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凤凰台 >

第290章

凤凰台-第290章

小说: 凤凰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这下好了,这么能吃,必能平安。”
  叫她听了去,虽没学给卫善听,可却从来都待这个弟弟极好,就怕他生下来太弱养不住,在晋王府里也处处都顾着他,很有当姐姐的样子。
  卫善让两个孩子都爬上床来,母子三人挨着桌子,承烨明明吃了点兔腿肉,可玩闹一会儿又饿了,看见小碟子上盛的软粉枣糕栗糕,又犯起馋来,伸手抓了一块,送进嘴里嚼起来。
  卫善生的时候才知道肚里有两个,发动起来并不担忧,待知道肚里竟有两个孩子,心中倒是一慌,若是双生,怎得摸脉不曾摸出来,两个孩子在肚里,更该闹腾才是。
  到生下来,白姑姑说孩子生得端正,待听见一强一弱两道哭声,她这才放下心来,分明倦极了,还是挣着精神等秦昭把两个孩子抱到她跟前给她看过,这才睡了过去。
  沉香早早便把两个孩子抱到床榻边,胖些的是哥哥,瘦些的是妹妹,都生得长眉小口,太初承烨都更像秦昭,这两个孩子单从眉眼便更像卫善。
  “两个小殿下都能吃,原先备下的乳母都用上了。”白姑姑把这两个孩子甚时候吃甚时候拉都报一遍,原来预备的乳母是按着生一个来挑选的,饶是这样,也挑了四五个,怕奶水不合适,要从这里头选出小殿下爱吃的来。
  这会儿又多一个,人人不得闲,哥哥尤其能吃,倒很有保儿小时候的劲头,卫善越听越笑,沉香赶紧端了膳桌上来,十来只金碗盛着各色小食,卫善孕中想吃太医只是规劝,这会儿能吃了,她偏偏又不馋了,吃了一碗燕窝粥,又挑上两筷子鸽肉松,吃了两块软香糕便停了嘴。
  卫修带着崔芙过来请安,看一看新得的两个外甥外甥女,目光灼灼的让崔芙也抱一抱,卫善知道这是沾喜气来了,崔芙还是新嫁,闻言便红了脸,偷眼去看卫修。
  卫修盯着两个婴孩,看新生儿打哈欠皱眉头样样新奇,仿佛是头一回当舅舅,这才想起来,生太初的时候他不在晋地,等到他到晋地了,保儿又是在京城里出生的,大哥大嫂成了亲就去了清江,这确是他头回见着卫家的亲生儿。
  卫善叫沉香掀开包被,给他看婴儿的小手,卫修只是看,怎么也不敢上手摸,崔芙握了婴儿小手,指甲还薄薄的:“你也碰一碰。”
  卫修连连摇头:“不成不成,我手上粗。”说着看了崔芙一眼,他这会儿虽在京中任官,原来却是武职,也一样要跑马射箭的,手上粗糙得很,碰她都要红一块,何况是碰新生儿。
  卫善装聋作哑当不知道,崔芙却羞得满面通工,又不能当着卫善的面嗔他,两个孩子轮换着抱过,悄悄想着,卫修就要跟着陛下征战,也不知要去多久,她若能有个孩子,在家等他,也不寂寞。
  等太初承烨缠着卫修玩闹的时候,卫善便招手让崔芙坐到身边来,对她道:“我让沉香给你取一身保儿的旧衣裳,你把它压在枕头底下。”
  崔芙柔眉柔眼,脸上红得能滴出血来,卫善看她这样害羞便道:“不过是个民间的法子,似你这样新嫁本也不该着急。”
  崔芙红着脸道谢,手里还抱着孩子不肯放下:“多谢娘娘。”
  走的时候果然拿了个锦包,卫修还当是卫善赏赐的,并不曾多问,到夜里见她拿出来压在枕头底下,还劝她一声:“我不着急,你也别急。”怕她娘家亲戚又来歪缠,催着她要孩子。
  崔芙伸手去抚床枕,粉面微红,低头轻道:“是我想要孩子了。”
  以卫修的年纪,若是早些成婚,这会儿连孩子的亲事都要打算起来了,崔芙又怎么不急,姻缘来的迟些,孩子可不能再迟了。
  那件小衣裳压在枕头底下三日,崔芙便不思饮食,卫修还当这是自己出征在即,她自己一人在家心里害怕,这才茶饭不思,给她买了糖山楂回来当零嘴儿吃,又请了太医来看,想给她开些助食的药。
