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凤还巢 >

第58章

红楼之凤还巢-第58章

小说: 红楼之凤还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晴雯、鸳鸯、琥珀,春纤几人日夜赶工,凤姐又使了平儿丰儿也来帮忙,三天内倒赶齐了宝玉应急四套夹衣。
三日后,林如海下朝,亲自来贾府拜会贾母,贾母为了宝玉长进了,说不尽感激话。
一时宝玉贾政前来作陪,郎舅间又是一番客气,称谢不迭。
林如海提起贾母托付迎春之事,根据贾母所提,人口简单,书香门第,孩子争气这几条,林如海推荐了一人给贾母:“这孩子是我今科学生,今年江南科考解元,不说状元之才,进二甲当无问题,他家祖上也是大族,家风甚好,祖上遗训,男子四十无子方能纳妾。只是他家乃是旁支,父亲早逝,家境有些清贫,只有少许几亩薄田,母子们相依为命,靠族中帮衬方能勉强度日。在江南时节,我已经写了书信着他禀过母亲,他母亲与杜家族长也已同意,全权委托小婿替他张罗婚事,此事成就与否,还请岳母掂量,此生不合意也不妨,明年大比年,京中才子云集,尚有机会另觅佳婿。”
贾母却觉得杜生很好,江南乃是科考大省,能中解元委实难得。因又问孩子模样、品行,如海说道:“此子中等身材,比府上宝玉贤侄稍微高些,也壮实些,生得口方鼻直,双目有神,品行也好,是个人人称颂孝子。”
贾母闻言心下已有七分欢喜,又问道:“家境不是问题,只要是好人家,我倒情愿多贴他几个银钱过生活,只不知这孩子多大岁数呢?”贾母可不舍得自己宝贝孙女与人做填房,天生矮人一头。
林如海道:“这孩子今年十九岁了,因为十岁死了父亲,母亲伤心过度,身子就此拖垮了,这些年一直病弱,也没闲情谈婚事,今年也是她儿子中举,老夫人精神也好多了,又是我提头,他家方始谈婚事。”
贾母闻听此言,更加欢喜,觉得这等世家大族后代,教养不成问题,本身争气就更好了,最难得是人口简单,很适合迎春那种绵软性子,因把姓名八字递给宝玉观看。
却说宝玉也算是私心作祟吧,总觉得自家姐妹,那是个顶个才貌双全,天下无双,天下男儿无不都是破砖烂瓦臭泥巴,不堪匹配。
此刻闻听听贾母谈论迎春婚事,心下很是不以为然,觉得冰雪聪明二姐姐不知糟蹋在谁手里了。因他如今不比从前孤拐不通情理,颇懂得些人情世故,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娘家再好也不是女儿家归宿,可是他只不放心,也不知道林姑父说哪家儿郎,生恐遇到个薛蟠一样混账东西,那可就完了。如此一想,心下好不焦躁,只是当着贾政,不敢言语。
此刻贾母要他观看拿主意,心中倒是一喜,哎,不如就胡说此子八子不好,打个破锣试试。
谁料一见之下,宝玉惊呼出声:“呀,难道是他!”
贾母奇道:“怎么,宝玉认得他?”
宝玉笑道:“名字相同,只不知是不那人,我认得那人是扬州城外杜家庄人氏,与寡母相依为命。”
林如海笑道:“这可巧了,杜生正是扬州杜家庄人氏,贤侄认识之人定是他无疑了,只不知贤侄如何与他认识呢。”
宝玉见如海相问,起身一礼,道:“贤侄初到扬州,与街头偶遇杜公子,他被人偷了母亲汤药银子,焦急万分,我闻他是个孝子,以一个金锞子买了他折扇,助他买药去了。后来,侄儿乡村游玩,也见过他母亲,嗯,是个精明慈善老太太,观摸样,颇是通情达理,应该不难相处。”
心里想着,他这人对母亲孝顺,也有担待,她母亲面像也和蔼,应该会对迎春不错,心下稍安。
贾母闻听宝玉称赞此人,抚手笑道:“这才好呢!”又看林如海:“依我意思,年内就放小定,待明年他科考下来就完婚,贤婿以为如何呢!”
