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抗战之英雄血 >

第162章

抗战之英雄血-第162章

小说: 抗战之英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若长官不嫌弃,就请里面喝碗水吧!”
    知道自家儿子当年被抓壮丁当了兵,黄铁牛其实已经不指望儿子能活着回来。这年头,被抓壮丁上战场,很少有人能活着回来。想活着回来,只能等战争结束了。
    跟着黄二栓父亲走进黄家,看着满脸好奇的黄家人,胡彪看着一个跟黄二栓有些相似的年青人道:“你是大栓吧?旁边的是你媳妇跟孩子?”
    “长官怎么知道我家大栓?二栓那孩子说的?他怎么样?”
    相比黄二栓父亲的沉稳,一个中年妇女却显得很激动。望着黄家人期盼的眼神,胡彪深吸一口气道:“叔,婶,对不起!我这次过来,是送栓子兄弟回归故里的!”
    此话一出,黄二栓的母亲瞬间脸色苍白声音颤抖的道:“我可怜的娃啊!”
    反倒是黄二栓的父亲,沉默片刻才道:“多谢长官,送我儿回来!”
    借着这个机会,胡彪示意跟在身边的田铁柱把背包打开。胡彪亲自动手,将一个古朴的骨灰盒掏了出来,递到黄父手中道:“还请叔跟婶节哀顺变!”
    没等黄二栓父亲伸手,黄母已然扑过来嚎哭道:“二娃!我可怜的二娃啊!”
    “婶子,二娃是好样的!他是打小鬼子牺牲的,是英雄!大栓,过来扶着你娘!”
    看着明显有些站不稳的黄母,还有遗物没拿的胡彪,只能让黄二栓的哥哥过来搀扶黄母。借着这个机会,胡彪又掏出两套军装还有一封遗书道:“叔,这是栓子兄弟的遗物!”
    望着两套清洗过的军装,还有那封没拆的家书,双目含泪的黄父颤抖着接过道:“谢谢长官!还请长官见谅,娃他娘是个妇道人家,惊扰到诸位了。”
    “叔,你言重了!我叫胡彪,入伍前是沧州人,说起来离你们这也不算太远。此番北上,也是特意送栓子兄弟回家的。在金陵,我给栓子兄弟立了个衣冠冢。
    这些遗物,也是栓子兄弟穿过的军装,那封信也是他牺牲前请人代写的。如果叔识字的话,还请拆开看一下。而我此番来,也是有事跟叔商量的。”
    “你是栓子的长官?”
    “是!想必叔也知道,南方早前打了几场恶仗,我跟栓子是在沪上战场认识的。那时他刚从后方补充进我的部队,后来沪上战斗结束,他又跟着我去了金陵。
    在保卫金陵总统府的战斗中,栓子兄弟不辛被小鬼子的炸弹炸死。那个时候,他是我的贴身警卫员。说起来,他也是为了保护我而牺牲的,是我对不住你们!”
    “长官言重了!能跟着长官,是二娃的福气。只可惜,他没那个福份!”
    而此时将黄母交给老婆看着的黄大栓,也适时道:“长官,我弟走前有说过什么吗?”
    “大栓兄弟,那一战我也负重伤,等我醒来后才知道栓子兄弟牺牲了。这次北上,也是特意送他回老家。我知道,他心里其实一直都念着家,只是身不由己不能回来。”
    知道这年头讲究长兄为父,当初黄二栓被抓壮丁时,原本要当兵的是黄大栓,结果黄二栓替兄从军。现在黄二栓牺牲,黄大栓自然会觉得心存内疚。
    借着这个机会,胡彪也看到黄二栓这一大家子。除了黄大栓这个哥哥,黄二栓还有两弟弟弟跟妹妹。说起来,这年头很多百姓人家,兄弟姐妹都比较多。
    单单拉扯这些儿女长大,对黄二栓父母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何况,这年头官府的苛捐杂税众多,很多百姓辛苦操劳一年,能混个温饱就很不错了。
    跟着黄家人讲述了一些有关黄二栓从军的事,得知黄二栓是保卫总统府才牺牲的,黄家人也非常的意外。对他们而言,能保卫总统府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讲完这些事,胡彪又道:“叔,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说话吗?”
    虽然不明白胡彪为何这样做,可黄父还是点头道:“长官若不嫌弃,去我房间吧!”
