉军送行。

“士气旺盛,民心可用啊”许兰洲听着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不由发自内心的感慨道,在奉天呆得越久,许兰洲越能感觉到奉天的向心力之强。

蒋方震和孙烈臣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齐齐一笑,这种场面自然是出自奉天政府的手笔,自洋人用坚船利炮敲开清政府的国门,民众就压抑得太久了,眼前的呼声是学生和进步人士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没有经达过这段历史的人不了解东北民众长年来所受的屈辱,先有甲午中日战争,后又有规模更大的日俄战争,日俄两国军队在东北交战,更是以防止奸细为由,交战两国都有屠杀东北平民血腥事件。即使战争结束,日俄两国以中东路和南满路为依托,在积极建造铁路支线的同事,设立租界,对东北人极力打压,盘剥也是常有的事。

如果没有一个强力人力的出现,也许这股屈辱就会永久的积压在民众的心里,不过一旦有了发泄出来的机会,所暴发出来的能量也会让人心惊。

当然,出于形势上的需要,民众的呼声还没有冲着日本人,饶是如此,也让前来观看的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矢田,还有另外几个副领事,军官都皱眉不已。奉天的向心力越强,对日本来说绝非好事。

“依田中君来看,奉天和俄军此战的胜算有多大?”矢田向旁边的田中义一道。

“奉军的军容比俄军要强上很多,而且装备也要好,不过战场上光靠军容是不行的,现在的俄军虽然大多是由一些农民,流浪汉组成,但经历了日俄战争,和欧战的洗礼,实战经验较奉军要强出太多,虽然军纪较差,装备上也逊色一些,但只要人数上有足够的优势,也能一定程度上抹平装备上的差距。”田中一义道。

“俄国在远东的几个实力派纠集起来的人也会有十几万,真要打即使打不垮奉军,也能给奉军带来不小的伤亡,唯一值得担心的是奉军有叶重这个主心骨,军令畅通,但俄军却有几个山头,彼此谁都不服谁,若是不能协同作战,配合得不好,有被叶重各个击破的威险。”

“虽然俄军的卖相差了点,不过实战确实有过人之处。至于是否各自为战,还要看帝国的从中协调了,田中君的担心不无道理。”矢田点了点头,沙俄旧军的军容军纪何止是差,也许霍尔瓦特,关达基手里的人还稍微好点。不过哥萨克头子谢米诺夫的军队说是一群农民和流氓混合起来的队伍也不为过。

田中义一和矢田讨论得头头是道,只是一切都基于奉军表面的实力。

当全副武装的军队经过闹世,陆续进入火车,喧闹了大半天的奉天省城终于开始静下来。

一列列火车陆续离开奉天城,经过几个中转站,然后进入一望无际,荒凉的草原。火车的哐哐声在空旷的草原上传得老远。

而此时叶重却早已经离开了通辽,比奉天开拨的最后一批军队早了足有半天多。一路上护卫叶重的军队除了警卫营外,另外还有一个营。一起30辆卡车,4辆小汽车。长长的车队在通辽到洮南的公路上快速前进。

通辽到洮南一带地势开阔,平坦,汽车在路上行驶得十分平稳。

“还有多久到?”在后座眯了几个小时的叶重睁开眼睛道。

“兴帅,还有十几分钟就到了。”前排的司机刘鑫回答道。通辽到洮南并不远,两百五六十公里,汽车的速度不快不慢,用了四五个小时才赶到洮南城下。

冬天的夜晚来得比较早,到洮南城下时,夜幕已经降临,虽然洮南城的已经比起打白音达赉的时候要繁华得多,即使夜晚仍然有几处地方灯红酒绿,偶尔也可以听到几处工厂机器开动的声音。

在洮南住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