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392章

食王传-第392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体内是有盐份没错,但也不至于高了多少去,其含量低到大多数人都吃不出有咸味来,不信大家随便去买一种海鲜,不加盐烹饪后吃试看看就知道了。)这种用淀粉去粘液的办法适用于任何一种有粘液的食材,包括鱼,当然了,如果粘液多,就要用盐加以辅助。

接下来就是调味挂糊了,洗净切好的鱿鱼加酒加盐加几滴姜汁蒜汁(不怕腥的不用加姜汁,不喜欢吃蒜的也不用加蒜汁,本身酒就是去腥的,这些都是根据个人口味来定)抓匀后,再加进绿豆淀粉(还有没有书友记得,灰雀曾经说过的,勾芡要用根茎类的淀粉,挂糊煎炸要用果实类的淀粉的?土豆,番薯这些都是根茎,欲米绿豆这些都是果实),少量水抓匀后(书友如果自己做的话,可以再加点泡打粉进去和一起,如此炸出来的就会膨化,表皮酥脆)再倒入一汤匙油也拌匀来,倒油进挂糊里是要利用油将鱿鱼里的水份封住,如此炸出来的才会外酥里嫩。放一边醒一盏茶的工夫,这个时间是为了让鱿鱼充分的入味。

吩咐厨师备了油锅五成热,再让灶上保持中小火,不让油温升高,将挂好糊的鱿鱼一个个的丢进油锅中炸至表皮微黄,然后火力加大,让油温达到六七成热继续炸到金黄后,将鱿鱼捞起控干油,灶上改小火,锅中干净后,将炸好的鱿鱼倒入,撒上椒盐,边撒边翻动,利用小火让椒盐很好的附着在上面,然后起锅,装盘!

一盘炸得,挂好糊的鱿鱼还有一大半,王况又跟以前一样甩手不管了,反正所有的手法自己都演练过一遍,这些厨师都曾是建林酒楼的精英,不可能学不会,只丢下一句话:“你们炸好了送来。”众厨师面面相觑,敢情原来的孙小郎君的做派就是从自家郎君这学来的啊,都是只做一遍,剩下的就不管了?顿时是大家一阵雀跃,这个做派好,自己可以练练手了。

王况端了鱿鱼转身就走,程处默嘻嘻哈哈的上前一把抢过:“这等粗活哪能再让二郎来干呢,还是某来罢。”说完,手一挥,就听得“啪”的一声,然后尉迟保琳就捂着手大嚷:“哎哟。”却原来是他嘴馋忍不住了,偷偷的伸手去掂,被程处默发现,手下不留情狠狠的拍了一下。

回到厅里,高三早就温好了酒在那等着了,吃海鲜不能喝啤酒,在这个时候却是没这个限制,去哪找啤酒去?建安侯府的酒如今都是从杏花村运来的,夏天是白米酒,清澈透明泛着淡淡的绿,瞧着就解暑;冬天则是红酒,玫瑰红色的,如一团火一样,看着就浑身热乎乎的。

“你倒机灵,去厨房吩咐下,送一盘到后院里去给几位夫人,留一盘你及张三他们和那些厨师自己吃,剩下的送来就成,也别这里杵着了,瞧着碍眼。”见李道潜和李道翔这两位郡王在那等着了,王五也到了,估计就是高三一一的请来的,王况就笑骂了一声。

高三欢天喜地的应了去了,程处默嘿嘿一乐:“在二郎手下办事却是舒坦,有你吃的,就有他们吃的。”说话间,一眼瞥见两个郡王,赶紧的上前去陪着笑:“二位郡王,以前某有得罪之处,还请大人大量哈,没说的,您府上缺啥,尽管吩咐,某等一定给您备齐了。”

程处默说的是以前王况还是个小小宣德郎时候,他们几个到林府里去是谁的帐也不卖,只卖王况的帐,对于那时候还是李管事的李道翔有过颐指气使的过往,经常是背着王况对李道翔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结果好了,人家现在一翻身,当了郡王,比他老爹的爵还高,因此紧着的给人家陪不是了。

李道翔笑笑:“小公爷说的哪里话来,算来小公爷对某兄弟也算不错啦,要换了其他人,哪有如此和气的。”他这说的也是实话,也就是程处默他们这些人粗犷些,说话直爽,要是换了长孙家的过来,使唤一个小官吏家的管事就跟使唤一条狗一样的态度,没什么区别,程处默他们算是不错的了,这从他经常和自己家里的家丁打闹成一团上就看得出来。

