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朝好舅子 >

第390章

唐朝好舅子-第390章

小说: 唐朝好舅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高超的精炼钢铁工艺,怎么可能有这么霸刀的刀。

    “那么,这盾呢?”

    敦孝恪叫自己的部下持大盾,然后叫一名罗马士兵去砍。这陌刀是多年练出来的本事,换柳木十刀也不可能将那石柱劈开。

    寻常的人用这刀,劈在带有横肋钢条的大盾上,也只有传出一声刺耳的钢铁摩擦之声。

    反而唐军士兵一记挥砍,罗马士兵的木盾就碎了。

    换一个盾,唐军士兵使用从大唐带来的罗马短剑,刺入后轻轻一扭,盾再碎。

    柳木研究过罗马军团的短剑,在方阵大盾这种阵形下,长矛有用,混战之中从盾牌的缝隙之中捅人比砍更省力,而且效率更高数倍。




第0792节 以物易物

    事实证明了大唐的工匠设计了新式的短剑,捅刺更强劲。

    而且从炼钢的水平上,别说是柳木之后的大唐,就是前隋就已经甩了罗马帝国几条街。

    装备的上差异,这一点就算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上的人都看的清楚。

    再换上弓、弩。

    大唐的钢制大盾完全无视罗马的弓。

    大唐的弩只施放了两次,就被罗马皇帝列为禁品,任何一个罗马人不得拥有这样的武器,这种武器每一把都要备案,仅限于大战场中的恶战由主力军团使用。

    可怕的唐弩,在十步的距离上射穿了穿着皮甲的两只山羊,如此恐怖的武器让东罗马皇帝感觉到胆寒。

    给卡巴迪家族装备的一千只钢弩成为皇帝的武器。

    至于费用,敦孝恪不会去问,这是罗马皇帝与卡巴迪家族之间的事情。

    宴会之后的次日,东罗马皇帝再一次宴请了敦孝恪,这次宴会没有其余的人,只有东罗马皇帝与敦孝恪两人。

    “来自东方的勇者,听闻你也是一位将军。”

    “是的,尊贵的皇帝陛下。我随着我的皇帝征战多年……”敦孝恪简单的讲了自己的从军史。

    这位可不是普通的将军,生擒窦建德他就是首功之一。

    拿下虎牢关,他又是大功的几人之一。

    闲聊了一会之后,东罗马皇帝问到关键性问题:“那样的装备,不算钢弩,需要多少钱币?”

    “给卡巴迪主教收多少我不知道,这其中有友谊的成份。以我对这些军备的了解,用我们大唐的钱币计算就是五千五百个钱币。但运到这里路途遥远,这运费差不多占装备一半的价值。”

    东罗马帝国皇帝再问:“那么,如果按这里的钱币,如何计算。”

    “金奥雷,七个。这是按米价等基本生活费来计算的,我更希望以货物换货物,有些货物在这里未必很贵,但到了我们大唐却是值更多的钱,这样的交易对双方都好。”

    “恩。”

    其实拿钱买东罗马皇帝已经心动了,才七枚金币。不多!

    敦孝恪也派人计算过,这种用钱币交易的方式都认为不合适,货物换货物更合算,这里的钱币拿回大唐是没用的。

    这里的普通人差不多一个月挣两三个第纳尔,二十五个第纳尔一枚奥雷。

    放在大唐来算,这里的下等人挣得太少了。

    不愿意拿钱币来换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根据奥斯卡巴迪的说法,罗马帝国的银币质量越来越差,含银量越来越少。

    在西罗马帝国时期,出现过低于百分之五的含银量的钱币。

    没什么可谈判的,这就是一种默契。

    一天后,东罗马帝国这位自称凯撒的皇帝给了敦孝恪一个承诺,敦孝恪只要在东罗马帝国内购买任何的东西,都由皇室来结账。

    凯撒在这个时候一种称号,他的名字叫希拉克略,创造了拜占庭的一个时代。

    也算是最苦的一时代,从他没有登基前就拿起了刀,一直在战斗之中。帝国的东方与波斯人打、西方边伦巴底人、斯拉夫人打,一直打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而后他的子孙依然在战斗。自称凯撒,更多的是一种意义,不是名称。

