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凤凰台 >

第219章

凤凰台-第219章

小说: 凤凰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得了这么一件差事,人还懵懂,五岁的小儿哪里懂得生母与养母的分别,他心里从来都以为自己是太子妃亲生的。
  仪官教导他要如何至祭,如何表示哀恸,承吉瞪了眼儿不懂,他分明已经有母亲了,为何还要对着一座坟哭母亲呢?他弄不明白就要发脾气,待见了王忠,伸手就要王忠抱他:“大监你告诉他,我母亲是太子妃。”
  王忠点头:“自然是,礼法上自然是。”
  承吉在紫宸殿中住了快要三年了,听见这句立时明白,这些人说的都是真的,弄不明白怎么自己已经有母亲了,竟还有一个母亲呢?
  去皇陵回来之后便闷闷不乐,问了太子妃,太子妃却只是哭,哭了许久才告诉他说:“她……贞顺夫人生下你便产后失调没了,我为正妻自然该把你抱到身边来。”
  承吉依旧不懂,宫人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事,若是妃子们自有抱养的孩儿,那他还能明白,可见到母亲哭得这样伤心,他便不再问了,却悄悄问身边的小太监,承佑的娘是不是亲娘。
  承佑的娘是承佑的亲娘,四叔五叔的娘也都是亲娘,怎么偏偏就他的不是?
  承吉心中难乐,在花园里又碰见了杨宝盈,他对杨宝盈是很熟悉的,婶娘常到宫中来,与母亲极好,便问她:“三婶,我为甚不是我娘亲生的?”
  杨宝盈突然翘起嘴角,笑盈盈摸着他的头:“你怎么是你娘亲生的,你娘喜欢你,把你变成了亲生的。”
  承吉摇头:“他们说坟里的才是我亲娘。”人人都是这么说的,连爷爷也这么说,宫中节宴头回请了云家人,云夫人看见他便哭了起来,让他心中越加起疑。
  杨宝盈脸上笑意更深了:“把她埋进土里,你自然就是你娘亲生的了。”


