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花好悦缘-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已。至于事后的销售,净收入,那也与你们没有任何干系了。
这样做的优点是,对于村民而言,只要有活,那就是只进不出的,也不用操心销售问题,更不用负责亏损问题,收入是长远而持久的事情。
但是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短期内,所赚的钱,看起来好像变少了,但是只要市场平衡,鞋子有质量,能卖得动,那就一直有钱赚。
李好仁把这两种都想了想,他自己也很纠结,各有利弊,不好选哪。
“村长,不妨让每家出个主事的人,前来开会,把这事说清楚,到时候看大家自己怎么选择吧。不过我有个想法,不管大家选择哪种方法,最好由村里定一个统一价格,否则价格不一样,会引起恶性竞争的,那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而且凡是参与的村民,也都要签一个保密协议,即不能将这种方法,告诉外村人,否则泄露出去,我们不是凭空多了许多对手吗”陈维又补充道,李好仁立即把头点的跟鸡啄米一样,没错,是这样的,还是陈维想的周到,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啊。
李好仁今年快六十了,陈维才四十,因为修炼的关系,看起来才三十岁的样子,他喊他年轻人,也没错。
“好,那宜早不宜迟,我现在就用大喇叭,喊大家过来开会。”李好仁也是个急性子,立即就去了村部,动用了大喇叭。
等每家每户都到了后,他就把陈维的话一学,众人立即都惊喜万分起来,不过也有那么几户,故意歪解别人,觉得陈家人肯定没有那么好心。
“陈支书,你说的那个像作坊式的统一管理,那负责买材料和销售的人,最少得有多少钱,才能办成呀”其中一个村民提问道。
对对对,大家立即都被吸引过去,他们也想问这个事儿。
陈维笑了笑道:“也要不了多少钱,不到一千块就能办定。其实我个人是主张作坊式的管理,并且建议大家都办,这样百齐放,才能良性竞争,都有前进的动力。悦之他们教的只是最基本的作法,至于如何让鞋子变得更有特色,更能吸引人心,那就要靠你们自己去动脑子了。”
接着陈维就跟大家说,这一万块,主要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要进一批材料,以一双鞋子五块钱的材料计算,你至少要进一百双吧,那就是五百块钱。
然后你把这些材料分别承包给别人做,你得负人手工费吧,比如每项5毛钱一张。那就得去小两块钱,一百双就是两百块钱。
再次,你运鞋子去镇上卖,你得有车子拉呀,不管是什么车,总之你得有一辆是不是,至于装鞋子的东西。你有条件的可以用纸箱。没有条件的麻袋也行。
除了自行车外,其它的车子都需要油钱,你去市场上卖。你还得出摊位费,人家买了鞋你得弄个塑料袋子装着吧一百双不可能一天卖得掉,你就得天天去,那中午总要吃饭吧
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突发状况。所以没个一千块,是绝对拿不下来的。
下面的人听了都点点头。小声议论起来,总成本倒是不贵,就是这事儿太烦琐了。
如果真的做了这事儿,那其它工作都做不了了。要是鞋子卖得好,还成,如果卖的不好呢。那岂不是太亏本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总之呢李好仁把话带到。让他们各自回家考虑,和自家人商量好了,到时候再给李好仁回复,看看都是怎么决定的,村里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对策。
最后李好仁又把陈维夸了顿,说他富了不忘村民,竟然愿意贡献出这样的技术来,让大家要好好感谢陈家人。
大部分人都是很听话的对陈维说了谢谢,心里也越发感激,但还有那么几个刺事佬儿,说话阴阳怪气的,还说陈维如果真心为村民办事,为什么不干脆把作坊的股份分点给大家,这样大家直接都变成千元户,万元户了,哪里还用现在这样辛苦劳作