    那怕黄大栓已经结婚成家,可依旧跟父母住在一起。加上两个弟弟跟两个妹妹,面积不大的农家小院也住着九口之家。隔出四个房间,也算很难得了。
    走进黄父休息的房间,看着很简单的卧室,胡彪找了把椅子坐下道:“叔,关于栓子在金陵牺牲的事,切记不可告诉任何人。不然,传出去会惹来小鬼子的报复。
    眼下城里在打仗,想来叔也是知道的。我此行北上,也有作战任务。只是栓子是为保护我而牺牲,做为他的长官跟兄弟,我有必要告诉你们这个事,也有必要安顿好你们。
    不出意外,临沂这边怕是不能待下去。我此行来,也是想跟叔商量一下,你们是否愿意搬家?搬到一个没有战乱的地方生活?至于生计的话,我会替你们安排好。”
    面对胡彪的询问,黄父愣了愣道:“搬家?这年头兵荒马乱,能搬到那去啊?”
    “陕北!那里有八路军,他们很爱护老百姓。你们搬去那里,不用再担心兵祸。栓子虽然牺牲了,可部队有抚恤金。栓子牺牲后,也被晋升为少尉,有两百大洋的抚恤金。
    加上他平时存的军饷,这次我送来的大洋有二百六十块。有了这笔钱,搬去陕北后,你们也能置办一些田地。再不济,也能置办一点小买卖,日子肯定过的比现在好。
    最重要的,我打算送栓子的弟妹去读书。陕北那边有学校,读书的话也不怎么花钱。只要你同意,搬家的事我来安排。继续留在这,我担心你们早晚会出事。
    当兵前,我父母都过世,身边也没什么兄弟姐妹。当兵后,我一直把栓子当亲兄弟看待。这次过来,也是想跟你们认个亲。往后只要我活着,就不会让你们饿着。”
    在胡彪看来,陕北的条件虽然不算好,可至少住的踏实跟安稳。相比之下,老蒋即将迁往的山城,反倒容易成为小鬼子轰炸的目标。搬去延安,更安全。
    除此之外,借着安置黄二栓一家的机会,胡彪也打算跟八路军正面接触一下。不管怎么说,情况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胡彪相信未来依旧属于八路军的。
    搬去延安住的话,黄二栓一家未来也不用担心被秋后算帐之内的。做为革命老区,陕北那边未来也会受到更多重视。若有机会,胡彪再将黄家人接出来就是。
    至少有一点胡彪相信,八路军那边做不出扣押人质的事情来。这几年让黄家人搬去陕北待着,在胡彪看来是最妥当的安排,不用担心黄家人出什么事。
    看着堆放在桌子上,那一大堆码好的现大洋,黄父也觉得内心狂跳。做为贫民,黄父很清楚这笔钱对自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可他同样知道,这是儿子的卖命钱。
    “叔,财不露白,你妥善保管。这事你跟婶子好好商量一下,而后给我一个答复。若是你们愿意搬去陕北,过段时间我替你们安排。过一会,你们最好跟我离开!
    这村子只怕不能待,等下你也跟村民们说一下,尽量收拾东西搬进山里住段时间。真要碰上流窜过来的小鬼子跟溃兵部队,我担心他们会祸害百姓。”
    对于胡彪的这种安排,做为一家之主的黄父,虽然不想离乡背井。可他同样明白,临沂这边真的不能待。一旦大战打响,只怕很多百姓都会面临家破人亡的境地。
    连早前住在城里的人都跑光了,他们这些住在乡下的,又怎么可能住的安心呢?真碰上小鬼子进村或溃兵进村,等待这个村庄的也必将是无数悲剧上演!
    最快更新 www。

第二三八章 黄父的决断
    涉及到搬家这种事,自然需要一家人商议一下。而此番前来的胡彪,看到目前临沂的情况,也确实担心黄家人的安全。一番考虑后,才做出让其一家搬迁的决定。
    尽管胡彪知道陕北那边也很苦,可胡彪觉得至少安全。有胡彪提供的资金,搬家到陕北的黄家人,日子也不会过的太苦,相反黄二栓弟妹还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跟黄二栓父亲聊完之后,胡彪暂时把时间留给黄家人,待在院子里跟秦天佑等人闲聊。听到胡彪的决定,秦天佑也很意外的道:“为什么要搬到陕北去?”
    “因为那里最安全!最关键的是,黄家人去了那里不会受欺负!”
    “可那里是八路军的地盘?让上面知道了,只怕会乱想吧?”
    “这是我自己的事,关他们什么事呢?况且,这里离陕北更近,我总不能把他们一家子接到西南去吧?那样的话,会耽误多少时间呢?咱们接下来,要打仗的啊!”
