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872章

我在1982有个家-第872章

小说: 我在1982有个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任一发话,市场里的商贩们先老老实实的闭嘴了。
  王忆长得高大,主任过来一抬头看见了他,赶紧瞪着眼推开人群热情的招呼他:“王老师您来了?哟,这是东风把您吹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还挡着干什么呢?没看见人家正主来了?没点他妈眼力劲!”
  王忆这次不用挤进去了。
  他回头冲刚才笑话自己的人摆摆手:“同志们,二房子的绰号得送给你们自己了。”
  “另外我们这里要卖茶食点心,开业大酬宾,前三天来买的都是八折优惠,但你们几位我可是记住了,你们不享受优惠!”
  这些人赶紧缩脖子。
  他们早就知道这点心铺子是天涯岛王家的产业了,王向红等人在市场里也有熟人,早就把消息给传出去了。
  所以他们一听主任叫王忆为‘王老师’,便知道王忆的身份,不敢跟他顶牛,赶紧缩脖子藏起来。
  王老师这名号在县城里响当当。
  彩钢瓦房已经大体建起来,主任拍着门板赞叹道:“这彩钢板真是好,我早就在广播里听说过这东西了,可第一次见到,真好,以后我们市场的房子都可以用这个来盖了……”
  “王老师你真是了不起,朋友多,路子广,这么好的彩钢板都能买到……”
  他明里暗里的拍马屁,就想跟王忆拉上关系。
  昨晚他在叶长安面前显露了自己得意忘形的一面,很担心会被撸了。
  这县里最大的农贸市场主任官职可是肥差!
  王忆对他尊敬有余而亲热不足。
  但回应的彬彬有礼,让人绝对挑不出刺来。
  王向红倒是很感谢这主任。
  因为人家帮他们平整了地面又找电工拉来了电线、安装了电表,只要收拾妥当,明天就可以试营业!
  王忆过来后检查了彩钢瓦房的搭建情况,又把布局给说明了一下。
  哪里搭建柜台、哪里安置收银台、哪里设置促销区、哪里当库房、哪里当烘焙区,都给安置的清清楚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王向红等人看的眼花缭乱、大呼牛逼,然而这对王忆来说就是洒洒水的小事——
  照着23年代的小点心铺子学不就行了?
  这些功能区都好办理,机器也好办,王忆之前已经托邱大年买好了,王向红安排劳力开船去市里码头仓库接回来了。
  倒是柜台麻烦一些:木头前面镶嵌大块玻璃。
  这需要现造。
  还好生产队如今不缺玻璃票,买来玻璃让王祥高带着王墨斗过来比对尺寸做柜台,两天时间忙活出一圈来。
  就此一个点心铺子成立了!
  【1983年】我在1983年有个生产队


第505章 小年出年味
  岛上建设楼房、县里农贸菜市场开始卖出各式点心,就在有条不紊的时光中,1983年第一个月份结束,进入了第二个月份。
  1983年的2月是节庆月,小年、大年、元宵节等等节日都在这个月份。
  2月5号是腊月二十三,翁洲的小年。
  关于小年,在21世纪的网上几乎每年都会掀起一场“南北大战”,战点争论便是小年究竟哪一天。
  北方的说小年夜是腊月二十三,南方的则说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夜,所以又有北小年、南小年之分。
  但翁洲虽然属于烟雨江南,可海岛人过小年却是过腊月二十三。
  八十年代过年很有氛围,小年是大年的开门,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就要为过年做准备了。
  生产队放假了。
  从小年开始队集体不出海,也不去垦荒了,谁家要是想弄点渔获好好过年,那可以自己去大队委借船,然后用自家渔网去撒网捕捞。
  汉子们出海去忙活着给自己家里捣鼓点自己的,妇女和老人们则忙活着打扫家里头。
  农历廿一、廿二,洗衣、洗被,擦洗器皿。
  前两天没放假,多数人家便没有去额外的忙活,都在等着今天。
  恰好今天碰上个好天气。
  立春了,天气没有摆脱腊月的寒冷,可是阳光照下来却有了冬日难见的温和。
  于是岛上热闹起来,从大清早出了太阳开始就忙活。
  孩子们跟着忙活,今天要打扫卫生,全屋大扫除,而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往外搬家具用品,所以孩子们就帮着搬一些不重又不贵重的东西。
  像是新桌椅、收音机都没让他们碰,这还得大人自己搬运更靠谱。
  王忆同样打扫听涛居。
  秋渭水被他留在县城里跟叶长安做伴儿了,他正好自己收拾听涛居,有些东西还是得注重私密性的。
  大胆看着他忙活搬东西便拍拍手来帮忙,问道:“王老师,你不是寒假要去沪都的吗?不去了?”