若是往常陈维遇到这样的事,肯定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正因为他以前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让这些人才说了这样的话来挤兑他。
带头闹事的就是李友的父亲李大胜,还有一个不安份的刘寡妇在旁边煽风点火,弄的大家都有些意动,还真有人巴巴看着陈维。
不过现在的陈维,早就变聪明了,哪里还会上他们的当,当下也不着急,只是笑着说道:“你们这想法不错,既然如此,李大胜,你先把你家的钱,都分给大家吧,刘寡妇,你家不是有块瓜田吗,为什么每年夏天,村里人去吃西瓜,还要出钱啊”
李大胜立即跳起来叫道:“那些钱,都是老子辛苦赚来的,凭什么分给大家啊陈维,你不要转移话题。”
“就是就是,我们孤儿寡母的,种点西瓜容易吗,就是靠着那点西瓜钱才能过活,你说你心怎么这样黑,居然还想贪我们家这点小便宜。”刘寡妇恶狠狠的说道。
众人一听他们俩这样一说,顿时有些人就明白过来了。
“你们说的很对呀,你们辛苦赚来的钱,不能拿出来分享,那凭什么认为,我家儿女老婆辛苦赚来的钱,就可以白白分给别人啊有多大能力干多少事,你只出了小力气,所以你赚了小钱,我赚了大钱,那是因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原先有些被说的意动的人,纷纷羞愧的低了头,他们也真是昏了头了,居然会有那样的想法。
这就像自己辛苦种了地,收了稻子,哪里会那么容易白送给别人。
李大胜惊讶的看向陈维,总觉得哪里不太一样了,这还是一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的陈维吗
怎么这样牙尖嘴利的,居然把他说的哑口无言。他还是头次在陈维这里没占到便宜呢,心里也越发的记恨了。
他现在如果还坚持分股份的说法,那就得首先把自己家里的钱分给大家了。
李好仁见两三个刺头总算安静了,这才出来和稀泥,让大家早点做决定,也可早日学到手艺,早日摆脱贫穷的帽子,走上致富路啊。
村民们大概考虑了三天,就都纷纷过来回话,根据统计,一大半的村民都选择了作坊式的统一管理,而且他们都指定了,希望由陈家来当这个作坊的负责人。
只有极少数几户,还有李大胜和刘寡妇家,决定要自己做自己卖,并且还在其它人耳边说,这样才知道陈家倒底占了他们多少便宜,不要白给人家做工,被当成傻子耍。
他们俩这样一游说,又有两三家犹豫了,并且最终决定,也自己单干。
李好仁也不管他们如何选择,不过他自己却是选择了作坊式的统一管理。
因为村长的选择,又让几家人意动起来,他们觉得连村长都觉得这样好,村长多精明的人啊,肯定会朝好的方面走的,于是他们又回来更改了意向。
第二天,总算所有事情都落实下来,李好仁亲自来到陈家,希望能说服陈家出这个头,当这个作坊的总负责人。
其它村民们也不是没有一千块钱,只是他们怕承担风险罢了。这个道理陈悦之等人哪有不明白的,既然事已经到这儿,那只好应承下来了,否则这条路恐怕就走不通了。
陈慧之想了想便说道:“原先,我们也打算办类似鞋子作坊的,现在没想到又回到了原点。”
“大姐,不是回到了原点,你的精致高端路线,我们还是要走的,只不过是多了一个大众路线而已。”
经过姐妹几个一正月里的努力,那两件精心做的衣服已经成功送到了姜琴声和陈颜的手里了。
两老喜欢的要命,并且立即就决定,穿着它们参加京城的一个学术研讨会。
陈颜是厉害的人,一眼便瞧出那衣服的料子质量上乘,上面的绣工更是出彩,估计陈家了不少钱,既然给钱,他们不愿意收。陈颜便替陈家拉了一条生意线。
是京城的一家大型饭庄,那饭庄的老板儿子,是陈颜的学生,过年的时候,她过来给陈颜夫妻俩拜年,陈颜特意将陈氏酥饼推荐给她了。
她开始的时候还不以为意,但是吃完,第二天醉酒起来后,发现该有的宿醉头疼症状,居然减轻了,顿时就来了兴趣,又火速在沈端金陵饭店订了十几盒。
经过她本人亲自食用实践,确定这陈氏酥饼的确是很不错,所以立即打电话给陈颜,希望她能介绍自己认识酥饼作坊的人,想订购骊批酥饼到自己的饭庄。
只是京城离金林村也太远了,如果让马立忠送,那恐怕得几天几夜才能到,不过对方却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
