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李逵日记 >

第12章

李逵日记-第12章

小说: 李逵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义学对我们到来一点都不惊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你们终于来了。

我一愣,隐隐约约觉得不妙,武松反应奇快,大喝一声:不好,有埋伏,说罢朝窗户奔去,凌空飞起踹碎窗户,扑通一声,跳入窗外的池塘中。

我紧随其后,也想学他凌空一跳,结果高度不够,两脚被窗框一绊,头重脚轻,一头栽进去。

爬出来一看,没有伏兵,放下心来,我把脸上的淤泥洗掉,武松把耳朵上的水草摘掉,毕竟都是强盗圈里有头有脸的人,得注意形象。

两人重新进入客厅,刘义学端坐没动,说没啥埋伏,早就料到这一刻,希望我们给他个全尸。

我们是讲仁义的强盗,同意了。

这厮拿起白练,踩着凳子,在门框上打个结,长叹一声,说他从小立志做个好官,上报皇恩,下安黎庶,为百姓伸张正义,没想到如今却落个如此下场……最后这厮大骂苍天无眼,哀叹好官难做……

椅子倒地,刘义学身体悬空。

武松叹口气,说这人是个好官,话未说完,只听咔嚓一声,门梁断了,刘义学摔倒在地,龇牙咧嘴。

环顾四周,只能吊屋梁上了,刘义学够不着,希望我们能帮他把白练挂上去,还说我们帮他上吊的大恩大德他没齿不忘,若来生有机会,一定帮回来。

话说到这份上,不帮不行,武松站椅子上,我踩他肩膀上,够不着,他说他比我高,让我站椅子上,他踩我肩膀上,结果还是够不着。

两人折腾了半天,都没打上结,武松有些不耐烦了,说直接来一刀,他刀法准,一刀扎心脏,也是全尸。

我说还是来一鸟斧吧,对准脖子,力道掌握好,脑袋掉不下来,顶多流点血,两人争了起来。

这时,刘义学脸色苍白,跪在地上说:你们掐死我吧,太他妈的吓人了!

我们没杀他,让他走了,永远不要再出现,那个死的,另有其人。

皇帝老儿最后没辙,只好重金请回张叔夜,让他鞠躬尽瘁,争取死在位置上。

【66。客栈都打烊了】

从张叔夜家出来,已是五更天,宋大哥直喊累,问哪里可以休息,我想深更半夜的,客栈都打烊了,整个济州府,估计只有翠红楼开着。朱武说过,陪领导干十件好事不如陪他干一件坏事关系来得铁。他还编了个顺口溜,说什么陪领导工作受累,不如陪他闲扯开会,陪他闲扯开会,不如陪他尽情一醉,陪他尽情一醉,不如陪他贪污受贿,陪他贪污受贿,不如陪他一女同睡。

要不陪宋大哥去逛逛青楼吧。

我小心翼翼地说,这个时辰只有翠红楼还开着,要不咱去看看?

宋大哥脸一沉,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说山寨头领怎能做这等鸟事?我心想,你他娘的在郓城县养小妾时,鸟也没少干事,现在倒装清高!

不过这话只能在心里说说,我摆出副惭愧的表情,正要夸他人品高尚,话还未出口,这厮换了副万般无奈的表情,叹口气说,既然没别的地方去,也只好如此了。

我心中暗笑,生生把话咽了回去。

翠红楼是济州府最有名的青楼,是无数男人心中的圣地。

据兄弟们说,里面的姑娘不但个顶个的娇嫩水灵,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头牌玉如意更是色艺俱全,据说前年大宋朝新科状元来这里千金买笑,与玉如意行酒。结果玉如意酒未沾唇,这厮已经醉得一塌糊涂,床都爬不上去,在地上躺了一晚,第二天嚷嚷着要打折,把读书人的脸都丢尽了。

山上日子枯燥,兄弟们本来懒懒散散,打劫也不积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够吃够喝就行,天天得过且过,任宋大哥把“替天行道”吹得天花乱坠,也不见丝毫起色,毕竟口号再响,也不能当馒头吃,不能当女人睡。

但自从玉如意投身风尘,兄弟们立马找到了奋斗目标,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大白天就敢去闹市打劫,没办法,玉如意的标价忒高,两腿一跷,赚的比堂级干部一年的俸禄都多。

兄弟们太过积极,闹得方圆几十里鸡犬不宁,衙门天天挤满告状的人,最后府尹张叔夜只好出面干预,玉如意去了东京发展,据说后来改名李师师,现在跟皇上打得火热。

虽然玉如意走了,但翠红楼的生意依然红火。

在济州,人气最旺的就数翠红楼和小相国寺,两者隔着二里地遥遥相望。

翠红楼以姑娘美色声名远播,小相国寺以佛法精深闻名朝野,很多人千里迢迢赶来翠红楼春宵一度,第二天满怀内疚地前往小相国寺参禅悟道,他们见到高僧的第一句往往就是,大师,我们昨夜似曾相遇。

【67。翠红楼的姑娘】

我和宋大哥大摇大摆地进了翠红楼,老鸨很是热情,一边往雅间领,一边跟宋大哥攀谈,客官哪里来?怎么称呼?

