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金融霸主 >

第355章

重生之金融霸主-第355章

小说: 重生之金融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不到我们国家的一半人口。
    可我们国家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三千七百亿美元。
    三千七百亿美元啊,连人家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再有北欧,瑞典、挪威、芬兰,这几个国家地处北方极地,气候条件极度恶劣,可人家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多少?
    就说瑞典吧,瑞典的人均生产总值足足有三点六万美元,是我们的一百倍。
    足足一百倍啊!
    小沈。
    你知道一百倍是什么概念么?
    这意味着,我们跟人家的差距至少有一百年的距离,你明不明白!
    难道你就没有发现,这些在全球经济名列前茅的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点?
    自由的市场。
    以英国为例,70年代石油危机让英国经济陷入了持续的低迷,但随着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推动私有化进程的同时,又推动了金融市场自由化,仅仅十年时间就让英国走出了低迷周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新高点。
    英国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自由的金融体系,就是因为英国全面放开了金融管制,才让全球资本流入英国,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再有瑞典。
    1982年,瑞典全面放开金融市场,以自由的市场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每一年,瑞典的经济都在不断刷新新的高点,也正是因为市场的自由才让瑞典人均GDP达到了三点六万美元。
    还有芬兰。
    芬兰1985年实行全面的金融改革,以自由化的市场来迎接新的时代,这才几年,芬兰就连续赶超南非和津巴布韦,人均GDP收入更是达到了全球第十三名。
    小沈啊,我明白你的心情,也明白你对国家的一腔热情。
    可是,经济是一门科学,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够搞好的。
    一个两个可能是个例,但这些国家所有的发展轨迹,足以证明自由的市场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在场这些学生们都是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你这样你这样误导他们,难道不知道会对国家将来造成什么样的损害?”
    黄国强一番声色并茂的诉说,加上痛惜和愤怒结合在一起的肢体语言,令在场的学生们全都怔怔说不出话来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差距,就像是一道利剑,瞬间在不少经济专业的学生心里撕开了一道极其惨烈的创伤。
    国民生产总值,距离美国有近十七倍的差距,甚至就连跟意大利相比,都有足足三倍的差距。
    人均生产总值更是没法比。
    瑞典三点六万美元还不是排行第一,可华夏呢,三百一十六美元。
    足足一百多倍的差距。
    这意味着,在瑞典工作一年,收入是国内的一百倍。
    懂经济的学生,心里涌过一段从未有过的惶恐,有些人,更是脸色惨白一片。
    因为,他们爱这片国土,从出生以来,对这片国土就注入了很深的感情。
    在心里,他们为是华夏人而骄傲。
    这里,养育了他们,就像是父母一样,让他们长大成人。
    他们很希望以自己的能力,为这片土地付出自己的心血,就像是该去赡养自己的父母那样,反哺这块养育了他们的土地。
    可是一百倍。
    整整一百倍!
    这么大的差距,又有谁能够看到希望。
    打倒苏联、打倒美国帝国主义,打倒西方资本主义如今看来,这些曾经的呐喊是多么的无知而又可笑,苍白的就跟小丑一样被人嘲笑还不自知。
    一种叫做自信的东西,在飞速瓦解着,消沉着。
    有人很希望黄国强是在撒谎,可是理智又告诉他们,这种简单、直白到极点的数据根本就无法作假,一查,就完全可以查的到。
    黄国强根本就没有必要撒这种谎,也不可能会撒这种谎。
    苏联完了难道,真的只有资本主义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难道,只有全面自由的市场,才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
    如果放在后来,学生们不会去考虑这些政治问题,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学生们来说,思考政治和经济,早已经是根植在骨子里的习惯。
    无数个疑问,在学生们心里一一闪过,随之就是无边的恐惧和深深的失落。
    难道,国家走错了方向不然苏联为什么会完了,那些资本主义的国家的经济却愈发强盛!
