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续步步惊心(上) >

第23章

续步步惊心(上)-第23章

小说: 续步步惊心(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景。此刻的我,心境万分愉快,就连步履也轻快地出奇。身侧趋步走着的巧慧,不时地打量我一眼,然后无声地笑着。
只见到处浓绿葱葱,浓绿、淡绿、苍绿、翠绿;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正陶醉在这广表壮丽的氛围里,突见一个小太监站在对面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见我看了过去,急忙从怀中掏出一物放在地上转身跑开了,我微惊,心中还有些纳闷,巧慧已大叱着举步要追上去,轻声拦下巧慧。看样子,这只是哪个宫中低等的小苏拉,应是帮忙传什么讯息的。
走过去捡起一个做工精巧的荷包,拿在手中细细地翻看着,这应该是女儿家的饰物。抽出荷包里的字条,只瞅了一眼,便呆住了,字条右下角的印章是那么醒目,红红地灼着我的双眼。静静地默了半晌,才回过神看纸条上的字,上面写着‘弘旺已被发往热河充军,望姑娘救助。’字迹娟秀、字体工整,应该是女儿家所写,既然能吩咐小苏拉送信,这个女子应是宫中之人。想到这里,背上竟然涔出丝丝冷汗,时至今日仍有他的人留在宫中,他多年经营的势力果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瓦解的,心中忽地有些理解了胤禛为何用这么硬的手腕来对待他们。
我神思有些飘渺,精神怎么也集中不了,这些日子的轻松惬意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觉得又有一张无形的大网已掀开一口,只是不知自己会在何时陷入其中。同时;心中又万分焦虑,毕竟弘旺是他唯一的牵挂,他理应会安排好一切的。
轻轻地叹口气,把荷包掩入袖中,顺着路徐徐地走着。忽听身旁巧慧的请安声,抬头一望,熹妃站在前方脸上挂着她那副招牌笑容,她的笑容无论何时总会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遂打起精神上前两步微笑着见了礼,她笑着道:“姑娘今日也得空出来了,以我看,我们的性子倒是有些相像,要不,我们怎么会喜欢同样的天气,就连出来游园也总能不期而遇。” 这么一番客套话,我真的有些不知如何回,只是微微一笑,便默不作声。她又道:“相请不如偶遇,我们既是遇上了,就一起走走吧。”
我边行边道:“上次娘娘托我之事,我无能为力。”她仍是微微笑着,轻声道:“这本是我逾越了,这孩子的婚事我哪里作的了主,只是……”她并没有说完;敛了脸上的笑意;叹了口气。我道:“皇上会为他挑一门好亲事的,这娘娘无须担心。”听了我的话,她沉吟了一下,似是有些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她脸上浮出了笑意,微微一点头,道:“也是,我本不该操这份心的。”
熹妃随手挥退了随身的宫女,巧慧见状,用眼神无声地询问着我,见我微一颌首,她便转身去了。熹妃许是心中有事,但不知如何开口,我则是无话可谈,因此两人只是默默地走着。又过了大致一刻钟的时间,她幽幽开口道:“皇家男子,最怕的是……”
“全后宫都知道皇上曾下过口谕,任何人都不能打搅晓文姑娘的生活,还是妹妹的面子大,居然能和晓文姑娘游园畅谈。”听着前方齐妃刁狠犀利的话语声,我的脑袋有些蒙,暗叹今日运气不佳。抬起头,脸上涌出盈盈笑意,静静地看着对面的两人。
齐妃整个人似是清瘦了一些,面容略带一丝凄色,而她身边的娇小的美貌女子,却仍是风采依旧,不同的是眼中的凌厉神色少了一分,取而代之是有些黯淡,但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起来温婉了许多。
