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第7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颍サナ浅翟匚淦飨低尘陀腥鲅芯克谙嗷ゾ赫杂行傅【突岬贾孪乱唤锥蔚木鸭跎佟�
尼亚萨兰重工是罗克所有的私人企业,不是联邦政府下属部门,所以在尼亚萨兰重工工作压力相当大,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享受到州市两级政府和尼亚萨兰重工提供的各种福利。
罗克之所以敞开了让基钦钠参观,目的就是让基钦钠了解尼亚萨兰的工业模式,罗克投资这么大,才有了现在尼亚萨兰的局面,这一切罗克不可能和人分享,就算是伦敦也不行。
“尼亚萨兰重工成立以来,前前后后一共投入超过1000万兰特,我不是慈善家,投资是要利润的,军情局收买工程师的方法就错了,想要尼亚萨兰重工的技术很简单,拿500万来,就可以得到尼亚萨兰重工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个条件够廉价了吧。”罗克真不是狮子大开口,搞科研就是烧钱,小斯的南非公司,为了解决食品的长时间保存问题,每年也要投入几百万经费进行研究,要是有人试图偷走南非公司的研究成果,小斯杀人的心都有。
罗克也一样,对于伦敦军情局高抬贵手,罗克已经是看在“血浓于水”的份上,要是军情局还不知趣,那就别怪罗克痛下杀手。
“军情局每年的经费都没有几百万——”基钦钠无语,对于罗克这个大资本家来说轻而易举的事,对于伦敦军情局来说难如登天。
“呵呵,元帅,你怕是不知道,军情局每年的灰色收入都不止几百万。”罗克揭军情局的老底,伦敦军情局每年的财政预算确实是很少,但是伦敦军情局绝对不穷,和布拉德一样,伦敦军情局赚钱的路子多得很,恐怕基钦钠这个前任战争部长都不知道。
伦敦军情局在分拆之前,隶属于战争部管理,基钦钠这个战争部长不知道军情局的具体情况很正常,就像罗克也不知道布拉德现在到底有多少成员一样。
“怎么可能,几百万可不是小数字——”基钦钠半信半疑,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一艘最新式的无畏舰也就一百万多点,现在因为物价飞涨价格上涨了一些,但是还没有上涨到几百万的程度。
“昨天迪亚士税务部门和警察部门联合行动,在鲸湾查封了几家有违规商业行为的公司,粗略估计,这几家公司每年的盈利加起来在150万兰特以上,这还是被查出来的,没有被查出来的又有多少?”罗克轻描淡写,背后的刀光剑影却让人心惊肉跳。
基钦钠皱眉,虽然基钦钠并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是罗克这么直接拿出来说事,那么那些被查封的企业肯定和伦敦军情局有关。
而且听罗克的意思,南部非洲这边应该还掌握有不少情况,并没有把和军情局有关系的企业全部查封,这说明南部非洲的相关部门还是手下留情了,要不然罗克不会加上最后一句。
在研究所三楼的开放式办公室内,几十个年轻人正在埋头工作,他们每个人面前的办公桌上都堆满了稿纸,研究工作要进行的大量数据计算就是在这里通过手工完成的。
也不能说是手工,很多年轻人的办公桌上都摆着一部外观奇怪的机器,这是现在最先进的手摇式计算机。
想不到吧,1918年计算机就已经问世了。
只不过这个时期的计算机还比较原始,而且是机械结构,并不是电子结构,早在1878年,在俄国工作的瑞典科学家奥涅尔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手摇计算机,从此计算机风靡于世。
马南注意到罗克的目光,马上抬手把一个正在工作的华裔青年叫过来:“勋爵,这种计算机是冯亲手改进的,我们之前使用的计算机要从德国购买,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冯可是天才,他六岁时他就能用英语同老师互相开玩笑,那时候他就能心算做八位数除法,到八岁时掌握微积分,十岁时读完了四十八卷的世界史,十二岁就读懂领会了波莱尔《函数论》——”
马南满脸骄傲,罗克和基钦钠都惊讶莫名,原来以为这种“天才”只存在于小说里,没想到现实中居然真的存在。
“那么,冯,你现在多大?”罗克真的好奇,看冯的样子年龄并不大,和刚进大学的新生差不多。
“勋爵,我已经18岁了,两年前从尼亚萨兰大学毕业——”冯鼎激动地满脸通红,两年前——那就是16岁就从尼亚萨兰大学毕业。
罗克一阵恍惚,自己16岁时好像还在上高中——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和罗克相比,冯鼎就是标准别人家的孩子。
“上帝,如果他不说,我一定以为这孩子在上中学——”基钦钠满脸震惊,华人和白人相比确实是发育比较晚,很多十几岁的白人小孩,看上去就跟四十多的中年人一样一脸苦大仇深。