    大道之争,直至灵魂。
    唐解放和沈建南都是这方面的行家,哪里感受不到现场众人情绪的急剧变化。
    一时之间,两人心里涌起无尽的愤怒,虽然黄国强一个字都没有谈到对国家、制度和根本的东西,但这种最直接的对比简直比最残酷的侵略战争还更加可怕。
    战争,只是杀人。
    而这种学术大道之争,根本就是在诛心。
    好一个留洋派!
    好一个狗汉奸。
    好一个买办教授。
    唐解放和沈建南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心里的杀机,华海是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这些学生走入社会,都会进入各个中枢部门。
    如果将来有一天,他们把黄国强的这套理论当成真理,那不用别人再侵略,整个国家都会成为其他国家的养分。
    自由滑天下之大稽!
    黄国强到底也是真正的教授级人物,对于人心的洞察那同样是炉火纯青,感受到场内众人情绪的剧变,眼里顿时闪过一丝得意。
    人,都是自私的。
    什么人之初,性本善,全特么扯犊子。
    在这些直接的经济数据面前,什么爱国情操、家国天下全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谁不想多赚钱?
    谁希望自己一生的努力,还不如别人一年的努力?
    像邓稼先和钱学森那种人终究是少数罢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得意的时候。
    看着一言不发的沈建南,黄国强努力露出了感叹和惋惜的神色。
    “小沈啊。就像你说的,结果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国家想要强大,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才能够进步。
    我们为人师表受人尊重敬仰,为什么?学生们尊重的不是我们,而是知识的力量。
    可是你
    哎!”
    啪啪啪
    突然,安静的教室内响起一道清脆的掌声。
    没错,就是一道掌声。
    因为鼓掌的正是沈建南,所以原本正准备鼓掌的学生们下意识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黄教授的表演真是精彩至极。沈某当真是佩服至极,但黄教授,你别着急啊。结果是衡量标准的唯一标准,难道你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话么?”
    哼
    黄国强不由冷笑了一声。
    他当然知道沈建南想说什么,但在结果这个无法更改的证据面前,任何强词夺理都是苍白无力的,他就不相信沈建南还能再整出来什么幺蛾子。
    唐解放这种人都快活成精了,一双眼简直就是火眼金睛,看着黄国强眼里那种小人得志的样子,他真想上去一巴掌拍死这么一个白眼狼。
    国家公费送他出国,到头来就回来这么回报国家,养条狗都比养这种玩意强。
    不过,唐解放到底是老成持重的一校领导,现在的局面明显对于沈建南不理,虽然明知道如今什么都无法撼动沈建南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但该做的戏还是要做的。
    “小沈。不许胡闹,快跟黄教授道个歉。今天这事就算了。”
    你麻麻批唐解放,有你这么拉偏架的么。
    没等沈建南开口,黄国强就赶紧往前一步站了出来。
    “校长。您别生气,小沈也就是年轻气盛和我在学术上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小事,我不会放在心里的。”
    一言既出,四周立马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黄教授好大度啊。”
    “沈老师的品性好想有点太那个啥了”
    “什么沈老师,他也就运气好赚点钱罢了,亏我以前还把他当成偶像。”
    “教授就是教授,看看人家这气度和修养,怪不得人家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一个资本家而已,我看他就是想收买人心。”
    “你们不能这么说沈老师,出国的多了去了,你们看到谁一次性为国家捐了这么多钱?”
    “国家也没有亏待他啊,不是为他在学校立了功德碑。”
    “”
    群众的眼睛是雪的。
    沈建南先是目无尊长抢了黄国强的课,又锋芒毕露处处针对黄国强,到头来站不住道理还想没理犟三分。
    黄国强就不一样了,总是一言不发处处忍让不说,到现在明显占了上风还谦逊有礼丝毫不计较沈建南的刻薄和针对,立刻就引来了四周学生们的好感。
    就是在这时,黄国强和蔼一笑,又开口了。
    “但是校长,年轻人总是需要涨涨教训才能够真的成长为国家做贡献的。您还记得我之前和小沈打的赌么?”