宋大哥豪爽地说,姓晁名盖,打梁山泊来。

老鸨“哎呀”一声说道,真不巧,你兄弟宋江前脚刚走。

宋大哥一愣,问那个宋江长啥模样。

老鸨气呼呼地说,五大三粗,傻愣愣的,每次干完提上裤子就走,从来没给过一两银子,还扬言他是宋江他怕谁,让我有本事上梁山找他要去……忒他娘的缺德……惹恼了老娘,去把“替天行道”的大旗扯下来当鞍马布……我们做皮肉生意容易吗?千人骑万人入,挣点辛苦钱……每天迎来送往的人多了去了,就没见过他这么不要脸的……晁大哥你说是吧,宋江这厮是不是忒不要脸?

宋大哥黑脸涨得紫红,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落座定,水果点心摆上,老鸨喊来两个姑娘,一个婀娜多姿,胸大如奶牛,一个小巧玲珑,嘴唇涂得鲜红,让我想起猴屁股。

这种场合,当然是领导先来,跟领导抢女人,是大忌讳,宋大哥点了奶牛,我只好要了猴屁股。

刚开始,宋大哥正襟危坐,摆出副正人君子的鸟样,三杯酒下肚,放开手脚,露了原形,跟奶牛黏糊起来,百忙中腾出左手指着我说,别看这厮长得丑,打起仗来卖力,是我的左右手。

我心想,别他娘的埋汰我,你右手都伸人裙子底下了。

宋大哥喝酒很有规律,前三杯酒,正襟危坐,祝愿皇上洪福齐天,百姓安居乐业,鼓励各位忠心报国,努力打家劫舍;再三杯酒,微醉,揎拳捋袖,指指点点,吹嘘自己文韬武略,权谋堪比萧何;又三杯酒,小醉,开始挤对晁天王文武不通,无能无德;再三杯酒,大醉,大骂朝廷昏暗腐败,诅咒高俅等四奸臣早日死绝;再喝,烂醉,别人烂醉时都是抱着树喊娘,他烂醉时抱着树喊爹。

我看宋大哥开始问候高俅的八辈祖宗,知道喝得差不多了,让老鸨安排房间休息,我提着酒坛继续喝。

楼上楼下叫声一片,我充耳不闻,自顾自地喝酒,猴屁股在旁边呆坐许久,有些不耐烦。

我拿出一大锭银子掷桌子上,她眼睛一亮,态度立马像面条下在开水里,活泛起来,直往我身上凑,说让她干啥都行。

我问真的干啥都行?

猴屁股有些害羞,点点头说是。

我说那你就陪我聊会天吧。

猴屁股狐疑地看着我,我问你看啥,长得丑也不能随便看啊,猴屁股笑笑说我跟别的男人不一样,我问哪里不一样。

【68。阿弥陀佛难求】

她说以她的经验,男人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禽兽,另外一种是衣冠禽兽。

我问怎么讲。

她说,梁山上一个叫王矮虎的,大白天敢在闹市调戏她,晚上来了二话不说抬腿就往她身上爬,这就叫禽兽。

有的人,大白天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的鸟样,大骂你伤风败俗,淫荡无耻,晚上来了还给你掰扯一通大道理,掰扯完伸手就扯你裤腰带,这就叫衣冠禽兽。梁山上有一个叫吴用的,就是衣冠禽兽中的极品,每次来都要讲半小时的三从四德,忠义节操,完事后还嫌你叫声不够高。

我听得哈哈大笑,问她那我是哪种?她嗫嚅半天没敢说话。

我想,我可能是禽兽,不过又一想,我没有在闹市调戏她,也没有睡她,应该是禽兽不如吧!

我问她平常来这里的人多吗?她说,多得很,甭管是街头乞丐、贩夫走卒,还是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抑或是高高在上的官员,只要是男人,没有不来嫖的,就连对面小相国寺的和尚,都隔三差五地来普度她们这些肮脏不堪的灵魂。

我不怎么信,说小相国寺还是有很多得道高僧的。

红嘴唇嘴一撇,一脸不屑,告诉我说,你现在去敲门,开门后说“阿弥陀佛”的就算是高僧。

我想,这很简单,哪个和尚见人不是双手合十虔诚地来一句“阿弥陀佛”,反正无事,我出了翠红楼直奔对面的小相国寺。

天还黑着,无风无月。

我踹了半天门,才有人应,还没等我说话,这厮开门第一句就是:他娘的,佛门净地,你大半夜的瞎嚷嚷什么?