林如海道:“就依岳母,他不日来京赴考,我便让他前来府上拜会,只是他家境贫寒,恐怕难有贵重聘礼。”
贾母乐呵呵笑道:“这倒不难,只要是他家传东西,不拘贵贱,能做表记就是了。嗯,既是他家里贫寒,到时候就在我们府上收拾一间房屋与他住下读书,也免得住客栈破费。”
宝玉心里也很喜欢,忙着招揽活计:“这倒好了,到时候我去招待杜兄,正好与他讨论文章。”
贾政很爱听宝玉这话,点头:“这话很是。”
却说凤姐得了鸳鸯传信,知道林姑爷已经代迎春觅得佳婿,忙使平儿叫来迎春,且先笑眯眯不说话,只把宝玉折扇递给迎春观瞧,迎春不解,展开一瞄就合上,口里嗔怪:“我当什么宝贝,这扇儿湘妃竹柄,也不出奇,字儿差强人意,不及三妹妹呢,画儿不及四妹妹,更不及林妹妹,这种扇子,府里堆山填海,有什么稀奇呢,倒值得凤姐姐这般急巴巴叫人来瞧。”
凤姐噗哧一笑:“嗳哟,林姑父可要失望了,这个媒呀,是做不成了哟,可惜人家一介解元,竟然被闺阁女流比下去了,罢了,平儿,把扇子退还给林姑父,就说我们二姑娘啊,不喜欢。”
平儿脆脆答应一声,拿了扇子,作势欲走,眼睛却瞄着迎春直笑不挪步子。
迎春闻言顿时愣了,立时想起凤姐之前那番话来,知道这折扇牵着自己婚事,想那林姑父看上人才定是好,忙抢上一步,拉住了平儿,夺了扇子在手里玩弄,却不好意思出声。
凤姐咯咯一笑,接过扇子来仔细瞧着:“二妹妹,宝兄弟说那公子名讳就在扇面上呢,在那儿呢,我怎么瞧不见,妹妹可看仔细了,若嫌这名儿不好,咱再换换呢,若是喜欢呢,二妹妹可要好好谢我啰。”
迎春顿时羞红了脸:“你,你,你贫嘴滑舌,不是好人,谁要谢你呢。”嘴里说不谢,却盈盈一福身,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胭脂红,劈手夺了折扇跑去了。
却说当日林如海接了黛玉回家,黛玉拜别贾母凤姐三春姐妹,又是一番依依难舍,姐妹们都有礼品献上,做不过是些小女儿相互赠送针线字画,小玩意儿,聊表姐妹情谊。
贾母拉着黛玉红了眼圈,只是舍不得,又不好阻止她父女团聚,只是牵了黛玉手殷殷送出二门来,只说他父女欢聚,自己不好时时去接,嘱咐她若是想念老祖宗,想念姐妹们了,时常回来瞧瞧,言说,正月里,自己一定派人去接她回来热闹一回。
黛玉频频点头,与贾母姐妹们洒泪而别,随父回家不提。
这日午后,贾政领着宝玉带着拜师束脩礼品,亲到林府,主持宝玉拜师仪式,宝玉拜了孔夫子,给林如海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正是成了如海入室弟子。
为了宝玉求学方便,也为免得宝玉来回奔波,林如海与贾政商议,在林府给宝玉收拾了一座小院子,转供宝玉过府读夜书歇息,一切饮食起居,自有林府派人打理。
隔天早朝后,如海贾政带着宝玉,正式到子监拜见李祭酒李大人,宝玉作为林如海学生,理所当然占取林如海荫生指标,正式注册,成为子监学生。
宝玉在这里见到了一同就读冯紫英,卫若兰,冯紫英堂弟冯楠英。不过冯紫英与卫若兰比宝玉高一级,冯楠英与宝玉一样都是今年新生。
子监除了固定节假日,每月固定三天假期,一般要求住读,特殊情况也可走读。因为宝玉每月有十晚要受教于林如海,所以选择了走读,来往免受校规束缚。
原本林如海为宝玉置办临时住房,不过为了宝玉过府求学方便,谁知宝玉一月之中到有一半时间歇在林府。一般学子都不愿意天天跟着师傅受拘束,为何宝玉倒愿意呢?
只因那日王夫人传召宝玉,并不似宝玉猜测,要逼问银两下落,王夫人闭口不提这章,只是告诫宝玉,因为梨香院要安置戏班子,宝钗母女已经搬进贾府内院借住。
宝玉闻言想起薛蟠不端,插嘴道:“薛蟠外男,如何在贾府内院走动呢?府里姐妹女眷众多,这样住着多不方便。”
王夫人道:“你表兄并未借住,你姨妈已经让他就近租赁了房舍,就在宁府后街上头,你姨妈家也开始整理自家房舍。”
宝玉不免嘟囔:“既是租赁了房舍,如何不全家搬去,却要借住我们家里呢?”
王夫人自己另有打算,也有心病,她不敢也不想让宝钗母女出府去,却厉声呵斥宝玉:“你姨妈孤儿寡母,又是你嫡亲亲人,难道你不该略尽地主之宜,照应她们一二?枉你平时最是怜惜女儿家,你宝姐姐不是姐妹?你就如此狠心要赶他们出去,你姨妈宝姐姐哪里不好,你就这般嫌她们母女?”