    面对秦天佑的担心,胡彪也简单解释了一番。相比其它人觉得八路军实力太弱,胡彪却知道八路军的未来不可想象。而此刻的陕北,会比西南的山城更安全。
    对此时的日军而言,深入敌后打游击战的八路军,虽然给他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可对大多数日军将领而言,国军的主力部队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
    正面战场基本由国军主导,敌后战场则是八路军的天下。一南一北,不同的战场环境,也决定了两支抗战部队不同的作战方式。可谁会想到,八路军正在快速崛起呢?
    在胡彪等待黄家人做出决定时,黄二栓的父亲也把家人叫到一起,说出胡彪此行的来意。看着堆放在桌上的大洋,已经为人父的黄大栓也异常的吃惊。
    “爹,这是二娃的抚恤金?”
    “嗯!这个胡长官很厚道,是特意带人送二娃骨灰回家。可眼下城里到处在打仗,他觉得咱们待在这里不安全。最重要的是,咱家二娃是为保护总统府而死的。
    要是让进城的小鬼子知道这事,咱家都要遭殃。这位胡长官的意思,是希望送我们一家去陕北。另外他还说,可以让三娃四娃他们上学堂。你是长子,你的意思呢?”
    “爹,为啥搬去陕北?那地方,听说比咱这里都穷呢?”
    “你知道个甚?陕北那边是穷,可陕北那边的队伍不会祸害老百姓。真要把你送去南方,这么远的路,怎么走?人家胡长官仁义,你还挑三捡四不成?”
    训了自家大儿子一番后,看着依旧在垂泪的妻子,黄父只能继续道:“娃他娘,别伤心了,这是咱二娃的命!想想其它村子被抓去当兵的后生,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
    要不是咱二娃当了大官的警卫员,只怕这些卖命钱根本没有。人家当长官的亲自把骨灰送回来,咱也要心存感谢,至少能让二娃落叶归根。这事,你咋想的?”
    “当家的,你拿主意吧!”
    知道伤心无济于事,已经变成骨灰的儿子也活不过来。做为一家之母,总要为活着的孩子考虑。有了这笔钱,至少一家人不用担心挨饿受穷,几个孩子都能健康长大。
    听着黄母说出的话,黄父想了想道:“大丫头今年也十七岁,爹娘也想给你许个人家。可你知道,咱家穷,拿不出什么彩礼,把你的婚事给耽误了。
    二丫头今年才十岁,四娃才六岁,都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爹娘没本事,只能尽力让你们吃饭不挨饿。给你哥娶媳妇,已经把咱家给掏空了,三娃年纪也不小了。
    这世道越来越乱,待在这里谁也保不准会碰上什么祸事。刘家庄发生的事,相信你们都听说了。这年头不光有兵灾还有乱匪,那些都是杀千刀的祸害,咱不得不防啊!
    那个胡长官年龄看上去也不大,做人也厚道。我琢磨着,让三娃去当兵,跟着这位胡长官,至少能出头。大娃结了亲生了娃也算成了家,你跟你媳妇愿意搬家吗?”
    对于黄父做出的决定,黄二栓的弟弟并未表示拒绝。他很清楚,父亲竟然这样决定,想来也有他的打算。而他年龄也不小,应该学会为家里分担了。
    面对父亲的询问,黄大栓想了想道:“爹娘去那,我跟芬子就去那!”
    “好!三娃,去把胡长官请进来。等下爹替你求个情,让他把你收下。别怪爹狠心,咱家四个男丁,你二哥已经战死,可终究为咱家搏了个前程,你要替你二哥尽忠。”
    “是,爹!”
    看上去很瘦的黄全栓,尽管年龄只有十六岁,可个子并不矮。这种年纪的男丁,有些都成家有娃了。至于比他更小的弟妹,那更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
    等到胡彪被请进黄家,听完黄父做出的决定,胡彪沉默了一会道:“叔,婶,让三娃跟着我,风险会很大。我是军人是要打小鬼子的,他跟着我会很危险的!”
    “生死由命!这事,我懂!既然二娃是打小鬼子死的,那三娃做为弟弟,就有必要给他哥报仇。长官虽然没说,可我知道这笔钱,不是上面那些大官给的。
    咱们十里八村,这些年被抓去当兵的后生很多,从来没听说还有什么卖命钱。长官仁义,咱也是厚道人家。三娃虽然年纪不大,可二栓当兵时,跟他也一般大。”
    “好!既然叔都这样说,那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