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完美爱恋恋爱菠萝蜜 >

第57章

完美爱恋恋爱菠萝蜜-第57章

小说: 完美爱恋恋爱菠萝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妈也没反对过;你现在要嫁给大海,妈也不反对。玉梅喜道,妈,这么说你同意了?秀秀说,我不同意又能怎么样。
    玉梅和大海站起来,坐到沙发上。秀秀说:
    “阿梅,你嫁给大海后,你就要跟自己的丈夫住在一起,以后你还能上班吗?要不,大海来厂里上班?夫妻俩绝对不能分居,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就会有矛盾的。你要好好想好,不要到时后悔,没后悔药买啊。”
    “不用了,我嫁给大海,就跟着大海在一起,不在这里。”
    “这么说,你是不当工人,愿意当农民了?”
    “对,没错。当农民没有什么不好。”
    秀秀见女儿这么坚决,不再说什么。
    老曹还想不通,气得生了半个月病才好。老曹知道玉梅这么做,农场的人都会笑玉梅傻,笑他老曹傻。玉梅好好的工作不要了,嫁给当地老百姓,回到了农民的身份。他当初参加革命,为的就是有碗饭吃,希望能够分点田地,后来才知道,耕地的农民苦,不如领工资的工人,才把老家的弟弟搞到农场里来吃皇粮领工资。没想到玉梅现在自动放弃国家工人的身份,回到当初他参加革命前农民的起点上,那他参加革命为了后代还有什么意义。

