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四爷的心尖宠妃 >

第335章

四爷的心尖宠妃-第335章

小说: 四爷的心尖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四爷不会完全不保护这些个去蒙古的格格。
  是,用公主换和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最直接,最省力的法子。可她们有功。四爷不会放任她们死在蒙古。
  人都是偏心的,直亲王疼爱孩子们的心差不多,可是大格格是大福晋生的。这一点,就不一样了。
  所以,大格格可以自由选择婚姻,二格格要去蒙古。直亲王心里虽然难过,可是也只能应了。
  “大哥放心,朕手里送去蒙古的格格,生死都是要明明白白的。活着的,就好好活着。死了的,也是明明白白的!”
  病死也好,还是生孩子死了也罢。总要明明白白有结果。
  不像是过去送去蒙古的格格,都是死的不明不白。
  “朕已经想好了,以后去了蒙古的格格,不管是嫁给蒙古的王爷,王子,还是台吉。一旦娶了大清的格格,只要格格们没了,他们的爵位也就没了。”四爷道。
  他不能强制要求蒙古人将大清格格生的孩子扶上爵位。可是,他可以这样保护格格们。
  久而久之,哪怕过去的格格都是被供起来的呢。好歹都能活。
  果然,听了这话,直亲王心里就安稳多了。WwW。yunxiaOge。net
  跪着谢过四爷:“臣多谢皇上体恤。臣不是不愿意,实在是……这些年去了蒙古的格格们,委屈啊。”
  “大哥起来吧,还记得九妹妹么?她好好的活着呢。”四爷笑了笑。
  当年他亲手送出去的那个亲妹妹还好好的活着的。这也是个好榜样。
  直亲王接了妻子孩子们出宫,路上,就不敢看二格格的脸。
  他有愧。纵然对二格格的额娘没什么感情,可孩子是他自己的。
  他到底是偏心了。
  马车上,福晋叹气:“这也不由人。其实,皇上就是选了大格格,我也……认命。”
  “胡说,我哪里舍得你认命?我……亏欠了那孩子的。可我不忍你难过。”直亲王将头埋在福晋脖子里。
  心里钝痛不止。
  大福晋又是感动,也为二格格难过。可终究是觉得,保住了自己的女儿,是……好的。
  是她自私吧,可这种时候她做不来大义凛然。
  她想。她都会难过,直亲王肯定更难过、
  “给她额娘请封吧。”大福晋道。
  直亲王点头,没有说话。
  他想,只要皇上说了是算数的,那么二格格就不会死在蒙古。
  毕竟,先帝爷的几个格格都是正当年的。不会先轮到二格格的。
  只要不是第一个第二个,那么皇上的话,就有时间去实践了。
  不会死,就是以后……不能常见面了。
  送走了直亲王,四爷这里还有一堆事。明日就要早朝了,所以四爷根本没时间琢磨那么多。
  他眼下,所有的精力都调动起来。一大办都在福建沿海。
  另一半,在朝中盯着别的事。
  直亲王家里这点事,对于四爷来说,真是无足轻重。
  他做出了承诺,能保证侄女儿们活着。就很是不错了。
  “皇上,八爷来了。说是皇后娘娘的册封礼要跟您商议。”苏万福进来道。
  “按着先帝爷册封皇后的规矩来,商议什么,朕忙着呢。”四爷摆手,很是有些不太满意。老八不懂事。这种事商议什么?有前面的例子,跟着办就是了。