第295章 秋风
  杨宝盈嘴边噙着笑意; 目光却藏不住冷然与恶念; 她声音蜜蜜的; 就似寻常哄着承吉高兴时一样,伸手就把承吉抱了起来,坐在御花园的太湖石上; 拍着他的背:“你娘这样爱你; 你可不能伤了她的心。”
  太子妃本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却偏偏是这根稻草把她给压垮了,她在东宫里奉承了多少年; 在太子妃的面前陪笑脸陪小心,这么多年一条狗都知道摇尾巴了,她竟连伸手帮一把也不肯。
  杨宝盈才刚抱起承吉,承吉身边的太监便赶紧把承吉抱过去; 才刚那两句话听得满面惶恐:“殿下大了,怕王妃抱不住。”
  杨宝盈也不强抱他; 由得太监抱过去; 甩甩帕子,依旧笑盈盈的,还伸手摸了摸承吉的脸:“承吉果然重了,赶紧长大; 也好让你亲娘享福。”
  承吉真是半通不通的年纪; 眼看着杨宝盈走了,问他身边的太监:“大伴,婶娘说的是不是真的?”太监怀里抱的可是个龙蛋; 他问了,眼看糊弄不过去,抱着他道:“奴才愚钝,奴才没听明白。”
  承吉这下知道了,谁都不愿意告诉他,他不再说话,眼睛里藏着心事,年纪虽小却有小儿天生的机敏,对太监道:“不许告诉母妃。”说着小脸一沉,学足了正元帝的语态:“谁要是说了,自己知道下场。”
  太监宫人们连连称是,本就不想淌这个混水,这话若是说出去,哪里还有命活,东宫里早已经不是前些日子那样喜气洋洋,太子妃脸色不好,这些宫人们便恨不得走路说话都不出声,万不得已才到正殿去侍候。齐王妃走都要走了,何苦还闹出事来。
  杨宝盈转身往宫宴上去,正是牡丹花季,御花园里开满了了牡丹,她从宴中出来,就是为着剪一盘牡丹花,奉给宴中的宫妃们。
  杨宝盈身边跟着的丫头早已经换过了,如今这两个是秦昱挑给她的,连她的乳母嬷嬷都没留下,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日日都要报给秦昱。
  杨宝盈难得痛快,伸手指了一朵牡丹,丫头赶紧替她摘下簪在发间,又从荷包中取出小镜来递到她手中。杨宝盈接过来看着自己镜中的脸,嘴角笑意到此时才敛去,她说这两句话,自然也不是白说的,一是报复太子妃对她的求救视而不见,二是完成秦昱的吩咐。
  乳母嬷嬷还在庄子上,妹妹更是再未见过,就连杨家的尸首都还在义庄等着收裹,杨宝盈想起那些残肢碎尸心中不由一抖。
  既是虐杀,自然死相难看,这些碎尸拼拼凑凑将将能凑齐杨家十七八口人,其中有半个尸体怀里还抱着个婴孩,婴孩骨软,野狼一扯便碎了,金吾指认这便是杨思齐的尸体,他死的时候怀里还着他最小的儿子。
  可秦昱却一眼就知道不是,回来告诉杨宝盈,杨家还有人活着,盯着她的脸问:“你说,我要不要上告?”杨宝盈害怕得发抖,树枝树荫一晃,就仿佛哥哥来找她,来叩她的门了。
  仵作数过这些残肢,可捡回来的尸块,实在拼不起来,粗数一数人数是对的,便让秦昱预备一口大棺,谁是谁也已经分不出来了,一并葬了去。
  杨宝盈知道哥哥还活着,既害怕又难免起了一线希望,秦昱看她害怕又看她欣喜,哼笑了一声:“你放心罢,我说了不杀你,就不会杀你。”白玉一样的手指头,刮过杨宝盈的脸,笑得邪气:“你可是我表妹啊。”
  杨宝盈本就受他趋使,何况本来心中便暗恨太子妃。承吉如今还小,可总有一日会见到云家人,云家才是他母家,该给云家的荣耀,被甄家占去了,这泼天的富贵就在眼前,又如何能不恨呢?京城里且不知道还有多少场好戏等着开锣上场。
  立太孙的旨意一下,秦昱不再执着留在京城中,他突然明白了秦昭急着去封地的用意,秦昭把整个晋地牢牢抓在手中,他设计了这样的事,便是宓充容不反咬一口,正元帝也能处置秦昭,可他没有。
  封地势力一大,连父亲都要忌惮,他当太子的期望落空了,可他当皇帝的期望却依旧还在,与其眼睛一直盯着太子位,倒不如到封地去,承吉年纪这么小,而父亲已经老了。
  他的眼睛一直盯着京城盯着太子位,满心以为自己能当上太子,秦昱从来只当自己的对手是秦昰,一个才刚站稳的奶娃娃,他从来也不曾放在眼里,父亲疯魔了才会立这么个骨头都没长硬的东西当太孙。
  可正元帝却在封禅的时候亲口说了,秦昱这才恍然,知道长久以来,正元帝种种作态并非为了秦昰,而是当真要立太孙了。
  旨意已下,眼看正元帝在世时不可更改,那便等到他死,秦昱自觉秦昭抢先一步,果然自小到大都惯会钻营。已经慢了人一步,再不能更慢,过了清明便上书正元帝,
  他是另有所图,正元帝却觉得这个孩子听话了,也可能是杨家一门殒命终于教了他一个乖,大笔一挥,给他又添了些金饼,还难得给他一个好脸色。
  秦昱本来死活不肯离京,此时痛痛快快答应离开,倒让人觉得古怪,可太孙已立,朝臣除了叹息之外,还暗藏隐忧,如今齐王自己肯走,当然是件好事。
  杨宝盈拎了一篮子牡丹进到殿中,让宫人一朵朵把花传过去,传到太子妃案前,她先挑了一朵红的,跟着姜碧微挑了一朵绿牡丹簪在鬓边。
  她脸上甚也瞧不出来,与太子妃之间也依旧能似平日里那样说话,卫敬容举杯时,二人一同把盏,可卫善却知,她心中已然怒极。
  秦显、碧成、承佑,三个她心中最重之人,都被甄家卷进波澜,让秦显的名字被贩走卒在口中当作笑话那样咀嚼,光只这一样,她就受不了,何况是三个人呢?
  不多时,小禄子便来递信给沉香,姜良娣盼与晋王妃一晤,卫善接着信便起身去偏殿更衣,在那儿见到了碧微。
  两人见面也不必再说那些客气话,卫善看她一眼,她的面貌与原来再不相同了,更像是她曾经认识的那个碧微,心里怀着一腔仇恨,可又到底有些不同。
  “我想请你派人去孙家。”孙侍卫成亲的时候,还给秦显送给喜酒喜糖,秦显不是那种事事讲求规矩的主子,送给他酒,他便喝,何况是属下的喜酒。
  那份回礼都是碧微预备的,她给新娘子预备了一匹暗八仙纹的大红锦缎,裁成衣裳过年过节回娘家的时候该有多么体面。
  “孙家夫人还怀着身孕。”孙夫人接连生了三个孩子,这是第四个了,孙侍卫盼着这一胎是个女儿,还想央求姜碧微替他的女儿取个名字,男孩儿胡乱叫个什么也还罢了,女儿家的名字该似珍宝,叫人念起来就知道她在家中有多受宠爱。
  碧微取了一个荷包出来,里头动静一响,卫善就听见是珠玉相碰之声,这件事她不能再托给别人,只能相信卫善:“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是我一点微末心意。”
  卫善伸手接了过来,袋子里头沉甸甸的,可人死了,孤儿寡母如何支撑,孙家最大的孩子还不过十岁,等到他能领差事的时候,孙家早已经不知是何种情状了。
  孙率卫既曾是东宫率卫中排得上号的,秦昭与他也自然熟识,晋王府已经送去一笔仪程,如今也不过是再添一笔,卫善一口应下,到底有些犹疑:“姐姐……想要做些什么呢?”秦显是她的逆鳞,触之便再不能善罢干休了。
  碧微看了卫善一眼:“我原来不懂,总觉得蜀地覆灭都是因为乱臣贼子。”她把目光移开,落到棱花格窗上:“后来才知,我哥哥年少难以服众,而军权旁落,蜀地之灭是早可以预见的。”
  卫善目中灿然有光,她不再避过,又直直看过来,迎住她的目光:“如今大业,与蜀地有何分别?不过地域大些,官员多些,死得慢些。”
  是正元帝自己建起了城墙,又自己把它推倒了。
  已经许多年不曾从她嘴里听见这样的话了,卫善有一瞬间竟觉得眼热。晋地的采石场已有“工人”两万,船马驼三帮巨头建立商会,互通货物,业州囤积米粮,京城里越是乱,对晋地就越是有利。
  碧微看她一眼,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国赖长君,我的儿子一辈子只求安稳,我绝不要让他涉足险地。”她已经经历过一次国破家亡,年少时不懂得,年纪越长越知道此非人力能可更改,就算能够,也已经太晚了。
  “若有一日,卫王一系登上大位,我只求金刀在侧,与他合葬。”


