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力。
一直细心观察着兰文景的王金枝,看到此刻,轻咳一声,打断了男人的话,语气舒缓地再次叹息道,“唉,其实,我这次来,不是想让你为难,我只是想不明白,你心里的执念会有多深,那么多年都过去了,你仍然放不下啊,那位古城镇书记,也确实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他要为你活动一个纪委副处级调研员的位置,你不考虑一下吗?”
副处级调研员,兰文景听到之后,心里却有些震动,但却仅仅是震动罢了,正如刚刚说的那般,他快退休了,也不会再有太多想法,如果今天不是王金枝出面,哪怕对方拿出来再大的价码,他也不会随意改变心中近二十年的坚持!
退休前升一个级别,对兰文景来说诱惑确实很大,可以显著提高他的退休待遇,但是,与那一点待遇,不足以让他放下心中的宿怨!
“调研员虽然好,呵呵,还是算了吧,不知道周菜花是怎么想的,起码我还没有那么贱,他扔来的肉骨头,我为什么要去啃?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金枝,回去告诉他,我这个人不需要别人可怜,至于他家的小崽子……。”
兰文景的话,却再次被王金枝打断,不过,这一次,她的语气变快了几分,“文景,我来找你,受人之托是不假,因为我不来的话,人家还可能请其他人过来,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为你换来一些失去的东西,放心,我并不想左右你的想法,那个周福生是吧,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个人没有倾向性,咳,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倾向性,在这个问题上,你自己的真实感受,才是我的倾向性。”
活了大半辈子的兰文景,突然间感受到王金枝的关怀与支持,居然有些不太适应,他暗暗寻思,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王金枝吗,记得两人刚刚认识之初,她的表现不是一直很强势吗?
假如王金枝在年轻的时候,就能这样照顾自己的感受,他会放任两人分道扬镳吗?
一时间,兰文景心底好像涌出一股热流,热流之中还有感伤,或者是感怀,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似乎还感受到了后悔与怅然,又或者永远失去了一些也无法捕捉、但却最重要的东西。
看到对方投来的关切目光,兰文景心底快要僵化的心弦,似乎无法再被被岁月的年轮压制,竟不自觉地激荡,出现了今生直到此刻,才获得人生真谛的感觉,他甚至想到了要重现一次冲动的轻狂。
“其实没什么的,放手也很简单。”好像纠结全部散去,此刻的兰文景,居然轻松说出了放手,是放手周菜花,或是其他,兰文景自己也说不清楚,内心感受一时无法描述,他似乎抓住了心底最深刻的眷恋和美丽的怀缅。
谁想,兰文景刚刚构建的童话画面,却被王金枝一声冷哼无情击碎,她太了解兰文景,从他开始时的一脸挣扎,再到此时放弃得这般彻底,哪里会看不清楚对方因为什么,几乎放弃了底线?
王金枝作为说客只是客串,她真正意图还是想要帮老兰,哪里可能愿意把他推入深渊,既然无法真正放下那段,索性疯一次吧,甚至她还准备要推波助澜!
“凭什么放手?他周菜花又有什么资格让你放手?文景,不是我想干涉你的工作,但我要告诉你,现在你手里的案子,你期待的结果,才是我愿意见到的结果,不要让我失望!”
“可是,你回去之后……。”
“别婆婆妈妈的,你也知道了,我马上就要退休,我又怕谁了?”王金枝眼睛一瞪,说道。
第712章 分析
董明与王雷的比赛输了,零比二,输了个干脆,但两场比赛输得并不难看,哪怕王雷在场上表现得再如何厉害,董明仍然保持出了应有的对抗。
输掉了比赛,董明在赵州赛的成绩,最终被定格在了四强,对于这一结果,他没有感到沮丧,水平不如人,输没有什么可值得报怨的,况且,通过与王雷的比赛,董明又获得了一种新的比赛体验——全场变速!
变速与加速,归根结底都属于加速,但董明却发现,变速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加速,他在启动全场变速之后,效果竟然逼近极致加速,而体能的消耗,却仅相当于全力加速!