第680章 感动

  四爷再次将叶枣叫来的时候,带着些兴奋。
  他拉着叶枣坐下,亲自从书桌上拿来一张纸给叶枣看:“枣枣看看,也给朕提提意见。”
  叶枣诧异的看那张纸。
  四爷写的是,巡幸江宁,祭拜明孝陵。南下福建,巡视沿海。检阅水师,试船。
  四爷笑着:“你看朕这么安排合适么?”
  叶枣很惊讶:“皇上,这是朝中事啊……”
  说着,叶枣就是灵光一现。
  四爷为什么和她说这些?四爷可不是个要女人出主意的人。四爷不是个无能的,她自己,也不是个厉害的。
  最起码国家大事上,她并不懂得什么。
  这一点,所谓穿越并没有任何优势。
  所以,四爷为什么叫她看这些呢?
  四爷……是有些激动吧。
  他登基以来,大刀阔斧第一件事做的,就是开禁海。
  开,不是说开就能开。开了之后,要保证不再禁。那么不管是台岛还是海外,就不能有别的隐患。
  便是有,也要降低,降到最低。
  说来简单,好像是皇帝动嘴,下面人就都做好了一般。
  事实上,没有一件事是说一嘴就能好的。
  昔时隋炀帝杨广督建大运河,对于后世来说是受益无穷。即便是现代,大运河也没有完全失去它的作用。
  可以说,大运河的建成,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事。
  可是隋炀帝杨广本人,却是落下了千古骂名的昏庸无道好色狠毒皇帝。
  一小部分,是因为他可能真的是寡人之疾。当然,他是不是谋害了父兄登基为帝,这个不确定。
  可做皇帝的,心狠手辣的又不是之后一个隋炀帝。
  唐太宗不是一样杀兄弑弟,囚禁父亲,才有皇位?
  隋炀帝的毁,是因为他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太过于不折手段。
  天下分分合合几十年,隋朝不过两代。就算是如此,天下也是狼烟四起。
  并没有统一。这种时候,朝中没有钱,百姓吃不饱。
  督建大运河便不是最好的时机。可是杨广太过于想做成这件事了。
  他不顾百姓的死活,也不管国库能不能承受。倾其一生,只想将大运河打通。
  如此一来,必定是生灵涂炭他,民不聊生。
  他的骂名,也必然是注定了的。
  而四爷如今做的事,也不可能因为他的一句话,下面人就马上能做好。
  四爷要考虑的也很多,比如会不会与台岛开战?
  比如会不会劳民伤财?
  毕竟,不管是训练水师,还是造船,都是烧钱的事。
  所以,叶枣懂了。四爷不是要她出主意。而是……
  而是四爷现在,很激动。他不能和臣子说,因为他是皇帝,有时候就要保持一些高高在上的神秘感。
  任何时候,都要有种超脱于臣子之外的高度。
  也不能与苏培盛他们说。他们只是奴才。
  四爷此时,需要朋友。可是皇帝没有朋友。
  所以,四爷想到了她。
  叶枣忽然就湿了眼眶,这无关于男人女人所谓的****。只是因为,她觉得感动,也激动。
  四爷也是头回做皇帝啊,他也是跌跌撞撞往前走。
  康熙爷禁了海,四爷要开海。可是这之前,没有人尝试过开。
  他也害怕失败,害怕最后这件事是个烂摊子。
  或者,战败于台岛……
  “怎么了?”四爷见她抬头,眼眶湿湿的,一惊。
  “皇上。皇上!”叶枣丢下那轻飘飘的纸,然后起身:“皇上是个好皇上。一定会成功的。”
  他是在尝试,努力的不失败。因为一国之君,不能失败。
  普通人做一件事,失败了就失败了。
  最可怕的结果,身亡或者举家覆灭。
  可是皇帝要是错了,也许就是生灵涂炭。
  “这是怎么了?夸的朕都不好意思了。”四爷笑着扶她,她福身下去了。
  “你知道么,我觉得很荣幸。我觉得热血澎湃。”叶枣擦了一下眼睛,笑着看四爷。
  她就这么站着,抬头看四爷。
  四爷心里一动,没有说话,想要听她继续说。
  叶枣果然继续说。
  “抛开别的都不说,我觉得幸运的是,我似乎能亲眼看见一个鼎盛的大清。”康熙爷已经没有了,他晚年那些窟窿也就不存在。
  四爷还年轻,他能够做好多年的皇帝。所以,大清会在他手里繁盛起来。
  “我很激动,能亲眼看见一个鼎盛的王朝。像是先唐朝一般。我觉得很激动。”叶枣笑着,捂着胸口。
  她不爱封建王朝。可是如今身在这里,也希望这里能是最好的。叫世界都觉得好。
  “我虽然不懂得政事,可是我也觉得,皇上安排的很好。我想,隋炀帝当年建大运河要是也能好好想一想,等一等,也许隋不止二代。”叶枣笑道。
  四爷将她抱住,将下巴放在她的头上。
  说不出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心里很舒服。
  这个狐狸精,倒是真像个活了几百年,几千年的狐狸精。
  知道的事很多,她并不读史书,但是她会读野史。她说史书没意思。
  四爷心里,总也记得她方才那湿了的眼眶。
  真是个不一样的女子。四爷想。
  她居然会为了这些激动,激动到落泪。
  后宫女子没有人不愿意看到大清鼎盛,这一点四爷确信。
  可是,也绝没有一个人跟她一样,这样高兴,这样的……盼着。
  还有,她对他的肯定。她觉得他可以,可以做的很好,更好。
  甚至于,这不是一个女人对自己夫君盲目的信任与看好。而是,她就是看好他。
  这一点,叫四爷觉得骄傲和自信。
  谁还不愿意被人看好了?
  亦或者,四爷甚至觉得,她对他还有欣赏。
  欣赏……多奇妙的词汇?一个本该属于他的女人,对他看好不是因为她是他的女人。
  甚至对他欣赏……
  多大胆,却也……足够诱人。
  简简单单的安排,她都看得懂。她可真是聪明。也真是……有远见啊。
  “朕从前有没有与你说过,朕得了你,真是老天的馈赠。”四爷轻轻的,用下巴摩挲她的头顶,柔声说着。
  “没有哎,现在有了,我记住了呢。”叶枣笑了笑,也用头顶回以摩挲。
  两个人的心情都很好。


