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230章

食王传-第230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自己,则在开始忙着其他的了,原因是最近林颖芝觉得嘴巴淡而无味,吃什么都没食欲,请了郎中来看,却是说没什么大碍,每个人到了这春夏之交都是如此。

每个人到春夏之交都是如此?那么就应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了,等到再在饭桌上吃饭,王况看着菜,也明白了一些,归根到底,是绿叶菜的摄入量不够的问题,自己虽然是搞出了大棚,但是正因为初春的时候,已经可以不用了,就没再种菜,结果就导致了这个时间段上新菜没出,原来种的又都吃完了的现象发生,再看看自己的手掌心,也已经有脱皮的现象。

并不是说有蔬菜吃就可以解决问题,像是瓜果类就替代不了绿叶菜,这点王况是深有体会的。~~不过,瓜果类替代不了,却是有一样可以替代,那就是花瓣,新鲜的花瓣。

眼下正是白花盛开的时节,建州遍地一到这个季节,就到处开满了白花,王况并不知道这白花应该叫什么,只知道其花可食,其果外面布满了尖刺,也是可食的,只要等到果实由青转微黄,就可以摘了下来,将外面的尖刺搓掉,用石头砸开,去掉里面的籽就可以吃了,小时候他没少吃,不过味道并不怎么好就是,微甜,微酸,涩涩的。

其实不光是白花瓣,一般而言,只要是花瓣光滑的就几乎都可以食用,比如说玫瑰,蔷薇等等的花瓣,看味道而采用不同的食用办法。

建州不光白花多,木槿花也多,都是正当时,白花是灌木,荒地上,山林边最多,野生的,木槿花则多半是长在溪边河边,也多半是人家喜欢那粉红色而种的。

食欲不振的林颖芝和小疲q被王况拉到了城外,见王况挎个篮子,动手采摘起白花来,俩丫头也就知道王况想要做什么了,自古中原一地就有食花的习惯,不过都是以蔷薇月季居多,其他花倒是很少食的,现在见王况摘白花,心中好奇,自家郎君究竟想做什么吃食呢?

白花摘了是没人管的,木槿不同,那是有主的,因此当王况夫妻三个偷偷摸摸的摘着木槿的时候,远远的就传来人声喝斥,还有人急冲冲的从家中冲了出来。

木槿花是用来煮汤的,倒是不需要许多,有一大捧,大约一二两的样子就能煮一大钵的汤来,所以夫妻三人还没等来人冲到跟前,就已经撒腿就跑了。

或许是从来没有过偷摘人家东西的经历,这让林颖芝和小疲q俩丫头是异常兴奋,觉得实在刺鸡,满脸兴奋,红扑扑的,喘着气。林颖芝用小手拍着胸脯:“没想到今日竟然同夫君一起做了回梁上君子。”

小疲q有些意犹未尽,见那家人冲出来后又走回去了,就偷偷摸摸的又摸了上去采了一大捧回来,结果又是被人发现,撵了出来,小疲q竟是嘻嘻哈哈的一路小跑着,嘴里不时的咯咯笑着。

来人这会可是不依不饶了,一直冲到王况跟前几步,这才发现原来竟是小东家,连忙停下脚步,很是尴尬的笑说道:“原来是小东家,小东家若是想要这花,只须使人说一声便是,哪能让小东家亲自来摘呢?”

毕竟是摘了人家的花,王况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想了想,道:“某摘这花是为烹一道汤,若是你不嫌弃的话,就在你家烹如何?”

竟然有这么好的事情?小东家要在自己家亲自下厨?这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是听错了,使劲的掏了掏耳,疑惑道:“小东家,您,您是说。。。?”

“没错,某便教你一道应景的汤。府上可有红薯蓣(山药的一种,不是细长的,而是长得比番薯略大的块状,其色紫红,闽北有很多)?”

“有的,有的。油盐酱醋都备着呢,正好灶膛里的火还没撤,小东家还需要什么,尽管吩咐,就是没有的,去买来也是便捷。”王况要教他一道汤,他哪能不乐意,平日里想见到王况亲自下厨都是不可能,可如今,听听,小东家竟然要在自己家里烹食,还要传授自己一道,他幸福得都快找不着北了,忙不迭声的应着,生怕王况反悔,也不等王况再说话,拔腿就往家里跑,边跑边喊:“屋里的,快,快,快,快将灶膛里的火烧旺。。。”