  谁知太医一摸脉,道了一声喜,见桌上搁着糖山楂丸子便道:“吃了多少?往后这东西可不能再吃了。”
  唬得丫头赶紧抱起漆盒来数数,数着吃了三两个,这才放下心来,卫修知道了又把太医再请回来,恨不得把这些日子吃了什么都细数上一回。
  太医只是摆手:“不打紧不打紧,这会儿脉像还不显,过得半月再来诊脉,只是螃蟹之类寒凉之物这些日子便不要再用了。”
  喜讯送到甘露殿,卫善还没出月子就赏了许多东西下去,还把白姑姑派到了辅国公府去,白姑姑也知道她的意思,平南王已经好几个孩子了,辅国公世子膝下还一个孩子都没有,娘娘这才加倍的仔细。
  崔芙还想进宫来谢恩,又被卫善给拦住了:“国公府门前这么多热闹我也知道,你面嫩,才刚出嫁便与娘家不和睦,脸上也不好看,有了白姑姑在,当真有人来烦你养胎,也得看看我的脸色。”
  甘露殿里堆满了各家送来的礼,金子打的长命锁小项圈都不知有多少个,紫宸殿中赐下的朝食连着三日都是元宝蛋,秦昭满耳朵都是恭贺的话,更有人道,一胎双生是少有的吉祥事儿,更别提是在皇家。
  秦昭还未给孩子起名,太初已经叫起大妹二弟来,承烨是大弟,小的这个自然就是二弟了,她除了读书连跑马都少去了,盯着悠车打转,恨不得妹妹立时就长起来,能同她一道玩耍。
  承烨却不懂这么许多,两个婴孩,他更喜欢妹妹,大约是看妹妹生得弱小些,就算同在床榻上玩,两个孩子一起哭了,他也必先伸头去看妹妹。
  秦昭日日回来都看见这满床的孩子,心中欢喜无法言喻,他将要征战,得闲便多陪卫善,这回又是她没出月子便要上战场,心里颇多愧疚。
  再不舍得也依旧要上战场,南朝已经几回送信来,两边既互为约定,伪朝乱军侵扰江宁王的疆土时,秦昭便该发兵,大业军队五次中只有三次赶到,江宁王忍了又忍,终于写了信函来。
  秦昭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他整顿三军,征驾亲征,出发那一日,秋高气爽,金甲衣在日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卫善虽在月中,还是裹着锦袍斗篷去城楼上送他。
  就在亲征之前,秦昭下了旨意,立承烨为太子。


第396章 痴心
  大军出征, 林文镜与章宗义坐镇后方, 各部议事都到六部值房去,紫宸殿中原来日日点灯到深夜, 秦昭一走立时冷清起来。
  甘露殿里却依旧热闹非凡, 宫中添了这样的喜事,除了诰命们上贺表贺礼之外,太妃太姬们也都日日过来看一回孩子,陪着卫善说话解闷。
  徐太妃给儿子定下了亲事,心里便也盼着孙辈,在拾翠殿中细备聘礼, 拿来单子给卫善掌眼, 既是给娘家侄女儿的,她便仔细捡点,既怕委屈了儿子, 又怕委屈了侄女, 最要紧的是还不知秦昰的婚事要如何定, 又是个什么章程,无论如何也不能越过秦昰。
  卫善看过单子,点了一几样:“这些该再厚几分才是。”秦晏的亲事虽定了, 还未外出建府,他既跟着章宗义在户部当差, 秦昭便没想这么快就叫他到封地去, 要赐府邸便不能薄了秦昰, 大军出征军械粮草军饷处处要钱, 户部此时拿不出这许多钱来,只得先委屈他们在宫中住着。
  大钱没有,小钱却不差,卫善伸手添了几样聘礼,织锦缎子嵌宝珠钗,和一匣子明珠宝石,徐太妃看了便道:“真是她的福气,竟有娘娘这样的嫂嫂。”
  徐太妃早早就表明了心迹,不说朝中无闲钱,只说她宫中地方大人又少,儿子儿媳妇能在宫里多住一段时候,也能热闹一些,两边互相体谅,事儿自然办得顺当。
  婚期还未定下,前头秦昰还未成婚,排行靠后的秦晏确是得等一等,徐太妃算着儿子还有两年,并不着急却想问问秦昰的事要怎么办:“昰儿不是说年末回来,这会儿也该出发了?”
