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四爷的心尖宠妃 >

第344章

四爷的心尖宠妃-第344章

小说: 四爷的心尖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两个,是定给了当地的两个富户。
  算不得太有钱的,只是一般人家。但是又比一般百姓有钱。都是正头娘子。
  男的也都是正当龄。当下就下了聘礼的。只等日子成婚了。
  一时间,不管是这四个姑娘,还是家里人,都是欢天喜地的。对皇上和明贵嫔娘娘赞不绝口。
  偶尔有心里阴暗的,觉得明贵嫔这是为了阻止这几个姑娘得宠,可也不敢说。
  毕竟,能这么风光嫁出去,还有皇上的话。虽然不是指婚吧,也是个荣耀了。
  这样的婚事,整个江宁府也没有啊。
  所以,大家还是欢喜的,男方女方两家里都是喜不自胜。
  殊荣嘛。
  而另外四个姑娘,却要跟着禧嫔南下了。眼下,四爷当然不会过去见。
  禧嫔也没底气叫四爷来。
  于是那四个姑娘,就成了丫头。
  她们有的庆幸,有的却也忐忑。庆幸的是觉得,自己留下还有机会伺候皇上,成为皇妃。
  忐忑的却又是忐忑又是遗憾,为什么不是分给了明贵嫔?
  这时候,安稳嫁出去不是很好么?
  毕竟,有野心的姑娘还是不多的。
  四爷这里,看了二十个人的册子,冷笑了一声。
  乌拉那拉氏的女子果然在其中。
  四爷想,他故意没有一早将这个女子划掉,就是看皇后想怎么做。
  结果,皇后果然是留下了这个女子。
  皇后怕是还不死心吧?还想要乌拉那拉氏的血脉?
  四爷如愿,第一笔就划在了这个女子的名字后头。
  朱砂笔画了一个圈。
  那就是留下的意思了。
  苏培盛心想,这宫里又要热闹了哟!
  四爷又在几个秀女的名字后头画了几笔,然后丢个苏培盛:“这几个给封号,叫内务府出。其余几个就算了。”
  苏培盛拿着册子哎了一声,打眼瞧,之后乌拉那拉氏的姑娘是贵人,其余都是答应和常在。
  皇上这是要搞事啊!
  一进宫就是贵人,上一位乌拉那拉氏的姑娘,至今可也才是个常在哪!
  这以后啊,有这位在,皇后可是要头大了。
  册子送回京城之后,四爷已经带着人一路到了江西地界上了。
  宫里,皇后看了册子,说不出什么感觉来。
  这一回,留下了七个人。
  四个汉军旗,三个满军旗。
  汉军旗的宁氏,周氏,苏氏,都是答应。苏氏给封号。
  满军旗的纳兰氏,纳喇氏,都是常在,都给封号。
  满军旗的乌拉那拉氏,贵人,也给封号。
  这样的册封,真是不算薄了。
  尤其是她的侄女,一进宫就是有封号的贵人,这就将一竿子老人都压住了。