变速与加速的差别,关键在启动环节,并不是让球员一直处在加速之中,变速的启动需要爆发力,爆发之后的步法却仍然保持了正常加速,变速对体能消耗明显低于加速。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变速也可以理解为断续性的加速,提高了体能的使用效率,使球员获得了更加有效的加速效果。
与王雷的比赛之中,董明获得变速感悟,他在变速启动中,做到了双力合一,这极大的提升了董明的变速能力,让他具备了更加强悍的综合实力,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他的变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提升的精髓就在于真正实现三力合一!
董明准备在接下来的训练之中,将三股主要力量,全部汇集至变速启动之中,他甚至在想,如果在启动之中做到了三力合一,那么,当他开启全场变速模式之后,是否具备挑战王雷的实力?
能不能挑战王雷,董明不好说,不过,通过这一次赵州赛,董明已经明确了几个短期训练目标,一旦将这些训练内容完成,相信他的实力会得到大幅提升!
其一是继续完成自己步法的打磨,完成步法的打磨后,董明的整体速度将获得约百分之五的提升,百分之五的速度提升幅度看似不多,但不要忘了,这部分速度提升是额外的,额外提升了速度,还不算厉害吗?
提升自身基础速度固然很重要,但是,效率更高的加速手段也不容忽视,变速,特别是全场变速,就是效率更高的加速手段。
提升自己的变速能力,将其变得更加圆润丰满,是董明的第二个训练方向
此时的董明,已经有些理解方远航,理解方远航为什么喜欢去挑战那些高手,哪怕明知不是对方的对手,却乐此不疲,现在他明白了,明白只有与高手对抗,才可以最彻底地压榨出自身潜能,甚至还有可能在比赛中获得感悟!
董明最后一个目标,便是防守,他已经深深感受到了防守的不足,特别是与高手对抗之中,防守差距让他感受得更加深刻。
或许,变速与防守,也可以得到有机的组合?这也是一个值得董明思考的问题。
董明输掉了半决赛,止步四强,而另一场半决赛,刘剑锋被佘同击败,中止了赵州赛中的高歌猛进。
刘剑锋,这位董明同龄的选手,在贾鼐杯赛表现不佳之后,经过短暂沉寂,竟然在赵州赛中大放异彩,将原本同级别的选手陈立坤和马凯,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不知道那两位,经过这场比赛之后,会不会奋起直追,再次续写往日辉煌。
少年女子组的决赛选手同样产生,其一是一位名叫王冬梅的选手,而另一位,则是那位朔平体校的王文娟。
方远航对于王冬梅倒是熟悉,据他讲,这位王冬梅水平高却很低调,刚刚初一,在赵州赛中就崭露锋芒,一路掀翻多位成名高手,闯入决赛。
至此,少年男子组的决赛,将在佘同与王雷之间进行,而少年女子组的决赛,会爆发“二王”之战,王冬梅对阵王文娟。
郎开基不是一位多么有名气的人物,从他出道,一直到他踏入工作岗位,都是如此。
年幼时,郎开基的父母到县上打工,也将他带上,后来,把他送入了上谷一小读书。
郎开基从小聪明,进入小学后,开始接触羽毛球,然后,他的羽毛球技术居然一日千里,很快称霸上谷一小。
打球并没有郎开基的学业,他很顺利考入上谷一中,在进入一中后,他的羽毛球天分,立刻被教练看中,他成为了一名体育生。
上谷距离康宁不远,但是苦于家庭条件一般,教练也没有主动为他创造比赛机会,初中期间,居然从来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甚至康宁赛都没有打过。
九十年代初,初中毕业的郎开基,考入康宁师范体育教育系,他的专项便是羽毛球。
进入康宁师范之后,朗开基虽然获得了参赛机会,但由于比赛经验欠缺,哪怕训练中表现再如何出色,却没能在比赛中有太好建树,最后只能平淡毕业。
郎开基没有过硬的关系,毕业后便回到了上谷一中,担任了一位体育教师。
