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朝第一驸马 >

第126章

明朝第一驸马-第126章

小说: 明朝第一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海关或是从登州坐船出发进入辽东,谓之闯关东。被建奴蹂躏多年,满目疮痍的辽东大地上,一个个村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诞生,三府十二县负责登记户口的官吏忙的不可开交,往往是这个月刚刚统计好户口,到了下个月又来了几百号新移民。

上任伊始,宋友亮就发布了一系列政令,建设辽东在吏治方面,一是推行火耗归功,二是提高官员俸禄,三是建立养廉银制度在军事方面,一是全面推开军队近代化建设,逐步淘汰长矛手在军中的位置,实现全军火器化,二是把东厂、西厂、内厂的构想付诸实施,西门坚任东厂指挥使、司徒弓任西厂指挥使,殷洪盛任内厂指挥使。内厂以下设立巡捕房,建立警察制度在农业方面,对于新移民就继续鼓励和发展大农庄的屯耕制度;对当地的地主和佃农就推行佃户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大力推广高产小麦,以及玉米、土豆等新作物以及油菜、甜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广肥料、耧车等先进的农用技术和机械在商业方面,则是完全照搬在登州的做法,设立专门的商税衙门,鼓励工商业发展,但是严查偷税漏税。

在手工业方面,则是建立专利制度,鼓励创新在贸易方面,设立海关衙门,征收关税的同时打造旅顺、凤城和抚顺三地作为通商口岸,发展同内地、朝鲜、日本和东北各族的贸易往来。鼓励出口,研制进口,同时严禁与蒙古诸部交易在教育方面,在县一级地方开设官办学校,但凡年满6岁的小孩,不论出身,都必须入学,期间衣食住行全部由官府包揽。学校授课内容除了传统的儒学,还有医学、西学、兵学、商学等,旨在培养既有传统忠君爱国思想,又懂得近代自然科学、近代军事、近代商业技能等近代技能的近代人才在医疗方面,县一级地方都设有官办医官,百姓如果患病,都要去医官救治,收费十分低廉。

在宗教方面,承认天主教的合法地位,允许自由传教,但是同时努力培养中国神父,并逐步由中国神父作为传教的主力军在风俗方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严厉打击封建迷信活动,巫医、神婆被取缔;另一条则是废止缠足各条政策一宣布,就在辽东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为别的,就为了缠足。缠足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有位爱妾窈娘,妩媚风骚,能歌善舞。李煜为她筑了六尺高的大莲花台子,饰以宝物细带。窈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屈突而足尖成新月形,在莲花台上展姿起舞,以博后主欢心。这种风气随之在民间追求时髦的女子之中传播开。“金莲”之说始于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宝卷是风流昏庸之辈,他曾让匠人以金莲花铺地,爱妃潘妃袅袅婷婷走过,戏称“步步生莲”。

宋代时,妇女不裹小脚被视为粗人,必须自幼被大人缠成三寸之脚才是美女,于是宋代缠足之风盛行。为了不使双足放弛,女子在睡觉时还穿着“睡鞋”,式样与弓鞋相同,只是底软,并绣着精致花样,这些鞋多由鞋主人亲手缝制。

元朝时,南方诸多地方规定只准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子缠足。明朝时,下禁令以此分出贵贱,贱民阶级的女子不得缠足。《浙江风物志》记载,浙江东南地区明文规定“丐户人家男子不许读书,女子不许缠足”。

妇女缠足是“小脚一双,泪水一缸”。缠足的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带,将妇女的足踝紧紧裹住,使肌骨变形。缠足后脚会变得纤细扭曲。缠脚前,小女孩先要泡脚。有的地区在为小女孩裹脚前,会将羊羔或鸡开膛破肚,然后令女孩将脚伸入其内,浸两脚黏糊糊的血。

为了让皮肤缩紧,有人还会在女孩的脚趾间洒明矾。然后,除大脚趾外,4个小脚趾用力向脚心推进并压在脚板下,再以一条长十尺、宽两寸半至三寸半的蓝布,从四趾,经足背、足跟,再至足背、足跟,一圈圈狠狠裹缠。

缠足时代,女子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可解去布带。也有终身缠裹,至老不除的。女孩儿从三四岁开始缠足,一般三四年就可“定型”。