    而后丝绸、珍珠、珍贵瓷器、仙茶等等珍贵物品,以年为单位有一个最高限量,民生物资可以无限,比如麻布之类。

    每年下雪的时候结账,东罗马帝国货物无法补足的部分,由黄金、白银、宝石等支付。如唐帝国的货物不足,则由东罗马帝国元老院提出清单,由唐帝国拿货物补足。

    来年春天的时候,补齐差额,依旧在下雪的时候总结算。

    而后,在今年冬天之前罗马帝国派出正式的使节团,在来年春天的时候,大唐帝国要派出正式的使节团前来。

    文化典籍之交流,待使节团到访可正式谈判。

    从皇宫出来之后,次日敦孝恪在元老院签订了汉语、古希腊语的双版本贸易契约。

    敦孝恪拿着契约站在元老院门口,冷声下令:“所有人听令,依清单开始大采购,无限量……”

    “得令!”

    东西方官方的交易从这份契约正式开始。

    整个君士坦丁疯狂了。

    五天之后,整个希腊城疯狂了。

    十天之后,亚历山大城疯狂了。

    十五天后,整个东罗马帝国都在疯狂之中。因为有一群人在疯狂的采购,他们似乎有无尽的金钱。

    希拉克略在皇宫之中看着手上的卷轴一直在怀疑,是不是写错了。

    “他们要一百万阿斯的上百种棕榈果?”

    阿斯到一千年之后,就是盎司。

    “是的,尊贵的陛下。”

    “这东西有什么用?”

    “不知道,听说是某几种可能有用,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是那种有用,也不知道有用的那些用途是如何,只知道大量的购买,回去再一一尝试是否有用。您再看看这个……”

    又是一份清单。

    “一千万阿斯的橄榄、一千万阿斯的椰枣、五百万阿斯的无花果。这些唐人疯了,他们买这么多干什么?”

    “陛下,他们买的全是果干,听闻回去后唐人的国度有许多人喜欢奇异的水果。”

    紧接着,一份来自路乌斯对大唐杭州、长安等城的描述,还有奥斯卡巴迪写着教廷的书信都送到了希拉克略的手中。

    “好纸,在采购清单上加上这样的纸张采购。”

    当读完这两份描述之后,这位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沉默了。奥斯卡巴迪的信中写的是大唐的文明,而路乌斯写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见闻。

    东罗马皇帝感慨道:“大唐很强大,他们精锐的士兵全身穿着精钢制成的铠甲,而且凶残无比的敌人不需要躲闪,靠着强大的力量一路推进。大唐是那一片大地经历了混乱之后,统一的大帝国,其皇帝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

    书记官一言不发的听着,他的任务只是听与传递消息。

    “长安城,比曾经的罗马城还伟大,有着上百万的人口,聚集着来自世界的人,还有无数的波斯商人,却没有多少我东罗马的人。”




第0793节 东方见闻录

    罗马皇帝一直在读着咱乌斯的见闻录“在那里丝绸对于普通的平民来说,都可以靠着双手挣到,只是平民更愿意花更少的钱币去换回便宜的衣料。”

    “大唐人喜欢学习,他们纵然是平民也会在夜晚去参加学习,大唐的军队识字率非常的高,精锐部队人人能读会写……”

    希拉克读到这里停下了,对书记官说道:“你去叫我的弟弟过来,告诉他拿出最大的诚意去唐帝国,我需要一个盟友,我需要精良的武器可以帮助我的军队对抗敌人,还有,既然唐人连平民都可以学习,我相信他们的纸张并不贵。”

    “是的,我尊贵的陛下,这次唐帝国来的水手识字率也非常高,他们有着大量的纸张,许多水手都会把他们的见闻记录下来,准备回家之后与亲友分享。我也得到一些纸张的赠送,唐帝国的纸种类极多,用处也完全不同,仅用于书写的就有十种以上。”

    “告诉各总督,与唐人再单独商议长期采购的物品,我们需要用这些货物换回无数的财富,特别是武器、香料、纸张,还有丝绸。”

