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帝无双 >

第172章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172章

小说: 三国之大帝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地素来产良驹,占领了幽州则将获得马源,扩充骑兵。则魏王将实力大增,纵横中原无敌也。而且三郡乌丸族皆与魏王交好,若与其两面夹击,则幽州可速破也。”
  袁绍手下的谋士分为三派,逢纪和审配支持的是袁尚,郭图和辛评则拥护袁谭,而沮授和田丰两人则是中立派。如今袁尚被袁绍任命为冀州刺史。袁谭被任命为兖州刺史。幽州与冀州接壤,逢纪和审配两人自然是希望能迅速攻下幽州,再将袁尚的势力渗透到幽州。则稳稳占据了上风;而且若豫州有失,则兖州朝不保夕,袁谭和郭图、辛评等人将疲于奔命,这自然是他们希望看到的。而沮授、田丰两人则是根据实际形势分析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当然遭到逢纪和审配的反驳。
  四个谋士各执一词。争吵不休,袁绍历来优柔寡断,不觉踌躇起来。
  眼看争论没有个结果,逢纪突然道:“公与和元皓说的亦有道理,只是那袁耀如今自称为帝,倘若救之,则魏王当何以处之?不若传杨弘进来,对其说明。魏王不是不可救豫州,只是那袁耀既是晚辈。今又岌岌可危,不若令其交出传国玉玺,投于魏王麾下做个豫州刺史。倘若其愿意,或许可救之。”
  袁绍突如醍醐灌顶一般,立即拍手称善:“元图此言甚妙,就依元图之计。传杨弘!”
  沮授和田丰两人对视一眼,无话可说。
  “且慢!”逢纪突然喊道。
  袁绍愠怒的望着他。
  逢纪笑道:“杨弘自称陈国太尉,虽是有求于魏王,但是傲气不减。当列枪阵,令其钻枪阵而入,挫其锐气,以显魏王之威。”
  袁绍大笑道:“甚好!甚好!”
  大帐前,两排枪兵杀气腾腾,手中的长枪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字形。
  昂然而来的杨弘见到此阵势不觉眉头一皱,哼了一声,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走向枪阵。
  袁军卫兵原本就是要他低头而入,∧字自然架得不高,杨弘头部刚好对上两边的长枪交叉之处,不能上前。
  杨弘巍然不动,冷声喝道:“这就是魏王的待客之道和气量乎?”
  大帐内听得真切的袁绍似乎被他的凛然无畏的声音所触动,高声喝道:“撤枪阵,让杨先生进来。”
  杨弘冷哼一声,高昂着头,大步而入。
  帐内,杨弘先是与逢纪和审配一番唇枪舌剑的大战,双方相持不下,各有千秋。
  袁绍听得无趣,于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逢纪的意见:袁耀交出传国玉玺,投于袁绍麾下,则袁绍派十万大军驰援豫州。
  “放肆!”杨弘指着袁绍一声怒斥。
  他满脸凛然的气概,惊得袁绍一愣,帐内一时鸦雀无声。
  “传国玉玺,乃天命所赐,岂能随意交出?魏王乃大陈皇伯,当对大陈陛下事君臣之礼,岂可发此僭越之言。”
  袁绍被说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不禁勃然大怒,觉得此人实在不知死活。他命人点起一堆大火,打算把杨弘烤了,让他在大火之中垂死求饶,挣回面子。
  大火升起,火光冲天,杨弘挺身而起,站在火堆前,面不改色,谈笑自如:“巧诈虚言,使臣所不为也。直言受戮,死则死矣。魏王,请帮我个忙?”
  袁绍冷冷一笑,心道:刚才不是还嚣张的很吗?原来也不过是个怂蛋,还没放到火上去就求饶了,你求吧,孤听着呢?
  袁绍得意地仰起了脸。
  杨弘淡淡一笑,一字一句的说:“请魏王殿下添把柴,把火烧旺点,让杨某死的痛快一点。”
  一席话的确是字字铿锵。
  “什么?”袁绍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袁绍身边的众文臣武将恨的牙根都痒了,巴不得那火再烧的旺点,一会好烤的厉害些。
  “啪、啪、啪”,袁绍拍起了巴掌,大笑而起:“好好好,古者兵交,使在其间,此亦人臣常事。赏,重赏!”