()
    等病好后,老曹也想通了。女儿虽和自己同姓,但终究是拨出去的水,在族谱上是断了线没下文的,不像儿子,线越接越长,如参天大树,枝叶繁茂。秀秀也说,不论大陆人也罢,当地老百姓也罢,都是人,关键这个人要好。大海人不错,他们早就认识的了,玉梅肯嫁给他,玉梅不会吃亏,一辈子都不会。玉梅要吃亏就是生活苦点。他们去大朗村看过,见大海住茅草屋,就和他们当年刚解放海南岛开始建设宝岛一样,就摇头叹息。老曹怕玉梅吃不了那苦,他们是吃得了的。所以他要大海盖间砖瓦房的新房子,还要添些家具,玉梅才能结婚去那里住。
    秀秀听见,不同意老曹这么做,说是怕动了胎气。
    老曹说,你们都一样,这么封建。
    秀秀说,什么封建?自己的女儿平安才是最重要的。她也怕玉梅吃苦,让玉梅在娘家住,等孩子出生后,拿些钱给大海盖间砖瓦房。房子盖好后,添了一些家具,玉梅才回去住。
    光阴荏苒,转眼玉梅在大朗村住了十七年。她生的第一个是儿子,取名符笑天,初中毕业就跟在曹越身边学厨师。那时曹越是在广州当兵,部队让士兵学会一门技术,将来退伍有一技之能。曹越喜欢做菜,便报名学了厨师这一行。他退伍后,就在海口的酒家当了厨师。玉梅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名叫符道明在农场一中读高中,明年就要考大学了。学习成绩优秀,老师说考上大学没问题。下面两个,符琴、符筝都是女儿,都还在读书。
    有一天晚上,大海坐在湖边的一根木头上吸烟。风里来,雨里去的,他苍老了许多。五六年前,在万绿湖里打渔,再也打不到什么鱼了,有的只是一两指大的鱼,还少的可怜。大朗村附近的地,不可以耕种,湖泊不能再养育他们了,于是一些人走了,留下来的人只有想别的办法谋生。大海不想走,玉梅觉得住在这里心情很好,村子虽小,但很宁静。还可以经常看见蓝蓝的天空,雨后的彩虹。玉梅说,她读高中的时候,在水泥厂就没见过雨后天空出现彩虹了。只要玉梅愿意在这里过一辈子,他也愿意。
    只是,他想孩子读书的事情,不能老是靠岳母赞助。岳父1997年那一年,发现得了肝癌,但已经是晚期了,没几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年,刚好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他听见别人谈香港“回归”,他也喊叫“回归好,回归好。”,听见的人知道他已经糊涂了,时日不多了。他一生爱好喝酒,临死前,他却清醒过来,说他想喝一瓶茅台酒,是毛主席周总理招待外宾的那种茅台酒。玉梅和曹越姐弟俩为了满足父亲最后的愿望,买了一瓶茅台酒给他喝,谁知他喝了一口,说这酒是假的,随后就断了气。岳母现在跟着曹越住在海口。湖里没鱼打了,玉梅在湖边养鹅,也可以赚到一点钱,但这钱难赚,利润薄,主要是没规模。现在的养殖业,都讲究规模,没规模你就别想赚到钱。可是要办一个有规模的养殖场,需要很多的资金投资,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养殖技术,这两样,他们都没有。他只有打些建筑短工,有时也跟着鱼头叔去出海捕鱼。出一次海,少说赚四五千块钱,运气好的话,捕到的鱼值钱,一年的钱都赚回来了。今年他没出去过,现在已经是四月初了,鱼头叔跟他说过几次,说他准备四月初跟海边渔民出海捕鱼,问他要不要去,如果要去,这几天就要做出决定。
    玉梅不同意大海出海捕鱼。每一次大海出海,她都感觉她和大海像是生离死别一样。沧海茫茫,大海坐的渔船,就像一叶扁舟,随时有可能被大海吞噬。
    “大海,在想什么呢?”一个人拍打他的肩膀问。
    大海回过头一看,是鱼头叔,说叔,你坐,抽出一支红梅烟给了他。
    “大海,你决定出海没有?”
    “阿梅她担心……”
    “哈哈,谁家的女人不担心自己的老公出海。没事,现在科学这么发达,天气预报准得很,要出台风,我们船上也可以收到,及时返航。你不用担心。我看再不出海,就要等着饿死了,还说要拿钱缴孩子读大学,你拿个屁缴孩子读书啊!”
    鱼头叔的话,深深刺痛了大海的心。是啊,孩子要读书,他拿什么来供他们读书。
    “好,叔,我跟你出海去。”
    他下了决心,不管玉梅怎么反对,他都要出海。
    玉梅知道大海决心要出海,拦也拦不住,只好祝福他,求妈祖保佑大海平安归来。
    他和鱼头叔来到了渔村,跟着几个渔民,上了船出海去了。他们是从海南西海岸线出海的,这个地方,也是当年解放军打响解放海南岛第一枪的地方。
    海南西海岸线面对的是北部湾,他们这一次出海,是要到南海去,走远一点,希望到深海去,打捞到更多的大鱼回来。
    刚出海不久,他们就遇到了雾。
    这是清晨的时候。整个海面,灰茫茫的一片,大雾像棉花一样,把船包裹起来了。
    看不清远处,那些雾,无边无际,渔船像盲人一样,失去了方向;往近处瞧,铅灰色,紫蓝色,||乳白色的雾,还有黑褐色的雾,一团团,一簇簇,有浓有淡,滚滚而来。忽然,雾中看见了像是海市蜃楼,出现了岸上的青山,村镇,若隐若现,虚无缥缈。过后又现出一块巨石,这巨石有的像奔腾的骏马,又有点像惊慌失措的鹿回头,一切充满了神秘,人犹若置身于梦幻之中。
    大海是第一次在海上遇见大雾。
    大雾突然变得疯狂起来。各种颜色的雾,随着狂风漫卷,有如数十条凶狠的巨龙,在船的四周翻滚腾飞,似乎要把渔船吞进肚里去。渔船像一叶扁舟,被浪涛冲撞得颠簸摇晃起来。
    渔船触礁,舱底开始涌进了海水。船上的渔民发现,已经晚了,他们只有弃船逃生。他们戴上救生圈,跳下大海。
    鱼头叔慌乱之中惦记着大海,他在即将沉没的船上四处找大海,喊叫着大海的名字,可是,没有回声,只听见海浪声,他只好往海里跳去。
    从海上死里逃生漂泊到岸边的人,只有海边渔村的两个渔民。他们在岸边找人,在岸边望着茫茫大海等人,又过了十多天,看见完全没希望了便到大朗村告诉这不幸的消息。
    第五章 谁是杀人犯【1】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9…14 5:41:37 本章字数:3314
    老师说:“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要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老师是给学生打预防针,考得上大学是好事,考不上也不要灰心丧气,甚至想不通去自杀,路多着呢。海生早有了准备,考不上就参加工作,因此这一年的高考名落孙山对他并不感到失意,他已经竭尽全力考试了,考不上对他来说也许是件好事,不用多读四年大学,早点参加工作,自己也就有了自由。他渴望自由恋爱,盼着玉梅也像自己一样早点出来工作。

