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珠宝首饰鉴评 >

第5章

珠宝首饰鉴评-第5章

小说: 珠宝首饰鉴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缅甸、泰国等都在世界宝玉石贸易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巴基斯坦、阿富汗境内不断发现上等和珍贵的宝石资源,也都正逐步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宝石出产国之一。

“珠宝”一词始现于《红楼梦》语“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现代汉语词典》里提及“珠宝,珍珠宝石一类的饰物。”

“珠”,在《说文解字》中,谓之“珠,蚌之阴精,水精也。从玉,朱声。或生于蚌,阴精所凝。”在《春秋》、《国语》中认为“珠,以御火灾是也。”而《淮南子·说山》又指出“渊生珠,而岸不枯。”

“宝(寳,宝)”,韦昭对《国语·鲁语上》“以其宝来奔”注释为“宝,玉也。”从汉字的起源和形成而论,“寳”字形成的背景和基础均为“含玉”、“藏贝”,像房子里有宝贝和美玉,家里藏有珍宝之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改写为“宝”,本意:珍宝。

“宝石”一词至迟出现在宋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玛瑙砌就栏杆,宝石妆成梁栋”中。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宋应星认为“凡宝石自大至小,皆有石床包其外,如玉之有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碧者唐人谓之毖毖,红者宋人谓之靺鞨,今通称宝石。以镶首饰器物。”

至于“宝玉石”,《后梁传·定公八年》说:“宝玉者,封挂也。”

“珠”、“宝”在华夏文明史中,如胶似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文化里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珠联璧合的哲理构建了家庭和谐、民族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天地人和景象,使中华民族永远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天然宝石

正如古罗马一位伟大哲学家普林尼所说:“在宝石微小的空间,它包含了整个大自然。仅一颗宝石,就足以表现天地万物之优美。”

1。定义

天然宝石,是指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的单晶体(可含双晶)。

2。分类

天然宝石种类很多。虽每种宝石都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和物理性质,但同时有些宝石之间又具有某些共性。因此,为更好地理解这种规律性和提高对宝石的鉴评能力,可将宝石划分为族、种、亚种3级类型(表1…8)。

这里的“族”,是指化学组成类似和晶体内部结构相同的一群类质同象系列的宝石,如石榴石族、长石族、辉石族、角闪石族等;“种”是指主要化学组成和晶体内部结构都相同的一种宝石,“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如辉石族矿物中的硬玉、绿辉石、透辉石等种;而“亚种”则是指同一种宝石,因化学组分中的微量元素不同,导致在晶型、物理性质(如颜色,透明度)等外观上有较明显变化的“亲缘”宝石,如刚玉宝石中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绿柱石宝石中的祖母绿和海蓝宝石。

3。特征

(1)所有天然宝石都具有以下共性

1)在适当条件下可自发形成多面体的自限性。

2)因晶体内部质点做规则排列,往往在不同方向上晶体的性质亦随之不同的异向性。

3)晶体具有格子构造,导致了晶体的结晶要素(晶面、晶棱、顶角)在晶体不同方向和部位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对称性。

4)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宝石与同种的非晶质体相比具有最小内能和相对的晶体稳定性。

(2)每种宝石都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通常表现出各自典型的规则几何形态(晶形)。这种形态又是其内部格子构造的外观表现。

(3)天然宝石常因生成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种类或形态的天然内含物。

(4)天然宝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常产生应力裂隙或碎裂结构,以致发生光性异常或次生变化(蚀变)。

(5)天然宝石可因晶体构造缺陷和微量组分的加入而致色,而且颜色常有浓淡不匀之变。

(6)天然宝石,特别是高档名贵宝石的晶体,通常都很细小,而且双晶、聚晶常现。

4。标识

名称,是物质属性的人为代号。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有关宝石的定名,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宝石名称的标识多种多样:或以颜色,硬度;或以产地,国家,人名;或以特殊光学效应等命名。