  王忆这个寒假本来计划着要在沪都商界大干一场。
  但最终看看手头上不缺钱,他懒得离开岛屿了。
  毕竟之前又是渔汛大会战又是赶海工,弄的他这边挺疲惫,不愿意奔波了。
  他便简单的说:“冬天沪都没什么意思,等明年暖和了,我有空再过去一趟。”
  大胆帮他拎起箱子:“这个挺沉,我来,王老师你歇着。”
  王忆笑道:“没事,干这点小活还能累着不成?”
  大胆嘿嘿笑:“你是动脑子的,我们是动手的,你卖的是主意,我们才是卖力气的,所以这力气活给我干。”
  “再说你收拾房屋自己一个人多累。”
  王忆打了个响指说:“不是一个人,我还有帮手。”
  老黄摇着尾巴从屋子里跑出来,看看没什么事又跑回去了。
  它在掏一个老鼠洞,听涛居里难免有老鼠,今天把桌椅箱柜的挪开,连续有两只老鼠乱跑。
  大胆疑惑的问道:“你给咱社员都分了那个粘鼠板,你自己没用?那粘鼠板很有用的,很好使。”
  王忆解释道:“我这里面有一窝鼩鼱,要是用了粘鼠板就把它们一家子给沾住了,所以我都是让老黄来对付老鼠。”
  老黄通人性。
  王忆教它不要伤害鼩鼱它都记住了,鼩鼱在它身边转悠它都不会下手,双方相处挺和谐的。
  两个人一边搭配着干活一边聊着天,没多会便把东西都收拾出来。
  内屋空空如也,只剩下一面火炕。
  外屋这边还有发电机和UPS,没动这套家伙什,外屋就是他的杂物间了,把内屋收拾好即可。
  内屋他准备自己装修一下。
  简单装修,贴壁纸、包窗口、封窗户、铺地板革等等,他都准备上材料了,自己能干得了。
  大胆还要给他打下手,他摆摆手拒绝了,让大胆先去工地领头干活,他这边自己慢慢悠悠的装潢即可。
  而且他知道自己会有帮手的,待会学生们帮家里收拾完了肯定来找他。
  果然,不到一个钟头就有学生蹦蹦跳跳的过来了:
  “王老师你还在收拾吗?”
  “没有收拾完?我来给你帮忙吧。”
  “王老师在贴什么呀?”
  王忆招呼他们进来给自己扶着梯子,说道:“老师要贴墙纸,等你们家里盖起新楼房以后,咱们家家户户都贴这个东西,贴上以后家里可亮堂、可好看了。”
  “来,大钊你过来帮我刷胶,状元你长得高,你拿上尺子过来量尺寸……”
  学生们一来,他的工作便轻快了。
  有了学生帮忙不光是体力上轻松,精神上也放松。
  他们叽叽喳喳的聊着,聊小学生之间的传闻,聊顺口溜。
  起初是‘咱俩好咱俩好,咱俩一起买手表,你戴戴我戴戴,然后气死老太太’。
  但这种顺口溜没什么意思,他们很快开始各展神通进行人身攻击:
  “你妈的头,像皮球,一脚踢到百货大楼……”
  “小孩小孩快长大,爸爸好教你鬼子话,米西米西是吃饭,八嘎雅鹿草泥马……”
  “王新宝的屁,有魔力,一屁崩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忽然闻到了一股气,这就是王新宝的屁……”
  王忆一看这场面要失控,说道:“行了行了,别互相挑事,怎么了,你们孙老师不在学校,你们现在要翻了天?”
  “要说顺口溜可以,但不许再骂爹骂娘骂朋友!”
  学生们一听,换了说法:“今天星期四,我去考试,考了四十四,回家看电视,看了少林寺,一拳把你打成西红柿……”
  听到这话正在埋头量尺寸的王状元忽然来了兴趣,抬起头问:“王老师,期末考试的成绩还没有下来吗?”