上谷一中羽毛球培养方面,在康宁各县中,处在前列,担任老师后的郎开基,每日都忙碌在训练教学之中,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只是,一直没有遇到一位有天分的球员。
两年前,又是一个开学季,在新生中,郎开基发现了一位不爱言语的学生,这位学生虽然话少,训练起来却从不偷懒,同样的训练任务布置下去,其他学生时常喜欢偷奸耍滑,这位学生却会按质按量完成训练任务。
郎开基感到欣慰的同时,发现这个学生居然羽毛球天赋惊人,他在惊喜的同时,觉得捡到了瑰宝,这名学生就是佘同。
佘同在进入中学之前,便曾经接受过系统训练,各项羽毛球基本技术基础扎实,既然佘同如此好学,郎开基对其训练方式自然与他人不同,不仅训练量很大,而且时常给他灌输各种比赛理念。
在郎开基看来,自己当初的那些夙愿,或许在佘同身上可以实现。
这一对师生相互看对了眼,学生学得勤奋,教练教得用心,一年多密集训练下来,佘同的队友,几乎都成了他的陪练。
近乎疯狂的训练,终于收到了硕果,第一次参赛的佘同,便在贾鼐杯赛中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暑假,郎开基再次带领佘同转战赵州赛,一同前来参赛的,还另有一名女生,那名女生只是配角,小组赛都没有出线。
中午,赵州体校招待所,郎开基房间,郎开基与佘同,还有那位女生,三人坐在一起,共同分析佘同下午决赛的策略。
“王雷的优势,在于进攻和多变的球路,而你的优势,集中在防守和反手方面,对下午的比赛,你自己怎么看?”郎开基轻声道。
略作沉吟,佘同脸色稍暗,说道,“矛与盾的较量,胜出的一方多半是矛,而盾,太被动了。”
听到了佘同的话,郎开基脸色微缓,慢慢说着,“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看到自身的不足,这是你的优点,但是,在比赛之中,怎么去击败对手才是关键,就目前情况,说说你的想法。”
在屋根友谊赛的训练之中,佘同曾多次与王雷交手,战绩败多胜少,所以,他可以准确把握两人之间的优劣,但是如何去击败对手,这对佘同来说,确实是道难题。
见到教练询问,佘同不能不答,他眉头紧皱,稍加思索后说道,“要想办法扬长避短,不能盲目与王雷硬拼,我个人觉得,一定要限制对手的进攻,同时,还要尽可能寻求防守反击的机会。”
听到佘同的话后,郎开基轻叹一声,然后说道,“知道我上午干啥了吗?我去观摩了王雷的比赛,上午王雷的对手是董明,那位董明的做法,基本与你刚刚的说法接近,董明网前能力很强,进攻也不弱,但在王雷面前仍然没有反抗的能力!”
或许董明的想法固然不差,但执行力不足,换我上场的话,结果能一样吗?这是佘同的心里话,却不能随便说出口,他必须找出更加合理的答案,最起码,听起来也要更加合理。
“据我所知,董明的进攻似乎算不上顶尖,咳,也许现在进攻很强,当我没说。”刚刚开口,佘同就发现了自己的论调,不能完美贴合自身特点,连忙改口,继续道,“王雷在比赛中比较强势,我认为,董明的防守做得不够严谨,无法支撑他实现防守反击,失去了一项利器,是他最大的不足,至于其他……。”说到这里,佘同轻轻摇头,然后求助般的目光投向了郎开基,等待着答案。
“你说得没错,在防守中,董明做得不够好,少了一点灵性,我能看得出来,他通常会在对方行动之后启动,却不愿意去提前预判,然而,他的速度恰恰无法支撑他的打法,因此落了下风,不过,这只是使他失利的一个元素,王雷致胜的最大利器,还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也正是因为他多变的球路,才为他创造出了更多的进攻机会,这是他获胜的真正基石!”
王雷球路多变,佘同体会很深,但他的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他认为每次输掉比赛,似乎与对手的球路变化关系不大,要知道,他的防守能力很强,不仅有能力防住对手的进攻,同样能防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