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传奇大老板 >

第237章

传奇大老板-第237章

小说: 传奇大老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那两条家伙身上的光芒也是这样而来,它们不是什么神龙,只不过是生活在这里的一种奇特的海底生物。

    华夏流传的龙图腾,或许也是由此而来。

    可以想象无数万年以前,这种海洋生物走上陆地,有些或许进化出了飞翔的能力,又能反射七彩的光辉,我们的祖先看到了,就将他们当成了神明来崇拜。

    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那些上了陆地的神龙终究没有留下后代,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有两条幸存者潜伏在了深深的海底洞穴中,不被世人所知晓。

    林风试着用扫描仪扫了扫两只小鱼。

    “古龙鱼幼体,地球古生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建议售价3500万,是否上架销售?”


………………………………

第429章 海底温床

    林风没有把这两条小鱼拿去卖了。

    上次在澳洲的小岛上,那两条巨蛇被他卖了,当时觉得没什么,但现在却有点后悔,毕竟有可能那时全宇宙独一无二的两条,结果才买了两百多亿,总觉得有点亏啊。

    而且根据司马莉莉的研究,那些高级材料基本上都模仿了某种生物构成或者部分身体组织的构成,有可能在宇宙中,早就有了一门叫“微观仿生学”的学科,专门研究各种复杂的材料。

    所以就算是一个单细胞海藻,都有可能研究出一种有用的材料来。

    地球生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经发现870万种,更多未知生物还隐藏在海洋之中。这些未知生物中,说不定就有几种的身体构造,能够早就出更加高级的仿生材料。

    宇宙中单纯的元素理论上有无限种可能,但能够稳定存在的却只有那么几十种。

    所以想要获得高性能的材质,就只能通过化合来完成。

    这就像一个搭积木的过程,几十种形状的小积木,如何才能搭建成一座宏大的城堡,光凭借想象力是不行的,我们需要一个图纸来参考。

    而通过对生物结构的研究,我们就能找到一些有用的图纸,来实现们的目的。

    林风现在有点猜测,那两条大蛇能卖到两百多亿,恐怕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所以这两条小鱼他是不会拿去卖的,至少在彻底研究之前,他都不会再在商城里售卖稀有生物。

    看来这次回去之后,要让司马莉莉改变研究方向了,组织一个生物研究实验室,最好能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研究一遍,建立一个自己的数据库。

    这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光是研究就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但林风相信一定是值得的。

    抬头看了看那两条在海水中翻腾畅游的七彩神龙,林风稍微遗憾了一下,下次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们捉回去,至少也要让他们处于自己的保护和监控之下。

    龙卷漩涡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林风将这一段珍贵的影像存储在手环里,然后驾驶着潜水器开始探索地下的巨大空洞。

    经过3000米左右的通道,当他来到巨大空洞中间时,发现这里面竟然也是隐隐有着微光。

    这些光芒来自四周的石壁,凑近一看,发现石壁上长满了像珊瑚般的植物,它们的顶端有一个会发光的小球,像是一个花蕾。

    在黑暗的世界中,一点荧光就像一盏明灯,吸引着无数的小生物,然后被这些植物细长的触须捕捉、吞食,为这些明灯提供养料。

    继续下潜了2000米,潜水器来到海底11000米,已经超过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但空洞好像还没有到底的意思。

    现在外面的水压已经大到让人恐怖的程度,海洋生物也变得极为稀少,但石壁上的发光植物和微生物却越来越密集和繁荣。

    “水温15度,目前持续上升中。”

    又往下潜了1000多米,情况终于有了变化,潜水器探测到正下方有一团巨大的热源,让海水的温度直线上升。

    大概在14000米的位置,海水的温度已经上升到26度。

    在这里,宁静的海底世界变得热闹起来,一股又一股的热流从海底慢慢地涌了上来,就像一处舒适的海底温床,孕育出密集的微型生物。

    林风检测了一下海水,发现矿物质含量特别高,他估计最下方应该是一座火山,不停地为海水提供矿物质,才能够孕育出这么多的生命。

    这些微型生物游到四周的石壁周围,成为发光植物的食物,为空洞提供照明,同时也有可能为古龙鱼提供养料和食物。

    这是一套简单的生态系统,但又显得如此和谐和自然。

    现在数据显示,潜水器已经来到了16000米深度,外面的水温急剧升高,已经超过了50度,在这种高温下,他居然还捕捉到一些微生物。

    “警告,发现活火山,距离15200米,危险程度A,是否继续下潜?”