我国珠宝界出版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推荐标准(GB/T16552),是以矿物(岩石)名称作为天然宝石材料的基本名称,保留了部分传统名称。

对于天然宝石,在名称标识时,可直接使用天然宝石的基本名称或其矿物名称,无需加“天然”二字。

在定名时,还应遵循下列规则:

(1)产地不参与定名。

(2)禁止使用由两种天然宝石名称组合而成的名称,“猫眼变石”除外。

(3)禁止使用含混的商业名称。

二、天然玉石

玉,甲骨文字形,“象三玉之连其贯也”。“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三通与和谐。古人云:“玉,水之精,石之美也,盖天下坚洁精美之品无有过于玉者。”美,只是对事物表象按人类个体嗜好和追求所作的评价。古人辨玉,是“首德而次符”,“德”指玉质,“符”指玉色。

玉之“德”,孔子有十一说:“温润而泽,仁也;缜密而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道也。”许慎将其归纳为五德“润泽而温,人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玉之“符”,王逸正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猪肪,黑如纯漆”为佳。

1。定义

天然玉石,是指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岩石),少数为非晶质体。

2。分类

我国古代把天然玉石分为玉和珉两类。《荀子》云:“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玉石行业习以材料价值分为高档、中档、低档3类。而欧洲人则提出玉和玉石的二分法,又将“玉”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而把其他的玉雕石料统称为“玉石”。

上述这些分类,都具有不确定性,无助于科学研究和鉴定依据。

自然界产出的天然玉石同天然宝石一样,玉石之间既具有特征性又具有共同性。从玉石学角度,可以族、种、亚种来划分(表1…9)。

3。特征

(1)天然玉石是由难以计数的一种或多种矿物质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工艺材料。〖Zei8。Com电子书下载:。 〗

(2)具有润泽而温,色相纯正的美观性。

(3)具有晶莹无暇,击之有音的灵透性。

(4)具有质地缜密,硬韧兼备的耐久性。

对于同一种玉则常以色相分品级。即玉的质地优劣,取决于颜色、透明度、净度、结构、绺裂诸因素。

4。标识

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规定:

(1)直接使用天然玉石基本名称或其矿物(岩石)名称。在天然矿物或岩石名称后可附加“玉”字,无需加“天然”二字,“天然玻璃”除外。

(2)不用雕琢形状定名天然玉石。

(3)不允许单独使用“玉”或“玉石”直接代替具体的天然玉石名称。

(4)标准中常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

三、天然有机宝石

有机宝石因具独特美质,备受世人宠爱。圆润的珍珠,世称“宝石皇后”,为印度、法国、菲律宾的国石,象征健康、长寿和富有,被推荐为六月生辰石,并将结婚三十年定为珍珠婚;外射精光、内含生气的琥珀誉为“小块太阳”,恩泽万物;“晶光夺凡目,奇彩照九州”的珊瑚,号称“无叶无果绛火树”,宗教界视为神的化身,吉祥的象征,被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选为国石,被推荐为八月生辰石,并将结婚三十五年定为珊瑚婚;质地细腻、肃穆凝重的黑色煤精,充作“未亡人”的首饰,以寄托人们的哀思;辉宏壮观的砗磲,如王粲《砗磲椀赋》所说:“待君子之宴坐,览砗磲之妙珍。挺英才于山岳,含阴阳之淑真。飞轻缥与浮白,若惊风之飘云。光清朗以内曜,泽温润而外津。体贞刚而不挠,理修达而有文。兼五德之上美,超众宝而绝伦。”