这里的发育指的是身体,智力上华人发育的可不晚,在尼亚萨兰,多数情况下,华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白人学生,以至于有些白人家长抱怨学校给华人学生的关注太多。
其实都一样,老师都喜欢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和肤色无关。
“好好干,冯——这种手摇计算机,应该算是挺先进的吧——”罗克的关注点和基钦钠不同,在罗克的记忆力,好像电子计算机要到二三十年以后才发明出来,那么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前,手摇计算机应该还有二三十年的应用前景。
“当然,我们先后采购过十几种计算机,现在我们使用的这种计算机是最好的,其他研究所都要到我们研究所来取经,求我们帮他们改进计算机。”马南与有荣焉,虽然马南是行政领导,但是六所的研究成果,也有马南的一份功劳。
“那么为什么不投资建厂,对这种计算机进行大规模量产呢?”罗克不是科学家,但是罗克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大规模量产——我们考虑过,但是没钱——”马南满脸无奈,虽然六所有拨款,但是创收也很重要啊,谁会嫌钱多呢。
“回头给尼亚萨兰公司写个报告,尼亚萨兰公司投资,你们六所百分之二十股份,记得给冯的开发费用不能少,不要躺在成绩上睡大觉,继续对计算机进行改进,努力吧!”罗克最后几句话是对冯鼎说的。
冯鼎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还不知道他就要发财了。
第1000章 墨菲定律
罗克和基钦钠刚走出办公室大门,就听到身后传来巨大的欢呼声。
南部非洲的产学研体系,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研发人员的利益。
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购买专利都是一锤子买卖,只需要支付一笔费用,就能将专利买断,和专利产生的利润相比,买断费用非常低,和研发人员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尼亚萨兰在这方面很成熟,百分之二十股份最大程度保证了六所和冯鼎的利益,让冯鼎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对计算机进行改进,这对六所其他工作人员,甚至对知道这件事的所有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现在的手摇计算机价格非常昂贵,不要小看百分之二十股份,即便最后给冯鼎的只有百分之十,那也代表着每个月上万乃至数万兰特的利润,这就是知识的价值,只有全社会都深刻认识到“知识就是价值”这一点,才能让全社会形成对知识,对文化,对科学的追捧,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听到身后的欢呼时,罗克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微笑,尼亚萨兰的强大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确实是不患天下不太平,但是不能让国家富裕,不能让国民安居乐业,科技强大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促使全社会不停向前进步的动力。
所以国民经济支柱应该是科技,是工业,是无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科研人员的忘我努力。
基钦钠的认识没有这么深刻,但是基钦钠在感叹尼亚萨兰科技底蕴之深厚的同时,也对罗克的处理方式感兴趣。
换成是英国,即便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实用科技,要实际应用也面临很多困难,不仅仅是臃肿低效的政府机构,英国本土的富人同样缺乏罗克这样的雷厉风行,那些大贵族只想保住拥有的财富,拒绝任何形式的改变,而那些商人则是忙着跟贵族争权夺利,这肯定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这就是南部非洲希望拥有更大自主权的原因,同样的一件事,如果是在伦敦,要通过的话恐怕没有三五个月根本无法实现,甚至三五年都有可能,就拿我们刚刚见到的计算机来说,都不用说三五年,说不定三五个月之后就会被同类产品取代,到时候损失的又何止是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可能是在某一个行业里的统治地位,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影响力。”罗克就事论事,英国国会是什么德性基钦钠也知道,火不烧到眉毛上,那些国会议员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扯皮。
