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310章

食王传-第310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县伯的提议,自己只管贴了上去就是了,没有把握的事情,建安县伯是不会做的。

可他们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朝廷有征兵令下来,也没有调派其他军府的兵的意思,除了兵部发运了些琥珀糖和行军饼去建安,除了工部和兵器监发运了些器械刀兵往建安外,就没见有任何的动作。再仔细一打听,结果倒让他们吸了一口凉气,娘咧,建安竟然富裕到了如此的地步?竟然可以以一州之力支撑起一场远征战事?那琥珀糖和行军饼及器械刀兵,还不是建州要求的,而是朝廷担心建州一时间补给跟不上而调拨的。敢情人家建州镇军只要求一个师出有名来着?只要给个名份,就能把倭人给打趴下了?建州镇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大了?

自然不会有人傻到怀疑王况有二心,建州镇将那是李老尚书的长孙,李家的忠心那是不用说的,朝廷上下,如果说有人怀疑李家的忠诚,那么全大唐,估计也没几个忠心的了。而福州水军的校尉,又是太原王家的人,大家都知道,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可有些不对付,太原王家想让建安王家归籍,人家建安王家就是不卖帐,所以说,要说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勾结,那也不可能。而且,建州的第二把交椅,那还是长孙家的子弟在坐着呢,有这么几个因素在,谁会傻到冒出建安王家养兵自重的念头来?

再说了,人家王二郎宁愿呆在建安,也不愿意来长安,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心根本不在朝堂上,想要得到重用,还有什么途径能比得上呆在天子眼前,天天在皇帝面前晃着的更方便呢?凭心而论,辅国建安县伯的功劳,如果放在任何一个世家子弟身上,封个国公都没什么问题,可人家,从来没有争过功劳,更没表过功,从来都是朝廷赏什么,都乐呵呵的接下,不要说其他人,如果有人跳出来说建安王家有二心,恐怕那些个国公郡公们就全都要对这人口诛笔伐起来,这里面,还要包括那个心胸不是那么开阔的齐国公长孙无忌。

这些原本打算着乘机镀镀金的人失望之余,也被他们打听到了一条消息,说是原来的霍米艾米岛,现在的建东群岛,要建县了,于是原本冷了的心,又开始活跃了起来,纷纷的打听这个建东县是个怎么回事,是要建个军镇重地呢,还是要准备以建东为跳板,进行开疆拓土的伟业呢?还是又要打仗了?反正对他们来说,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建东建县,肯定和军事脱离不了关系,肯定和辅国建安县伯脱离不了干系。

于是,原本就热闹的吏部就更加热闹,原本就门庭若市的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就更加的拥挤,升平坊门口的千牛卫还杵在那里,所以想进去拜访林家那是不可能,但是,不还有建林酒楼么?不还有林家铺子么?咱也别指望在那里能见到林家说得上话的,但总是能和那些管事的或掌柜的搭上话罢?只要能将自己的话传递进了林家,那就什么都好说了。

这些天,小六子是前躲后躲,以前很喜欢出宫的他,现在一听说出宫,就吓得脸色都变了,实在是没招啊,只要他一出宫被人认了出来,那马车前面就马上被围个水泄不通,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小六子犯了多大的事,欠了多少的债,那么多的债主找上门来了呢。

相反,徐国绪则比较轻松得多,几乎没人知道他徐国绪和王况的亲密程度,甚至小六子也是只略微的猜出了一些来,而小六子能猜出来,也大体上要归功于他自己的感同身受,知道亲情于他们这些去势之人而言,实在是比天还重。这从小六子自认了亲后,明着暗着的主动帮着王况和林家做了不少事后,徐国绪对他的态度上就能明显的感受出来,以前徐国绪看他的眼光是用看心腹的眼光,后来看他的眼光,那就是长辈看晚辈的眼光了,带着点慈祥。

徐国绪最近在忙着一件东西,整天就是往璃窑里跑,这东西是二郎交代做的,若是做成了,那就是绝对的大功一件,就是做不成,也是个功劳,而且,二郎也交代了,这个功劳,还是要分给蒲少匠一些,请他帮着一起做。

