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317章

食王传-第317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子里还是以为这是王况搞的,自然要来问王况。只不过他这次却没猜那么中,煤的事固然是王况跟王冼提过的,煤炉的图也是王况给王冼的,但从发现煤到找到煤以及寻了蒲熙亮来帮忙,都是王冼自己一力完成,所以,这个事情还真得算到王冼的头上。王况只不过是起了一个指出方向的作用而已。

“呵,某就说嘛,三郎怎么最近几天神神秘秘的,难怪,竟然被三郎找到个营生?快说说,到底是个什么营生?”林翰接过话茬,委婉的帮王冼做了下证,又因为程处默已经在刚才表明了心迹,是以也就不在意在酒宴上提起这个事,算起来,程处默能服软,已经是卖给他一个很大的面子了,人要适可而止才是。

王冼本是要说这能烧的石头其实是王况早先的交代,自己才会想到寻找的,但脚下却被坐他身边的林翰轻轻的踢了一下,顿时醒悟,这是二哥要将功劳安到自己的头上来,为自己今后的仕途铺路,想到自己早先的发愿说要当王家的一棵大树,也就不再推脱,将如何发现有人用一种能燃烧的石头生火做饭,然后自己又如何的使了苗五偷偷的跟着寻到产那黑石头之处,又如何与蒲熙亮合计着造煤炉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啊哈,原来竟是石碳?只是这石碳烧起来火虽然旺,但却是极难引着,因此上很少有人知道,那一家子能知道,想必也是出身书香之第,只是没落至斯,连薪柴都烧不起了,也是可怜。如今三郎竟然想出解决了引火的问题,那确实是个好营生了。”王冼一说完,秦怀欲就拍桌赞叹,一时间引得众人侧目。

见大家都是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秦怀欲想了想就恍然,在座的里面,除了王冼算是饱读诗书外,其他人可以说几乎都是没怎么读书的,只有自己,因秦家也是个世家,而且是文官世家的关系,只是从他老爹开始才从武,所以他读的书很是不少,可以说比起王冼来说是只多不少的,毕竟,年龄摆在那的。

而王况呢,乞儿出身,又不好读书,说是一读书就头疼,只求能认得字,能用白话写奏折就行了,程家也算是个书香世家,老魔王早年也是满腹书虫的,但到程处默这里,就对读书没什么兴趣了,自然也不会像自己一样,不管什么闲书杂书,只要没读过的,一定会花点时间来读通。

而林家呢,林翰也是和程处默一样的自小就不爱读书,加上林家以前并不显贵,家中藏书量也是有限,就是想读,也未必能读到那些奇闻趣事。至于王冼,看来是因为建安的书籍有限,可能也是王冼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考取功名之上,对那些个杂书看得不多的缘故。

是以,这里面,看情况也只有自己才知道这石碳的来历,于是解释道:“石碳,《山海经》中称为石涅,山经云‘西南三百里曰女牀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这石碳的叫法却是从后汉魏晋时才有的,也有人叫石墨的,能知道这个东西,并将其引来家用,三郎端得是个人才。”只一句话,就轻轻的揭过了王冼没读过《山海经》的尴尬,是啊,没读过《山海经》都能发现这石碳的妙用,并且解决了引火的问题,要是读过了,还有什么能难倒他的?

只这一句话,林翰就高兴万分,他也听出了秦怀欲的话外赞扬之意,如今林家的下一辈只得了林荃淼一个,自己这一房却是无所出,尽管这两年也纳了几个妾,但前些时候孙神仙隐晦的表示了无所出的原因恐怕在自己身上后,就知道自己这一房恐怕是要断了。而大兄的年龄,似乎也快要过了那个关口,以后想再有后,就难了,所以,林家的下一代,恐怕最后只能有林荃淼一人,只靠一人,如何能撑得起一个大家族?

