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九七-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髦值缏吩峁梗晌刑囟ǖ缧怨δ苤甶c产品。
晶圆产业是电子产业的重中之重,林诚当然非常重视,毕竟这在后世可是年产值达到四千多亿美元的大市场,尤其是12寸晶圆,在后世可是价比黄金的硬通货,无论生产多少出来都供不应求。
不过晶圆产业是属于高精尖制造业,欧美国家及宝岛对大陆晶圆产业的封锁非常严密,如今已是1998年了,中国内地连一家晶圆工厂都没有,内地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生产出晶圆产品。
直到2000年,由于张如京被世大背叛,一气之下集资十四亿美金在魔都创建了中芯国际,内地才最终实现晶圆梦,实现了晶圆生产零的突破。
张如京被成为内地半导体产业之父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不是张如京创建了中芯国际,大陆的晶圆梦也许到了林诚重生的2017年都未必能实现呢。
不过就算是有了中芯国际,内地晶圆产业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是差得非常远。
就以2016年来说吧,在晶圆代工制造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台积电一家独大,中芯国际排在世界第三、第四位,和格罗方德,联电一起处于第二集团,三家的销售额在2060亿美元之间,反观台积电,一家的销售额就将近300亿美元。
当然了,涉及晶圆产业的还有三星和英特尔两家巨头,只是三星和英特尔并非是纯晶圆代工企业,如果加上三星和英特尔,中芯国际的排名还得往后排,大概在第五、第六名左右。
林诚作为一个酷爱装逼的重生者,实现大陆晶圆产业零的突破自然不能独让张如京一人之专美,毕竟内地半导体产业之父的名声还挺吸引人的,林诚也很想要啊
林诚这次之所以匆匆赴台,原本就是为了挖角张如京而来的,兜兜转转一段时间后,他总算开始办这件正事了。
当然了,即使林诚身家将近九千个亿,涉足晶圆产业还是有点发虚,毕竟晶圆产业向来都是极度烧钱的领域,即使是在晶圆产业发达的欧美、宝岛,没有百亿美元以上规模的企业都玩不转这项高精尖产业。
好在有后世中芯国际的成功例子可以借鉴,否则林诚还真不敢涉足。
s:该死的情人节,作者菌一看后台的均订数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居然是“1111”,这是在讽刺我呢还是讽刺我呢:
第六五三章 龙芯国际【除夕快乐!】
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史无疑是非常艰难的,在冷战时期,以美帝为首的西方国家就组建了巴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禁运和贸易限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仅次于苏帝的大国,自然是禁运与限制的重中之重。
苏帝解体之后,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又鼓捣出了著名的“瓦森纳协议”,继续对中国进行禁运和贸易限制。
中国为了突破半导体生产的瓶颈,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政府主导投巨资设了“908”及“909”工程,先后建立了华晶、华虹两家核心国有企业。
但华晶、华虹等国有企业到国际市场采购设备都遭遇到了“瓦森纳协议”的限制,基本以失败告终。
美帝等西方国家对华出口管制,使得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业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23代的差距,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0年左右。
而这也极大妨碍了中国在半导体价值链生产中的水平升级,直到2000年美籍华人张如京的出现,中国才找到一条追赶半导体产业先进水平的捷径。
