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208章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208章

小说: 抗日之特战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就一推二六五,全成了我们参谋部的责任,真真岂有此理!
    只不过,腹诽归腹诽,命令却也必须执行。
    谁让杉杉元是司令呢,官大一级压死人哪。
    摆在冢田攻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选一个杉杉元认可并且能力出众的人。
    刚才冢田攻虽然没有参与到参谋们的讨论,但是他对徐锐的评价却还要更加的高,在冢田攻看来,徐锐的战术指挥能力以及战机捕捉能力,已经远远出了日军将领的水准,冢田攻很怀疑,既便是德军的团旅一级指挥官,怕也不是徐锐对手。
    所以,羽村秀一的继任人选必须足够优秀,至少绝对不是个庸才!
    如果选一个庸才上去,不仅是对羽村支队一万多官兵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他本人的极度不负责任,因为他本人也负有连带责任,如果由他推荐的继任人选表现不佳,他身为推荐人也要挨批,甚至还会影响到今后的晋升。
    摆在冢田攻面前的第二个难题,是对羽村支队战力进行重新评估。
    不过,这个却急不来,必须等到永进达也的详细战报呈送上来了,冢田攻才能够对羽村支队的战力进行确切评估,并最终确定给羽村支队补充多少技术装备及兵力,当然了,那个时候羽村支队就不再叫羽村支队了。
    冢田攻原本以为,要等到永进达也的详细战报呈上来,才能对羽村支队的战力进行确切的评估,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清早,大梅山独立团就以大梅山通讯社的名义向整个华东地区播报了一条通讯。
    大通社的这条通讯,将羽村支队的战损详细的列了出来。
    当然了,所有战损是以大梅山独立团的战果名义列出的。
    据大梅山独立团的战果统计,在茶壶坳、大湾的两次战斗中,击毙日军共计两千一百一十八人,俘虏二十六人;缴获轻重机枪三十挺,九二步兵炮两门,三八式骑步枪共计一千五百余枝,另有战马百匹,九五式轻型坦克两辆;除此之外,摧毁日军装甲车五辆,载重卡车及边三轮摩托五十余辆!(未完待续。)

第306章 大通社
    时间拨回到半个小时之前,就在缴获的那辆九五式轻型坦克的车厢里,徐锐一边驾驶着坦克不疾不徐的往根据地前行,一边向赛红拂口述了“大通社”自成立以来的第一篇公开通讯,所谓的大通社,就是大梅山通讯社的简称。
    通讯稿的内容就是独立团的战果,并且是用明码送的。
    播完了徐锐口述的通讯稿,赛红拂放下耳麦,俏丽的嘴角便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大梅山通讯社?大通社?还真亏他想得出来,就连九大战区都还没有独立的通讯社,你一个小小的独立团却要闹一个通讯社,你这是要闹哪样吖?
    徐锐无意间一回头,看到了赛红拂脸上那抹戏谑的笑意。
    “怎么?”徐锐嘿然道,“你觉得大通社这名字不好听?要不然咱们换一个名字,叫赛红拂通讯社,赛通社怎么样?”
    赛红拂便白了徐锐一眼,嗔道:“少来,你是真不明白,还有在那跟我装糊涂呢。”
    “装湖涂?”徐锐笑道,“什么装湖涂,我是真不明白,听不太明白你在说什么。”
    赛红拂便伸出春葱似的玉指在徐锐脑门上轻戳了一下,说:“你一个小小的团长,就敢搞什么通讯社?胆子够肥的。”
    “我为什么就不敢?”徐锐笑着反问道,“难道宪法有规定,我一个团长不准搞什么通讯社?反正我们**的党章里面没这样的规定,在我们**,只要你有人有装备,你就尽管搞通讯社,党中央还可以无偿帮你培训人员。”
    赛红拂便呃了一声,竟无言以对,宪法还真没有规定团长不准搞通讯社,事实上,正如徐锐所说的,只要你有钱有人有装备。你尽管搞就是,不要说一家,你就搞十家件,所以知道这次扫荡可是非同一般。
    为了这次的扫荡,鬼子足足准备了一个独立支队。
    而且这个独立支队还是以步兵第1o1师团的一个步兵旅团为基干编成的,辅助部队除了一个独立野炮兵联队,还有一个骑兵联队外加一个战车分队,此外,华中方面军直属航空兵团也专门抽调了一个轰炸机联队协同作战。
    面对这样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军,大梅山独立团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而且这次的反扫荡作战跟之前的历次战斗不一样,之前的历次战斗,独立团或者说独立营,当时属于流窜作战,可现在,他们却需要保卫根据地。
    总之直到今天上午起床,江南都还在替徐锐担心。
    可是上班没多久,南京伪政府的机要处就收到了徐锐以明码播的这篇通讯稿,看到这篇通讯稿后,江南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了地,看来,她的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呢,这不大梅山独立团刚又打了个胜仗,还击毙了鬼子的支队长。
    看着窗外雾中的阅江楼,江南忽然有些怀念起跟徐锐在一起战斗的日子,那段日子虽然艰苦且危险,但却非常充实,尤其是那个家伙,每次跟她说话脸上都带着坏坏的笑,现在每每回想起来,江南都会感到俏脸上微微的烧。
    “江南,看上去你心情很不错嘛,笑得这么开心?”