王况却不管他们,美滋滋的呷了一口酒润润喉,然后夹起一根鱿鱼须送到嘴里,久违的味道瞬间充斥满整个口腔,舒服得他“哈”了一声。

一听这“哈”,程处默他们也顾不得客套了,赶紧的也学了王况的样子,先咪一口酒,然后赶快的夹起一圈送到嘴里,再然后也“哈”的一下,王况一头黑线。

“怎么了?难道不是这种吃法?”徐国绪一见王况脸色不对,以为自己等人吃法错误,连忙虚心请教,这可是他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不要因为吃法错误而没吃出真正的味道来,从而浪费如此的美物。

“爱怎么吃就怎么吃。”王况彻底无语。

国绪这才放心,可等他回过头,一盘的鱿鱼已经见底,只剩了最后一根须孤零零的呆在盘里,再看众人,嘴里全塞得满满当当的,一边哈着气,一边噗哧噗哧在嚼着,哈气是热的,不哈不行,那么多全塞嘴里,哪个的口腔受得了。

徐国绪眼都绿了,赶快的伸出筷子,哪想还有比更快的,就见旁边一只手飞快的掠过,盘中已经是空空如也,再看,是尉迟保琳正得意洋洋的用手掂着最后的一根鱿鱼须。

“哎呀,哪阵风把鄂国公您老给吹来了?”徐国绪起身冲着尉迟保琳的身后打了个招呼,尉迟保琳是背对着门坐的,这一听自家老头子来了,赶忙起身,要是起身慢了,肯定要被老头子一顿猛踹的,长安三虎里,就只有秦怀欲他老爹不会踹人,老魔王和老黑碳总是没事就冲自己的儿子屁股来那么一下。

回头一看,咦,没人,顿时知道上当,再扭头看时,自己手上已经是空空的了,徐国绪已经将那根最后的美味送到了嘴里,细嚼慢咽着,一脸的得意。

“好你个徐吃货。”尉迟保琳这下急了,起身绕过桌子就要去追打徐国绪,被秦怀欲给拉住:“慌什么慌,这不又送来了么?”却原来是厨房里已经炸好了一盘又送了过来。

尉迟保琳这下不追了,狼多肉少,等他绕过去说不定一会工夫又没了,还是吃的要紧,于是赶紧坐下动筷子,就听的一阵噼噼啪啪的筷子敲击声,一下就又消了一半下去。

如是往复,等到第三盘上来,高三过来说了句没了,众人这才意犹未尽,长吁短叹起来:“如此美味,真是难得啊。”

“正是,正是,外酥里嫩,满口鲜香,某在吃到第一口的时候,仿佛已经置身于大洋之中。”徐国绪闭着眼,用手掌轻轻的拍打着桌面,那样子还真像是在海边听涛的感觉。

王况好笑,踢了他一脚:“少来了,你连大洋是什么样的都没见过,还置身大洋?装吧你就。”

“某是不知道,但可以想象么,再说了,二郎你就去过?某却不信了。”徐国绪乜了王况一眼,在他的印象中,王况还真没去过海边的。

“去过没去过又是另论,不过某却知道这大洋是什么样的,知道这世界上有几块陆地,知道海有多深。”王况微微笑了一下,有点落寞,也不知道二子在房陵有没有进展。

“咦,二郎你知道,说来听听,这大洋里,还有什么美味,得想个法子都吃到才不枉此生啊。”众人已经被这三盘的鱿鱼给彻底的调动起了对大海的好奇心来,见王况这么说,就赶紧的催促。

“呵呵,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不过嘛,某突然想起来,国绪不是想出海么,让你出海五六年,你敢么?”王况突然想起了哥伦布和麦哲伦以及几百年后的三宝太监。如今的楼船,已经是基本的改得差不多了,在不靠岸的情况下,大楼船完全可以在海上漂上几个月也不成问题,自己能淡化海水,自己能种菜,船底还能养猪养鸡鸭,可以说,一个大楼船就是个一浮动的小岛,三宝太监的福船还没有楼船大,都可以绕到非洲再回来,那么大楼船完全有可能绕地球一圈回来,这个时间只会比三宝下西洋多一点点而已。

!#

(去读读

第四六一章谋划出海

第四六一章谋划出海

“五六年,难道是要某去天边走一遭么?”徐国绪一听大奇,五六年这么长的时间,算上去两三年,回来两三年,两三年的时间,按现在建州报上来的说法,楼船已经可以日行百里,那么一年就要走上三万多里,两三年,加上偶尔顺顺风,不是要到十万里去了?