二郎是不喜做官的,又更愿意呆在建安而不是长安,而且二郎也是存了要将三郎给推到台面上的意思,如此一来,若是淼儿去了建东,以后三郎入了朝堂,一个在外,一个在内,遥相呼应,再有二郎在幕后指点,王家和林家,就算是真真的在朝堂上立稳了脚跟了,再过一代两代,就能真正的步入世家之列。

王况也是第一次听到什么石碳啊,石涅啊的叫法,心道好险,幸亏自己没脱口而出说这是煤,只是这么一来,煤炉却是不能叫煤炉了,而是要叫石碳炉了,蜂窝煤呢?自然也是不能见叫了,至于说叫什么,随他们去了,不过是个名称而已么。

结果,给王况的接风宴会就又一次的变成了分赃大会,王况自己是不想要这个蛋糕了,理由是王家和林家人手不够,分不出那么多心思来打理这新营生,其实骨子里却是不想再在这件事上把王家和林家又推到让人眼红的地步,王家和林家掌握的几大营生里,个个都是能让人垂涎三尺的,只是碍着这些营生里面,有几个是朝中大佬们都有参与的,是故没什么人敢对王家和林家的产业起了念头。

但凡事都得有个度,任何人的隐忍都是有个底线的,王家还没到了那种可以一手遮天的地步,那些个大佬和自己的关系也并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融洽,能够容忍王家到今天,大体上还是因为王况能时不时的给他们带来惊喜,因此,有了现成产业的王况,觉得应该可以满足了,后世那些托拉斯,几乎都是只掌控一个行业就能有如此成就,自己已经掌控多少行业了?可以了。

第三六六章又是一个牛人

第三六六章又是一个牛人

林翰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有多大的胃口,那就吃多少的饭菜,一下吃那么多,撑死了后旁人只有笑话的多,同情的少,因此王况这么一说,他也马上表态说林家确实是没那么多人手了,顾不过来,坚决不肯参与一股。书迷群2

最后还是秦怀欲拿了主意,他也知道王况和林翰的顾虑,倒不勉强,只是做了个变通,等到王冼和蒲熙亮把炉子和石碳球做出来后,就作价将这方子由几家买下来,一次性的付给王冼一笔酬金,从此,这方子就归程处默他们所有,自然,只靠他们三家,他们也是不敢独吞的,因此王况提议干脆让皇家内府也参与进来,还有长孙家和几个大佬,全拉进来一个不少,反正这石碳的营生,正如王况所说,的确就是细水长流的,只要人活着,就得生火不是?比起柴薪来,石碳却是更为方便。

这些人却是不知道,正是因为石碳提前出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日后,引发了大唐和回鹘之间为争夺矿藏地的几场大战,这自然是后话不提。

正是说曹操,曹操到,这边才商议好内府也参与进来,那边徐国绪就颠颠的从门外进来,一进门就嚷嚷:“好你个小六子,二郎回来了,你也不通知某一声,自己跑回家来快活了。还有你们几个,也都是一副德性,枉费了某当初辛辛苦苦的从建安帮你们把台球桌运来,真真是没良心了。”说完是一屁*股就把下六子从座位上挤了下去,左手一伸,就把王况刚放下的筷子给抄了过去,反手交到右手上,这翻翻,那挑挑,最后颓然一叹:“还是来晚了,连个底都没给某剩下。”

“切,这不还那么多么?怎么说连个底都没剩?”尉迟保琳大眼一睁,佯怒道。

“当某不知道啊?二郎亲手做的你们都吃完了,一个都不剩了,如今剩下的,都不是二郎做的,某这点眼力还是有的。”徐国绪哪甘示弱,回眼一下就瞪了过去,又起身绕着桌子转了一圈,将众人眼前的碗都瞅了个遍,这才死心。

原来徐国绪刚好是晚间有空,又在日间璃窑那边报了信过来,说是总算是烧成功了一炉纯净度极高,很透明的符合要求的璃来,这才跑到蒲熙亮家里去和他商量着怎么安排日后的工作,才知道王况到长安了,于是就赶了过来。e^看这时候他心里那个后悔啊,早知道,今天就不跑到建林酒楼吃酒了,吃酒就吃酒罢,却又是因为二郎交代的要紧事如今完成了最困难的第一步,心下高兴,又跑去听了会小曲,这才去的蒲熙亮家,要是自己还像平日里一样,只在宫里随便将就着吃点,早早的去找蒲熙亮,不就能赶上了么?他心里倒是一点没有埋怨王况的。

“就你嘴叼,某等也没吃到二郎做的,这都是建林酒楼新来的平师傅做的,不信你问问三郎和丑丑,他们总该不会骗你。”程处默逮住机会,就想挖苦挖苦一下徐国绪,概因这些人里,徐国绪是最早和他有过交道的,相对来说,除了王况,就属他和徐国绪的关系好。

“哦,这样啊?”徐国绪一听这话就高兴了起来,不再纠结于是不是有王况亲手做的菜肴了,转手从袍袖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丑丑:“丑丑今天看样子很高兴么?”