()免费电子书下载
    弟弟洪海东打的石头,经常被别人偷拉走,他和王小荣中午晚上又不能在工地看着,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别人要偷他们的石头,海东和王小荣两人如何看得住。海东一气之下,不打石头卖了,八月就报名参加了工作,分到了一分场101连队种橡胶。
    到了八月初,海生已经知道自己没考上大学,老洪也没多说一句话。过了十来天,海生正想去总场劳动科咨询参加工作的事,忽然一中的老师打来电话,叫他去学校参加农场教师选拔考试。
    随着文化dageming的结束,海南的农场刮起一股回乡回城风。先是知青,后是一些机关干部教师纷纷想门路离开海南农场。六十年代农场经历了职工生育高峰期,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些农场职工子弟开始陆续参加了农场的各项工作。这是农场开天辟地的事,农场的第二代也加入了农场的建设之中。在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时,农场领导意识到人才缺少极大地阻碍了农场的发展建设,这个时候,不仅是农场,整个国家人才都奇缺,农场招不到外来人才,于是只有靠农场自己培养人才。场部教育科办尖子班就是一个举措,培养农场职工子弟。尖子班没考上大学的,可以参加全农场公开选拔教师、会计和医生这三个最紧缺的基层人才考试。教师培训一段时间就可以九月开学后上岗,会计需要培训的时间长点,特别是医生,就要保送到医学院学几年。海生不知道农场有这么多的长远规划,他接到一中的老师打来的电话,就去了一中报名参加了第一批选拔考试,考试的结果自然通过,他被农场教育科挑选为预备教师。接着十多天在一中培训如何讲课,八月二十八日那天海生拿着介绍信一看自己被分到一分场105队小学教书。
    海生要参加工作了,海东带着他到场部时装店做了两套新衣裤,到了八月二十九日那一天,又跟母亲要了五十块钱,骑着家里的五羊单杠自行车,车后载着行李水桶草席去上任了。他以前去过一分场,没去过105队,按照教育科的通知,海生要先到了一分场教育组报到,报到后领导告诉他去105队怎么走,他一个人骑着单车翻山越岭,走了三个多钟头才到连队。
    105队的房子和别的连队不同,不是一排排的,而是前后两栋,左右各一栋房子围在一起,中间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比足球场还长的空旷地。连队的四周种着高大的木棉树,旁边有一个村庄,农村的房子就靠着连队的房子。这个连队和农村连在了一起。
    海生看见几个小学生在跳绳,问她们校长住在哪里,小学生高兴地带着海生去见校长。校长姓谢,名白松,是个瘦小个子,上身穿着白色的长袖衫,下身是深色的西裤,坐在办公桌前看书。海生仔细看,谢校长的脸长长的,有点像马脸,留着小分头,经常抛甩着头,把遮住眼睛的几缕长发抛甩到头顶上。
    海生问,你就是谢校长?
    谢校长打量海生,看海生穿着喇叭裤,身上一件短袖灰色的猎装,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心道穿着奇形怪装的人,也为人师表来了,这教育怎么了?他自己穿的规规矩矩,他从不穿像那些社会烂仔们穿的衣裤。他甩了一下头,然后说,你是新来的洪老师?我接到分场教育组的电话了,知道你要来。你跟唐老师住一个房间,跟我走,我带你去。
    说着谢校长起身,带着海生来到一间房子前,说,你就住在这里。里面的唐老师听到门外有人说话走了出来,海生一看,这不是一中同学唐文杰吗?唐文杰昨天就来了,他看见新来的老师竟然是海生,高兴得像喜鹊,拉着海生的手说,哎哟,没想到你也分到这里来了,我还以为同学里面就我一个人当山村教师呢。谢校长说,你们是同学就更好,聊天以后有的是时间,先把东西搬进去打好床铺吧。唐文杰帮海生把单车上的行李搬进房间,谢校长带着海生去连队办公室领了床铺板和长板凳回来,唐文杰又帮忙打好床铺,摆好办公桌。
    海生说,文杰,你分到这里来,也不告诉我一声,咱们俩一起来。唐文杰笑说,我还以为你留在一中教书呢。去教育科拿介绍信的时候,又没碰上你,谁都不知道谁分到哪里去教书。海生笑说,说的也是。唐文杰看了海生一眼,说,当老师,还是不要穿喇叭裤猎装的好。海生笑说,为什么不能穿?没说老师要穿什么衣服啊。年轻人,穿得时髦一点,显得活力,哎,不说这些了,穿戴打扮是个人的事,不要伤风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