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238章

食王传-第238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虎来自一个叫霍米艾米的小岛,这个岛不在王况所知道的南太平洋诸岛名里,但王况知道,后世的那些地名,多是欧洲人取的,并不是现在的地名,只是从李大胆的口述上来推,大概在所罗门群岛一带,但不能肯定。

王况要图南太平盛世诸岛,其实还是瞄向了美洲,他对宝石不感兴趣,对金银矿也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可可豆和香料。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巧克力啊,或许,自己是很难了。

巧克力是好东西,为这个,欧洲曾经陷入了一百多年的大战乱中,任何人,只要上网一搜巧克力战争,就能搜到一大堆的信息。而起因,只是一个巧克力而已。

还要一步一步来,如果顺利,能顺利造出大海船,也要到后年才能出海,而这里,还需要得到李老2的支持,同时,由于通讯的不方便,及南语诸岛民众里,也不可能是谁都会欢迎李唐的到来的,因此,南太平洋诸岛的占领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是使用武力,倒也不慢,但这不是王况所希望看到的,他希望看到的是当地居民的欢迎,只有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才能扎下根来。

同时,若是取得南语岛族的拥戴,这些人可个个都是航海能手,王况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篇资料,考古表明,这个时候的南语岛族,仅凭借着独木舟,就已经和美洲大陆有了往来,不然,王况也得不到辣椒了,而他们,没有罗盘,只是靠的故老相传的经验和辨认星辰的本事,就能在茫茫大洋中不会迷失方向,有这样的人的支持,地球,何处去不得?

南语岛族,据他们自己说,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乘了小舟,从现在的闽县出海,逃离中原的战火,经过千百年的慢慢迁徙,这才能遍布整个南太平洋,这中间的艰辛,不用想都能知道,或许,出海百人,能活下来的可能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个而已。

春秋战国,听了多让人热血沸腾啊,还有三国,都是让人热血喷张,而这背后的血腥,又有几人能去感受到,若不是太过残忍太过血腥,谁愿意背井离乡,远涉重洋?那些英雄的名号,有几个不是用百姓的如山枯骨扛起来的?

不能再带给他们战乱了,既然要去,只能是带给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他们是游子,他们同是炎黄血脉。

图虎的族人要回归,正好可以将他们安排在长溪或者是闽县居住,以后要出海了,就可以让他们当向导。

如今王况是奉议郎,他的影响力已经扩了许多,福州刺史也派了人来示好,说是若奉议郎有什么事情想在福州做的,他们一定跟建州一样给予积极配合,连带着黄进元,现在在福州的话语权也高了起来。

所以,要在福州安排霍米艾米岛人定居,不是难事,更何况,这也是给福州带了了人口,第一代人或许不会农耕,但第二代,第三代呢?还有徭役这些,也能多了抽派的源头。

但外族回归,不是小事,还需要朝廷的正式发文同意,所以,王况需要找李业嗣商量。

第二六七章一将镇两州

第二六七章一将镇两州

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南语岛族的人寻到大陆上来的事件,一切的起因,只是王况提了句有辣椒这个好东西,孙铭前就派了李大胆去。李大胆的到来,给岛上的居民带去了大陆最新的消息,听说大陆如今早已经是天下一统了,天下承平,人们生活又富裕了起来,这么一和岛上的困苦生活一对比,自然就起了回乡的心思。

要是李大胆没去,估计他们还会以为大陆依旧陷在长年的战乱之中,要知道,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可是持续了整整的五百多年,五百多年里,战火不熄,这是多么长的一段惨痛记忆,换了任何人,在没得到消息前,恐怕都不敢想象,战火停息后是什么样子,因为从他们出生起,从祖辈上传下来的记忆里,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战乱。

王况能理解这一点,那些历史砖家们说起春秋战国,大多都只说什么诸子百家,名将倍出,英雄四起,秦兴楚灭等等,却是鲜少有人去关注长年的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历史,永远都是幸存者的历史,那些淹没在历史海洋里的蝼蚁一般的生命,没人去记起。

李业嗣来了,门房直接将李业嗣带到了书房,王况家里现在也置办了个书房,虽然王况不读书,但好歹是个官了,总是要装装样子,书房里摆几本书的。进了书房,却见王况正在一张纸上用他的那支鹅毛笔在画着什么。

