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婢女难为 >

第6章

婢女难为-第6章

小说: 婢女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小碗被夸了,刘大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从桌上拿了两块糕点塞在小碗手上,叫她拿去当零嘴吃。

小碗暗暗撇嘴,这人哪,还真是现实。看起来只有服侍好了杜嬷嬷,往后才有自己的好日子过。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8章 杜嬷嬷的秘密

第八章

只要摸清了规矩,服侍杜嬷嬷其实是个轻松的工作,一日三餐,早晚洗漱,日常采买,偶尔做些针线活,比起大柳树村的日子,其实更要舒服不少,十来天下来,小碗的脸色都红润不少。

事实上,她每天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不是干活,反倒是听杜嬷嬷给她讲规矩,譬如走路的姿势,布菜的讲究,衣料的种类,菜品的搭配,等等等等。更在发现小碗竟懂得算筹,并轻松就能流利背诵《女论语》之后,开始教她固定每日教她一个时辰,学的内容增加了如何记账、管家。

对杜嬷嬷知识渊博的感慨之余,不管杜嬷嬷是出于什么考量才会这样事无巨细的教导她,小碗都对此感激不已,她更加如饥似渴的吸收这些知识。

所以,几天前,当表哥秋实找上门来,坚持要带小碗回家的时候,小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现在甚至感激香桂耍的小聪明,把这个弥笃珍贵的机会让给她。虽说不知道杜嬷嬷这么做的原因,不过,即使这是个肥美的鱼饵,自认一穷二白,没什么好让别人图谋的小碗,也是毫不犹豫地一口吞下。

如此,她暗自将杜嬷嬷看做老师,服侍起来更加尽心尽力,若不是被她偶然撞见杜嬷嬷发病,小碗还真以为自己已经是尽善尽美了。

那天入睡前,小碗口渴多喝些水,半夜被尿憋醒,在床底下摸了个空,这才想起白天刷干净的夜壶还放在院子里没收回来。

无奈之下,只好披了棉袄去后院小解,就在回来的路上,忽然听到正房那边传来“嘣”一声闷闷的重物倒地的声音,若不是夜深人静,她离的又近,根本不可能听到。

小碗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正屋里可就杜嬷嬷一个人,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儿吧,她打着灯笼迅速从回廊绕到正屋的大门前,轻轻叩击了两声,并无回应。

要不要进去?杜嬷嬷三番五次强调过,没有她的许可,绝对不能入其中一步,若是犯了这个错,可就得卷了包裹走人。她好容易能拜到一个博识的老师,可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赶出去。

可是,杜嬷嬷年纪不小了,又是一个人独住,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办?小碗焦急地在门口来回踱了两圈,不死心又使劲儿敲门,几次呼唤“嬷嬷”还是没有回应。

思量再三,把各种可能性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最后小碗还是发现她没办法放手不管,她眼睛一闭,不管了,万一是中风什么的可就是关乎人命的事情,拼了,咬紧牙关,一脚把门踢开,提着灯笼就往内室冲,嘴里还唤着:“杜嬷嬷,您没事儿吧,我过来了!”

待到她推开房门,借着灯笼的火光往里一看——地上躺着一根拐杖。再往床上瞧,杜嬷嬷平躺在床上,眼神冰冷,直刺过来。

小碗不自觉的抖了一下,磕磕碰碰往后退,“杜嬷嬷,您没事儿吧,没事儿继续睡,我以为,误会,误会。”

“滚出去。”杜嬷嬷声音黯哑冰冷。

小碗从善如流,立马就要往后撤退,可刚走几步,就灵感一闪,不对啊,以嬷嬷的讲究程度,就算是骂人,至少会坐起来骂呀,怎么会也不可能平躺着跟她说话!还有碰倒的拐杖,之前听到的声音,不对,这立马肯定还是有问题。

她又折回来,走到杜嬷嬷塌边,顶着她愈发冰寒的视线,仔细上下打量,果然,嬷嬷面色苍白,嘴唇发青,鬓角处隐隐有汗。

“出去!”见小碗不但没走,反而把屋里的油灯一一点亮,想到自己狼狈的模样再也无从遮掩,杜嬷嬷更加眼神阴冷,“你敢不听,给我立刻滚回乡下!”

“嬷嬷,你哪儿不舒服啊。”小碗压根没把杜嬷嬷的责骂放在心上,内疚的感情压倒了一切,因为杜嬷嬷没有表现出来,她也根本就没把她当成病弱的老人看待,可现在灯光下的嬷嬷,头发花白,面容疲惫,王管事都说了,杜嬷嬷身体不好,她这个猪脑子竟然没当回事儿。

“不用你管,回你的地方去。”

既然发现了问题,小碗毫不退缩,她抓住背角,威胁道:“杜嬷嬷,您再不说清楚,我可要掀被子啦。”

“住手!”杜嬷嬷按住被角,抿了抿干裂的唇,终于低声道,“痹症,老毛病了,大惊小怪,成何体统!”