“呀”丑丑接过徐国绪递来的东西,欣喜的叫出了声来,举到王冼眼前道:“小哥哥,这是飞车,这是飞车。”在程处默这些人的面前,丑丑并不需要装扮书僮,这些人以前到建安,都很喜欢乖巧的丑丑,所以丑丑在他们面前也放得开,不会感到拘谨。

王况一看,却原来是竹蜻蜓,这时候叫飞车的,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有这样的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这里的飞车就是指的竹蜻蜓,大意就是葛洪当初设想造一个足够大的飞车,就可以带着人上天入地,白日飞升了,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去试验过。

寻常小孩子家,飞车是他们主要的玩具之一,但民间的飞车做法都比较粗陋,和丑丑现在手中的相比,相形见绌了许多,市井中贩售的飞车,都是木条或竹条随便削削就制得,而丑丑手中的这个,明显是用的上好白果木做成叶片,以竹为柄,在叶片和手柄上,都雕刻了精致的花纹,一看就是皇宫里出来的,要么是那些皇子们的玩物,要么是宫女妃子的玩物。用白果木做成的飞车,重量上是同样大小的普通木材或竹片制成的一半以下,重量轻,重心的分布更合理,保证了不会头重脚轻,所以飞得更高,悬空更久,难怪丑丑会这么高兴,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好玩具的诱惑不可谓不小。

“嘿,这是从蒲熙亮家里墨了来的,那家伙,正好今天做完,就被某给偷偷的墨了过来,没准他现在正在翻箱倒柜的找呢。”徐国绪看着丑丑高兴,也是眉开眼笑的。白果木在建安多,但在长安却是千金难求一木,没条件的人家基本都是用的桐木来代替,但桐木色泽上没有白果那么洁白,也容易长虫,所以,自打王况当初献上的躺椅上局部地方用了白果木之后,白果木这两年在长安的身价也是慢慢的涨了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它的白,暗合了文人的精神追求境界。连带着,这两年建安不得不加大了白果树的保护力度,别的树你伐一补三可以,但白果树就必须是伐一补十,而且要保证成活。

“正好,咱们说正经事。”总算是等徐国绪安份了下来,程处默做为三剑客的老大,就又挑起了先前因徐国绪进来而中断的分赃议题,“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三郎如今也出息了,又为某等寻了个好营生,刚正说到让内府也参进一股来,国绪以为如何?反正某等知道你只好一张嘴,也没打算给你留分子,你日常用度,需要多少,以后尽管开口,兄弟几个,只要有的,都能拿出来,有二郎在这为证。”

“某要用钱,还用得找你们?嘿嘿。你们自去定好就是,定好了,某去禀报陛下,不过说好了啊,这营生,内府却是不出一文钱的,并且,内府要占大头;而且,以后宫里要用的石碳,却是免费供应,而且要最好的。”徐国绪嘿嘿一笑,哪能不知道要将内府拉进来,不过是当个挡箭牌而已,他贪小便宜,却不图大便宜,所以在这事上是寸步不让,要是让陛下知道内府库被当了挡箭牌使,而没得到额外的好处,那自己可有苦吃。

而且,掌管了内府库这么些年,徐国绪的功劳不小,却是一直没有升他的品级,由此可见,内府库之于皇帝的重要性,皇帝宁愿让徐国绪这个没有野心的人长期占据在这个位置上,也不愿意那些在宫里有背景,在能力上可能比徐国绪更强一些的宦官来接替,足见其对内府库的重视程度,而且徐国绪这些年也没另李世民失望,在王况的间接帮助下,开源节流,一举将内府库从原来的入不敷出转变为现在年年的节余越来越多的大好局面,当然李世民用徐国绪也是瞧准了徐国绪有王况的帮助这个条件。

只是程处默的只言片语,徐国绪就判断出来这石碳将来对于国,对于社稷的重要性绝对不会亚于铜和银的作用,柴薪怕水,石碳却是要掺水,仅这一点,石碳就要优于柴薪多多,既然是如此重要的东西,自然是必须要皇家掌握才行,所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