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哀怨姻缘 >

第6章

哀怨姻缘-第6章

小说: 哀怨姻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务长收“代办”条子、让农民签字或按手印后付钱,苏富将买下的番薯装进箩筐或麻袋。容器没了,就倒在墙脚地上。有线广播在播报:“……现在预告大风和降温消息……”管钱的事务长告诉大家:“就剩买一担山芋的钱了。”广播里:“北方有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它的前锋已经到达连云港、亳县、汉中等一线。预计今晚半夜起影响本区。气温将有明显下降。并有六到七级偏北大风……”事务长听完广播说:“听见了吗?不要收了。赶快装船吧!”分渠堤旁。晚上。已经翻上岸的一大堆番薯旁,他们四人正将一条木船翻过渠堤。拉的拉,推的推……木船被推入分渠。事务长说:“翻上岸的山芋暂时别去动它,先把那条船上的山芋翻到这条船上。”许栋梁和李全华抬着一筐番薯吃力地走上堤……又往船舱里倾倒。许栋梁叫苦不迭,抱怨道:“早知道要费这么大的劲,说什么我也不来!”分渠中。深夜。巧极了,正赶上苏北灌溉总渠,往这条分渠送水,番薯船在分渠中顺水漂流。无须摇橹、撑船、拉纤,只要一个人掌舵就行了。前一条船的前舱,李全华的臂弯里夹着竹篙子,坐在一麻袋番薯上。事务长和许栋梁背靠背相倚着,半躺在后一条船的几麻袋番薯上。许栋梁还在没完没了地抱怨:“……吃亏上当一次头!下一次,哼!再也不上当了!”事务长也乘机发牢骚叫苦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不说别的,就说采购这事吧,往往就是吃力不讨好!说老实话,我就不乐意跑采购。每晚舒适地睡在家里有多好!食堂要搞得大家没意见,可没想的那么容易哦!”河中两条番薯船顺水漂流。夜空中响着凄厉的风声。事务长的头往衣领里缩得更低了。说道:“风越刮越大了。好冷!”许栋梁也就越发觉得这趟出差,吃亏大了去了,叫苦连天道:“刚才翻堤堆抬山芋,干得混身是汗。内衣湿透了还没有干,现在又这么冷,还要冻伤风呢!妈妈的,真正是吃大亏了!”前一条船的船尾,苏富坐在扣着的笆斗上掌舵。他回过头冲许栋梁说:“欸,我们人受点累,几百号人就能少挨点饿,可不要计较吃亏占便宜啊!”苏富又安慰说:“今天,还幸亏碰上总渠放水和这么大的北风,顺风顺水。不然的话,又要摇橹,又要拉纤,那就更累人了。”六支渠闸门前。许栋梁和事务长在几麻袋番薯上,都像睡猫似的蜷作一团,睡着了。苏富喊道:“就要到六支渠了,大家都醒醒吧!”李全华夹着船篙也睡着了,听到喊声,站起身子。隔了一会,苏富再次提高嗓门大喊:“事务长、许栋梁!你们快起来呀!船就要拐进六支渠了!”事务长和许栋梁抬起头,慢慢站起。揉眼,欠伸。俩人刚站起来不一会,番薯船就来了个九十度急转弯。由于分渠正在对六支渠输送水,水流十分湍急。刚一打弯,船速骤然加快。番薯船如同离弦之箭,朝着六支渠闸口,直冲、急下!李全华手持船篙站在船头,见船头没有处在闸门中央,就用船篙头抵靠近的一面闸墙,还没等他用上力,船头已进了闸门。前一条船,船舷紧挨着闸墙,过去了。后一条船,船头“砰”的一声,撞在闸口墙上!船身随即横在闸门前。被卡住了!船上的许栋梁、事务长、苏富都因为惯性,闪了个趔趄。船头上的马灯也倾倒了,幸好没有前滚翻掉进渠里,只是倒下后,滚转了九十度。手持船篙站在船头的李全华却是连人带篙一头栽进湍流中!苏富惊呼:“不好了!小李掉进渠里了!”事务长直嚷:“糟了!糟了!这下要出大事了!”许栋梁大声喊道:“船要沉了!赶快上岸,赶快上岸!”他和事务长相继爬上了闸。苏富心急如焚,却没有乱了方寸。他三脚两步跨到船头,拎起倾倒的马灯。他将马灯递给已经上了闸的事务长,自己从闸的另一侧,爬了上去。六支渠边。苏富手持电筒,事务长拎着马灯,顺着六支渠,一人一边,向下游亟亟奔跑。他们边跑边喊:“小李!小李!”“李全华!李全华!”手电筒的光束在水面上,掠来扫去。在苏富那一侧的前面,离闸口四十多米开外,一个黑影正在往岸上爬。手电筒光向他照去……李全华爬上了岸。苏富跑到他身边问:“有没有呛着水?”