“天边不天边,某是不知,不过,某知道,有一个地方,有一种东西,吃了绝对让人回味无穷,终生难忘。本章由网友为您提供更新'”王况知道,只有吃的,才会提得起徐吃货的绝对兴趣来,这个家伙现在除了吃是别无所求,这才几年呐,徐国绪的身体已经是日渐发福,才三十出头的人,就已经早早的步入老来胖的行列中去了,再要不让这家伙动一动,搞个不好,再过几年,可能都要胖得走不动路。

巧克力是一定要找的,但从目前建东的发展趋势来看,想要让建东按王况当初的设计,逐步往东发展的难度不小,因为美洲大陆和建东之间,都是只隔着海岛,而且都是小岛,中间的跳跃性很大,尤其是从太平洋中南部开始,就基本没岛可以供作跳板之用,但那里距离南美大陆还有万里之遥,真的要让那些富有冒险精神的海客自己去探寻,可能性不大,海客没有那么庞大的财力去建楼船,要有这财力,他们也不至于将脑袋别在裤腰上去跑海冒险了。

所以,探索新大陆的使命,只能是官方去完成,南太平洋的大风浪,南美合恩角和非洲好望角的海域海客的小船,就是小楼船去都有危险,惟独大楼船才有可能抗过那里的狂风巨浪。

退一万步,以王况目前的财力,如果联合了孙家及林家,倒是能造得起大楼船,但顶了天也只能造三四艘而已,三四艘有什么用?万一来个大风浪全覆没了,连个备用的都没有,你让那些水手就在海上飘?如果要出海,那就要做好完全的准备,要让那些水手的安全有保障,在四处无援的大洋上,水手的最大安全保障就是有足够多的船,一条两条沉了没关系,还有其他的船能容纳下他们。

一艘能容三千人的大楼船,要出远洋,就要带上充足的给养,尤其是淡水的分量更要多,船上是能淡化海水没错,但那些海水也只够人饮用的,而日常的洗漱等等用水,还要靠船上自带的,就这样还不够,每到一岛,还要上去寻找水源加满水箱才行,最远的一段路,就是复活节岛到南美洲,有近五千里的路,就按日行百里,那也要五十多天,大楼船是可以几个月不用靠岸没错,但那是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总得留个余量也就是安全系数以应对突发状况,这样的安全系数就不是二或三就够了,起码要达到四一上才行。

再加上还必须要预留些舱位给可能发现的新物种和财宝腾空间,南美洲多金,印地安人多金这是后世谁都知道的历史常识;还要给万一有船覆没了,要留空间给落水的船员水手;如此一来,能载三千人的大楼船最多只能载七八百人,也就是差不多四分之一。做最坏的打算,大楼船的折损率按百分之五十来算,再加上载货空间的话,就起码需要动用七八艘大楼船,这就不是王况能承担得起的了。

现在东治港已经先后造出了五艘大楼船,如果确立了要航队去探险的话,以朝廷之力,一年内再造出七八艘大楼船不成问题,如此一来,等到探险队回来,也就是顶多七八年的时间,还赶得上李老二在位的时间,那么就有可能在贞观年间确立起大唐的蓝海国策。

历朝历代,新皇帝登基,对老皇帝的没有完成的新政大抵都不会投入太大的热情,因为即便是做得再成功,那也是老皇帝的功绩,和自己没几毛钱的关系。纵观华夏大地,哪个地方不都是如此,上一任留下来的没完成的工程,到了下一任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可能发生成为烂尾工程,而那些勉强继续下来的,最后又大多是背离了工程原本的初衷。

而且,如果真等自己去探险,万一中途找到了通道,半拉子工程丢下来,后人能不能完全贯彻了他的意图也是个未知之数,王况不敢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险,历史,一定而且是必须要在王况这里发生改变。

“真的,真的有那么好吃的东西可以让人回味无穷?”果然,一听有吃的,再看王况一脸神往的神情,徐国绪就坐不住了,两手不停的搓着,恨不得立马飞过去找到那个连二郎也说好吃的东西来,对于他来说,五六年算得了什么,但真要找到好吃的,从此以后不再愁,算来还是比较合算的。

而且,如果出海五六年,远离了朝堂争斗,等于是用五六年的辛苦换来五六年的清闲,在海上,要是一切听自己的,没人管自己,那绝对是个逍遥自在的日子。

“绝对不会骗你,让某想想,嗯,不少呢,许多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