第681章 师出有名

  汉人讲究师出有名。
  或者说,汉人自古以来,做事情都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四爷安排的祭拜明孝陵,就是这个意思。
  明孝陵葬的是谁?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啊。
  其实从大义上说,反清复明都站不住脚的。
  因为明朝就不是叫清朝灭了的,它是被闯王李自成给灭了的啊。
  准确说,也不是就灭了,至少是占了紫禁城,逼死了崇祯皇帝。古代么,皇帝都被逼死了,那可不就是跟灭了差不多了?
  而清兵入关,打得旗号是为崇祯皇帝报仇,李自成等人也确实是死在了清朝人手里。
  至于李自成死了还是出家了,这可不可考究,也不管!且当他是死了。
  当然,清朝人没打明朝么?那怎么可能。
  李自成还没进北京城的时候,清兵就和明朝人打了好多年了。
  只是一直没有进山海关而已。
  就算是从李自成手里拿下了北京城,清兵仍旧在江南大开杀戒。明朝有人痛恨清朝,那是肯定的。
  可凡事都要说个大义。
  这大义就是,清兵杀了李自成!灭了大顺军。所以,清朝是从大顺手里抢来的!
  与你大明不相干啊!
  当然,这是是非非没这么简单,可是需要简单的时候,就必须简单。
  四爷早就放出消息去了,江宁府也一早就开始预备。
  因为皇上要祭拜明孝陵。
  先帝爷也是做过的,如今皇上依旧祭拜,说明了清朝皇帝看重正统啊。
  什么是正统?炎黄子孙就是正统。
  中原就是正统!
  虽然说,满人对于关外的土地也深有感情,可是依旧是认可中原才是正统的。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正统,那这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自然也是正统。
  当然,这祭拜,是做给天下人的看。也堵着台岛的嘴。
  天下人么,除了少数吃不上饭的,或者是野心勃勃的。
  其余人,想造反的心是没有的。
  甚至还会夸赞,你看,咱们皇上多好?这还祭拜明朝的皇帝呢!
  百姓们不管爱新觉罗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们只管吃得饱,吃得好。
  其余那些改朝换代的话题,都是茶余饭后,偷偷说一说,丰富一下娱乐生活罢了。
  也是百姓,当年因为清朝要求剃发宁愿死也不肯。
  又是百姓,后来因为朝代更迭,政…府要求剪辫子而宁死不屈。
  也可以说他们是没记性,但是其实是百姓们不管这么多而已。
  习惯了吧。
  所以,从多尔衮带兵进京开始,到顺治爷,康熙爷,如今已经是雍正爷了。
  百姓们早就习惯了脑后的辫子,也习惯了如今的日子。
  这时候,他们只会说,看,我们皇上多好,对前朝皇帝都这么好。
  台岛还闹什么呢?你们太不懂事了。就该好好的进京朝贺,山呼万岁啊。
  这便是大义。站住了这个点,台岛就只是台岛。
  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只需四爷弯个腰而已。
  再去福建,台岛想要动兵戈,都要想一想。
  他们是沿袭明朝的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