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夜不语诡异档案 >

第871章

夜不语诡异档案-第871章

小说: 夜不语诡异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我想要把剩下的人都仔细打量一番时,突然,从餐厅外的甲板上传来了一阵惊慌失措的嘈杂声。
    我连忙看了过去。餐厅在二楼,一楼甲板上本来还在悠闲照相的老人们,纷纷不约而同的将各种照相设备瞄准了江面。甚至有的老人脸上吓的煞白。
    妞妞也是个好事精,她和我对视一眼,率先窜了出去。
    “慢一点!”我没好气的跟在她身后连连吼叫。
    小妮子一点也不省心,好奇心比我还重。她溜到附近一个老爷子脚边上,连声问:“爷爷,发生什么事了?你们干嘛一脸不淡定!”
    老爷子低下头看到了萌萌哒的小萝莉,本来就苦大仇深的脸上露出一丝喜爱。不过很快又变回了满脸的担心:“小牙子,你看江面上。”
    小牙子是西南地区对小女孩的称呼,那大爷应该是陕西和四川交界处的居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顿时,一股恶寒从我的脚底直爬上了脊背。
    我感觉寒毛都竖了起来。
    只见本来还干干净净的宽阔长江上,不知何时飘来了一大堆纸钱。顺着江水,安静无声的往下游流去。
    说这纸钱也有点怪,一般表纸做的纸钱应该是泛着土黄色的。可江面上的纸钱,偏偏通体惨白,被头顶的阳光一晒,竟然还反射着荧色的光泽。看得人不寒而栗。
    大量的纸钱充斥在水上,伴随着时不时出现的垃圾,将漂亮风景渲染的阴森可怖。
    “这纸钱,不太对啊。”别一边的另一个老头说道:“这些可不是一般的纸钱。”
    周围的老年人纷纷附和,有好事者连声问:“周老头,你一辈子走南闯北,据说什么都看到过。这纸钱真有问题?”
    老年人来自东南西北,大多迷信,看到不吉利的东西就心头发慌。特别是旅游,大家都是出来找开心的,好好的江面突然出现了模样怪异的纸钱,而且无边无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流的完。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扫兴的事。
    妞妞跟前的就是周老头,他看起来大约六十来岁。面容显老,而且右边眼睛还带着一个黑色的独眼龙遮眼套。老头显然也是个喜欢显摆1的人,他的左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那些古怪纸钱,脸色非常难看,似乎回忆起了某些不好的经历。
    “老爷子我年轻的时候,就在长江边上插过队2。记得这段长江的两岸,就离鬼城丰都的地界不远。”周老头嘴唇抖了抖,一边瞅江面上的纸钱,一边讲起这纸钱的来历。
    旁边老头看了看游览手册:“对啊,鬼城丰都确实离这很近。传说中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教就是在丰都立教派的。难道这纸钱和五斗米教有什么渊源和讲究?”
    本章完