而今,林诚提前两年就找到了张如京,如果张如京真能答应林诚一起回大陆建立晶圆厂,那么林诚无疑将会成为中国半导体业的英雄。
为了表示对张如京的看重,林诚这次一反常态,提前半个小时就来到宝岛喜来登大酒店预定的包厢,等待张如京的到来。
以往都是别人提前半小时等待林诚,这次终于轮到林诚尝尝等待的滋味了。
八点整,张如京终于准时到来,他今年五十岁,带着一副眼镜,嘴角总是带着一抹笑容,整个人看上去非常儒雅。
进入包厢陡一见到林诚,张如京便大老远的伸出手掌,歉意的道:“对不住,对不住,台北的交通太过于堵塞了,劳烦林生久等了。”
林诚伸出手掌和张如京相握,道:“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从1956年起步,迄今已有四十二年了,我等的这几分钟和四十二年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张如京闻言却脸色一变,问道:“莫非林生是代表大陆政府而来的,如果是,那我们不必谈了,我想林生应该知道瓦森纳协议,一旦我跟大陆政府合作建晶圆厂,那么国际上许多先进设备都将难以买到,企业肯定很难发展起来。多说无益,告辞”
说罢,张如京果然抬脚就走。
妈蛋这是装逼不成反被草吗
“等等”林诚连忙说道:“张先生未免太早下定论了,我只代表我自己而来,跟大陆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我恰恰又有颗中国芯罢了。请坐吧,张先生,关于合资建立圆晶厂我是很有诚意的,张先生不妨坐下来与我慢慢商议。”
张如京半信半疑,不过还是停住脚步,坐了下来,想要听听林诚的晶圆建厂计划。
林诚斟酌了一番言辞,说道:“我的计划是由今日资本、我还有你,三方一起共同成立半导体公司,如同台积电一般,专注于晶元代工生产。
为了绕开瓦森纳协议的限制,我已经联系了美帝的今日资本,由今日资本公司作为投资大头,出资25亿美元,而我个人则投资20亿美元,张先生只需要集资5亿美元,共同创建名为龙芯国际的半导体公司。
股权方面,今日资本让出25的股份给予管理团队,占据475,我同样让出25,占据375,以张先生为首的管理团队只要出资5亿美元,就可以占据15的股份,另外,今日资本和我都答应不插手公司的管理运营,全权交予张先生管理龙芯国际。
另外,若是张先生一时之间无法拿出5亿美元的话,这笔钱我还可以先借与张先生,先把龙芯国际建立起来再说。”
不得不承认,听完林诚开出的条件后,张如京彻底心动了,投资龙芯国际的大股东今日资本是总部在美帝的公司,林诚的投资也是个人投资,跟大陆政府没有半点关系,如此一来就可以完美的绕过“瓦森纳协议”的限制,从欧美国家买到先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
其次,今日资本和林诚都是财大气粗的金主,只看龙芯国际的初期投资为50亿美金就能看出对方确实有雄心壮志进军半导体行业。
最后,就是张如京最为心动的龙芯国际管理权了,林诚和今日资本都摆明车马无意染指公司的管理权,那他张如京岂不是可以在龙芯国际没有掣肘的大干快上了吗
这即使是世大半导体,也没能给予他的这个权力啊,否则的话也不会到了2000年,世大股东都决定把股份卖给台积电了,张如京还被蒙在鼓里。
这么好的条件张如京如果还拒绝的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他只是半信半疑的问道:“此言当真”
林诚笑道:“张先生说笑了,我林诚乃是堂堂的世界华人首富,仅仅信誉都不止这20亿美元投资了,又岂会在张先生面前打诳语”
张如京心想也是,林诚乃是新鲜出炉的世界华人首富,何至于骗自己这个小人物呢
于是便道:“既然林诚先生盛意拳拳,又拉拢来著名的今日资本,我张如京若还拒绝的话那就太不识抬举了,林诚先生,咱们合作愉快。”
说罢,张如京站立起来,再次向林诚伸出双手,示意和林诚握手。
林诚连忙站立起来,和张如京的手握在一起,沉声说道:“张先生,那一切就拜托你了,龙芯国际很快就会在开曼群岛注册,至于圆晶厂将建立在大陆的一线大城市。
至于将建立在哪个城市,就由张先生组建管理团队进行考察吧,大陆官方肯定会抱着无任欢迎态度的,我已经想象到一线大城市为了争取龙芯国际的落地而争的头破血流的场面了。”
张如京激动的道:“那就多谢林生的信任了。只是林生乃是大陆的坐地虎,对大陆的大城市应该比我熟悉的多,林生认为那座城市建厂更有利于龙芯国际呢。”:
第六五四章 强大的对手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到底哪个大城市更适合龙芯国际的落地呢
前世中芯国际落地魔都,一开始魔都政府确实非常重视,然而和亲生子华虹相比,取得更大成就的中芯国际受重视程度明显是不够的,资源方面也是华虹更得政府青睐。
花城就不必说了,花城的强项是传统轻工业,高精尖制造企业落地花城的非常少。
剩下京城和鹏城,在科技产业方面分别是执南北牛耳般的存在,京城的中关村、鹏城的华强北,都是中国科技产业最尖端的地区。
不过京城中关村似乎对网络软件科技公司更为青睐,鹏城的电子科技产业则相对发达。
想到这里,林诚便建议道:“大陆四大一线城市中,我个人更倾向于鹏城,鹏城电子产业方面是大陆最为发达的。不过具体如何还需得张先生亲自考察一番,说不定其他三大一线城市更为重视龙芯国际的落地投资,开出更为优惠的条件呢。”
张如京点头说道:“多谢林诚先生的建议,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后林生就看我的表现吧只是这个今日资本值得我们信赖吗”
林诚笑道:“我对张如京先生是充分信任的。至于今日资本么,张先生不必杞人忧天,你我加起来的股份已然超过50,控股权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
而且今日资本专做天使投资,信誉度还是可以值得信赖的。喏,这是今日资本史密斯总经理的联系方式,如果张先生还有疑问的话可以找史密斯联系,相信今日资本不会令你失望的。”
今日资本是林诚在美帝开的马甲,史密斯自然不会违反林诚的命令,所以林诚大大方方,把史密斯的联系方式递给张如京,好尽快达成一致。
张如京又问:“对于龙芯国际的发展,林生还有什么建议吗”
建晶圆厂林诚还能有什么建议,无非就是生产设备买买买,技术人才挖挖挖,前世的中芯国际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如今林诚成功说服张如京另起炉灶离开世大,第一件事自然是挖世大的墙角,反正世大的股东们目光短浅,还有一年半载就会把世大卖给台积电。
不过说起台积电,林诚想起了后世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诉讼官司,进入下世纪后,台积电和中芯国际在迅速崛起的大陆半导体市场上杀得难解难分。
台积电多次起诉中芯国际通过各种不当的方式取得台积电商业秘密及侵犯台积电专利,中芯国际反诉台积电违反合约,双方之间的诉讼官司此起彼伏,而台积电也用诉讼官司一招成功拖住了中芯国际的发展脚步。
结果战到最后,中芯国际以张如京离开其一手创立的公司为代价,并让台积电得到中芯国际10的股份,以台积电的最终获胜而告终。
可以说,身为半导体教父级别的张如京,两次都惨败于同为教父级的张中谋之手,如今林诚搅动了蝴蝶翅膀,改变了2000年世大被吞并张如京还被蒙在鼓里的命运,自然也不希望张如京重蹈覆辙,再次在龙芯国际上惨败于张中谋。
于是林诚便提醒道:“关于龙芯国际的发展,我和今日资本都会投入巨资让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张先生一定要注重知识产权专利,我们可以出巨资买专利,尽量避免跟台积电、英特尔等半导体巨头发生产权纠纷。
虽然即使产权官司输了也无所谓,因为我们赔得起,但这无疑会极大的牵扯龙芯国际的精力,拖慢龙芯国际的发展步伐。
另外,如果龙芯国际从台积电里挖来了高级人才,也尽量不要涉及到台积电的商业秘密,否则又是一场难缠的官司。
总之龙芯国际的发展速度不必过于求快,只要步伐稳健的发展就可以了,一定要告诫公司的工程师们要重视知识产权专利,宁可发展速度慢一些,也要挤出时间来注册专利。”
林诚心知肚明,一旦拉拢张如京进入半导体市场,无疑将会面临半导体巨头台积电的强力阻击,而张中谋更是一个听到名字就能让对手吓得瑟瑟发抖的强人。
纵观宝岛的电子科技产业,联发科、威盛都曾与台积电齐名,名列宝岛三大科技公司,可雨打风吹去后,联发科和威盛都迅速滑落下去了,而台积电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宝岛股市中的一枚定海神针,台积电的市值甚至一度达到宝岛股市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