熹妃的那份外表端庄大方、内心温柔敦厚早已融进她的肌肤血肉心智神魂之中,此刻的她,早已满面笑意,她道:“今日阳光很好,本想独自转转,谁知好巧不巧刚出来就碰上了晓文姑娘,姐姐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也一起走走吧。”齐妃眼光自我们两人面上掠了一下,正待开口,她身边弘时的福晋已道:“额娘,我们正好也没有重要的事,就一起走走?”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四人俱不言语。不知怎么回事,我感觉突地从后背涌起一股倦意,连缓步走着的双腿也好像被灌了铅一样沉重,悄无声息地偷偷打一个哈欠,感觉舒服的许多。
正觉得自己有些恍惚,弘时的福晋道:“叫你姑娘好像有些不妥,可叫别的,又不知姑娘介不介意。”一时有些愣神,抬头望望众人神色,有些反应过来她是说给我听,我接口道:“叫我晓文即可。”她盯了我一瞬,似是想分辨一下我的意思,见我面色平静,她又道:“爷日日念叨,那件事确实不是他授意的,不知是哪个狗奴才擅自做了主。爷内心一直责备自己,为皇阿玛添了堵心的事,可这真的是个误会。”
用眼光余光掠了熹妃一眼,却见她脸色恬静,仍带着丝丝笑意,我暗暗一笑,又一个被这深宫大院造就出的圣人。我道:“女子不得干政,对这件事,你我都无能为力。”她眼中戾气一闪,即刻而逝,仍微笑道:“这哪是政事,这父子间的事就是家事,以爷的脾气说些悖礼僭越的话或是有的,可若说他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那爷是做不出的。皇阿玛对爷许是‘恨铁不成钢’,可爷毕竟也是皇阿玛的嫡亲的儿子,怎么说也不能让十二叔管着不是。”心中无奈,不想再继续下去,遂站定,盯着她道:“他们虽是父子,但也是君臣,在宫中家事既是国事,国事既是政事,我们女子不便插手。”说完,向熹妃、齐妃微微一笑,转身而去。
弘时被交予允裪抚养,或许本就是为了以后开恩预留余地的,胤禛对弘时不可逆转的怒意,缘于他天生对于“返恩为仇”之人的憎恨,缘于他对背叛自己的人决计不能容忍的爱憎分明的性格。况且此人是他的亲生儿子; 纵然他不忍心;但也不会轻易饶恕。
漠然前行;心里却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件事,记得当初十三也曾答应八爷,会一直照顾弘旺。究竟这期间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胤禛会下令将他发配充军,难以想象这养尊处优的孩子以后如何生活。蓦地,脑中闪出先前避雨时那个踢我膝盖的孩子,我无奈地叹一口气,心里万分沉重,自己既是已经答应八爷护弘旺周全,就必须尽自己的能力从中擀旋。
抬头望望明媚的阳光,心中却是一片灰暗,那个女子究竟是谁呢?能与宫外互通消息,仿佛又知道我的事情。诸如此类的人宫中到底还有多少,想到这里,心里越发地沉郁。
静静地一边走着一边凝思想着,直到差点和来人撞个满情,这才发现,太阳早已过了顶。瞅着对面的弘历,收起满面伤感,浅浅地笑着不作声,他静静地打量了我一会儿,道:“你心里有事,已经好些日子没有看到你这样了。”脸上依然挂着笑容,只是装着深思了会儿,道:“有吗,我怎么不知道。”听了我的话,他敛了脸上的笑容,凝眸注视着我,我亦微笑着回望着他,许是我目光坦荡,瞬间过后,他一笑道:“没有就好。”
两人默默向前踱着步子,我心中暗自思忖,这件事除了十三外,什么人都不能问、也不能说,否则也许会使弘旺的日子更加难过。
心思既定,面上自是神态自若,我微微向上抬起头,瞟了一脸落寞的弘历一眼,嫣然一笑道:“什么事令我们的四阿哥忧心忡忡、一脸愁容。”听着我刻意调侃的声调,他白了我一眼,道:“我在想,我们什么时候竟然疏远了许多。”我冷不丁地一愣,有些回过了味,自和胤禛相认后,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把他当成了小辈,角色变了,有些话自然而然就不能无所顾及地说了。心中思量一刻,不准备在这个话题过多谈论,遂微笑着道:“你没事了吗,整天瞎琢磨什么呢?”