痹症,不就是风湿关节炎吗?这种病她还真知道一些,前世的时候,邻居家的奶奶也有这毛病,算是老年人易得的慢性病,症状之一就是关节肿痛,如果严重了,可能会无法行走和抓握。难怪杜嬷嬷的手指关节有些粗大呢,原来如此,定是夜间容易发作的痹症,导致行动不便,又痛苦难忍,杜嬷嬷要强又倔强,为了避免发病的丑态被人看到,才定下自己不得随意入内的规矩,甚至于都不许自己住在临近的房间。

“我明天一早就搬到耳房来住,这样才方便照顾您。”不等杜嬷嬷反对,她立刻转了话题,“杜嬷嬷,怎么没见您吃药呢?”

这个病应该是要长期坚持用药才对。小碗扶着杜嬷嬷坐起身,披上外衣,又在背后放了引枕。

“那些庸医,吃了他们的药只会更严重,不如不吃,还能多活两年。”杜嬷嬷冷嘲。

看样子,是有心结了,也难怪,这种慢性病又没有特效药,总也好不了,又要吃药来回折腾,这病人不信任医生的情况也常见。

小碗耐心劝说:“杜嬷嬷,之前那也许是庸医,这到了我们安阳,说不定就能遇到名医了呢。别不相信,虽然是小地方,但说不准就有民间偏方,还是看看大夫吧。”

“你当我是没脑子的乡下老太太呢?”杜嬷嬷冷笑。

得,小碗觉得自己的笑脸都要碎裂了,她差点忘记,这位可不是一般人,不过没关系,既然礼讲不通,那她也不介意用兵了。

小碗直起腰杆,叉着手,抬起小下巴,“好嘞,那我懂了。敢情您都想好了,再熬俩月,等到全身瘫痪,卧床不起,就让我伺候您在床上吃,在床上拉,是吧?我说呢,这月钱怎么这么多。”

杜嬷嬷被这一番大逆不道的话差点气背过去,这小丫头,哪来的胆量,竟敢嘲讽她,有多少年都没人赶这么对她了。不过,小碗的目的她知道,她心里其实也明白,自己是有些讳疾忌医了。

“你可知道咱们一个月就五两银子,你打算拿什么请大夫?”杜嬷嬷讥讽地说道,小丫头,想要拿住我,你还嫩着呢。

“那就不用您来操心啦,山人自有妙计,您老把家都交给我了,我自然会想办法,您就等着大夫上门吧。”小碗脖子一梗,不自觉地就开始大放厥词,刚说完就觉得有点不对,撂下狠话就速速撤退了。

等回到自己房里,越琢磨越是不对劲儿,不是自己先使的激将法嘛,怎么最后把自己绕进去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她刚趁着杜嬷嬷体弱狼狈的时候,占了一会儿上风,就被嬷嬷迅速压制回来了。不过,不管怎么说,看病是必须的,钱的事情她只能再合计合计,走一步看一步了。

***

正房内室里。

那一阵剧烈的疼痛已经过去了,被小碗一闹,杜嬷嬷此时也无意睡眠,她披衣起身,来到案前,熟练的铺开信纸,右手执笔。

自从来到安阳这座空荡荡的宅院里,她就已经习惯于将想法述之笔端,她将笔尖浸了墨,略一思量,就提笔写道:“……小碗其人,所见篇牍,多能诵记,精于算筹,本分懂理,其心良善,更为难得。与其为伴,吾甚慰……”

第9章 又摊上事儿了

第九章

“婆婆,您这痹症可有些年头了,什么时候开始关节肿胀的?”王大夫是安阳城里何春堂的坐堂大夫,虽然名声不显,但是祖传了治疗弊病的秘方,小碗经过冯婆子指引,专门把人请上门来问脉。

杜嬷嬷略作思索,“有十来年了吧,之前只是偶尔疼痛。”

“可是早年有过劳累过度,且受过寒凉的状况?后头又没有好好保养,以致寒气入体。”王大夫果然在痹症上有两把刷子,几句话就点出了杜嬷嬷的病因。

早年劳累过度,寒凉入体……杜嬷嬷沉吟不语,眼神晦暗不明。

都过去四十来年了,她还只是信阳宫小宫女的时候,大冬天跪在雪地里,一跪就是一夜……如果不是娘娘,她早就是个死人了吧。后来总算是熬出头,也过上了几年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只可惜……