第698章 福建

  皇后看着单子,却觉得有些不安。
  一切如她所愿,可是她没想到,皇上不仅没有拒绝她的侄女,还封了这么高的位份……
  皇上是什么意思呢?
  尤其是,太后娘娘的侄女都被皇上赐给了十四爷……
  她的侄女儿,却这么高的位份。
  皇后琢磨着,就觉得艰难。怕是太后那,要记恨了吧?
  次日里,内务府出了封号。
  苏氏封了如答应,纳兰氏封了文常在,纳喇氏封了景常在,乌拉那拉氏封了全贵人。
  皇后将周答应安排给了翊坤宫的齐贵嫔。
  如答应住储秀宫,宋嫔宫中。
  禧嫔的长春宫里,塞了一个文常在。
  景常在送去了春禧殿与张常在同住。
  全贵人她想了半晌,送去了锦嫔的建福宫。
  锦嫔还不曾侍寝呢。
  太后那知道了之后,果然对皇后没有好脸。
  也不说别的,只是叫皇后送几个人去御前。
  皇后不敢擅作决定,宁愿得罪太后。
  只是打着太后的幌子,叫人去了折子问皇上。这一时半会的,就没个消息了。
  四爷这里,已经到了福建福州。
  正是下雨,自打进了福建省就开始下雨,已经绵延了四五天了。
  福建总督秦政海带着一帮子人来迎接,大家都淋湿了。
  虽然说雨不大,可是一直下,伞都透了。
  因为福建只有总督,还没放知府,所以五爷之前一直都是客串这个职务的。
  这会子,他虽然是跟着四爷回来了的。
  却也熟门熟路。
  总督秦振海,水师总兵司马勋。福建兵马大将军隆科多。以及一种大小官员见了明黄的马车,都跪下来了。
  即便是在雨中,也听得见山呼万岁的声音。
  四爷刻意高调进城,就是为了告诉百姓,他来了。
  他在意这里的一切,他来视察,来巡查。
  虽然有大量的兵马驻扎,侍卫和御林军都在护卫着皇上和几位主子的马车。
  可远处,士兵们后头还是人山人海的百姓。
  他们冒雨来,就为了能看看皇上的样子。
  对于沿海百姓而言,他们是真的感激皇上的。
  他们不管下雨,跪在泥地里,高声喊着万岁。
  虽然声音参差不齐,但是都很大声,很真诚。
  四爷掀开了帘子,站在马车上挥手:“都回去吧,下着雨,别淋坏了。朕来瞧瞧你们的父母官有没有好好的给你们造福。”
  他的声音盖不过百姓们的欢呼,不过,格图肯忙叫人几个侍卫大声传话去了。
  不多时,所有的百姓都知道皇上说了什么。
  有些老迈的,竟是感动的哭出来了。
  皇上竟这般体恤百姓!真是明君啊!
  一时间,众人都高呼起来,明君,明主,好皇上等等词汇不时传来。
  四爷有骄傲,更多的是是感动。
  他还没做什么,就被百姓这般拥戴,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马车里,叶枣掀开帘子,一直都叫五阿哥看着。
  五阿哥好奇的很:“他们怎么了?”
  叶枣笑了笑,摸摸他的头:“滚滚以后就知道了。”
  五阿哥哦了一声,继续看。
  他现在已经不是很怕这些人多和场面了。
  人群中,一个穿着灰布衣裳的中年汉子虽然也随着人群喊叫,可是细看之下,就见他一双眼总是留心着四爷那头的。
  他身侧有几个人却是时时刻刻留心着他。
  这个人,就是乔装打扮过的台岛郑家次子,郑克爽。
  他想,这雍正皇帝年不足而立,却真是有气势啊。
  父王不过一个王爷,与一国之君比起来,真是弱了不少。
  便是父王与大哥常说满人是鞑子,满清皇帝也不过是装模作样的野蛮人。可是今日得见,他觉得父王和大哥都错了。
  雍正皇帝,不是草包。更是不是蛮子。
  他登基才几年?就叫沿海百姓这般爱戴了起来。
  他做的所有事,都叫这里的百姓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不少。
  吃饱穿暖了,百姓自然会记得他的好。这位皇帝,不一般啊。
  台岛……能有多少胜算?
  郑克爽极目远望,他看见了迎接圣驾的臣子们。
  那里头,有皇子,有皇亲国戚,有普通汉人官员,甚至有多年归隐却被找出来重新做官的总兵。
  他们也许身份都不一样,可是这几年,郑克爽知道,他们都做出了成绩。
  他们……都很厉害!如今的福建,虽然不知道船只到底如何,可是岸上,可谓是铁桶一般了。
  郑克爽暗暗的叹气,想要走,又不敢。这时候百姓都往前挤,他要是走,就会叫人疑心。
  百姓中,自然也是混着兵士的。也防备刺客。
  他们其实也是设想过要刺杀雍正的,可惜,根本没有机会。只能随着人群往前走,等人群散了,在跟着散了。
  福建不是帝王常来的地方,所以没有行宫。四爷也不许他们大兴土木的修建行宫。
  所以四爷一行人,要下榻的是原本一个富商的府邸,不过这个府邸是扩建过的。
  这一点,秦政海并不敢欺瞒皇上,都是如实上报了的。
  四爷便准了。
  没法子,皇帝的仪仗在这里,不这么弄住不下。
  前头是四爷的临时住处,虽然不需要上朝,但是每天福建的官员们,都要来点卯的。
  后头连着四爷的寝宫,与叶枣和禧嫔住的地方不远,但是也是隔开的。前院后院,分的清楚。
  不同的是,这个府邸,前院太大,后院不太大而已。
  不过,也不会再有人住进来了。
  皇后的折子已经被四爷驳斥回去了。
  叶枣带着好奇不已的五阿哥去了住处。
  五阿哥今儿就不怕了,主要是这一路都习惯了。周围虽然很多不认识的人,但是身边的都是认识的。
  都是伺候他和额娘的人,常见的。
  这会子外头下雨,他都急着想出去,还是被叶枣拦住,叫屋里玩儿去了。
  前头,四爷更衣出来,就见隆科多几个激动不已的跪下:“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都起来,苏培盛,上姜茶给他们驱寒。”四爷笑着道。
  苏培盛就忙去了,不多时,殿中就是姜茶的味道。