第296章 反击
  能与太子合葬的就只有正妃; 太子生前没留下话来; 承吉又已经立为太孙; 那么百年之后与秦显合葬的就只有太子妃了。
  卫善听在耳中有一刻说不出话来,生时论死,颇不吉利; 碧微这么说; 仿佛她自己活不到能从容安排后事的时候。可被她用这样的目光看住,又如何忍心拒绝,忍着心中酸涩; 点头应承:“不论以后如何,我答应替你办到就是。”
  碧微倏地笑开,仿佛已经如愿已偿:“多谢你了。”秦显的尸身是找不回来了,也不知在哪一处尘归尘; 土归土,他的旧衣旧靴还留在心悦殿中; 那把刀挂在紫宸殿里; 就算不能以正妃位陪在他的墓穴边,百年之后也要怀抱金刀下葬。
  她所求称愿,转身就要出殿去,卫善开口留住了她:“太子妃……”只说了这三个字; 便不再往下说了; 她想说太子妃不过庸人,本心并不是置谁于死地。
  可若不是孙侍卫在紫宸殿阶前自尽以证清白,那么碧微和承佑会一辈子背着污名; 十年二十年之后也依旧洗不脱,若是太孙真能顺利上位,也可以用这个来压弟弟一辈子。
  碧微看了她一眼,眼睛里已经没了笑意:“你放心罢,是她干的事她逃不了,她没干过的事,我也不会替她干。”说着转身出去了。
  二人之间早在秦显身死就已经不是妻妾之争,太子妃触着碧微心中最看重的人,原来的忍让与相安,便都不复存在了。
  卫善听她这句,依旧放心不下,可宫中越乱,于他们就越是安稳,正元帝只答应了秦昱去封地,却不顾卫敬容的上书,要把秦昰留在身边,等他大婚之后再去封地。
  正元帝越是如此行径,秦昰便越是谨守着袁礼贤死前对他最后的一点劝诫,让他恪守礼仪,绝不能生愤懑之心,得之不骄,失之不馁,在正元帝的面前当个“孝顺”的好儿子。
  秦昰谨记这些话,也以此来宽慰卫敬容,知道母亲日日替他悬心,干脆一心闭门读书,又说要作学问,挤进翰林院中去。
  秦昰的起蒙师傅等于是袁礼贤,他跟着袁礼贤读了五年多的书,袁礼贤如此严厉,在他看来秦昰并不是他教导过天资最聪明的学生,但无疑是个肯学上进的学生。
  袁礼贤眼中的秦昰姿质普通,与外人一处时却立时就显出他好来,正元帝一看他果然是块治学的材料,倒颇为欢喜,纵着他往诗书中去,雍王若是小小年纪便能修书,倒也是一件可以夸耀的事。
  秦昰接过旨意,依旧当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