宝玉见王夫人这般引申,曲解了自己意思,忙说不敢如此作想,不过随口问问。
王夫人这才缓和了语气,叮嘱宝玉跟宝钗和睦相处,今日之言绝不许再提。又夸宝钗才学人品样样拔尖,叮嘱宝玉多向宝钗学习为人处世,切勿牛性大发,惹恼人家。
最后严正警告宝玉,诸如上次那样当面让人不得下台事情,希望不要再次发生。
王夫人口口声声都是道理,宝玉不敢反驳,唯有沉默。
王夫人知道他不如意,不也强迫他表态,直道:“沉默就当你接受了,可别让母亲为难。”
此后几日,宝钗有事无事走来宝玉房里坐着,虽不似先前那般指手画脚,只是偶尔问询一句半句,多是日常关怀,渴不渴,饿不饿之类。
宝玉见了宝钗明眸皓齿,丰腴白嫩水灵,也有瞬间赏心悦目与惊艳,可是见她每每来寻自己,却端着架子,俨然是正义化身,端方典范,就觉得泄气。
心里嘀咕;你既然如此端方娴熟,为何来屈就与我这个混世魔王呢?继而就想起她说那些话来,觉得她闺阁女儿,如此心机深沉,宝玉常常把她与王夫人影子重合了,觉得她俨然就是青年版王夫人,就是一颗未老先衰鱼眼睛,心中顿失了兴趣。
为了躲避宝钗强势介入,宝玉这才宁愿去宁听林如海讲解那些枯燥八股文章。
宝玉不回府只需知会贾母即可,晴雯得信也不会主动去告之宝钗姑娘。
贾母凤姐门下更无上杆子巴结之人,因而就算宝玉不回家,信息不通宝钗每日总来坐一坐,宝玉不在,她也也不焦躁,倒似乎很喜爱跟麝月晴雯一起厮混时间,因为晴雯麝月正在为宝玉缝制冬天毛皮衣衫,宝钗便跟晴雯麝月一起讨论针线上事情,偶尔还要亲自动手,缝制几针。
她每来必有小礼品奉送宝玉房里各位丫头,就连小丫头也没拉下。不说麝月秋纹对宝钗毕恭毕敬,小丫头们也都交口夸赞,宝钗来了也乐于奉承招呼。
唯有晴雯多数时候不言不语,不贪不求,每每因为被宝钗耽搁了瞌睡,她私下还要埋怨没几句,有时候性子上来,还要讽刺小丫头几句:“残羹剩饭你们到当成山珍海味了,骨头轻。”
麝月每每劝她:“知道你大小姐傲视钱财,可人家小丫头每月五百工钱,家里一摊子事情,够什么使呢,得了赏赐意外喜,当了也能帮补家里,高兴说几句就让她们说去呗,你到跟她们较真什么?未必你每次没拿呢!”
晴雯冷笑:“人家宝姑娘赏赐是看得起我们奴才,焉敢不要呢,还在这屋里活不活呢!”
麝月笑道:“这就是了,姐妹们都不易呢。”
晴雯偏是那种人穷志不短角色,宁愿挨饿,也不想啃人家剩骨头。为了躲避,她便抱了衣衫倒去鸳鸯屋里坐着,姐妹们说笑做活,偏是宝姑娘这人蛮大方,四角俱全,想得周到,无论各种赏赐,她不在也有她一份。
这使得晴雯更加气闷,随手给了她表嫂,那媳妇子倒把晴雯从此奉承上了。恨不得晴雯天天去跟那个主子套套近乎,好给她得些好处,又到处吹嘘,她小姑子在宝玉房里如何得脸,如何金银赏赐源源不绝,气得晴雯跟她嫂子大闹一场,又跟平儿鸳鸯痛哭了一场,自此远了她嫂子。
凤姐前生很可惜了晴雯,闻听她嫂子说不像,简直就差说晴雯爬床了,很怕连带晴雯再次送命,让平儿去教训那媳妇子一顿,又传凤姐话,再要胡说八道,把她两口子撵到街上讨饭去。吓得他那个老实头男人倒发了一回恶,狠狠揍了那娼妇一顿,又逼着她进来与妹子赔情道歉,她方才老实安静了。 
  第 61 章
说玉虽然与黛玉同处林府想见面是难于上青天因为嬷嬷规矩厉害紫鹃雪雁寻日也不许她随出入二门
任是茗烟把林家上下老少打点个齐全也越不过嬷嬷祖姑婆规矩去别说想见黛玉就想见紫鹃雪雁一面也不能够
玉万般无奈之下到生一计每每会书房摇头晃脑大声朗读文章声音洪亮响彻林府每一个角落半夜方休目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能有一字半句传入深闺让黛玉知道他来了
祖姑婆嬷嬷虽然烦他也不好干涉人玉可是经寒窗苦读没有越界不规矩
府下人每几天听一阵朗读声倒不觉得厌烦反是觉得林府更有生气了
林府上下人等见了玉无不夸奖一声“玉儿好嗓门”也有下人悄悄议论“只可惜了不是我林家公我林老爷若有此一就圆满了”
回头再表府十月中旬府省亲别墅基本竣工金银铜铁器皿已经打造齐全各种古玩也都铺排到位珍禽异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