就算火烧到眉毛上,只要烧的不是我的眉毛,那么也不是那么着急。
对于这个问题,基钦钠也深有体会。
世界大战爆发前,基钦钠从南部非洲订购了200万支步枪,这个决定当时并没有得到国会的批准。
后来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国会指责战争部没有做好相关准备,然后基钦钠就在议会说明了这件事,当时议会200多名议员为基钦钠的高瞻远瞩起立鼓掌,反对党领袖乔治·阿瑟爵士还亲自向基钦钠表示感谢。
结果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英国国会就通过多项法案,从基钦钠手中收走了绝大部分权利。
那些国会议员估计不会想,如果下一次再面对世界大战,那么到时候战争部长还能做什么。
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基钦钠沉默不语,有些事他也知道,但是他也无法改变,大英帝国现在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艰难挣扎的破船,对比旁边正披荆斩浪的新锐战舰,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罗克和基钦钠离开之后,冯鼎马上就迎来研究员们的祝贺。
“恭喜你,冯,你这次要出名了,这可是勋爵钦点的投资,尼亚萨兰公司一定会顺利通过。”六所资格最老的研究员坎伯兰哈哈大笑,坎伯兰是德国人,很久以前就在尼亚萨兰汽车集团工作,分拆之后才来到尼亚萨兰重工。
对六所这些年轻的研究员,坎伯兰一向都很照顾,年轻研究员们也很尊敬坎伯兰,或许坎伯兰的思维不如年轻研究员们敏捷,但是坎伯兰经验丰富,从来不吝啬对年轻研究员们的指导,在六所也算是德高望重。
“出名是肯定的,关键是钱啊,好多钱,冯鼎,你这次真的要发财了——”一个年轻研究员满脸羡慕,名利双收是所有科研人员的梦想。
“满脑子就知道钱钱钱,用心工作,搞好你的研究,说不定你也能成为第二个鲁道夫·狄赛尔。”马南过来撵人回去工作,鲁道夫·狄赛尔是所有科研人员的偶像,凭借柴油机专利,鲁道夫·狄赛尔担任理工大学校长,每年获益上百万兰特。
把研究员们都赶回去工作,马南直接把冯鼎叫到办公室。
这时候马南才发现,冯鼎改进之后的计算机居然还没有申请专利。
这是六所的失误,冯鼎或许不知道改良计算机的价值,马南不该忽略。
“都是我的错,等下我就给集团法务部发电报,让法务部马上注册专利。”马南亡羊补牢,尼亚萨兰重工每年诞生数百项专利,除了在英国要申请专利之外,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要申请相关专利,这样才能保证尼亚萨兰重工的利益。
而申请专利这种事,科学家们多半是不擅长的,所以尼亚萨兰重工也有自己的法务部门,不仅负责世界各地的专利申请,同时还要负责维护尼亚萨兰重工的权益。
尼亚萨兰重工生产的不仅仅是装甲车和坦克,同时还生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未来尼亚萨兰重工还将向其他领域涉足,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务部门很重要。
“回去之后好好工作,不要让暂时的成功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你今年才18岁,前途不可限量,未来还有更大的成功等着你——股份问题你不用担心,尼亚萨兰公司投资之后,咱们六所可能会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收益,其中百分之十属于你,那会是很大一笔钱,就算你就此退休,一辈子也会生活无忧,但我想那不是你想要的。”马南把冯鼎叫过来是打预防针,十几岁的年龄,贸然拥有一大笔财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不正确引导,可能一个天才就此泯然众人。
“所长请你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冯鼎是个聪明人,知道应该怎么做。
开玩笑,八岁就掌握微积分的人,不要用一般的天才来形容这种人。
“那就好,你现在还住在单身公寓吗?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准备住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