为此宋友亮也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历数了各朝各代根本没有缠足的做法,只有到了五代时期才有了;又说了缠足的种种坏处,指出必须废除缠足的恶习。然后带头规定自己家里的妇女不许再缠足。这个法令先是在境内广泛的征求人们的意见,立刻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反对声之大,实在是出乎了宋友亮的预料。

无奈之下,宋友亮想出一个歪招,他首先召集那些极力反对撤消缠足的人,要他们到衙门去集合,同时,也张榜让百姓到衙门里看热闹。反对缠足的人推选出来四个人作为代表,站在人群最前面。

宋友亮大声宣布道:“圣人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你们这么想‘施于人’,那么说明你们自己也很‘欲’了,那本督就成全你们。凡有支持缠足之男子,一律由官府派人给他缠足三十天,他们能坚持三十天的,就允许他给自己的女儿缠足。”

宋友亮话音刚落,老百姓们便一阵轰然,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爱起哄、爱看热闹的天性,纷纷叫好,而几个要被缠足的人却大呼不可。

如狼似虎的衙役们可不管他们是什么秀才还是举人,上前就把四个人给掀翻在地。每个人有两个人摁着,还有两个脱掉他们的袜子,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麻布,甩开膀子就狠命的缠了起来。不用力不行,因为宋友亮有令,缠轻了的话,就打他们的板子。缠脚的撕心裂肺的疼让几个平时道貌岸然的文人这时候完全不顾什么礼仪了,扯开嗓子像杀猪一样的叫了起来。现场内外的人也都有点呆了,这时候有人就说了:“我的妈呀,缠脚还这么痛么?”

“那当然,不信你试试?”

“算了吧,原来,我娘当初遭过这份子罪呀!真是罪过呀!”一个秀才模样的人紧紧握住了自己娘子的手,眼里满是怜惜。而他娘子则把头靠在他肩膀上,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忧伤几个农村妇女和老太太们都默然了,她们都还记得自己当初受的痛苦,心里其实还挺有点惬意的:让这几个老小子也尝尝这份罪!

有个胆大的妇女还悄悄的啐了一口:“活该!”

缠完了以后,宋友亮笑眯眯的说:“劳驾了,诸位,回去三十天,也就三十天,过了这三十天就什么事也没有了,不过,几位可记住了,千万别私自揭开,这可都有封印的,自己私自解开的话,可是还有重刑伺候的,几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本督可不想因为用刑而抹了几位的面子。”

几个人忍着痛,强站在那里,心里盘算着不能丢份子,大不了每天找人抬着,抬过这三十天就可以了,给这个军户出身的粗野武夫一点颜色看看。

“唉,你瞧我这记性,我还忘了一件事!”宋友亮突然拍了拍脑袋,“几位还是学堂的教书先生吧?这期间教学照常进行,可不能耽误了娃娃们的学业啊!”

那几个秀才、举人脸唰的一下子都变绿了。

周围老百姓则是嗷嗷地直起哄当场一个秀才就扑通跪了下来:“大人,小的不敢了,小的不给小的的女儿缠足了!请大人放过小的吧!”

宋友亮故作惊讶地说道:“咦?王秀才,你怎么改主意了?你不是说女子缠足乃天经地义的事情么?怎么又反悔了呢?”

“不不!大人,是小的一时糊涂,给女子缠足是罪大恶极!”王秀才已经满头大汗了“就是嘛!看你也是一个明白人~”宋友亮把他给扶了起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女儿是自己心头的肉,为什么要让她受这份活罪呀!来人,给这位仁兄松了缠脚布!”

其他几个仍然在硬顶着,还用鄙视的目光斜睨着那个首先败下阵来的秀才。然后,只简单的向宋友亮拱了拱手,就一拐一拐的慢慢走了。

看着他们蹒跚的背影,围观百姓又是一阵哄笑第二天刚开始,三个顽固的秀才、举人还坚持自己走路去学堂授课。第三天开始,他们就下不了地了。而一些深受缠足之害的妇女则趁机不断捉弄他们,要他们走动跑西。甚至有一个秀才在妓院里的老相好也故意撒娇发嗲,要缠了足的秀才见天就往她哪里跑终于,到了第五天,这个秀才投降了到了第九天,另外两个举人也投降了缠足战争以宋友亮的胜利而告终。