    希拉克略放下了手中路乌斯的见闻录,他轻轻的抚摸着这本书册。

    这么厚一本书,若是放在这里,用羊皮来制作的话至少需要三百张羊皮才能够制作这样厚度的一本书册。

    可这样一本空白的,按照书中记载,在唐帝国的首都,也仅仅只要二十二个铜币。

    更可怕的是,唐帝国的书籍并不是靠人抄写的,如同魔法一样,以一本某位书写的非常优秀的人书写好的为样品,几十天之后就会有几万本,甚至是十数万本同样的书籍出现在专门贩卖书籍的商店里。

    便宜的让孩童学习用的书籍,仅仅只要三文钱。而且唐帝国的官方还会免费赠送大量的书籍给穷苦地区的孩童用于学习。

    “唐……帝国。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要成为盟国。”

    欧洲别说是现在,在八百年之后也用不起纸,甚至于在公元十三世纪的时候,数位国王都下令不允许使用纸来书写官方文件。

    一直到公元十八世纪,欧洲的造纸术还没有超过宋代。

    大量的间谍刺探之下,才将造纸术真正传到了欧洲,一直到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欧洲在发明的机器造纸的技术之后,才开始领先与华夏造纸术。

    造纸术,自柳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大唐皇帝下过严令。将一系列各种技术列为大唐机密,任何人外传杀全族。

    造纸术就是其中一项,印刷术也是其中一项,火药更是。

    这也是为什么路乌斯声称唐帝国的书如魔法一样,会变成数万本一模一样的书来。

    希拉克略又说道:“准备三份礼物,第一份给唐帝国皇帝,第二份给唐帝国皇后,第三份给那位公爵。依照路乌斯的描述,这位公爵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他的两位姐姐都嫁给了亲王,他也娶了公主为妻,这样的人一定是唐帝国重臣。”

    “是!”

    “在礼物的选择上,请路乌斯这些去过唐帝国的人帮助选择。”

    书记官记下这条命令之后又问了一句:“陛下,唐帝国那位公爵送给您的礼物,您一直都没有打开看过,是否应该核算一下价值?”

    “价值?”

    杀拉克略反应过来了,称赞了自己的书记官:“要看,让元老院派人一起研究一下,回赠的礼物不能低于唐帝国的礼物。”

    “是,睿智的陛下。”

    东罗马帝国这边,已经决定拿出诚意来。

    这个时候的敦孝恪已经在安排返程。若东罗马帝国有人会同船去大唐,那么他们会在塞德港等候,然后一起走过一段陆路,再走古运河。

    事实上,这里有一条运河,早在近千年前就已经有法老修运河。

    这么多年下来,运河虽然依然还是全通,但许多地方根本就没办法走大船,所以才需要陆行。

    眼下就算东罗马帝国有心修缮运河也无力,没钱,没人。

    敦孝恪也是准备离开了。

    此时身在希腊港的他正等着船队装船,最快次日就可以出发。他带着许多人也是头一次去转希腊港的市集。

    走了许多店铺,新奇的东西不少。

    敦孝恪的部下买了大量的物品,柳平却没买过什么。

    敦孝恪问原因,正好到了一处店铺门前,柳平笑着对敦孝恪说道:“将军,你知道我头一次跟我家郎君去市集,我们郎君是如何采买的。”

    “如何?”敦孝恪纯粹就是好奇。

    柳平笑着进了店铺,这是一家制作雕刻品的店铺。

    进了店铺,柳木问道:“店家,最便宜的是那三个?”

    开店的一看是柳平的打扮,嘴里嘟囔着:“不是说那些东方面孔的人都是穿丝绸的,难道这个传闻是假的。”

    虽然嘴上嘟囔,可依然还是指向了三个很小号的木制雕刻品后报了一个价格。

    柳木一侧身,伸手一指整个店铺:“这里所有的一切,除了那三件之外全部打包,安排人送到码头去,那里有人给你结账。”

    “啊……”

    柳木这才用汉语给敦孝恪说道:“将军,看到没有,就是这副表情。当时我比这个反应还大。”

    敦孝恪笑着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店铺。

    店铺门外,敦孝恪又问柳平:“你们家郎君还有什么特别之事,讲来听听。”

    敦孝恪认识柳木,而且关系还不错。可是他没想到柳木竟然还有这样一面,比起许多人显然更有趣的多。

    柳平表示,自己要和郎君还要更多要学的。

    敦孝恪和柳平倒是聊起了柳木。

    此时,柳木正在经历人生的一次假的生死危机。

    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