李全华答:“没,没有。”事务长额手称庆:“幸亏你会水!”李全华问:“船撞坏没有?”事务长这下又急了:“船?我去看看!”苏富边解开大衣纽扣边说:“快把湿棉袄脱掉!穿我的军大衣。”李全华直打冷颤,边脱掉湿棉袄边说:“你不穿大衣也冷。我就沿着六支渠跑回去,不停地跑,就不会冷了。”他把湿棉袄递给苏富。苏富接过湿棉袄放在地上,说:“不!穿上大衣,快!”苏富帮他穿好大衣,又将手电筒给了他。“那你就赶快跑回去吧!”闸口那边传来事务长的喊声:“万幸!万幸!人和船都不要紧。”前头,手电筒光忽闪忽闪抖动着,顺着六支渠,朝农场方向逝去。李全华宿舍里。凌晨。宿舍里,除了许栋梁的床铺空着,同学们都在床上酣睡。马老师把睡着的李全华轻轻推醒。将自己的军大衣递给他。压低嗓子说道:“穿好了。喝点姜汤发发汗,再好好儿睡。”李全华穿上军大衣,坐在被窝里,感激地说:“你还特地起来给我烧姜汤,不要紧的嘛。”马老师将一只冒着热气的搪瓷杯子递给李全华。杯子里还插有一双筷子。轻声说道:“小点声音。不是老苏叫醒我,我还不知道呢。”李全华用筷子搅了搅,说:“我说喝姜汤干吗还要给双筷子,这么多个鸡蛋!”马老师又将一只灌满热水的盐水瓶塞进李全华的被窝里,小声说道:“吃吧,不饿了好多睡一会。”他又指指方桌下的澡盆,告诉李全华说:“(那是)你的(湿)棉袄。他们正在食堂吃早饭。老苏的军大衣,我拿去给他,让他自己去晒。”bookbao。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八章
李全华宿舍里。中饭前。李全华被一下关门声惊醒。一觉醒来,已到要吃中饭的时候了。他侧过脸扫视宿舍:一张张叠好棉被的床铺。关着的门后,整齐地挂着一排,擦得锃亮的大锹。心想:今天不上班!刚才是谁关门?于是回过头,看了看许栋梁的床铺:枕头、摊在床上的被窝。他估计是许栋梁来急,起床后,上厕所去了。他又发现方桌下的澡盆里,他昨晚脱下的湿衣服和马老师拿来的他的湿棉袄都没了。里头还有他的内衣裤呢!这时他才想到起床没衣服穿。抬头看到:被子上除了马老师的军大衣外,还有球衫、球裤等。枕头旁还有一件叠好的蓝色毛线衣。李全华一看便明白,那全是同学们借给他穿的衣服。突然,外面传来一片嘈杂的人声——饭厅里散会了。(李全华的一排宿舍离饭厅最近。)他赶快坐起,先穿上球衫再穿毛线衣。不行,不行!毛线衣嫌小!赶紧全脱下重新穿。这回先穿毛线衣再穿球衫。这时候,说话声、笑声已经快要到门口。其中于莉莉的声音最突出。李全华知道已来不及衣裤全都穿好下床了。于是,他披着马老师的军大衣坐在被窝里。这时,门外的说笑声戛然而止。能听到于莉莉压低嗓门在说:“不要嚷嚷!让我来看看他们两个人睡醒了没有。”门被推开一条缝,于莉莉伸进头来朝李全华和许栋梁的床铺张望……惊喜地说:“喔哟!我们还以为你们两个人还在死睡呢!”旋即,门打开。一组的男女知青,(除了许栋梁和邹世雄)一齐涌进屋来。于莉莉一进屋就盯着李全华身上看,从颈部看到手腕。回头笑嘻嘻地对于玲玲挤挤眼,好像是说:“还可以。”李全华被于莉莉看得浑身不自在,连忙问道:“还要小组讨论?”于莉莉反问:“怎么?非要讨论才能来你这里?”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说:“我们是来向你报喜的!”(回叙)原来,今天上午不上班,是在饭厅里开会和*选举炊事员。会上,周书记先发表讲话:“……总之,成绩斐然。同学们为农场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此,我代表农场党委向同学们表示真诚的敬意!相比,我们当领导的,对大家生活上的关心,应该说是问心有愧的。现在,已经引起场党委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着手改进。改进的措施之一就是立即派人到八大家采购山芋,以弥补大家粮食不足。现在,首批采购来的几千斤山芋,后天早晨起就可以供应给大家了。派去采购山芋的同志,挨冻受累不说,李全华还掉进冰冷的渠里。幸亏他水性很好,才没出大事故。改进措施之二就是让大家*选举炊事员。 将你们信得过的好同志选进食堂里为大家服务。今天上午就选出来。