第699章 未来如何

  隆科多最激动,他打小生在京城,几乎是一帆风顺。
  自打来了福建,虽然也没有什么艰难的,可到底是离开了故土。
  不见还好,如今见着四爷,就觉得亲近。
  “舅舅这是如何?见了朕,竟哭了?”四爷失笑。
  “奴才是激动的。”隆科多不好意思道。
  “以后就不要称奴才了,都称臣!”四爷想起过去枣枣说的话。
  汉人太多了,满人太少了。
  以后,他也想废除了满汉之间那些规矩,但是这都需要一步一步来。
  那么,这满大臣和汉大臣的称呼,可以先同意起来吧?
  隆科多愣了一下,有些不习惯的道:“臣……遵旨。”
  “朕虽然不是先贤,但是也愿意效仿先贤。君臣之间,更该是辅佐与重用。你等辅佐朕,朕重用你等。以后,挑选臣子,朕也不看满汉,只看才干。”四爷笑道。
  隆科多等人忙应了是。
  秦政海没忍住,看了一眼四爷。
  他想着,也许他真有这个福气,遇见了一位真正的明主呢!
  作为汉人,他当然很不喜欢满人高高在上的情形。
  满汉若能平等,只论才能不说高贵,那将来,大清何愁不能繁盛?
  “皇上,您何时检阅水师?按照臣的想法,已经差不多了,只等您一声令下,就可以直取台岛,砍下郑氏父子的头颅!”司马勋急切道。
  “哈哈哈,司马爱卿急什么?这打仗也不能直接打。再说了,要是能叫台岛的郑家父子望而生畏,主动来投,又何必打仗呢?”四爷笑道。
  秦政海也笑:“司马老弟啊,你哪都好,就是急躁啊。”
  “就是啊,皇上星夜兼程赶来,你不叫皇上歇几日?”隆科多笑道。
  “嘿嘿,是臣不懂事了。”司马勋笑道。
  “朕休整一日就好,后日,朕就去检阅水师。准备好,朕要登船试验航!”四爷严肃道。
  他们本想劝阻,可是看了四爷的面色,就都没有说出口。
  他们该有信心的不是么?
  皇上该试一试,这一来,就会叫水师的信心增倍。
  出了暂时的行宫,几个人面色都严肃了起来。
  “司马大人啊,你这里可是要注意。皇上一旦出海,我们都是累赘。一旦有事,只有你才能稳住局面。”隆科多严肃道。
  跟出来的格图肯点头:“我正要说这个,我们虽然都会水,可是海里不比河中。要是一旦有事了,可是要靠您了司马大人。”
  “自然,我这就就连夜叫人将皇上要乘坐的船好生检查几次。今儿到后日早上皇上登船之前,这一条船不会离开我的人视线。最好,你们也各自派人过来,一起守着,免得我的人里有不干净的。”
  毕竟,船那么大,哪里有个小洞没发现,也是隐患啊。
  隆科多和格图肯点头。
  这一点上,五爷和秦政海没说话,他们是文臣。
  “别的倒是不怕,明日起,就要在海上戒严。总不能叫宵小之辈惊了圣驾。”司马勋道。
  毕竟海上有海盗,他们也遭遇过几次,不过都没有败了就是了。
  只是海盗邪性,他们都是好事之徒,知道皇上要试航,免不得要捣乱。
  “还有,台岛与福建之间的连接是海,你我就算是倾尽兵力,也不可能阻止台岛之人上岸的。也要防备刺客。”秦政海道。
  “这事交给我,虽然不能保证台岛的人不来,但是来了也白来。绝不能靠近皇上的身边。”隆科多道。
  “不光是皇上那,这里也得看着!皇上试航,全福建的眼睛都盯着,这里就是空门。万一那些个贼子盯着这里呢?这里可是有两位皇子!”秦政海道。
  “哈,多亏你提醒。我原本想着,皇上那是重中之重。这里也要布兵,却也少布。你这么一说,倒也是。这里也是重中之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