王况让做的就是千里目,也就是望远镜,黄大手中的那管,是王五花了一年多的工夫用水晶一点一点的打磨出来的,实在是水晶的硬度太高,琢磨几块镜片就花去了绝大部分的时间(不要说水晶的打磨困难,就是一件简单的欲手镯,高明的匠人都要花上至少一年的工夫才能打磨出来,而不像后世有机械加工和高硬度的刀具那样,可以几天的工夫就能完工。而徐国绪要做的就是先用无色透明的璃浇注成个粗胚后再来打磨,这样就能省去大半的时间,要是用水晶的话,不说那不规则的形状,就是一整块透明无裂缝无杂质的水晶都很难找到,而且又易碎,稍微不慎,就报废了。

要是能用璃烧出纯净透明的粗胚来,即便是打磨的成品率只有十之一二,那也是很惊人的,如果成功了,那么就可以为大唐的主要将领都配上这么一管千里目,有它在手,几十里外的敌情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可以说在知己知彼上就占了头筹。

如果用璃不成的话,那就只好用水晶来做,这么一来,恐怕穷尽全大唐的匠人努力和收集了东海所有品质上佳的水晶来,恐怕也只能做出几管千里目来,那就是成为国宝了。所以说,不管成与不成,都是功劳,所区别的只是功劳的大小而已。

小六子窝在宫里不敢出去,连带着这段时间,御厨里的茄瓜的消耗量也增加了不少,可小六子就是尚食局令,那些御厨们最多也只能和以前一样心里偷偷的埋怨小六子:你用手不是更好么?非得用茄瓜?这还是秋天呢,茄瓜多,你爱怎么用那便怎么用,可到了冬天,璃棚里的茄瓜也是有个限度的啊。

第三五五章看建东

第三五六章神秘马车

第三五六章神秘马车

小六子闷在宫里,天天只能和那俩个宫女一起厮魂着打发时间,而武才人也是有意成全,每天都故意的打发那俩宫女来和小六子一起“探讨”武才人下一餐要吃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说,不要怕浪费时间,“探讨”的时间越长,就说明她们对武才人的饮食更是上心,要是短时间就“探讨”了回来,说不得,反而要受到责骂。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寺人和宫女搞对食,其实享受的是宫女,对小六子而言,手上的感觉是有了,视觉冲击也是有了,但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只能是干瞪眼,为此他也黯然伤神过好长的时间,不过他也算看得开,要是自己不去势,怎么可能有这么两个漂亮的宫女让自己随心所欲的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怎么揉就怎么揉,兴致起了,还能手脚和嘴巴一齐的派上用场。如果没去势,现在的小六子,早也就成了一堆枯骨了罢。小到这一层,他倒也开始坦然了起来,因此对那两个宫女也是极尽的体贴,所以,那俩宫女也爱来和小六子“探讨”饮食问题。

这天,小六子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辆每旬给宫里送一次的糖盐茶这些没什么新鲜要求的马车来了,他迫不及待的钻上了马车,一出宫门,开口就催促:“升平坊,速度,速度。”送糖盐茶的这些一应宫内用的都是固定的商家,固定的人手,也都知道小六子的身份和背景,因此,也不多说话,径直出了宫去。

守卫承天门的,恰好又是乐三几个,不过万俟老六却不在里面,万俟老六在金吾还没呆满两年,就被一纸调令给送到小梅关去了,除了乐三这几个隐约知道万俟老六去小梅关的真正内幕,其他的人都以为万俟老六是得罪什么人了,从一个堂堂的金吾给贬到岭南那荒山野岭的小关上,明面上,一个金吾不过是流外四等,万俟老六去小梅关却不是当关令,而是流外一等的关丞,看起来是升官了,可要是金吾五年期满,那就是从九品下的位置,流外流内,别看只是个一级之差,这一级,许多人一辈子也迈不过去。

例行检查的乐三看见了马车内黑着一张脸的小六子,连忙回身给其他几个使了个眼色,只粗粗的检查了一遍就挥手放行了,对他们来说,只要在马车上没见到其他不该出宫的人就行,至于说夹带了宫中财货出去?开玩笑,你要看看,林局令有那兴趣么?人家现在每月听说林家给他用的零花钱都好几百上千贯的,哪里会屑于干这等偷鸡摸狗上不得台面的勾当?