  王忆说道:“下来了,等腊月二十六返校的时候再公布,到时候发奖状。”
  学生们这次考的很好。
  比上个学期还有进步。
  哪怕放到跟县城小学比都不落下风,甚至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还取得了全县所有小学第一名的好成绩。
  但王忆觉得这没什么。
  因为学生们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就是往上去填写答案的。
  他从一年级就采取应试考试的教育方式,期末考试前每天学生都要刷两张卷子。
  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题很简单,就是加减乘除,而且乘除还都是最多两位数的运算。
  平日里学生们刷这些题已经刷的很娴熟了,试卷考题对他们来说没有难处,不能考一百分只是因为有人粗心大意而已。
  这些都是不出预料的,所以县里给王忆送来成绩单后他只是看了看,并没有感到多得意。
  当然,骄傲那是肯定的。
  主要是他觉得自家学生考这个成绩是理所当然的,先不说保障营养供应前提下的刷题战术,就说学生们的身份吧,他们可都是留级生。
  这种情况下考试还不能考全县前列,那他反而得思考是不是自家的小学生们脑子不大好使。
  王状元听说期末考试成绩已经下来了,脸上浮现起欢呼雀跃的表情。
  但又有些纠结。
  他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却不敢问。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于是他眼巴巴的看着王忆,期待着能得到一点指示。
  王忆装傻充愣,不给他发问的机会反而催促他干活:“都别不动弹呀,继续干活,中午老师给你们做炒年糕吃。”
  这些学生一听来了兴趣:“炒年糕?年糕不是已经熟了吗?怎么炒呀?”
  “用糖炒?就像糖炒栗子一样对不对?”
  “年糕是甜的,加上糖一起炒,这样得多甜呀?”
  吞咽口水声响了起来。
  王忆笑道:“老师给你们炒的不是咱们自己打的年糕,是外地的年糕,用酱来炒,炒出来是咸辣口味的,你们绝对没吃过。”
  学生们别说没吃过,他们都没听过,甚至想象不出年糕怎么会炒出个咸辣的滋味来。
  不过从今天的小年开始,他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今天小年,当地的风俗里有两件要紧事,一件是晚上祭灶,另一件事就是捣年糕。
  正所谓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蒸团、廿六做豆腐;廿七杀鸡,廿八宰鹅,然后等着过大年夜。
  学生们帮着忙,王忆空闲下来用自己门口的小锅来做炒年糕。
  这个简单,年糕是真空包装的成品,番茄酱和年糕酱都是随包装准备好了。
  烧锅倒油,油热下酱汁,然后把年糕倒进去缓缓翻炒即可。
  单单是炒年糕,味道未免太单调,王忆还往里加上了一些开水卤过的蔬菜和切片火腿肠、午餐肉这些东西。
  一个小铁锅里满满登登的油红色,风吹油烟飘,飘进听涛居里馋的学生们顾不上打嘴仗,纷纷跑出来围着锅子勾肩搭背的看。
  王忆手头上忙活着,码头上也挺忙。
  一早出海的渔船有回来吃饭的,带着一些冬黄鱼、梭子蟹、大酰悖獠皇锹砩弦缘模窃诔σ构┘雷孀谟谩�
  不过社员们知道王忆好吃海货,因此捕捞了新鲜货上来,便给他先送几个大螃蟹、几条鲜黄鱼。
  看到王忆这边打扫了房屋,又有汉子回家说了一声,他们的妻子便带着海鳗、鲳鱼、虾潺、鮟鱇鱼、风带鱼等等鱼鲞过来,帮他挂于屋檐下。
  这也是一种年味了。
  秀芳过来帮忙,给他屋檐下挂好风带鱼后笑道:“你们东北过年是屋檐下挂红辣椒、黄棒槌、白蒜头,咱们外岛统一挂鱼鲞!”
  王忆早就注意到这点了。
  小岛民居杂陈,街巷相连,海草房错落有致,户户挂鲞、家家晒鱼,在这小年的日子里形成一道独特的过年风景线。
  王忆抱着双臂看向听涛居,很乐呵。
  有年味了。
  他给来帮忙的妇女各舀了一碗的炒年糕。
  妇女们连连摆手说不要。
  但王忆坚持分给她们,说:“带回去尝尝,这不是咱们外岛的甜年糕,这种年糕是炒着吃的,风味很独特。”
  学生们已经一人一碗的配米饭吃上了,吃的连连点头:
  “嘶嘶,有点辣,甜辣味,味道真的很独特,从没有吃过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