等王况走进那家里,一家子老老少少都已经毕恭毕敬的站在那等着王况了,案板菜刀全都洗得干干净净的,就连所有调料的坛坛罐罐都已经揭开了盖子,在灶上摆得整整齐齐的。

这道汤其实很简单,王况让那家人搭把手,把一捧的木槿花用水冲掉尘土,放着备用,又让切了快拳头大小的红薯蓣,刨了皮备用。

锅里已经很热,直接加一钵水煮开后,加盐,然后就用刨皮的刨子将红薯蓣一片片的直接刨到锅里去,让它煮一会,又调了些友粉准备勾芡用。这是寻常人家,不可能像富来客栈一样天天都有大骨头汤和鸡汤备着,不然用骨头汤或鸡汤味道会更好,王况在刨的过程中,也跟在一边观看的那家人说了个清楚。

等到锅里的薯蓣都滚了一会后,再将花瓣撒入,搅匀后,舀了两勺调好的友粉倒进锅中,拌匀,等汤开后,滴了几滴油进去,只有几滴,一是王况知道平常人家用油都是很省的,不舍得多用,哪里能像自己家里跟用水一样的用,二来是这汤本身就是要求清淡口,油多了反而不美,几滴只是为了增加亮色和改善一下味道而已。

只加两小汤匙调好的友粉,也是因为薯蓣(没有红薯蓣的,直接用铁棍山药做也是一样)本身本身就有粘液,煮过后汤就变稠,但又不够稠度,所以加一些勾芡。

“好了,这汤简单,其色红紫,让人看了会食欲大开,汤滑花脆,口感不错。平日里木槿花多,也不用浪费,一两日喝上这么一钵,可调理身心,算是应景的汤羹,若有其他可食的花瓣,只要其味是甘的,均可用此烹法。”汤已经煮得,王况就告辞要回去了,也谢过了这家人想要挽留王况夫妻三个吃饭的美意。

王况急着走,那是还有许多白花等着用呢,这要是放时间长了,不新鲜了,味道要差了许多。

白花是要用来做饼的,闽北人管它叫白花粿,因为不是用面粉做的饼,而是用的米浆,用米做的,一般都称为粿,不管是籼米还是糯米。

米是要泡至少三四个时辰后才能磨浆的,不过这对王况来说不成问题,富来客栈里每天都会泡了米以防急用,因此王况就拐到客栈里面,让人按一份糯米,四份籼米魂了一大碗磨好后送到家里来,自己就回去等着了。

做白花粿不一定要用糯米,只不过是加一点糯米能让做得的粿更具一些韧性,要是肠胃不好的,可以全部用籼米浆,米浆要浓稠些,以用手捞起后,能流淌下来,但如果手一直在翻却是能保持住为准,因为米的品种不同,要加的水也是不同的,大致就是泡好的米,加水淹没过米一筷子粗到一节指头之间,糯性越大的,加水就少些。

等王况到家,将白花洗净甩干水份后,邝大就将磨好的米浆送了过来,王况在交代的时候,就已经让店里闲着的伙计都挎了篮子出城去采白花了,就等着邝大从王况这里学了去后,在店里做就得。

这都是应景的食物,白花也就开那么点时间,等到第一场夏雨过后,就全都谢了,所以王况也就没打算在店里售卖,而是做了后,有人想学的,就尽管来学就是。花期那么短,又是一开一大片,靠自己富来客栈是不可能来得及做的,等花谢了又可惜了,还不如让大家都学会了,一到这个季节,能多一种吃食,也是不错。

只有木槿花的花期会比较长,大约有一个月左右,要一直持续到六月底才慢慢结束,甚至有的品种的还能在整个夏天都有花,这个倒是可以做为客栈里的售卖汤品,尤其是那红色的汤,瞅着就觉得美,估计会吃的人肯定不少。

因为汤经过勾芡后冷得慢,这也是因为汤稠了后对流速度变慢的缘故,所以王况也就先煮薯蓣木槿汤,这回他用的就是鸡汤了,但不是浓鸡汤,而是一半水一半鸡汤的加下去,这时候的鸡可都是好料,熬煮出的汤鲜美无比,是后世那种饲料鸡拍马都赶不上的,要是用太多,反而会将花瓣的清香给冲淡了。

邝大本身醉身于烹食一行,悟性也是不错的,见王况这么煮汤,就出言问:“小东家,若是其他花瓣也是可以如此的烹煮了?”