因见着小六子黑着一张脸,乐三还特地的陪着马车到了延喜门的羽林军那,告诉他们,马车已经检查过了,里面坐的是林局令。书迷群2那些羽林一听,只确认了里面坐着的人确实是林局令后,连检查都免了,直接放人,金吾都没问题,自己也没必要搞那么严格,就是要真出了问题,要追查也是先查金吾不是?再说了,看着西山大营的那帮家伙个个尾巴翘到天上去的模样,谁不羡慕啊。

赶车的似乎也知道这些天长安城接连发生的事,知道林局令这是没得办法了,宫里的马车不敢坐,甚至连延喜门都不敢出一步,没瞧见延喜门外,永昌和永兴两坊之间的街道上,三三两两或是站着,或是无聊的来回走动着的人,都是伸长了脖子往延喜门这边直巴巴的瞅着的么?这里面,至少有一半是来堵林局令的。

天可怜见,往日里巴结林局令都没机会,人家有个林家在后面支持着,不缺钱,要说吃的,有哪家能比得上建林酒楼,估计也就山外山了吧?可山外山人家林局令都不爱去,那么自己又能如何?找几个可人贴心的小娘子,可能有宫里的宫女可人贴心么?难哪。现在好了,天上突然就这么掉下了一个在林局令面前表现的机会,自然要好好的抓紧了才是,自己虽然是皇商,按理是不用巴结一个尚食局令的,能当上皇商的,那后台也得够硬,可是后台再硬,能硬得过林局令去?自家的后台都要上赶着给辅国建安县伯呐喊助威呢,自己作为小卒子的就更要如此了。

因此,这赶车的也是闷声一路直接的把小六子给送到了升平坊外,让把守在坊街口的千牛卫验明了车上坐着的确实是林家小郎后,就准备把车往里赶,所谓送佛送到西么,这最后的一段路程尤为重要,只有亲自送到了林家门口,看着林局令进去了,那么这个马屁就是确确实实的拍上了,回去后,可以找掌柜的领赏请功去了,有了这一趟,都不用自几说什么,林局令就能在心里为自己主家记上一笔啦,这功劳,泼天啊。

可没等他扬鞭催动马车,就见从东面嘚嘚的也驶了一辆马车过来,因为速度快,到了坊街口勒马不及,一横就把他这辆马车给挡在了坊街口。

身为皇商背景的,哪个不是平日里傲慢到极致的,能做皇商,通常来说,首先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得和皇家沾亲带故的或者说是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的,宫里的贵人们也都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有什么好处,都是先照顾着自家人,所以说,即便是几个国公的族人,若不是像齐国公那样的,那也是没资格当皇商,给宫里供应物资的,除非说这个物资是其他人没有的,只有你有,就如同辅国建安县伯一样,只有他有桂花,这又是另当别论了。因此,想成为皇商,要么你就是皇亲,要么你就是有别人没有,而宫里又不可或缺的物事才行,其他的,通通靠边站,轮不到你的份。

而眼前的这辆马车,分明就是那个这两年生意做的不小的长安车马行的马车,要说这车马行,如果不是建林酒楼和林家平日里经常需要用到他们,而且点明只要长安车马行的人服务,估计早也就被朝中的那些大佬家族给排挤掉了,人家不动手,那是卖了林家一个面子,可不是你长安车马行有多大的能耐。

再者,车马行是属于力气活,那些个大佬们前些年或许还能动动心,可如今,行军饼坊分了那么多份子出去,这靠力气赚钱的活计,那就没几个大佬能看的上眼了,而且,这车马行说实话,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这几年里,有心人早就打探清楚了,这长安车马行那都是些解甲的军士,这些人干这行倒也是充分的利用了资源。

各地衙门和守城门的基本都愿意优先招那些从军中解甲下来的军士,一个是比直接从百姓中招的人相对听话,二是省得操练,三是能打。而这些人又多半对曾经的袍泽是照顾有加,不管以前是不是同一个大营的,只要曾经一起扛过盾牌,使过刀兵的,那就都是兄弟。因此这长安车马行占了这个先天优势,这些年里是魂得风声水起,又加上林家早先就放出话来说,车马行,只信得过魏行首的人。所以在担心若是对长安车马行打压会引起林家的不快这个前提下,这些年,长安车马行的生意倒也红火,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原车马行六成的份子,听说这两年,他们已经开始在东北和西北拓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