第1709章 纸鬼抓人 (3)
    周老头苦笑着摇了摇脑袋:“张老屁股,你就别半懂不懂的了。人都觉得五斗米教还有丰都的名头大,其实,这纸钱的来历,确实可能和五斗米教有渊源,但渊源不大。但是,我等下讲的,老爷子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可不太顺耳。你们听听也就算了不要对号入座。”
    周围的老年人起哄起来:“别吊胃口了,快讲。”
    我和小萝莉妞妞就站在周老头附近,自己同样在打量着那些纸钱。越是看,我越是觉得不太对劲儿。纸钱是从江水往下流的,东方邮轮号同样也是顺着江水流,而且还有发动机作为动力。可为什么这些纸钱,速度竟然比轮船还快?
    本来刚刚还在船后的纸钱,竟然已经超过船身,远远的飘到了下游。
    这是怎么回事?一些普通的白纸制作的纸钱上,难道还有机关不成?否则,它们没有理由漂的比船更快啊!
    显然极少有老人注意到了这一点,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了周老头脸上。
    周老头很久没有被关注了,得意的讲道:“老爷子我插队时,还没这头白须白胡子,右眼睛也没有瞎。整个人还是帅气得很。当初我插队的地方,就在那周围。”
    他随手在船下游某个位置指了指:“名字大约叫钱家沟。普普通通的名字,我去的时候,可受欢迎了。作为村里唯一一个知识分子,平时老爷子干干农活讲讲课,除去喧嚣,还是挺惬意的。可没多久,我就觉得村里,似乎有太多古怪的地方。”
    讲到这里,周老头眼睛眯了眯,视线顿时锋利起来。他的眼神刺破满江面、越来越多的纸钱,沉入了江底。
    故事,似乎也将浑浊长江下隐藏的东西,给掀了起来。
    1显摆:方言,意思是喜欢炫耀。
    2插队:插队,通常是指1980年以前中国内地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
    乡村本来就是封建迷愚思想的重灾区,全世界的村庄都一样。作为明古国,又是长江流域这个孕育了中华明的其中一个长河,迷信的东西就更加的泛滥了。
    六千余公里长江,滔滔江水奔腾不息数千万年。究竟隐藏着多少诡异的东西,究竟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迷信,早已经淹没在了水中。和浑浊的水混合在一起,找不出谁真谁假了。
    周老爷子到钱家沟插队的时候,时间呆久了,渐渐觉得这个钱家沟的水有些深,不同于普通的村庄。
    村子离长江河岸不远,封建思想非常顽固。村长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混熟了,经常跟周老头讲一些长江上找伙食的讲究。
    据说这长江流域,特别是钱家沟这附近,很不太平。甚至可以说,数千年前钱家沟的先人们在这里建村后,整个村子就没有正常过。
    村长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字也不认识几个。所以他跟周老爷子讲的据说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关于长江流域的怪闻。
    例如下游有个西宁乡,农田里不种庄稼,却种的是当地矿上山开采的石头。黑黝黝的,带着磁性。铁器吸在上边根本别想拉下来。
    每到秋收时,本地人便会在隔着农田几百米远的地方挖深坑和陷阱,捡着月疏星稀的凌晨,在深坑里趴伏着躲藏起来。不多时,等天全都暗到伸手不见五指后,就会有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会从地底爬出。这时候,农人便点亮火把,敲锣打鼓的扑上去。
    村长说他有一次偶然看清了那些东西的长相,整个人悚的头发都竖了起来。农田里密密麻麻全是从没见识过的怪虫,半米长,长相和蜈蚣差不多,但是还要丑的多。
    简直就是从地狱里钻出的怪物。那些虫身体粗长,头顶两根油亮的鞭子足足有手臂长短。一只只趴伏在黑色矿石上不断啃咬,坚硬的石头在它们嘴里仿佛豆腐般柔软。
    村人身上都穿着用竹子编制的藤甲,一窝蜂的用手里的利器将怪虫敲晕。见人扑上去,怪虫就会将头上的鞭子一阵乱抽。
    被打中的人几乎皮开肉腚,运气好的歇息半年才治好。运气差的中了毒,满身都黑红发凉,身上散发恶臭,撑不过几天就会一命呜呼。
    之后爷爷才知道,当地人管那种怪虫叫黑纽子,没人知道黑纽子从哪里来。村人世世代代都以它为生,黑纽子喜欢吃带磁性的黑石,村人就将黑石放在田地里诱惑它。
    这种怪虫只在农历八月十一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日子出现,可那个时间临近中秋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所以诱捕黑纽子要靠运气,有的时候一连几年都有好收成,有的时候连续十年都毫无收获。
    所以这个村子里的人,最恨的就是月亮。
    据说黑纽子被晒干后磨成粉,包治百病。一到农历九月,许多知道这种特产的民间医生就会蜂拥而至,将这种医疗圣物高价买走。村长本来还不相信,刚好钱家村里有一个人喉咙得了恶痈,也就是现在的食道癌,已经晚期了。每天只能吃一些流质食物,而且痛的要死要活。
    吃了几贴黑纽子粉后,病情居然舒缓了许多,半年后病居然彻底好了。
    30年前村长的奶奶得了重病,村长再去寻那个村子,却怎么也没有再找到过。奶奶病死,成了村长一辈子的遗憾。
    还有更古怪的,25年前,同样是长江流域离钱家村不远的村子,当时闹饥荒。村长跑去那村子讨饭,竟然亲眼看到金黄的农田在一夜之间,离奇消失的无影无踪。
    农田四周只留下一个硕大的痕迹,像是只长达15米,宽达4米多的巨兽。它吃了十多亩地的作物,爬回了不远处的长江水中。当地人气的直冒火,发誓要将那头巨兽抓住宰了吃肉。
    周老头年轻气盛,自然是不相信的:“村长,现在都在破四旧,打倒牛鬼蛇神了。你说的故事,可算是迷信哦。我也是读过几年书,这世上哪有那么大的怪兽。”
    本章完