    一个略微有些低沉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江南俏脸上的笑间便立刻为之凝滞,缓缓转过身来,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身影便映入江南的眼帘,往后梳起的七分头油光可鉴,不是梁鸿志的侄子梁文浩还有谁来?(未完待续。)

第307章 影响
    大梅山独立团又打了个不大不小的胜仗,歼灭鬼子两千余人。
    这与之前在南通全歼小鬼子一个支队的战绩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此外被击毙的羽村秀一只是个少将,无论军衔还是身份,都远远不足以与伏见宫俊彦相比,所以并没有引起国府的注意,毕竟,此时的国民政府都还沉浸在台儿庄大捷后的喜庆之中。
    但是在武汉市,有两个外国人却再次被大梅山独立团的战绩震惊到了。
    这两个外国人,就是苏联驻华公使切列夫和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上校。
    中日战争全面爆之后,切列夫和史迪威在完成外交本职工作之外,又增加了一项额外的工作,就是搜集中国战场的战场情报,并及时提供给国内的情报本部,以便苏联以及美国政府能够及时准确的对中国战场的战争进程做出预判。
    切列夫当时代表苏联政府正在参加一场祝捷大会。
    台儿庄会战一家伙消灭了鬼子两万多人,取得了中日战争全面爆以来最大之胜利,国民政府无论是出于提振士气的需要,还是出于向全世界宣传自己的考虑,都必定是要搞一场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的,顺便还要搞下募捐。
    切列夫作为苏联驻华公使,也应邀出席。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苏联刚刚援助了中国大量的武器,光是飞机就有一千余架,其中第一飞行大队以及第三飞行大队装备的全是苏联提供的飞机,要不是苏联援助的飞机,中国空军也不可能在不久前的武汉空战中挫败小日本的航空兵团。
    当然,这些飞机也不是苏联白送中国的,是中国先向苏联贷款然后购买的,中国每年需要拿茶叶、皮毛、桐油、铜、锡等战略物资进行偿还,不过相比趁机哄抬物价的美英法意等西方列强,苏联贷款年利率只有3%,已经算很公道了。
    切列夫由于早早前往参加祝捷大会,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收到大通社的通讯,但是史迪威素来不喜欢这样的场合,推说身体不适,婉拒了国民政府的邀请,所以有幸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大通社的这篇通讯稿。
    当时美联社的见习记者大卫。史蒂芬正在给史迪威做专访。
    结果采访做到一半,史迪威就被秘书送上来的电报吸引住了。
    大通社?看到抬头,史迪威微微有些纳闷,没听说过有这样一家通讯社呀?可是再一看内容,史迪威立刻笑了,原来竟是徐锐,呵呵。
    “上校,难道我的问题很可笑吗?”大卫感觉自己被冒犯了。
    “哦不,不不不不,请原谅我刚才的无礼,但我真是无意的。”史迪威赶紧道歉,接着又无比诚恳的说道,“史蒂芬先生,我能理解你现在的难处,你因为还处于实习阶段,急需一篇有分量的专访,你才能在美联社这样一家知名的通讯社立足……”
    大卫被说的有些脸红,赶紧辩解道:“史迪威上校,我想您是误会了……”
    史迪威摆摆手,打断了大卫,又道:“不过说真的,你在我这里纯粹是浪费时间,因为我身上根本没有值得挖掘的素材,如果你真想写一篇有足够深度、并且有足够影响力的人物专访,我倒可以向你推荐一个人,我保证你不会后悔。”
    大卫便立刻将羞赧抛到脑后,急道:“请问是谁?”