  说完郑重其事的整了整衣裳,走到杨弘面前正色道:“杨先生大才,不知可否同谋天下。”
  杨弘弯腰一拜,高呼道:“臣,谢魏王赏识,当为我王鞠躬尽瘁。”
  “咕咚”,千里之外的刘协跌坐在椅子上,拿着袁绍会见杨弘的情报口瞪目呆。
  “杨弘这就降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魂迷梦中(二更到)

  第二百三十一章 魂迷春梦中
  “杨弘降了么?”袁耀拿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脸上很淡然,似乎在说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另一只手却在怀中的美姬衣服里乱摸,也不避开来报者,直接将手伸进了那美姬抹胸里。
  不过一月之间,这个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英俊少年变得脸色苍白、形容憔悴,典型的一副惨绿少年的模样。
  向他汇报的是陈国大将梁刚,当初跟随袁术起兵的大将们,如今就只剩下他和张勋了。
  见到袁耀表情淡然,他心底稍稍心安,又继续禀报道:“臣有二事,不知当不当禀奏?”
  袁耀微微皱了下眉头道:“奏。”
  梁刚道:“魏王来使,说要驰援豫州,须请陛下答应两个条件。”
  袁耀淡淡的哦了一声。
  梁刚看了一下袁耀的脸色,又继续说道:“其一、交出传国玉玺;其二、陛下投于魏王麾下,封为豫州刺史。”
  “放屁!”袁耀怒骂了一声,却并未像梁刚想象中的暴跳如雷,脸上依然平静如水。
  “是。”梁刚急忙附和道。
  “他不过一个袁家庶子,岂敢如此狂妄,给朕将来使轰走。”
  “是。”
  “另外一事呢?”
  梁刚又看了一下他的脸色,鼓起勇气道:“汉帝钦使求见,当为招降而来。”
  袁耀脸色一凝,默然无语。眼中光芒闪烁。
  许久,他才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朕既已自立为帝。又岂能再俯首为臣。不见!“
  “是。”
  袁耀又端起案几上的酒杯,将杯中的残酒一饮而尽,另一只手在怀中的美姬那巍巍的山峰上一阵轻揉慢捻,弄得那美姬全身轻颤,轻声娇吟不已。
  袁耀咂了咂嘴,不知道是在品味美酒的滋味,还是在品味手中那软玉温香的感觉。突然抬头凝视梁刚,低声喝道:“杨弘都降了,你为何不降?”
  梁刚不觉额头冒汗。随即正气凛然的说道:“臣,生是大陈人,死是大陈鬼,大丈夫死则死矣。岂能屈节。”
  袁耀点点头道:“甚好!甚好!”
  沉默了一阵。又问道:“大将军何在?”
  梁刚道:“汉军已到京师二十里之外,大将军正在城头布防,欲与汉军决一死战。”
  袁耀眉头微微展开,轻声说道:“大将军忠心耿耿,朕亏待他了。”
  语气之中略带愧疚。
  梁刚告退。
  怀中的美姬望着梁刚离去的背影道:“梁将军还是挺忠心的。”
  “杨弘之前也很忠心的。”
  袁耀淡淡的说道,双手却没有停,很快将那美姬像剥粽子一般剥了个精光。
  “嗯……陛下今天已要了三次了,要注意……身……体……啊……”
  屋内火光熊熊。温暖如春。袁耀却心如冰冻,只有美酒和女人。才能使他忘记寒冷。
  ……
  汉军围城了。
  半年平叛,百战沙场,今天,他们终于杀到了谯城下。
  大局既将砥定,三军士气饱满,同城头守军的慌张气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无数的士兵光着脊梁,在烈日下忙碌,兴奋地用砍伐来的木头建造着攻城器械,阳光照在他们黑黝黝的肌肤上,汗水闪闪发光。
  汉字大旗在烈日下竖得笔直,十万汉军在谯城下扎下十里连营,旗幡招展、营盘连天,那威风气势,令城头守军望之丧胆。
  刘协沐浴更衣,换上了隆重的冕服,头戴冕冠,身著百鸟朝凤之紫玄衣,下穿龙游天下之朱红裳,脚踏青龙摆尾之金丝靴,在数位猛将的拱卫下巡视城下阵地,所过之处,将士欢呼,如同大海狂啸一般。
  谯城之内。皇宫。德阳殿。
  袁耀从龙床之上慵懒的爬起,迅速穿衣。
  身边的美姬急忙翻身坐起,娇呼道:“陛下岂可亲自穿衣,当由臣妾来服侍陛下。”
  袁耀不语,迅速将衣裳穿戴整齐,走到铜镜前细细将头发梳理好,端端正正的戴上冕冠,仔细在镜中照了许久,这才从铜镜前的梳妆台上拿起一个锦匣,对那美姬道:“你跟朕一场,朕也不愿亏待你,此匣中之珠宝可保你一生衣食无忧。你速速出宫吧,待得城破时混在百姓之中出城。”
  那美姬也穿戴整齐,走到袁耀身前深深的鞠了一躬,接过锦匣一言不发的往外走去。
  袁耀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
  突然,随着一声惨哼,那美姬缓缓转过身来,随即轰然倒下,手中抓着一根带血的金钗,一缕鲜血从喉头缓缓流出。
  “爱妃!”
