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重生传奇 >

第160章

重生传奇-第160章

小说: 重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5】浑江水变清了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这天,林紫纹正戴着大草帽和李泽涛两人在当滨水缓的地方钓鱼。
李泽涛今天运气出奇的好,这时已经在尾数和重两方面远远超过了钓鱼高手林教主,正企求老天爷保佑自己的优势能保持到最后,身后的手包里传来一阵电子音,是大哥大中央委员。
“喂,啊?啊……嗯,嗯嗯,你稍等。”李泽涛对着大哥大嗯啊了半天,然后把大哥大递给了正捏着面团的林紫纹。
电话里听到的这个消息让李泽涛很惊讶,分神间他没注意到自己接电话时鱼漂已经颤了几颤,这时鱼钓上的肉蛆早被吃掉了。
“爸,啥事?”林紫纹接过电话一扣是爸爸林从武打来的,觉得有些奇怪,什么事让他不等着晚上回家再说,现在就打电话来找自己了?父子俩聊了一会儿,大哥大的音量很大,旁边的李泽涛也能听清另一端林从武说的话。林紫纹心分两用,听爸爸说话的时间手里也没闲着,鱼漂刚沉了,林紫纹单手用力一抖,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就提出水面了。
大哥大那边传来林从武有些犹疑的声音:“你说这这事是不是挺稀奇?我和他只见过两面而已,小郭也是,他突然就找上门来说这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林紫纹正用肩膀和脸颊夹着大哥大,两手忙活着给那条足有四两重的卿鱼取钩,想不到佟江里还能钓到这么重的鲫鱼,林紫纹和李泽涛都觉得稀罕。
沉吟了一下,林紫纹说:“我觉得这可能是件好事,晚上你让小郭来咱家,让我妈上楼下饭店订一桌菜,我看看能不能把王局长也找来,咱们唠唠这事。”
把大哥大还给李泽涛,还没来得及说话,刚抛下去的鱼漂又猛地沉了一下,林紫纹连忙提杆。这次钓到的是条比刚才那鲫鱼更大些地草鱼,林紫纹没压根没想到会是条大鱼,连忙收力遛了起来,幸好反应及时,才治山弄折今天刚换的碳素杆。
忙了一阵终于把大草鱼弄进了水桶里,李泽涛看着林紫纹兴奋的笑脸直翻白眼,心说现在这鱼是不是都被污染的变傻了,放着自己这边的肉蛆鱼饵不吃,偏去咬林紫纹那掺了大酱的破面团?
“走,找地方吃中饭去!”连钓了两条大鱼,林紫纹见好就收。
李泽涛看看表,离中午十一点还差几分钟呢,这时吃饭有些早了。可再钓下去恐怕自己也比不过连着钓了两条大鱼的林教主了,李泽涛只好悻悻的收了杆,把一大早专程跑到养鸡厂要来的蛆饵连着铁盒子一起扔进了江里。
这是一家位置偏僻、门面不大的小饭店,来吃饭的食客大多和李泽涛林紫纹二人一样,钓了鱼后拿到这里让厨师烹制,再点上三两个别的菜下酒,平时林紫纹钓到的鱼多半就在这里吃了。
离鱼客们收钓的时间还早,此时饭店里一桌食客都没有,林紫纹和李泽涛选了个挨着墙角的小单间,方便说话。
“市长找你爸和小郭啥事来着?上市?啥意思?”送茶水的服务员下去后,李泽涛压低声音问。
林紫纹解释说:“咱们紫禁城的执照上不是民营股份制嘛,这位徐市长上门是想问问,紫禁城有没有挂牌的打算。”
“挂牌?什么挂牌?”李泽涛边问边用大草帽当扇子扇风。
“挂牌就是股票上市进行交易。”林紫纹说完迫不及待地喝了口热茶,热天还是喝热水才通汗。
李泽涛还没土到接着问什么是上市的程度,好歹他也挂着几个总经理的名衔,这两年又学了许多知识,上市就是股票在证交所交易他还是知道的。
“那你是说,市长的意思是想让紫禁城搞股票上市,也整到证券市场上去让大家伙买卖?”李泽涛说完见林紫纹一脸你完全说对了的表情,又补充问道:“他管这闲事干什么?”
“怎么能说人家是管闲事呢?”林紫纹一脸夸张的不满:“做为一市之长,一个老百姓的父母官,带动地方经济是他的工作,让当地的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空家该做的正经事才对吧?”
