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无人知晓 >

第114章

无人知晓-第114章

小说: 无人知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每人的描述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石国锋绝对不是实施爆炸的凶徒的同伙,相反,他是真正的大英雄,如果不是他及时出手,火车站的爆炸案伤亡会无比惨重!
  幸运的是,站出来指认现场的人们,都没有留意到王宇辰和蒋阿婆的举动,只看到了石国锋抢走了歹徒的包,继而狂奔的一幕。
  这时,那名前去打电话的年轻警察匆匆而回,咬着中年警察的耳朵嘀咕了一会儿,中年警察连连点头,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石国锋,主动伸出手,和他握了握:
  “没想到您是某某部的领导同志,真是不好意思,刚才我的同事急了点,下手不知轻重,没弄痛你吧?”
  石国锋长长松了口气,误会总算解除了,他含笑道:“你们也是为了工作,出了这样大事,是该查清楚。对了,不知道群众们受伤情况怎么样?有没有--”
  中年警察道:“我是车站派出所的指导员,从初步情况看,群众绝大多数是轻伤,没有人员死亡--嗯,那个凶徒倒是当场就死了,真是便宜了他!这种人,死不足惜!”
  这年头的人们还是疾恶如仇的,不会搞什么反思,不会矫情地嚷嚷什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年青人不惜生命引发了爆炸,引发这场悲剧的深层次社会原因是什么什么”“这国咋,气抖冷”。
  在大庭广众之下实施爆炸,拉着无数旅客当垫背,那你就该死,该下十八场地狱!
  石国锋被派出所警察护送到办公室,做进一步调查,这样严重的事故,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派出所能解决的,就算初步搞清了石国锋的身份,也不可能让他这就来去自由。
  王宇辰和蒋阿婆则被送上了救护车,一路鸣笛,送往了最近的医院。
  路上,王宇辰隔着车窗看到,无数警车、消防车闪着灯,拉着笛,向着车站方向疾驶而去。
  果然,和电视电影里放的一样,警察总是事情过去了,才出动啊。王宇辰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当一个无人知晓的守护者,真是不容易啊。
  与载着王宇辰的救护车擦身而过的警车上,坐着林千军,他的面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吱响,在京城,在部委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发生了爆炸案!
  这对林千军等干警们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仿佛被人骑在脸上扇大耳刮子一样!
  爆炸案的信息一传到部委,部委里所有在家的领导全都出马了,林千军这破案高手更是直接被一把手直接点名,一定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查明真相!
  林千军看着一辆又一辆救护车与自己的警车相向而行,呼啸而过,眼眶都要睁裂了--这是伤亡了多少人啊?!
  随着刺耳的刹车声,警车停在火车站前广场,不等车辆停稳,林千军已经一个箭步跳了下来,他一眼看到,广场上除了警察还有消防队员、民兵甚至部队,几乎将车站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声突如其来的爆炸,惊动了京城上上下下无数部门、无数人员,林千军所在的部委,甚至不是其中权力最大的一个部门--林千军甚至见到了几个发小,他们工作的部门信箱只是一个数字,而没有具体的地址。
  不过,部委也有部委的便利,一把手亲自带队,直接找上了车站派出所--派出所在火车站说难听点就是地头蛇,三教九流,就没有派出所的干警们不掌握情况的。
  有事发生,找他们就没错,更何况,派出所已经通过一级级汇报,通报了一个致关重要的消息--爆炸事件的直接关系人,就在所里。
  派出所指导员正在给挤进小小的车站派出所办公室的领导们一个又一个敬礼,他这小庙何时来过这样多这样大的菩萨啊。
  可如今,他在报纸上见过没见过的大领导们都挤在办公室里,有些人还没有座位。
  而平时训他训得如同儿子一样的区局长,只能挤在窗口处,露出半张脸,拼命冲自己挤眉弄眼,意思是让自己说话办事长点心眼。
  指导员正张罗着倒茶递烟,部委一把手啪一声摘下帽子,往桌子上重重一甩,粗声粗气地道:
  “这个时候,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我差你这一口茶这一枝烟吗?究竟怎么个情况?哼,不把这次事件搞个水落石出,不要说你们,老子我也得滚回家卖红薯去!”