王况画的便是南太平洋诸岛的示意图,准确的他画不出来,但地图看多了,大概的记忆还是有的,以前,他不敢跟人说起这些,现在,有了图虎这个借口,就可以说了。

而事实上,图虎也在和王况的交谈过程中,大致的讲了下他们那个族群所在的岛屿的位置和周边的岛屿,所以说,推说是图虎介绍的也是没错,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二郎你画的是什么?莫不是又要搞什么好东西?”李业嗣见过王况画图的,一次是引水工程的水车图,一次是找李业嗣要了城区图后,在那图上比比划划划的,结果就搞出了个引水工程来,所以,他以为王况这次又要搞好东西了。

“嘿嘿,不是搞好东西,是找好东西。”王况嘴上说着,手里没停,等到大致画完了,这才停了下来,“大功告成。”

“这是什么?说是物件么,又不像,倒是像图舆。可大唐也不是这个样子么。”李业嗣不像王况,他是见过大唐地图的,但他却不知道,王况心中的地图,比之于他见过的还要精确得多。

为了李业嗣好理解,王况依旧是仿了这时候的地图绘画方式,山脉就画了山的样子摆在那,所以李业嗣怎么看就怎么觉得是地图,但是,大唐在哪呢?

“喏,大唐在这。”王况指了指那图的左上角,他只画了东南沿海的一部分,“况只画了建州,福州及岭南的一部分。”

“这里是海,这里,福州往东是夷洲(台*湾岛),就不用况说了罢,你是知道的,这些空白的,是海,你往下瞧,往东南瞧,这些星星点点的,是遍布整个大洋的岛屿。这些小岛屿的西边,还有许多大岛屿。”

“海有这么大?”李业嗣见那图上的空白地方,跟福州建州一对比,就吃了一惊,在他的认知里,海洋,恐怕就是一条比大江还宽数倍数十倍的河流而已,那一头,应是天尽头了。可这图上,明显的,海的面积占据了绝大部分。他是长安出生长大,并不像沿海地区的百姓一般,能从讨海的人口中得知海究竟有多大。4∴⑧0㈥5

王况嘿嘿一笑,心想,我还是怕吓着你,没整出个地球仪来,不然的话,吓也要吓死你,让你知道如今大唐的面积只占全天下陆地面积二十几分之一的话,让你知道全天下的陆地面积连海的面积三分之一都不到的话,你还不要吓个半死?

“业嗣可知道辣椒从何处得来?”王况笑了笑,指着地图中间个大的岛屿东边的一片小岛,“诺,这里,当初李大胆可是费尽心机,历尽千辛万苦才得来,如今,那个岛上来人了。”

“可是前两日福州送来的那个汉子?”图虎的到来,李业嗣是知道的。

“正是。”王况笑眯眯的,等着李业嗣自己去消化。

“二郎是说,这些个岛上有好东西?”李业嗣没忙着去消化,而是继续追问。

“正是,有不比辣椒差的香料。”王况没有把美洲大陆说出来,也没说巧克力,这要以后去图,要是说了有一大片的大陆,人烟稀少,面积还比现在的大唐大了许多,恐怕李老2就会动了心思去开拓了,这么一来,人口可要少了许多,还是让那些图利的跑海客去找,去发现的好。

实际上,东南亚的香料对中原人来说,并不是需要的,一个是烹饪方式的不同,中华美食,有多种多样的烹饪方法,不像西方人,只会烤,煎,炸,煮这几样,所以,掌握了多样的烹饪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手法将菜肴的原本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香料,反而是占次要的地位,大体上,一些传世的名菜,所用到的香料都是非常的少的。

西方人不同,因为烹饪方式的局限,所以大多需要靠香料来提味。

烹饪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西方人一直到一战前,是几乎不洗澡或者很少洗澡的,这样一来身上异味就很浓,需要靠浓浓的香料味道来掩盖,所以,香料就显得尤其重要,成为贵族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在西方的地位比在中原的地位要高得多。