李泽涛觉得林紫纹说听倒是对,可出于对官僚们的不信任,他还是和林紫纹唱起了反调。“那他怎么就认为上市了就能让紫禁城又快更好的发展呢?再说了,山城那么多国企,还有钢铁厂这个养着好几万人的老牌厂,要说上市的话,轮到谁也轮不到咱们紫禁城吧?”
“也对啊。”林紫纹笑呵呵地反问:“那你觉得他为啥偏偏找上咱们了?”
“哼哼。”李泽涛不悄的撇了撇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那也未发,没准人家还真是为了咱好呢。”林紫纹反诘李泽涛:“你这是小人之心知道不?你这是狗咬吕洞宾知道不?小鬼,想当然就所以然的思想可要不得啊。”
“少跟你哥装文化人。”李泽涛忍俊不禁,又有些不服气的说:“要不咱俩就打个赌,他要是真为了紫禁城好,就算我输了!”
“少来,我可没说和你赌这个。”林紫纹可没打算打这场没有把握的仗,他对这个新上任的徐市长只是一知半解,万一这位徐大市长真是来捞好处的,岂不是既要给市长大人上贡又要输了这场赌赛?暴发户可不想坏事成双。
“那,给王局长打个电话,问他下午下班后有没有空来我家吃个便饭。”林紫纹把桌上李泽涛手包里的大哥大掏出来扔给李泽涛,边往外走边说:“我上厨房看看咱的鱼,可惜突然来了正事,这鱼不能下酒了。”
饭店老板也是个钓鱼迷,可惜水平很差,江鱼钓不到,平时只能到附近部队的养鱼池里过过瘾。听厨师说这两条大鱼都是林紫纹刚从佟江里钓出来的,老板羡慕得直匝嘴,非要请教一下钓鱼的技巧,好客的林紫纹干脆请老板进包房里一起吃这顿饭,老板也不含糊,让厨房添了两道好菜,最后饭钱还给抹了个大零头。
吃完这顿饭,林紫纹和李泽涛才知道了今天钓到两条大鱼的原因。以前佟江里有大鱼的,一斤以上的鲤鱼和半斤来重的鲫鱼很常见,还有人靠捕鱼为生,后来人口多了,污染重了,江里渐渐的就没了大鱼,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更是连二两以上重的鱼都看不着了,只剩下些俗称白漂子柳根子之类的小河鱼,个头自然小的可怜,往往一斤能称上百条。
就这样,靠捕鱼为生的人早就改行了,污染使江里没了大鱼,钓鱼的人们也纷纷改去水源地和一些偏远的地方,不再在已经沦为浑江的佟江里钓鱼。后来情况变了,先是山城的污染大户们的生意渐渐不景气起来,造纸厂、林业化工厂、棉纺厂等等不同程度的每年都要停产几个月,间接上降低了排污量,减轻了对佟江的污染。而第一污染大户山城造纸厂更是在去年冬天彻底停产了,饭店好板的话使林紫纹和李泽涛恍然大悟,可不是么,难怪佟江的味道不那么腥了,水不那么浑了,鱼也变大个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至于林紫纹钓到的那第一斤多重的草鱼,它并不是佟江里土生土长起来的,虽然大家都知道92年发了一次大水,可佟江上游以前的森林植被早被开荒和砍伐破坏了,这几年哪一年夏天都有养鱼池被大水冲垮的事情,这条鱼能长到一斤多,虽然多半体重是在养鱼池时被人喂出来的,后来顺着鱼池决堤的水流进了佟江,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才成了林紫纹的猎物。
李泽涛对造纸厂等一干厂子没什么感情,可对佟江的污染却是很在意的。在开车去交警大队的路上,李泽涛和林紫纹说起了自己小时候还很干净的佟江,那时候江里还有青色的河蚌、透明的皮虾,有两只大钳子倒着游水的水喇蛄了,青蛙也不见了,只剩下些不怕脏的癞蛤蟆生活在江边,还有恶心的蚂蟥在江里四处游荡。
佟江比以前干净了,李泽涛很高兴,那些造纸厂化工厂什么的不是停产了么,停的好,如果能让佟江恢复以前的样子,这些厂子彻底黄了才好呢。至于厂子黄了以后那么多工人怎么办,李泽涛的想法倒是很超前,紫禁城不是缺人么,让那些年轻的工人过来上班,至于年
纪大的和退了休的应该也没事,反正这些厂子已经好多年不盈利了,在靠国家贷款养着,既然这么多年都养过来了,国家还会把他们扔下不管了么?