象牙制品,在古代作为地位、身份的象征和生活用品。如周制,诸侯始执象笏(即记事用的手版),明以前一至五品,笏俱象牙,五品以下则用木。战国时,孟尝君到楚国献象牙制的床,“象床瑶席镇犀渠,雕屏合匝组帷舒”(鲍照《代白舞歌词》)。用象牙制作的筷子,据《韩非子·喻老》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用象牙制作的笛子,周密《齐东野语·混成集》记载:“翁一日自品象管作数声,真有驻云落木之意,要非人间曲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双鸟朝阳纹和蚕纹的象牙器物,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了19件精美的象牙制品,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兽面纹嵌绿松石象牙杯,杯身通体刻满细带纹,十分精美和宝贵。河南陕县春秋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柄象牙铜剑,鞘以整块象牙雕成,通身布满了蟠螭纹,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唐宋以后,我国牙雕制品更赋艺术性。

如果说,五光十色的石质宝石具有阳刚浓烈之美,有机宝石则显示了阴柔温顺之德。国内外的古代统治阶级,都用高档有机宝石装饰王冠、官服、官帽、朝珠等以显示自己的权利、王位和官级。如我国清朝官员的帽子,用红珊瑚装饰的是二品官的标志。皇后、皇太后和皇贵妃在皇帝大典时要挂三串朝珠:中间挂东朝珠,左右挂的是红珊瑚朝珠;一般贵妃是中间挂东朝珠,两边挂青金石朝珠;而妃嫔的中间只能挂红珊瑚朝珠,左右挂琥珀朝珠等。这说明有机宝石的质量、颜色、种类在表示古代王孙贵族的地位和权利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标志作用。

1。定义

由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可用于装饰的固体称为天然有机宝石。人工养殖的生物产品(如珍珠、玳瑁、象牙等)亦归此类。

2。分类

按生物分类原则,可分为动物类有机宝石和植物类有机宝石两大类。各类可进一步分为种和亚种(表1…10)。

3。特征

有机宝石是由无机质和有机质组合的混合体,遇酸起泡(溶解),高温下可部分灰化。

(1)除硅化木外,硬度一般小于4。

(2)具生物组织的结构和构造。

(3)密度均在3g/cm3以下。

(4)受热后有芳香气味(除硅化木外)。

4。标识

(1)直接使用天然有机宝石基本名称。除“天然海水珍珠”、“天然淡水珍珠”和“天然珍珠”外,无需加“天然”二字。

(2)养殖珍珠可简称为“珍珠”;养殖海水珍珠可简称为“海水珍珠”;养殖淡水珍珠可简称为“淡水珍珠”。

(3)不以产地修饰天然有机宝石名称,如“波罗的海琥珀”。

四、观赏石

观赏石是天然艺术品,又称美石、雅石、奇石等,极具观赏性和收藏性。我国素有爱石、玩石、采石、藏石的美德,常将观赏石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寓意深邃。虽国标GB/T16552中未列其名,但仍因它特有的“鬼斧神工”、“惟我独尊”而价值无限。千百年来它已是珠宝玉石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天工神石,理应成为“珠宝玉石”中的“石”的代名词。

1。定义

观赏石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人文价值和收藏价值,可移动的稀奇造型的石质景观品。

观赏石不同于其他宝石,它既无固定的宝石(矿物)或玉石(岩石)属性,又无随机的人工造化;虽属自然景观之列,但又不同于奇峰伟岳之巨。可谓珠宝易得,一石难求。

2。分类

观赏石具有寓神于形、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诱人遐想的天然灵气,胜似精雕细刻的珠宝玉器。根据其千姿百态的绮丽造型、姹紫嫣红的色彩、变幻无穷的花纹和坚贞沉静、孤高竹节的气魄,可将观赏石分为四大类(表1…11)。

3。特征

观赏石是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石质景观品,一品一绝,举世无双。它既有别于人造工艺品,又有别于自然景观伟岳,精美奇特,令人观止,玩味无穷。

(1)天然性。观赏石是浑然天成的自然石质艺术品,允许人工修整,但不准精雕细刻。

(2)稀奇性。观赏石具有独一无二,罕见难求,构体趣妙,玩味无穷的属性。

(3)史诗性。观赏石是地质事件、历史事件的产物,诗画似的记录了各种事件的真实过程,包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