    这才走了不到一半啊,那总深度就已经超过三万米了。

    林风咬了咬牙,觉得既然来了,就没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这个火山在这里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今天应该不会爆发吧,如果真的爆了,那也只能怨他运气不好了。

    他相信自己的运气向来都很好的。

    “下潜!”

    “深度17800米,水温80度!”

    这里已经可以看到无数细小的气泡,密密麻麻就像一团团浓重的白雾,热流让监测画面上看起来一片橘黄色,探照灯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

    “深度23000米,水温99度!”

    海水已经烧开了,声音收集器中,传来了水泡密集的破裂声。

    “深度28000米,水温99。8度!”

    林风一边关注着各种数据,一边命令潜水器捕获遇到的微生物,这些东西在开水里都能存活,想必应该是很好的研究材料。

    “深度3025米,距离底部还有30米,是否着陆?”

    着陆就算了吧,林风打开观察窗口,看到地面布满了蜘蛛网一般的红色印记,那是一道道巨大的缝隙,纵横交错在一起,而红色的部分应该就是岩浆了。

    “滴滴,大型生物接近!”

    他猛地一惊,两条巨大的神龙已经直接游了下来,急忙操纵潜水器躲到一边,就算它再坚固,但如果被这两条大家伙来个二龙戏珠,林风在里面岂不是要晕死。

    两条大家伙像是出去旅游了一番的夫妻,缠缠绵绵地落在布满岩浆裂缝的火山岩上。

    林风一边拍摄,一边才大概看清它们的真容。

    头部很像鳄鱼,但是头上有小小的角,身体覆盖满了巴掌大的鳞片,此时只能反射出红色的光芒。

    它们有六只巨大的爪子,像钢铁般坚硬,在火山岩上一划就能留下一道深深的划痕。

    关键是它们在开水里也一点没事,好像这个地方就是它们开着电热毯的温床。

    在海底缠绵了一会儿,林风惊讶地发现,其中一条竟然伏在地上开始产卵了。那些卵紧紧粘在火山岩上,只有一公分大小,密密麻麻,成千上万。

    半个小时后,两条大家伙终于离开了这里,慢慢地向上面游去。

    林风捕捉了一团卵,决定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看看这些卵经过孵化,是孵出上面那种两只爪子的古龙鱼,还是孵出六只爪子的小龙。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声音收集器里一片密集的爆裂声,那些粘在岩石上的卵,像被点燃的鞭炮般全部炸裂,没有一只幸存。


………………………………

第430章 不会消失的电波

    林风检测了一下火山岩,竟然有600多度的高温,难怪这些龙卵会爆裂。

    看来它们刚才离开空洞到上面的海域,是在进行交。配,然后把卵产在火山岩上,利用它的高温孵化。

    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没有一粒龙卵能够幸存,这也可能是没有小的六爪古龙鱼的原因。

    真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啊,好在他提前捕获了一些,否则还不知道这两只大古龙鱼下一次产卵要等到何年何月。

    在洞底再也没有发现什么用利用价值的东西,林风便操纵着潜水器,沿着一边洞壁上浮。回到14000米深度时,又看到了一番奇异景象。

    无数小的两爪古龙鱼在这一片水域中静静地游动,身上的鳞片反射着洞壁上的荧光,让整个空洞犹如星河降临。

    他关掉潜水器里的所有灯光,外面的“星光”顿时更加璀璨,让他仿佛置身于无尽的星空。偶尔能够看到两条大古龙鱼的身影游过,就像两条散发着光华的丝带,那般轻柔和自由自在。