  “要不是这么催,他还不肯回来呢。”他长到这么大,头回出京城便长了这么多见识,跟着卫平学到的事,比秦晏跟着章宗义学的更多更全,听说姐姐生了龙凤胎,往甘露殿送了几箱礼,还能承烨送来南边小娃玩的竹马竹刀来。
  “这一路有的好走呢,也不必催他,只要年前回来便成。”卫善知道徐太妃吞吞吐吐要问什么,干脆同她道:“昰儿的婚事,我与二哥都想要给他挑个大家出身的姑娘,这才催他怎么也得年前回来,看他自个儿喜欢什么样的,弟弟都有了,哥哥可不能再晚了,最好是兄弟两个一道办婚事。”
  徐太妃这才安然,伸手抱一抱掂一掂,夸赞道:“这两个孩子生得真好,等再大些,还不知怎么讨人喜欢呢。”
  帝后二人都不是张扬的人,可得了这对龙凤胎,朝臣们三日朝食都是元宝蛋,陛下原想含元殿开宴,被卫善都给劝住了,出征在即,大宴群臣还是等凯旋归来再办。
  后宫中倒是凑了一桌,给两个孩子添盆,徐太妃还亲自给两个孩子做了斗篷,一件绣着金纹牡丹花一件绣了海水纹,都是大红底金丝线,帽上缀着毛边,看着喜气洋洋的:“这是我亲手做的,给两个孩子节里穿。”
  卫善摸着斗篷上的花样轻笑:“太妃也太耗精神了,这些事交给司针局便是。”
  “我做的是我的心意,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给两个孩子做些衣裳鞋子,看他们穿在身上,我心中欢喜。”徐太妃说着面上笑一敛,“阿乔也想给两个孩子,一人做一双小鞋子,只是一入秋身上便不好,我不许她拿针动线。”
  卫善也跟着收了笑意:“天一寒她便身上不好,我正打算问一问太医,把乔太妃挪到长清宫去,就在温泉阁中居住休养。”
  秦昭都未曾去过长清宫,卫善肯下旨意把乔太妃送去,便是恩典,徐太妃赶紧替她谢恩:“娘娘肯花这份心思是你的福份,那边水阁又暖,你若是觉得寂寞,我陪你一道过去就是。”
  可乔太妃却不愿意去长清宫,只想呆在宫中:“我知道娘娘是好意,陛下都未去过,倒送我去,可我太乏了,不想再动弹了。”
  说着隔着帘子望出去,她将对面的屋子还按阿符在世时那样装饰起来,依着她的喜好布置屋子,屋中的家具摆设和褥子帘子都和原来仿佛,一抬眼就似阿符还住在她对面,珠帘儿一响,她就能从屋中走出来。
  徐太妃见此情形,哪里还能多说,背后垂泪,吩咐宫人把地龙烧得暖些,食用的粥菜也要加倍精心,太医虽日日都去请平安脉,可乔太妃的身子还是一天比一天虚弱。
  她身上的寒毒每到天气转凉便发作起来,浑身骨痛难忍,菊花还没开,她就已经穿起夹衣披风保暖,手上早早就揣起了手筒,等天再凉些,寸步难离暖盆地龙。
  霜降过后,她便连起身都难,既不肯出宫到温泉边去,卫善出了月子亲去看过,她还待挣扎着起身迎接,可人已经坐不起来了,身上疼痛难忍,面上还要带笑,谢卫善费心去看望她。
  “去岁吃红参膏身上好受了些,这些日子又骨痛起来,她自个倒是从来达观,只是我看在眼里,很不落忍。”徐太妃捧了茶盏,缓缓说着,眼眶也跟着微微泛红,当年的旧人,留下来的也只有她和乔太妃两个,乔太妃再一走,就只有她了。
  人人都知道乔太妃身子不好,她自己更是已经在预备后事,这些年得的首饰衣裳,分送到拾翠宫去,说是给徐太妃留个念想。
  如意承佑都是小辈,她也各有所赐,给如意的是一块粉碧玺雕花坠子,当年太皇太后赐给她压裙角的,说她年轻肤白最合适这样的粉晶,她特意寻了出来送给如意。
  连侍候她的那几个宫人也都一并求了恩典,拉着卫善的手央求她道:“她们跟着我,也有受委屈的也有受辛苦的,等我走了,也别叫她们守丧守陵,将她们放出宫去,各自讨生活。”
  连银子也已经给她们预备好了,事事都不须卫善烦心,最后求的就是与阿符合葬:“我也知道不合规矩,可我盼着这一天已经许多年了,只盼娘娘能圆我心愿。”
  她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太医确也跟卫善禀报过,说是乔太妃没有多少日子了,卫善也吩咐人先预备起丧事来,听她这么说,嘴上不住宽慰她:“这是冬日里身上一时疼痛,春暖花开就又好了,太妃别想这许多,只管好好休息便是。”
  乔太妃心知大限已到,思量一回,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后悔的地方了,吩咐花房送来夜合花插在瓶中,一瓶摆在阿符灵前,一瓶搁在床头。
  屋里烧着地龙,夜合花插在瓶中,朝开夜合,乔太妃殿中总有药味难散,插了这花便满殿都是清香气,叫她不住回想起才刚进宫时,与阿符同屋,屋边窗下开的就是这夜合花。
  阿符最爱摘这个来给她簪头,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