娘的,照头一鸟斧!

挨个去敲门,连敲了八九个,都一样说,气得我连砍了八九斧。

最后,到了住持方丈门前,举手欲敲,转念一想,万一这厮也来一句三字经,今晚不就白费力气了?

我喝酒后总是很聪明,脑袋一转,有了办法,敲门的同时,把板斧举在面前,这样方丈看到后态度可能要好一些。

结果,方丈穿着大裤衩,睡眼惺忪地打开门,看到明晃晃的板斧后,一声“我靠”,当即瘫倒在地。

唉!守着金山找不到金子,在庙里想听句“阿弥陀佛”竟如此难!

大雄宝殿里,我放下板斧,扑倒在地,对着佛祖拜了三拜,祈求他原谅我佛门净地大开杀戒的罪孽,转身离去。

我虽然不敬和尚,但对佛祖,一直心存敬畏!

第六章 送礼三境界

〔送礼分三个境界,最高境界:雪中送炭,中等境界:锦上添花,最下境界:适得其反。雪中送炭,就是缺什么送什么,掉井里送绳子,掉海里送木头,他一定会铭记在心,这是最高境界,不用花钱,却能让对方感激你一辈子。〕

【69。宋大哥病了】

宋大哥回山后蒙头大睡,聚义厅开会也没去,众兄弟们以为他病了,纷纷提着礼物前去探望,个个一脸关切,叮嘱宋大哥工作别太拼命,好好保重身体。

扈三娘摸着宋大哥的手,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说宋大哥是为山寨操劳过度才累病了,说到动情处,哽咽难言。

神医安道全把熬好的补药双手呈到宋大哥床前,还特地强调是亲手熬的,嘱咐宋大哥趁热喝了。

我操!他亲爹生病时都没见他这么勤快。

时迁跟郁保四在宋大哥床前结下了梁子。

时迁一直想升厅级干部,但条件不够,历史上有污点,很多兄弟不同意,这厮一直不甘心,上蹿下跳地活动。

这厮下狠心花五百两银子买了只千年东北参,想送给宋大哥,从三个月前就盼着合适机会,这下好不容易盼到宋大哥病了,高兴坏了,屁颠屁颠跑去。

床前围了好几圈兄弟,时迁正好排在郁保四后面,别的兄弟都是提着礼物站在床前说两句不痛不痒的吉利话,然后放下礼物就走,好让给后面的兄弟表现。

郁保四这厮不知道是想让宋大哥对他加深印象,还是真的从心底里关心,从开始唠叨到结束,花了一个多时辰,任时迁捅了他七八十下都不挪位置。

郁保四身高一丈,腰围三尺,足足顶时迁四个大,遮得严严实实的,从前到后,时迁压根就没见上宋大哥的面。

礼物提来,又不好再提回去,只好放下,时迁算倒霉到家了,送了重礼人家还不知道谁送的。

出了门,两人就撕巴到一块了,时迁瘦小干巴,被郁保四提着衣领直接从墙内扔到墙外。

我越想越气,我他娘的睡了一天一夜,也没去开会,山上兄弟除了鲍旭那小子,连个问问的都没有。

不过转念一想,又高兴了,至少我知道谁是虚情假意,谁真正关心我,还是鲍旭这小子实在,回头得提拔提拔。

【70。礼仪】

山寨头领也是人,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必不可少,牛逼如武松,也屁颠屁颠跟在别人后面随分子,鲁智深这憨货,也乐呵呵地赶去帮忙。

朱武曾对送礼发表过一番感慨,礼尚往来,礼“上”往来,人一旦降生,谁也挣脱不开。往低贱里说,前街的刘乞丐,在后街王乞丐结婚时,不也送了两块大馒头?往高贵里说,当朝皇帝过生日,哪个大臣不屁颠屁颠地赶去随礼?

就算跳出三界的人,也不免俗,文殊院智真长老,在大相国寺智清长老七十大寿时,不也千里迢迢地送了贺仪?

你出生时,别人给你爹妈送礼,你生儿子时,别人给你送礼,你咽气时,别人给你儿子送礼?循环往复,谁能免俗?

朝代更迭,礼仪不变,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五千年礼仪史。新媳妇哪条腿先下轿,人死了头朝哪个方向摆,都有讲究。

红白喜事,讲究热热闹闹,路人皆知。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