同时,新开办的《辽宁日报》也趁机大造声势,发动舆论宣传攻势,告诉人们,孔老夫子从来没有提倡过缠足,我们的先人也没有缠足,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女儿缠足呢?每个人都知道缠足的痛苦,为什么要把这种痛苦强加给自己心爱的女儿呢?还积极在女性当中制造舆论,说宋朝以前的四大美女都没有缠脚,所以她们是最美丽的。而现在都缠了脚,有了缺陷,所以宋朝以后就出不了四大美女了,极力的宣传只有正常的脚才是美丽的。

随着缠足被废止,辽东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放脚运动,许多地方的女子聚集起来,把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堆到一起,然后一把火烧掉。然后,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歌曲的内容大多是赞颂宋友亮的。

一时间宋友亮成了辽东的“妇女之友”,成为无数少女、少妇心中崇拜的偶像

【198】走河套、过边墙

建奴政权虽然宣告灭亡,但是许多躲过了大规模战争的建奴余部依旧在辽东长城外出没。为了稳定辽东省的局面,宋友亮又展开了对辽东长城外的建奴余部的清剿。主要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扶植亲明势力,首选就是黑龙江流域的索伦部索伦汗国,曾经是明朝属国,由索伦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布利亚特)族组成,互相联姻,近亲关系,同信:索伦传萨满教。索伦族和鄂伦春族属于通古斯语族,达斡尔和蒙古(布利亚特)族属于蒙古语族。由于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吸收了对方语言的语汇和形态,相互学说对方语言,所以能够相互通晓语言,自由交流思想感情,进行社会交际。

永乐年间,明朝于索伦汗国境内,在贝加尔湖东北的巴尔津河、上安加拉河流域设立了卜剌罕(burhaan)卫,额尔古纳河、根河流域设立了坚(geen)河卫,额尔古纳河口下方的阿木扎尔河、漠河地方设立了木(mur)河卫,乌里苏河(今写涅威尔河)流域设立了兀里溪山(uliscien)卫,结雅河下游左侧主要支流吉柳伊河流域设立了古里(giliwur)河卫……这些河卫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均由明朝政府任命,他们也兼任索伦汗国和地方的军政长官。索伦汗国是明朝统一版图内的一个属国。

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族称为满洲,改元为崇德。索伦部首领博木博果尔也顺应潮流,1637年(崇德二年)6月,率八人来朝,贡纳马匹、貂皮;1638年(崇德三年)11月,带领瓦代、噶凌阿等人来朝,贡貂皮、猞狸、狲等物。表示臣服于大清,承认清太宗为他们的最高统治者。同时,皇太极利用达斡尔头目巴尔达齐,作为“索伦部”中的代理人,将皇女嫁给巴尔达齐为“额附”(即万方数据附马)。从此,巴尔达齐朝贡不绝。清统治者在建国初期把“朝贡”作为政治上确立隶属关系的重要标志。博木博果尔代表索伦部与大清政权虽然建立了朝贡关系,但因来朝较晚,朝贡也不频.还不那么“益修恭顺”,清统治者不太满意,“虑其势盛不可制”,把博木博果尔视为拦路虎,企图拔掉这个绊脚石,另选恭顺之人取而代之,丽对博木博果尔冷淡,对巴尔达齐礼遇独厚,在他们中间挑拨离间,制造分裂,致使博木博果尔心中不平,激起了对清廷的不满。第二朝贡后不久一年未来朝贡,清统治者就视为博木博果尔“既而叛去”,便成了诉诸武力的所谓理由。皇太极在准备进攻明朝之前,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并积蓄力量,达到“征服过来,为我效力”的目的,对已归服大清国的索伦部,借口博木博果尔“既而叛去”为由,兴师动众,诉诸武力,从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底开始遭兵征讨索伦部,连续发动3次战役,时间长达三年零七个月。

皇太极自1639年12月2日起,遣清军16000人至呼玛河口,兵分两路,分进合击索伦部,自额尔古纳河口至精奇里江之间黑龙江沿岸摆开战场,以博木博果尔所属的铎陈、阿萨金、雅克萨、多金四木城为主要攻击目标,打响了第一次战役。“四木城”人为保卫生命和财产,不畏前来掠夺的清军,在博木博果尔的指挥下,纷纷拿起狩猎用的弓箭、扎枪及木棍、石块等为武器抗击清军,给清军以迎头痛击,使左翼军受阻,右翼军副将叶克书前来助战,火攻木城,焚烧城屯,乘火势占领了雅克萨城。然后,萨穆什喀率左翼军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