一切化成一句叹息,那些往事早已离她远去,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丝挂念,她还不能就这么放手,再多苦痛也还得好好的活着,她垂下眼睛,掩住那一抹厉色。

“前一阵子,可是有过大病?就是这病把痹症又勾出来了。”这种病症多是早年操劳过度,失于保养引起的,像杜嬷嬷这样不愿意说出口的病人,王大夫也见了不少,“我先开一副方子试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食辛辣的食物。先抓七天的量吧,七天后我再来复诊。”

小碗赶快将方子接过来,笑吟吟道:“王大夫,麻烦您了。我还想问问,除了喝汤药,还有没有什么辅助方法啊,比如按摩、泡脚什么的。”

“你这个小丫头还懂不少嘛,这样吧,在家里多用热水泡脚,还是有些许帮助的。”这小姑娘还挺用心的,不知道还以为是祖孙俩呢。

“这个没问题,交给我了。”小碗又赶快转过头对杜嬷嬷道,“嬷嬷,您放心吧,我陪着您呢,总能治好病的。”

这小丫头,原来那点缅怀伤感的情绪,也渐渐消散,杜嬷嬷如石头一般冷硬的内心也稍稍有丝热乎气了。

送走了王大夫,小碗愁眉苦脸地掏出她的小荷包,上次嬷嬷给的碎银只剩下一钱多了,不知道抓药要多少银钱呢,这火终于烧到眉毛了,她愁得开始揪头发。

“把方子拿来我看看。”她那点心思,杜嬷嬷一眼就看穿。杜嬷嬷接过单子扫了一眼,就不咸不淡地说,“不值几个钱,也就野生丹参贵了些。”

啊,还有丹参,参啊,一听就知道很贵啊,更别说是野生的了。小碗垂头丧气,那点银子果然不够看的,她这牛皮已经吹上天,然后呢,她是不是该去死一死!

杜嬷嬷似笑非笑地撇了一眼小丫头脸上崩溃的表情,不紧不慢从怀里掏出一把精致的小钥匙:“小碗,你去把墙角第二个箱子打开,从里面的锦盒里,先取两锭银子。”

啊,两锭银子?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小碗打开箱子的时候,还是被一个个排的整整齐齐的银锭晃花了眼,五两一锭的银子,至少有十来个,真没想到,杜嬷嬷还是个深藏不露的有钱人。

她捏出两锭银子放进小荷包里,跟杜嬷嬷告别后,就上街找药铺去抓药了。有了这笔银子,药钱暂时是不缺的。不过这是杜嬷嬷攒的养老钱吧,就这么只出不进的,好像也不是个办法。开源节流,她自认没能耐开源,只能想想法子节流了。

小碗顺利的抓上了药,一边往回走,一边瞎琢磨,眼瞅着天气逐渐转暖,庭院的那空着的一大块花圃都开始长杂草了,她可以在里面种点菜,如果杜嬷嬷不强烈反对,她还能养些鸡崽儿……

咦,那不是邢爷爷吗?小碗无意中的一瞥,就看到自己一直惦记着的邢掌柜,竟独自一人坐在旁边的茶舍里。这个时间,他不是该猫在杂货铺里看书嘛,怎么一个人出来喝茶,还是这么一间看起来雅致且价格必定不菲的茶社。

已经两次了,邢爷爷必定是摊上什么事儿了,才会如此反常。小碗放心不下,决定还是前去一问,省得自己乱琢磨瞎操心。

就在小碗要迈进门槛的时候,里面走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以小碗的身高只看到他穿着蓝灰色绸缎长袍,腰间缀了一块羊脂白玉,这人显然非富即贵,小碗头也不抬,而是低头敛目退让在一侧,那男人经过小碗身边的时候,脚步略微一顿,又径直离去了。

小碗也没在意,走进大堂的时候,她那身粗布花棉袄就有些不合宜了,顶着跑堂小二的怪异视线,大咧咧坐到了邢掌柜对面。面前的桌子上还摆着半盏残余茶水,小碗伸手把茶盏推到一边,手指还能感觉微微温热,看样子这盏茶的主人刚走不久。

“邢爷爷,邢掌柜的!”小碗都坐下了,那厢邢掌柜还是一脸愁容,心不在焉地转着他手中的茶盏,压根就没注意到对面多了个大活人。

“哦,小碗啊,怎么来这里了?”邢掌柜一激灵,这半天才看到小碗。

“我出来办差的。”小碗简单说了来城里照顾杜嬷嬷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