中原以前也追求过香料,后世的许多常用香料,大体都是在烹饪方法没有发展完全之前引进的,而等到了烹饪的手法发展出多种多样后,就很少再用到新的香料了,比如说传统菜肴里,就不会用到香草,而香草,却是西方烹饪里最常用的一味。

(灰雀认为,过分的追求用香料来给菜肴增香,是走入了烹饪的误区,这样是无法提高烹饪技艺的,因为你会加什么,别人也会加什么,而手法及火侯,加料的顺序,却是需要靠时间来培养,这是别人只看那么一眼两眼也学不会的,只有努力去钻研手法,掌握火侯,才能在烹饪技艺上一日千里,到了极致后,就可以做到即便没有调味品,也能做出绝顶美味来。)

现在的大唐,正是处在烹饪手法刚开始发展的阶段,虽然王况带来了许多手法,但王况毕竟不是专业厨师,他所会的,只是后世家常用的手法,而且因为商业原因,许多手法还是秘而不宣的,比如说淋酒的时机和原因,现在全大唐只有不超过十个人掌握,而这绝大部分又都是富来的或者建林的或者山外山的人,其余的人又都是和王况有关系的。

至于和王况无关的人,只是多会了那么几种常见的手法而已,比如说炒和炸,但炒和炸里面又能细分出许多手法来,这就不是他们能掌握的了。像炒有爆炒,溜炒,水炒等等好多手法,一般人只会爆炒。

所以,现在香料对大唐人而言,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的。

李业嗣脸上神情变幻,辣椒的威力他是见识过了的,如果说,还有不比辣椒差的东西,说他不动心肯定是假的,尤其还是这两年,他们李家,自从要了王况给的份子后,收入增加许多,既然王况能这么重视这些岛屿,说明,东西,是不差的。

“二郎的意思是,图下这些岛屿,还是说。。。。。。?”李业嗣有些不确定王况的想法,能让王况看上眼的东西,是不错的,可是要怎么得到,又是两说。

“嘿嘿,业嗣胃口倒是挺大哦。”王况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香料,恐怕不能让朝廷重视起来,那么小的一些岛屿,怎么比得大唐周边的土地?要开疆拓土也是从陆地上更方便些啊。所以,图岛屿这话,现在绝对不能说,而必须帮李老2先把边上不安定的地方搞定再说。

没有哪个帝王能拒绝得了开疆拓土的诱惑的,能开疆拓土的帝王,向来都得到尊重,但前提是必须成功,失败的,则会被称为乱起战争,穷兵渎武。

“不是图,要图也是以后,从马尾出发,到这些岛上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一往一返,就是大半年,试问,给养跟得上么?万一有变,朝廷能反应得过来么?这不比陆上,边疆有变,还能及时一层层上报,在不能解决给养问题的情况下,在不能解决船只问题的情况下,试问,业嗣,你可有把握?”

“嗯,二郎言之有理,海上行军不比陆上行军,困难重重,某虽未领过水军,可也是知道的。前些年,有一路海贼逃窜到夷洲,仅是围剿他们就费了不少力气,阿公曾言,海上行军,难过陆上。”李业嗣也是一时被开疆拓土的大功劳给冲昏了,没反应过来,这被王况一提,就醒悟了过来。

“现在是这些岛上的居民,他们原本是春秋时为躲避战乱逃出去的,现在,他们想回归,业嗣不妨去见见那个人,如今就被安排在富来客栈里,况是自作主张先答应了下来了,想来陛下也不会反对,但要如何的回归,还是要朝廷来定夺,不过,况先放一句话在哦,不管朝廷欢迎不欢迎,况是一定要他们的。业嗣,他们,可是靠海为生的哦,想想看,若是组建一支由这些人组成的水军,是个什么样子?”

王况虽然明知道李老2对外族回归肯定是欢迎的,但还是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重视,更是抛出了一个李业嗣作为一个军人最为动心的好处,那就是靠这些人组建一支水军,这些靠海为生的人,只要训练得当,在水上,那就是一支悍军。

“现在不是图这些岛屿的问题,现在是要考虑组建一支水军的问题,这支水军可籍由为往来跑海的客商护航而锻炼出来,当然了,既然为客商护航,那么军晌等一应开支自然是要他们掏钱,这样朝廷也不必愁水军的粮晌。”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