第1710章 眼中的怪物(1)
    “爷爷我走得匆忙,但是那巨兽的痕迹倒是记得很清楚。”村长用旱烟袋挠了挠头,信誓旦旦的说:那头怪物很有可能便是传说中的蛟。”
    “奇了怪了。蛟为什么不吃河里的鱼虾,而跑上岸吃庄稼。”周老头反驳道。
    村长爷爷支支吾吾没个说法,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么揭过了。可没几天后发生的一件事,将周老头一直引以为豪的科学主义世界观打的支离破碎。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一件事,村长跟他上游下游的讲了许多别的村子的怪事,可从来就绝口不提钱家村中有没有发生过离奇。按照普遍效应,钱家村不应该太平才对。
    那天,周老爷子终于明白了。钱家村也有怪事情,而且,比别的地方更加恐怖。
    现在想来,那一天,似乎和其它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同。周老头上完课后拿着锄头锄地,突然听到有个小孩在大呼小叫:“死人了。钱奶奶死了!”
    整个钱家村也就一百多口人,村上村下都祭拜一个祖宗,关门不见开门见。谁家死了,整个村子都会自发的上门帮忙。
    可是那天不太一样。
    附近一人拽住小孩就问:“钱奶奶前几天身体还硬朗,怎么就突然死了?”
    “淹死的。”小孩脸色有些发白,说话吞吞吐吐,似乎吓得有点不清。
    “淹死的在这个日子?”那人焦急道:“有异常不?”
    小孩没敢说话。
    “该死,该死!快去找村长。”村民一把扔掉了锄头,让小孩指了尸体的位置,急急忙忙的跑了过去。
    一路上,见到村人,他就满脸煞白的大喊:“别做工了,风来了。”
    路上的村人一听到这句话,脸色顿时也不好起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计,朝死人的地方涌。没多久,全村的人都自发的聚拢在了长江边上。
    周老头没听懂村人的对话,他挠着脑袋,以凑热闹的心态也去了。
    死人的地方就在江边,钱奶奶显然才从河里捞出来,是被水淹死的。尸体趴伏在地上,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周老头个子高,稍微能看到里边的情况。
    村民们显得很暴躁,有胆小的甚至跪在了地上,冲着涛涛长江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祈祷着啥。
    不久后,村长来了。人群自动给他留出一条缝,村长走进去,打量了钱奶奶的尸体几眼。之后眼皮子猛地抖了几下:“谁发现尸体的,什么情况?”
    “我发现的。”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举起手:“我在河上打渔,突然感觉渔沉,拉上来就看到了钱奶奶的尸体。”
    村长暗自咕哝:“钱奶奶怎么会在江里。”
    周老头也认识这个钱奶奶。她六十多岁,丧夫,至今未再嫁。从前普通人家的女儿命贱,怕死得早。所以父母通常是不给她取姓的,只有小名。所以嫁夫随了夫姓后,倒是没有人还记得她真正的名字。都管她叫钱奶奶。
    可这钱奶奶家住的离长江岸很远,怎么会突然淹死在了江水中?
    周老头打量着钱奶奶的尸体。因为老和长期营养不良而身材萎缩的小老太太,今天穿着大红色的衣裳,像是精心打扮过。尸体趴在地上,湿漉漉的,但诡异的是,明明整个人整件红衣都湿透了。
    可尸体的背,却是干的!
    这是怎么回事?江水里不知道泡了多久的尸体,被人用渔起后,居然背上的衣服还是干的。
    周老头脑袋有些懵,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显然,村人也注意到了这诡异的现象。他们惊恐无比,视线故意不落在那块干燥的尸体背部,显然是在忌讳某种东西。
    村长皱了皱眉:“她失踪多久了。”
    “钱奶奶一个人独居,不过很爱美,只有赶集的时候,才会把这件红衣服拿出来穿。”有个知道情况的村人回答:“三天前,江对面有过一次集会。”
    周老头更加惊讶了,如果钱奶奶真的是三天前死的?尸体在水里泡了三天,没有发胀没有被长江水带到下游。背上的衣服都还是干的。最终还在三天后被同村人用渔了起来。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起风了。果然是起风了。又到了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