  当时,《七品芝麻官》这部电影红遍大江南北,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人皆尽知,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一把手不致于真地摘帽子回家,可如果事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这仕途可就差不多断了。
  指导员忙掏出了一个笔记本,翻开查了查,记道:“我们听到爆炸声是在下午6点15分左右,一听到爆炸后,我立刻带领所有在派出所的同志赶往爆炸声传来的地点。在通往二楼西走廊的楼梯下,发现了一名可疑人员,他怀抱一个手提包,被旅客围住,举报他抢了一个旅客的包--”
  指导员将查获石国锋一事详细进行了汇报,部委里的大小领导们听得面面相觑,这事儿未免太离奇了一点,这石国锋居然就这样巧,阻止了一场有可能规模更大十倍甚至百倍的爆炸案?!
  指导员最后道:“我们已经封锁了西走廊的整个案发现场,对部分受伤群众和目击者进行了笔录--”
  一把手点点头:“你们做得对,火车站人员杂乱,如果破坏了现场,就很难搜集证据了。”
  指导员忙道:“两个月前,部委曾经举办过一个培训班,专门培训我们如何保护现场,收集证据,我们基层虽然经验不足,设备也不完善,但也尽量根据培训专家的教导认真去做。”
  一把手一回头:“林千军,这培训是你主导的吧?很好,我们就是要加快专业化正规化的步伐,你和派出所的同志一起去现场勘验一下,尽可能多地收集证据。”
  林千军点点头,他完全明白一把手的意图--这样重大事件,当然不可能单方面听石国锋一人的说辞,哪怕他是某部委的领导干部也不行。
  只有在充分收集证据的基础上,才能和石国锋面对面质证、交锋,不然的话,现在两手空空直接找石国锋谈话,只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林千军在车站派出所指导员的陪同下,匆匆来到二楼西走廊,此时,诺大的火车站候车厅已经彻底被清空。
  不过,数以千计的南来北往的旅客并没有直接被遣散回家,而是由大量的警察、民兵进行询问、笔录,这既是为了调查爆炸案,也是预防已经死亡的凶徒还有漏网的同伙。
  还别说,这大撒网式的调查,还真找出了一些惯常在车站小偷小摸的家伙,以及几个有案底的凶徒。
  最倒霉的是一些行李里带着危险物品的旅客,因为安检形同虚设,他们也压根儿没禁止携带燃爆物品上车的观念,这些旅客在随身的包裹里夹带着鞭炮、烟花、香蕉水、酒精、汽柴油等物。
  甚至有人带着制式子弹,一问,却是在单位里民兵训练时打靶剩下的,觉得好玩,能辟邪,所以带在身上。
  不用说了,这些旅客统统被就地扣押,接受进一步的调查。
  林千军边走边听着派出所指导员的介绍,在心中点了点头,派出所的同志这番布置倒是滴水不漏。
  这时,他已经能看到通向二楼的楼梯了,楼梯口有两个民警把守着,还用绳索临时拉了一条警戒线--这却是林千军以前给基层同志上课时传授的小技巧。
  林千军又转过视线,在把守的两位民警身上转一圈,只见他们都戴着白手套,脚上也套着布鞋套--其中一个民警显然一时找不到鞋套,干脆用一条毛巾把鞋裹了起来。
  林千军更满意了,对指导员点了点头:“你们保护现场的意识很好。等会儿,我一个人进入案发现场,你们就在外面等着。”
  指导员忙应了,又递上装满各种设备的现场勘查箱子,其中还有一台海鸥照相机。
  林千军也戴上了手套,穿上鞋套,甚至带戴上了一个口罩,这才矮身穿过警戒线,小心翼翼走上了楼梯。
  林千军掂着脚尖,一步一步迈上楼梯,当他的头探出楼梯口时,一眼看到西走廊的情形时,禁不住长长倒吸了口凉气--
  走廊里一片狼籍,到处都是旅客张皇逃亡里扔下的行李、衣鞋、鞋子、帽子甚至女人的发饰,地面上星星点点布满了暗红色的血迹,这显然是伤者留下的。
  林千军举起照相机,远景近景全景拍了好几张,然后他如同绕过地雷阵一样绕过那些遗弃的行李和血迹,向走廊中央行去。
  一具尸体静静地躺在走廊中央,四肢血肉模糊,腹腔洞开,隐隐露出了里面的内脏,以尸体为中心,血迹、皮肉内脏碎块呈放射性分布在地面上、大理石墙面上。
  林千军轻轻用脚拔拉开几块水晶吊灯的碎片,走到了死者身边,对着面部拍了好几张照片。
  死者的面部剧烈扭曲,带着临死那一瞬间的疯狂和恐惧,但并没有被爆炸所损害,有了面部照片,就能按图索骥,在全国找到死者的真实身份了。
  收起照相机,林千军蹲下身,仔细检查起尸体来--死者的双手和双臂是毁伤最严重的,双手十指几乎全被炸飞,露出了白生生的骨茬,双臂皮开肉绽,骨头都露了出来。
  毫无疑问,爆炸中心部位就在双手的位置。
  腹部的损伤也同样严重,腹胸部被冲击波几乎撕开一个大洞,露出了破碎的内脏和断裂的肋骨。
  林千军突然神色一凝,取过一个小镊子,探进死者如同浆糊一样的腹内,夹出了一段类似线头的物体,那是一根电线!