【206】徐笑庸

徐笑庸前几天刚刚过了三十六岁的生日,做为一市之长,三十六岁的他正是黄金年龄,远没有他的名字那样让人觉得老气横秋。
能成为山城的市长对徐笑庸来说是个意外,谁也想不到山城的原市长干得好好的突然就下台了,一下子就空出这么个肥缺来,因为一时又没有省里重点栽培的人物等位置,这个位置又不能闲着,就成全了在附近一个城市做了两年副市长的徐笑庸。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烧过后,徐笑庸发现自己做的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省里指示让自己和新来的书记暂时不要高调做事,更是让徐笑庸觉得自己这个市长做的有些憋屈。
在山城的老百姓看来山城最近几年汉安好了,街道宽了、干净了些,这些都是上一任政府的工作成果,还不错,可到了徐笑庸这一任市长,要做政绩可就远远不是在马路上栽几棵树那么简单了,国企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到时候肯定会给山城带来巨大的震荡,自己的工作可不像上一任那样仅仅是修修路、抓抓治安,搞几个新项目就行了,心机敏锐的徐笑庸已经预感到,稳定山城的经济才是自己工作的重头戏,几年内哪怕是不能修一条路都不要紧,只要能把国企改制的事情圆满顺利的做好,自己就算成功了。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首先第一点就要解决几万人的再就业问题。如果这几万人是陆续下岗的,徐笑庸可以想办法搞搞招商引资,或在当地找找能人弄上几个项目,慢慢消化掉这些失业的人,可看国家的意思显然是想大刀阔斧的搞,山城的这几万人恐怕在几年之内就会全都失业,同时给这么多人解决失业问题可是件天大的难题,这件事就像在胸口压了块大石一样,让徐笑庸寝食难安。
由于这场大运动是全国性的,反复思量后徐笑庸果断地把目光落在了身边,搞招商建厂拉动经济解决就业?他不是没这么考虑过,可是换位思考一下,恐怕全国有他这种想法的政府领导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大家都争着抢着去引资,哪来的那么多资金等着被人用?徐笑庸自问山城还没有在这样的大地竞争压力中吸引到大笔资金的优异条件,所以选择了内部发展来解决问题。
忙碌了几个月后,徐笑庸对国有企业的僵化和臃肿伤透了脑筋。技术落后的人造毛皮厂还在用着三十年前的老设备老技术,效益半死不活的,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家厂如果得不到巨额资金的支持,彻底是死路一条了。还有山丑的葡萄酒厂,昔日辉煌的背后现在只剩下资不抵债的现实,把整个酒厂卖了都还不上国家给厂子这些年投入的贷款。酒窖里一眼望不到头的酒罐全是满满的好酒,可就是没有销路,工人们整月整月的放假在家呆着,这个厂缺能人啊!
类似的地方比比皆是,徐笑庸越接触越心惊,越统计越心凉,风动工具、林业化工、人造毛皮,五服六药,全是靠吃贷款赔钱运转的,好一些的暂时还可以自给自足,差的完全是在食老本,而如果国家一狠心要求这些企业按时还贷,等待它们的将是无一例外的破产。
当然效益好一些的企业也有,比如石油化工厂和各厂矿,还有一些成立年头不多的小企业,这些单位暂时还没有效益,如果不走错路地话挺过这一关不成问题,还能稍稍帮政府缓解一下巨大的就业压力,可是真要塞给他们一大批人,可以预见,这些被迫背上包袱的企业今后的路将会很崎岖难走。
就在徐笑庸几乎已经想不出什么办法,决定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的时候,深知领导疾苦的僚给他提了个醒,这位幕僚问市长,山城有个叫紫禁城的私有股份制企业最近给所有工人涨了工资,您听说了么?
徐笑庸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突然眼前一亮,他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误区,而幕僚的这句话无疑就是带着自己走出迷雾的那盏灯。
国企不行了,为什么不找个体想办法呢?!徐笑庸马上把目光放在了山城的私有企业上面。徐笑庸发现自己钻牛角尖了,放着这么大的一个资源在眼皮底下,自己怎么就一直没注意到过呢?
很快,关于山城私企中利税大户的相关资料被整理汇总后送到了徐笑庸的办公室,一个闪亮的名字排在一串并不长的名单的最上面,并且在这个名单中还不是一次出现,紫禁城日用化工厂、紫禁城美容院、紫禁城制药厂,以紫禁城为名的企业在名单中独居前三。
亲手办这件事的工商局长很懂捕捉领导的心思,在这叠关于山城私营企业的资料中,有数页是关于紫禁城的,其中一页专门解答了新市长的疑问,这页是这位工商局长自己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