  袁耀一阵嘶吼,冲上去抱住她的娇躯。
  殿外传来急剧的脚步声和吵闹声,一队红衣侍卫气喘吁吁的飞奔而来。
  “启禀陛下,梁刚贼子临阵叛变,开城迎敌,如今汉军已攻入西门,城中将士不敌,大将军已战死,还请陛下速速随我等出宫。”
  袁耀全身一震,随即惨然大笑,笑声中充满悲凉和无奈。
  “魂迷chun梦,终究是空。哈哈……”
  ……
  “城破啦,城破啦,燕军进城啦!”
  百姓惊慌地满街奔走,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汉好象天塌了似的踉跄奔跑了几步,一跤跌倒在地。随即,大队的铁骑从他身边疾驰而过,马蹄声“哗啦啦”听得人心惊肉跳,那队伍最前一人,手中掌着一面大旗,迎风猎猎,正是一个“汉”宇。
  “天啦,汉军进城啦!”
  老汉又疯狂地喊了两声。跑到旁边一栋房子的滴水檐下站着,眼看着汉军不管步骑,皆如洪水一般地从他身边奔驰而过。老汉魂不附体地叫了两声之后突然醒悟过来,仔细想想:“汉军进城…跟我这糟老头子有什么关系?”
  老头儿老实了,贴着墙根站定,不再叫嚷,也不再动弹,偶一回头,突然发现旁边窗棂上戳了个窟窿。主人家贴在窗户上,露出一只眼睛,正在观望着大街上的动静。忽然有一种好笑的感觉。
  汉军大军从西门一进来,满街满巷的老百姓便呐喊起来,汉军进城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开始许多老百姓尚惊慌失措的乱奔乱跑,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城中的守将、兵士大部分都一个个将手中的兵器举在头上。整整齐齐的站在大道两旁。城中偶尔有厮杀的。也是很快就平息下来了,反倒是少数乱奔乱跑的百姓误入交战阵中,白白的丢失了性命。
  百姓们终于明白过来了,他们原本就是大汉的子民,现在陛下来剿灭叛贼,他们跑什么跑。很快百姓们安静下来了,跑得快的各回各家,跑得慢的就乖乖站在街道旁给汉军让路。
  一阵暴烈的马啸声传来。如同虎啸龙吟,道旁的百姓和降兵不觉抬起头来。朝马鸣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个身穿冕服冕冠的俊美少年,腰佩龙渊剑,手持九龙戟,骑着一匹宛若九天下凡般的神驹,在无数将士的簇拥之下,奔驰而来。
  那一刻,道旁的军民齐齐惊愕住了,一动不动的望着这个少年。他们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汉天子,司隶一带百姓口中的大德仁君。
  刘协在众将士的簇拥之下往陈国皇宫奔去。
  百官朝会殿。
  一个同样身穿冕服头戴冕冠的少年,端坐在金龙椅上,左手持着一方大玉,右手持剑,威风凛凛的俯视着朝堂之下,似乎正望着殿下的文武群臣。
  殿堂之外,人声鼎沸,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一群人昂然而入,闯进了空空荡荡的大殿。
  刘协排众而出,冷冷的注视着龙椅上的袁耀。
  两人四目交接,对视了许久。
  袁耀突然大笑道:“刘协,你终于来了……今既已见朕,为何不拜。”
  “放肆!”刘协身边的几名将领齐声呼喝,就要上去将他砍杀。
  刘协双手轻轻一摆,制止住众将。
  “‘明月兮照我心,我心兮付瑶琴。瑶琴兮述我意,我意兮揽明月’。一别经年,昔日歌声仍在耳畔。当年袁卿若肯听朕之劝告,何至如此。”刘协淡淡的说道。
  袁耀哈哈大笑,长身而起,亮出手中的玉玺,冷声说道:“此玉乃传国玉玺,得此玉者方是受命于天的皇帝,否则就算一统了天下,也终究是白板皇帝一个。你若敢与朕比剑,赢了则此玉玺归你,从此你就是名正言顺的汉帝,即便是西汉的刘辩也只是伪帝一个;若你输了,则奉朕为主,供朕驱驰。”
  刘协冷冷一笑道:“朕是不会与你决斗的。”
  袁耀再次得意的大笑,轻蔑的问道:“莫非你怕了么?”
  刘协笑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