看来那饭庄老板娘也是个手眼通天的人,她居然派了驾直升飞机过来每天取货。
290、老屋请吃饭
这幸亏陈家的停车场面积比较开阔,要不然还真停不下,不过也因此让村里的人见了回新鲜,居然看见飞机了。
陈悦之当时看了,都有些咋舌,这飞机来回一趟,恐怕费,都比酥饼的价值要高吧有钱人的心思还真难理解。
不过也因为这件事,让陈悦之萌生了一个念头,她想去京城开家分店,只是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暂时还有太多东西割舍不掉,没有办法完成。
陈家这边热火朝天的,陈太康那边找老伴的事,也终于尘埃落定。他和王金本来都有意,加上村长老婆在里面一说和,几乎是立即就成了。
只是王家的儿子和媳妇反对的厉害,吵的天天都不能安生。
孙小红甚至因为这事,还来陈悦之家过一趟,是希望陈维能帮着劝劝,但是陈悦之对她,他们无能为力。
别说只是二叔,就算是亲父亲,由来,陈维都没有左右过陈太康的想法过。
王金也是个狠人,为了陈太康居然要跟儿子媳妇断绝关系,直接就搬进去住了,二人现在俨然像夫妻俩一样进进出出了。
陈太康和王金在一起了,居然还要摆一桌酒,请媒人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媳妇孩子去吃饭。
孙小红和她家男人听了这消息后,真是感觉脸都丢尽了,直接和男人带着孩子,回娘家去避风头了。
这几天,孙小红一出去干活,村里人指指点点的,还说什么,指不定洪老太太就是被王金给气死的。要不然怎么会这样子,人家老伴才死,她就住进去了,真是太不要脸了。
孙小红想到那天晚上,自己婆婆讲的那番话,她现在还忘不掉,或许站女人角度。她觉得自己还挺佩服婆婆的胆量和魄力。但是站一个媳妇角度,她又恨的牙痒痒,因为老太太只想着自己舒服。从来没有为晚辈考虑过。
王金当时问孙小红和她自己儿子:“我嫁到你们王家来几十年,在你们太公公太婆婆还在世的时候,我可有一天没有尽过晚辈的职责我没有,不管是后来他们病的全都瘫了。在床上拉屎拉尿,我都不让旁人沾一点手。都是我一个人做的,后来你们爸爸病了,也瘫了,拖拖拉拉病了好几年。我可有让你们操过一点心”
她这样一说,孙小红和男人都低下头去,有些心虚了。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时候孙小红精明的太过厉害。明知道公公病了,故意要拉扯着男人出去打工,不过为了安自己的心,她们会偶尔寄点钱回来。
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王金就会把他们寄的钱,原封不动的当成压岁钱,重新报给小孙子。
家里的田地活计,几乎都是这个婆婆一手包办,她嫁过来,还真没吃过什么苦。
可,就算这样,你老人家就不能把这种优秀的风格,再坚持几年吗
“我活到今年整整五十八,前二十年,都是为我父母活的,中间这三十八年,都是为了你们王家人而活的,难道这最后几年,我想为自己活一回,不行吗以前你们爸在的时候,就算病的不会说话了,但是至少还有个人陪我,现在我每天一个人住在小屋子里面,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孙小红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她承认婆婆说的都有道理,她们真的没有什么资格阻拦她了。
“妈,我知道这些年,你吃苦了,但就算要找老伴,你也不要找陈太康呀,随便在哪里找个老头子不好,非得找这么一个人吗你看看,他老伴才走,他就急着找人,这么让人寒心的一个老头子,以后能对你好吗”孙小红想的是,先把这个事弄黄了再说,等以后再找,那以后再说。
“小红,按你这意思,你是同意我找老伴了”王金突然笑了起来。
孙小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她没说同意,只是想用个缓兵之计罢了。
“既然都是要找,与其找个不认识的,不知道性情的,那还不如找个知根知底,又在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