“那是自然,只不过要注意下颜色的搭配,还有味道的相冲,这汤是讲究清香爽滑,若是香味太过浓郁的花来烹煮,比如说桂花,反而不美。”

这时候小疲q也已经按了王况的吩咐,将白花瓣都揉进了米浆里,王况又在里面加了少许的盐和少许的糖,让小疲q揉匀了。

白花粿可以做咸的,也可以做甜的,但一般以甜为主,因为白花本身就是微甜,除非说不爱吃甜食的人才会做成咸的,而加糖加盐也是有讲究的,俗话说,要想甜,加点盐,意思就是若喜欢甜味重一些的,则可往里面加少许的盐,就能做到只用一半的糖就能达到理想的甜度。

但是加盐的量是一定要控制的,这无关盐的摄取量问题,王况是坚信吃盐多并不会有损健康,反而是吃盐少的才真正会引起这个病那个病的。想想下,每天五克盐,怎么能行?每天从尿液和汗液中排出体外的盐都不止五克了,再加上身体代谢所需要的盐,只摄取五克盐,那绝对是入不敷出的情况。

甜食里面加一点点盐花,可增加甜度,这里面的原理王况说不上来,但却是真实可行的。

小疲q在那揉着,其实并不需要揉多长时间,只需要揉匀了就可以了。只是小疲q对这种吃食很是新奇,平日里又是很少来厨房做事的,一切都感觉新鲜,自己喜欢揉,王况也就由着她去。

汤煮好,锅洗净了后,保持小火,锅有五成热(手放锅上,离锅底一尺感觉到微微烫手是十成热,离锅半尺感觉到微烫是七成热,要离锅很近,大约两寸左右感觉烫则是五成热),取了块肥肉,在锅底上,用手轻按着抹一遍,锅底就沾了薄薄的一层油膜(觉得不好把握的,可用毛刷沾油刷一遍,做这个最好是用动物油,不要用植物油),再用勺舀了一大勺揉好的米浆进锅里,用沾了油的锅铲给摊薄了,等到米浆开始凝固并透明,则在上面刷一层油后,翻面继续摊。

做饼状的食物,有一点要记住就是勤翻面,不要让一面烤糊了,只有勤翻,才能做得漂亮,这点不需要王况跟邝大说明,他也是知道的。

等到白花粿摊到两面都有点微微的金黄就行了,白花粿的特点并不是外焦里嫩,恰恰相反,是外韧里脆,白花瓣经过这一过火,里面的水份会流失了些,恰恰是这流失的一些水份,使得白花嚼起来咯吱咯吱发脆,加上白花本身的清甜,这白花粿是几乎吃不腻的,可以只吃它到饱。

邝大不是外人,也是常往王家走动的,林颖芝和小疲q也不避嫌,还没等烙好的白花粿冷却下来,俩丫头就抢着吃了起来,王况这第二张还没烙好,她们就把第一张都吃光了,吃完了还眼巴巴的瞅着锅里的,小疲q嘴上还一边念叨:“怎么还没好?怎么还没好?”

邝大见两个主母喜欢,正好还有个锅空着,灶膛里的火也还没灭,看过一遍之后,他就已经学会怎么做了,就在一边也帮着烙了起来,结果两人烙的速度也就将将赶上俩丫头消灭的速度,俩丫头一口气吃了五六张,这才停下来不吃了,倒不是她们吃饱了,而是眼见所剩不多,自己要是全吃完了,王况就没得吃了,更别说王凌和那还在学堂里的王冼兄弟了。

第二六一章千层糕和锅边糊

第二六一章千层糕和锅边糊

结果是第二天,富来客栈的伙计们是一个个都吃白花粿饱,原来是邝大回去后,一烙了几锅,那些个伙计一吃就喜欢上了,既然喜欢,得,第二天一早,趁着店没开门,全都出城去当采花大盗去了,将城外四面方圆一里地之内的白花几乎全摘了个空,而头天,他们就早早的多泡了米。电子书下载**

最后是米泡多了,虽然没有全磨完,可是米浆还有太多没用完,这下王况可乐了,好呀,看你们贪嘴,别看那花摘了后看起来是多,可一揉进米浆里,马上就体积骤减,其结果必然是米浆太多花太少。

既然米浆太多,只能是来找王况想办法,王况倒是有些东西是一直想做而没做的,比如说锅边糊,比如说千层糕,现在正好,多出的米浆就拿了来做。

锅边糊用的米浆是籼米,不加糯米的,否则太韧,不能入口即化。好在这次加的不多,应该也能够用,要是锅边糊做好了,以后早餐又多了一道。

王况记得自己以前在县城读书,最喜欢到新华市场口的那家锅边糊点里吃早餐,一晚锅边糊,再加两个肉包子,可以吃得很饱,只是后来那家很久就没再营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