    “喏。”史迪威将手中的通讯稿递给大卫,笑道,“就是他。”
    大卫接过通讯稿看了一眼,蹙眉道:“大通社?好怪的名字。”
    “我说的不是大通社,而是大通社的主办者。”史迪威笑道,“此人名叫徐锐,是中**队里面的一个军官,现在军衔,应该是上校团长。”
    “****的上校?”大卫不以为然道,“区区一个****的上校,在美国恐怕很难有什么影响力,我纵然将这篇人物专访写出花来,社里只怕也是不会采用,就算社里采用,只怕也不会有美国人想看这样的文章。”
    “那你就错了,年轻人。”史迪威摇头道,“我们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冒险史,我们美国人民最是崇拜英雄,而这人,就是个大英雄,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既便是放到世界范围之内,也绝对堪称是一位史诗级的大英雄。”
    “史诗级英雄?”大卫悚然道,“凯撒?亚历山大?”
    史迪威道:“他的成就或许不能跟凯撒、亚历山大相比,因为他毕竟不是君主,如果非要比较,他更像是迦太基的汉尼拔。”
    “汉尼拔?”大卫难以置信道,“险些凭借一己之力灭亡罗马帝国的军事天才?”
    西方历史相比中国,可谓贫乏,除了荷马史诗,也就圣经里面瞎编的故事了,除此之外有文字记载留存下来的史料,可谓少之又少,不过在这可怜的史料中仍旧记载了不少的经典战例以及一些军事天才,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当然是亚历山大还有凯撒,但在真正懂军事的人眼里,汉尼拔才是西方最优秀的军事天才。
    因为汉尼拔在军事层面上是无懈可击的。
    大卫不以为然的道:“史迪威上校,你会不会太抬举他了?”
    “太抬举他?”史迪威连连摇头道,“不不不,一点也不,如果你了解过他的战绩,恐怕就不会这么说了。”
    大卫立刻竖起耳朵。
    然后史迪威就把他所知道的关于徐锐的战绩,从头至尾逐一告诉大卫。
    听完史迪威的叙述,大卫彻底的被震惊到了:“史迪威上校,您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史迪威又拿手指点了点茶几上的通讯稿件,接着说道,“你看,这个徐锐刚刚又打了个大胜仗,歼灭了两千多日军不说,还击毙了日军的一个少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恐怕又是一场敌我伤亡率过十倍以上的级大胜。”
    大卫终于有些心动,如果这个徐锐真的有这么了不起的话,那么关于他的故事应该会被美国人民所喜欢的,不,不是应该,是肯定,正如史迪威所说,美国人民喜欢冒险,更崇尚冒险,他们骨子里面就崇拜这样的战斗英雄。
    “怎么样?”史迪威笑道,“史蒂芬先生?”
    大卫吸了口气,说:“看来我得去一趟梅镇了。”
    史迪威道:“要不是我要前往台儿庄考察战况,我真想跟你一道去梅镇,不过,在你的这篇专坊稿出来后,我一定要第一时间拜读。”
    大卫笑道:“欧凯。”
    (分割线)
    大梅山独立团在茶壶坳、大湾取得的胜利,由于国民政府有意无意的压制,在国家层面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在新四军及**内部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华社更是第一时间转载了大通社的通讯,号召所有的敌后根据地向大梅山学习。
    除此之外,大通社的这篇通讯稿在第三战区也是反响不小。
    大梅山独立团的连战连捷给了第三战区长官部不小的刺激,同时也给了长官部的高级将领们一种错觉,认为皖南的小鬼子也不过如此,所以也想让前出蒲城的皖南独立团尝试着起一两次战斗,争取打一两个胜仗。
    这样的话,第三战区的面子上也好看一些。
    第三战区的这场震荡很快就传递到驻扎蒲城的皖南独立团。
    参谋长杨八难第一时间找到团长王义,说:“团座你知道吗,万副总座气得把桌子都掀了,他气的不是徐锐,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