改进措施之三就是*选举产生‘伙管会’。让广大群众来监督食堂工作。包括监督每天的伙食成本核算、盈亏账目公布、定期评定炊事员的工作和操行、撤换不称职的炊事员……等等。改进措施之四,农场要养猪种菜供应给食堂,以此降低伙食成本。不过,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说成就能成的。食堂可以先喂养一、两头猪,充分利用食堂的泔水、淘米水、择菜不要的黄叶菜皮……”知青们欣喜地、热烈地鼓掌,并纷纷议论起来。随后,马老师讲话:“……同革命前辈相比,不能不说,现在同样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劳动强度大,粮食不够吃。许多同学就用每个月不多的工资,买胡萝卜,清水煮煮,每天贴补着吃。可是,拢共只有十几块工资,不可能买很多的胡萝卜。再怎么省着点吃,也贴补不了多少天。于是,许多同学勒紧裤带大搞劳动竞赛,大汗淋漓地忘我劳动之后,还要到河堤田埂上、河沟里去找吃的。我们的很多同学,就是煮食又苦又涩还有毒的野菜、盐蒿子头,吃得脸、脚浮肿的。在此,我真心诚意地向同饥饿作顽强拼搏的同学们深表同情和敬意,也代表场领导深表歉意。现在,领导和群众都认识到搞好食堂至关重要。那么,希望大家能慎重其事地选出,能为你们全心全意服务的好同志,来担当炊事员……同学们!为换来农场的大发展,国家的富强昌盛,子孙后代的幸福,今后在农场党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继续不惜个人牺牲,忘我工作吧!”台下许多同学一脸凝重,有的人已经是热泪盈眶了。大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回叙)马老师唱票,于莉莉在大黑板上记录。李全华名字下的“正”字迅速增加。赵宏和老职工及他们的孩子(有的是原炊事员)顾家富、王小二等人的名字下的“正”字也在很快延伸。许栋梁的得票数也不算少。马老师宣布选举结果:“经过大家*选举,得票居多的下列同志当选为新的炊事员:李全华、赵宏、顾家富、王小二……”长时间的掌声过后,马老师又说:“经场党委审定后,后天就正式到食堂里工作。希望当选的几位同志能不负众望,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为大家努力工作,把食堂办好……”李全华宿舍里。于莉莉在告诉李全华选举的情况和结果。“……于是,一散会,我们就赶快来向你报喜了。”她霍地敛容,继续说道,“从此以后,你和赵宏就再也不是我们一组的人了。”会议室。当天晚上。二十几个正副组长共同参加场干部工作会议。让众人感到十分惊诧的是:吴队长旁边坐着许栋梁!会议临结束,周书记宣布了场党委做出的如下决定:一,经场党委审定通过,*选举产生的新的食堂工作人员为李全华、赵宏、王小二、顾家富……等人。李全华为炊事组组长。二,场党委号召知青们留在农场过革命化的春节。并决定搞一台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娱晚会。以知青为主力,希望全场职工踊跃参加。文娱晚会筹备工作委托马老师、许栋梁、于莉莉、郑婕负责。同时,着手组建农场文工团,团长暂时由知青队领队马老师兼任。三,任命荣获抓特务三等功的许栋梁为知青队的副队长,于莉莉为一组组长,郑婕为一组副组长…… 炊事员宿舍。第二天晚上。房间里放了两张双层床、一张双人课桌和一张长凳。床的上铺放他们的箱子等物品,不睡人,就算是优惠待遇了。两张床中间的课桌上方,有扇小窗,按有铁栅栏。正对窗户的房门外就是食堂厨房的灶间。这就是李全华和赵宏的新住处。里床的墙上贴有《满园春色》图的,显然就是赵宏的床铺了。深夜。课桌上有一盏马灯,灯芯已被捻得很小(不让熄灭)。灯的旁边,一只闹钟在静谧的深夜,发出清脆的嘀嗒、嘀嗒声。闹钟铃声骤响。李全华赶紧伸手,按停掉铃声。当他捻亮马灯后,可以看到钟上是凌晨两点整。他一骨碌坐起。灶间。堆得满满一屋子烧草。李全华和王小二(三十岁上下),一人烧一只灶膛,煮粥和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