    他很好奇两只大家伙吃什么,毕竟身体那么大,每天需要的能量可不是一点点。于是他决定花点时间来观察一下,毕竟这难得一遇,下一次来它们不知道还在不在。

    大概等了一个多小时,两只大古龙鱼钻进了空洞的石壁,原来那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洞穴,无数小古龙鱼仿佛听到了出发的号角,纷纷跟随而上。

    林风尾随着这只浩荡的队伍,从地图上看,他们正朝着南边的方向而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征程,最后来到一条深邃的海沟,深度9000米,应该是波多黎各海沟。

    古龙鱼群这次并没有掀起海底龙卷漩涡,而是直奔海面而去,以两只大家伙为首,疯狂地捕食遇到的所有鱼类,所过之处几乎无鱼能够幸免。

    它们的速度远远超出一般的鱼类,有锋利的牙齿和前爪,林风看到一群小古龙鱼将一直五六米的鲨鱼围住,连骨架都被啃噬得干干净净。

    神奇的是,这些古龙鱼之间仿佛有特殊的联系方式,林风没有发现它们其中任何一只掉队,也没有任何一只乱跑。

    就像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而且迅疾如风,恐怕人类的潜水艇遇到它们,也只有仓皇逃命的份。

    一番捕食之后,两只大古龙鱼开始回游,最终消失在了深深的海沟深处。

    林风没有继续跟上去了,这些古龙鱼到现在都没有被人类发现,也算是非常难得和神奇,他觉得在仔细研究之前,最好不要过多打扰。

    在鱼群消失之前,他又多捕捉了几只,用十几个小罐子装了起来。

    现在他的位置靠近波多黎各,是百慕大的最南面,所以他必须要重新返回中心区域,继续寻找时间晶体矿石。

    向北漫无目的地游荡了一个小时,潜水器突然收到断断续续的信号,经过翻译,这是一种古老的求救信号,来源并不是在海面,而是在深邃的海底。

    难道有新的船只遇难?

    林风朝着信号的来源赶去,但在深黑的海底,并没有发现任何沉船。

    但信号虽然时断时续,却一直存在没有消失。

    有点古怪,他驾驶盾构机钻进海底,探测地形,一团浓郁的雾状物体出现在监测屏幕上。

    找到了,和大耳朵里面那种不可探测地形相同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时间晶体矿。

    而且这一次的范围很大,至少有上次的50倍不止。难怪能在百慕大这么大片的海域搅风搅雨,原来隐藏着这么多的时间晶体。

    开采吧,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把矿石冶炼机放出来,设定好开采路线。

    这一次他学聪明了,直接驾驶着潜水器躲到了百慕大区域之外,这才遥控启动矿石冶炼机开始工作。

    按照设定的路线计算,开采出这片矿石需要三天三夜,他在周围的海底到处捕捉海洋生物,直到把潜水器的仓库塞得满满的为止。

    自从矿石冶炼机开始工作之后,林风就失去了和它的联系,等到信号再次恢复时,已经是五天之后。

    再次来到那片海域,之前的求救信号已经消失不见,林风断定那段信号被困在了时间晶体矿营造成的重复时空之内,才会延续了不知道多少年地重复发送。

    也不知道这艘船或者是飞机,是哪一年在这里遇难的,不过从配有了无线电波来看,应该不会太过久远。

    经过盾构机的探索,周围已经没有时间晶体矿的存在,通过矿石冶炼机的记录来看,这一团大矿石一共提炼出23。1千克的时间晶体,是大耳朵里的60倍。

    可以造出2310个超级发电厂了,林风觉得这一次的收获不小,而且也没闹出什么事故说是一番风顺也不为过。

    就当他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时,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海底剧烈震动,小山崩塌,地面裂开巨大的缺口,无数气泡从裂缝里汹涌而出,就像一锅烧沸腾的开水。

    海底地震!

    刚刚还说运气好,就遇上了这种事。

    那些气泡让林风皱起了眉头,那不是普通的气泡,而是大量的沼气。在潜水器的监测画面上,无数来不及逃走的鱼类碰到这些气泡之后,很快就失去了行动能力,然后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