  在尸体四周,林千军还找到了电池外壳、碎钢片、塑料片、毛巾等物体,甚至还有一把完整的钥匙,看大小,应该是自行车锁的钥匙。毛巾被冲击波撕得粉碎,残留上有“运---拉---厂”的字样。
  林千军站在尸体身边,微微闭上眼睛,想像着自己就是那个死者,手里握着雷管和发火装置,一心求死,把雷管抱在腹部,抱着同归于尽的疯狂,按下了发火装置--
  轰!
  林千军猛地睁开眼,环顾四周一圈,没错了,这具尸体就是引发爆炸的凶犯!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是以他为中心点扩散开去的!
  如果死者只是一个被爆炸波及的无辜旅客,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多的爆炸特点。
  林千军受一把手之命前来走廊调查前,曾经有过怀疑--真正的爆炸案凶犯其实就是石国锋!
  他在实施爆炸前被人发现,于是干脆丧心病狂地把爆炸物塞到无辜群众身上,引爆,自己趁着混乱借机逃脱。
  但是在检查过死者尸体后,林千军立刻推翻了自己此前的怀疑--从死者的最后姿态,和爆炸造成的伤痕看,这毫无疑问是一次主动的自S式爆炸案。
  林千军在陈巧莉的协助下,阅读了大量的外文资料,他由此得知,国外腐朽的西方国家曾经发生过多起自S式袭击,爆炸现场的特点和自己现在看到的京城火车站西走廊一般无二。
  林千军带着搜集到的证物回到了一楼,派出所指导员忙迎了上来,林千军问道:“石国锋同志抢下来的手提包呢?”
  同志?指导员立刻会过意来,显然林千军的初步勘查已经排除了石国锋的嫌疑了,他立刻道:“包锁在我办公室里了。再没有别人碰过。”
  他顿了顿:“只是我们当初由于误会抓捕石国锋同志时,没有戴手套,包上有我们派出所同志的指印。”
  林千军道:“检查以后再说吧。”
  两人又匆匆回到派出所,林千军向一把手初步汇报了勘查情况,又把胶卷交给同志立刻冲印,转身就跟着指导员前去检查手提包。
  林千军接过手提包后,脸上不露神色,但双手却情不自禁微微有些颤抖--他妈的!那个自S爆炸凶徒是想要害死多少人啊?!
  手提包沉得几乎一只手拎不动,透过豁开的拉链,能够看到里面一根根雷管、捆扎好的炸药以及包扎在炸药外面的黄澄澄的子弹!
  如果这个手提包没有被石国锋及时抢下来,那西走廊的旅客不知有多少人会丧命,多少人会带着一身的伤痕!
  林千军冷静下心神,取过一些设备,提取了手提包表面上的指纹--如果石国锋的话是正确的,那手提包就应该有石国锋、死者和派出所干警三方的指纹。
  幸运的是,手提包上的确留存了好几枚完整的指纹,林千军立刻交给指导员,让他安排专人进行排查。
  接着,林千军小心翼翼打开了手提包,将里面的爆炸物如同捧着婴儿一样取了出来--他先是剥离了剩余的电线,以及电线联接的白象牌电池。
  接着,林千军又解开了用胶布缠绕在炸药包上的子弹--身为部队大院的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