他仰脸轻吁了一口气,道:“也是,自己的事还烦不完,哪还有闲工夫瞎琢磨别人的事。”心中怔了一瞬,有些迷糊他话中的意思,细想一下,弘历这些日子确实有些怪,这也难怪熹妃会如此担心。我道:“看来心中有事的是你,出了什么事情。”他默了一会儿,道:“你刚刚是否见到了我额娘。”
他定是见到了巧慧,于是我微笑着轻轻颌首,他有些反常地双眸紧紧盯着我,我心中有些嘀咕,难道是为了熹妃托我一事。过了一会儿,他收回目光,神情有些颓废,我道:“你额娘为了你的婚事很操心,曾托我寻觅合适的女子,但我觉得此事或许皇上已有考虑,如若你心中有心仪的女子,不妨先和你阿玛沟通一下。”听了我的话,他似是松了口气,嘴角掠出一丝苦笑,道:“皇上指婚,作为皇子有商量的余地吗?即使有心仪的女子又有何用,爱她放在心底就行了,不必一定拥有她,或许她已有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见他自顾深思地沉浸其中,我心中一阵紧急思量,弘历的神色说明了他已有了心爱的女人,只是此时的他不应该如此失意。
俗语说‘三月的天,娃娃的脸’。刚刚还是风和日丽、万里晴空,鼻息中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这时已是阴去密布、凉风四起,路旁布满嫩芽的柳条被风吹得缠绕着、纠结着,扭作一团。
我裹紧身上的衣服,还是觉得有些冷意,正要开口回去。他忽然道:“我一直都这样希望,你是我朋友这个身份永远都不要变。” 说完,他静静地望着前方,一脸肃容。我有些愣忡,今日的他太不同于往日,细想了一会儿,仍是没有头绪。他斜睨了我一眼,紧接着‘嗤’地一声笑了出来,有些自嘲道:“这也要考虑这么久,看来我真是强人所难了。”他本是天份极高聪敏过人,而且又知我的身份,照理说不应该如此的。我定了定心神,畅如流水地道:“朋友是不分身份地位、年龄的,因此,我在身份上也许算是你的长辈,可我们仍然可以算作朋友。”
风越来越大,许是树木的枝桠还是光秃秃的,没有任何阻挡,那无遮无拦的冷风一直往衣袖地钻。见我有些发抖,他道:“回去吧。”刚刚向前走两步,他又道:“过几日俄国使臣会来贺阿玛登极并商议通商事宜。”我停下脚步,回身疑惑地望着他,心中有些不解他为什么会说这些事,他则是不理会我的反应,径直快步向反方向走去。
自清朝建立东南海疆就一直风起云涌,其中复杂的内涵历代没有一朝能比得上。自胤禛继位,他继续执行南洋禁航的政策,因东南沿海本就赖以捕捞海中生物为主进行贸易,这个政策就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而沿海的地方官就不断地上疏历数南洋禁航的弊端和开禁的好处,请求取消禁令允许人民赴南洋贸易,但胤禛认为‘海禁宁严毋宽,余无善策。’一直没有批准,又过了两年,人多地少的福建省又连遇灾荒,造成社会动乱不安。为了维护海疆的稳定,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前些日子正式废除了南洋禁航令。开放洋禁的同时他也制定了许多措施,以限制出洋之人与海外的夷人串通危及清朝统治。
南方这边刚刚开禁,而北方已派出使臣洽谈通商事宜。心中有些明白弘历为什么会刻意告诉我了,此时的胤禛应是内心焦灼的、忧虑的。国以稳定为重中之重,而此时的国家,在西方列强眼中已是一块肥肉,况且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已相当猖獗,如果对外贸易不加以限制,那国家就得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来防“夷”。
呆呆地站了一会,觉得天色越发阴暗起来,抬头望望愈压愈重的云彩,我心中一动,急步向养心殿方向行去。还没有走到,豆大的雨滴已落了下来,滴在身上,竟然凉馊馊地有些刺疼,慌忙冒雨疾步走着。
抱着头大步跨入养心殿,带着盈盈笑意,满心欢喜地抬起了头,刹那间,我一下子傻站在了那里,只见胤禛居中而坐,十三、张廷玉等大臣围坐于旁边,应是正在议事,除十三和张廷玉外,其余众臣俱是面露惊色,怔忡地盯着我。
此时已是下午,殿外又没有高无庸守护,本以为就他一人,不想却有一干大臣在。见我木木地呆地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眼中掠过好笑的神色,那丝笑意一闪即逝,即而他吩咐道:“晓文,去知会高无庸准备雨具。”我快速瞄了一眼,暗暗记住了人数,快速转身向外走去。
靠在偏殿里的墙上,抚住心口,暗自责怪自己,这些日子似是越来越不当心了,昔日的谨小慎微在我身上再也寻觅不出,收回飘渺的心绪,长长地呼一口气,欲去找高无庸准备雨具。
刚迈出殿门,就见小顺子领着两个小太监抱着蓑衣和油伞小跑着过来,见我在这里,小顺子打了一千道:“姑姑,皇上正在议事,可能你要稍等一会儿。”我微微点了一下头,随意问了一句:“雨具可准备够了。” 小顺子回了一声,麻利地指挥着小太监把雨具码在廊子里,随即两个小太监快速了退了回去,小顺子则是立在了大殿门口。
静静地站在偏殿门口等待着,来这里本想想些法子让胤禛开怀,不想十三也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