第二十一章 谁敢挖坑我就敢跳
    记得,当然记得。
    唐解放又不是老糊涂,这才几个月,他怎么会不记得黄国强和沈建南打过的赌。
    要是不记得,他又何必故意让沈建南退一步给黄国强道歉呢。
    所以,一瞬间,唐解放感觉自己可能要岔气了,不得不赶紧转过身,遮掩起自己脸上的表情。
    至于沈建南,一张脸极度扭曲,嘴角时而下坠、时而上扬,就跟突然患了委瑞氏综合征似的差点当差失笑。
    黄国强啊黄国强,给你个坑你特么就跳,你脑子是不是有坑啊。
    这老唐,也真是够坏的。
    没人知道教室讲台上的一老一小两只狐狸只是随意给黄国强挖了一个坑,更没人知道,黄国强已经主动跳进了坑里。
    听到黄国强说以前和沈建南打了个赌,顿时学生们就炸了。
    一个是从美归来的经济专业教授,在华夏经济、金融领域享有极高的荣誉,经常会有国企老总亲自来学校拜会,市里领导在制定一些新的政策时也会请求他的建议和方案,发表的论也是被各大高校作为教材进行研究生参考资料,甚至数次去帝都参加国家发展委员会的改革建议。
    一个是在华海大学百年历史中也难以找到的天才级人物,读书在华海,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级奖学金;任教在华海,教出的好几名学生提前结业不说,一参加工作就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足足两千万美元的利润,如果不是外汇管理局局长亲口承认,谁敢想象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学生就为国家从海外赚取了两千万美元。
    他本人,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人物,早在一年前据传就有数亿美元身家,一次性为学校捐助了上千万美元成立保险公司,并且推动了学校保险系的成立。
    而这样两个都处于经济金融领域最顶端的存在,居然打过一个赌。
    什么样的赌?
    “沈老师和黄教授以前打赌过,你们谁听过?”
    “卧槽。今天这堂课我算是没白来蹭,这可是大新闻啊。”
    “张志强,你们新闻专业的怎么也跑来凑热闹?”
    “你特么土木建筑专业都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你看那边,还有申城大学跑来的呢。”
    “各大高校多久没有这种盛况了,简直就跟古代百家争鸣一样,我敢打一分钱的赌,今天的学术之争,必有一人因此陨落。”
    “你特么不是废话么,都到这种地步了,谁输了,以后肯定别想在各大高校立足了。”
    “”
    不可抑制的好奇,让四周的学生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都是读大学的人谁都不是傻子,只要眼睛不瞎,哪个看不出讲台上现在虽然没有火药味,但那种诛心的杀机已经到了最后爆发的边缘。
    这种关于学术上的争论,到了这种地步,谁输了,那必然是身败名裂、名誉扫地的下场。
    “大梅。我好怕啊怎么办?”
    “不用怕。沈老师一定不会输得。”
    “你怎么知道?”
    “那个黄国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沈老师怎么可能会输。”
    “”
    一个角落里,两个明显要比四周学生成熟不少的年轻人站在一起,目不转睛看着讲台上的顶级对垒。其中一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看就颇有地位,另一人衣着简谱,带着眼镜,华海的一些人已经认出,他正是国际金融专业的老师赵爱华。
    但都这时候了,谁还顾得上谁啊,在众人不分彼此的推搡下,老师的身份也一点不好使,两人紧紧贴在一起,不用踮脚也被挤到了窗户上。
    不过,赵爱华现在也没功夫去计较这些,黄国强明明都已经占了上风却还在咄咄逼人,哪里有半点身为教授该有的气度。
    跟他站在一起的孙红兵到底是在国企混了一年多,察言观色的水平比起在学校的时候可是提到了不少,眼看赵爱华的拳头都攥到了一起,马上就意识到这家伙可能知道些什么。
    “老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