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朝好舅子 >

第373章

唐朝好舅子-第373章

小说: 唐朝好舅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成为团正管二百人。不认字的,参加队正自荐,然后考的是兵阵、小阵,武艺。他把这个叫小武举。”

    “可行。”杜如晦第一个表示支持。

    在原有的士兵当中让优秀的人参加类似科举的考试,这也是一种挑选人才的试。

    秦琼又说道:“还有一事,清河训练营出来的神策卫士兵……”秦琼停下了,因为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感觉不可思议,或许没用,但很惊人。

    迟疑之后,秦琼说道:“所有神策卫士兵,都识字。识字最少的也能读完千字文,写家书、写兵报等没有丝毫问题。臣原本认为寻常士兵识字无用,可神策卫这个风气已成,训练营识字是训练科目之一。”

    大头兵识字有用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柳木自己都不知道,最普通的大头兵认识字与不认识字有什么区别。但柳木还是让这些士兵识字了,读不了四书五经,不过三字经,千字文还是要学的。

    或许将来某些士兵能够成为校尉呢。

    当了校尉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看得懂军令,或是直接听口头命令?

    大头兵识字有没有用?

    李世民也不知道,但似乎不是件坏事。

    “那么,增加一次武举。时间就放在高昌之战后,还有就是从神策卫当中挑选年龄大的,却没有机会再成为武官的人,调出五十人派到卑沙城,这些人每人带五伙应该没有问题,既然识字,又是百战豪军,朕相信他们。”

    高句丽人还没有来提出抗意,李世民就已经决定要吞掉卑沙城了。

    话说李世民只是决定,而柳木已经将这个决定付诸于行动。

    一个刚刚经历过死亡阴影的高句丽小贵族,小到不能再小,勉强算是一个贵族的小人物。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让柳木看到他的时候,内心是无限的同情。

    “吃点!”柳木用自己那为数不多的新罗语开口了。

    身边的两位从金德曼身边调过来的高等侍女将一盘摆的非常漂亮的水果放在那位小贵族面前。

    柳木现在才知道,原来半岛三国的语言是同源,但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

    三国的语言有着许多差别,柳木是搞不清这些差别的。不过精通这三国语言的礼部官员告诉柳木,基本上会任何一国语言,其余两国简单的交流不会有问题。

    正式的公文用的全是汉语,所以不需要考虑三种语言的差异。

    那小贵族脸色苍白,看着那盘水果,脸色瞬间变的红润,然后猛摇头。在这位小贵族眼中,这么冷的春天竟然有新鲜的水果,估计这一盘可以全部换成银子。

    自己吃不起。

    “好吧,你有多少钱?”

    柳木这话一出口,那小贵族直接就扑在地上,这是比跪伏正加厉害的,就叫五体投地。

    小贵族如鬼叫一般说了好长一些话,柳木一句都没听懂。

    柳木正准备吩咐让慢点重说一次,身边的新罗高等侍女靠近柳木低声说道:“他刚才说,愿意献上全部的家产,只求换一条活路。”

    “你问他,是换他一个人的,还是他家中多个人的。”

    听完柳木的吩咐,新罗高等侍女立即去问了。

    柳木事实上已经有了答案,他可是安排人细心观察过被关起来的这些个高句丽贵族的。

    果真,答案很有趣。

    “他希望能全家活命。”

    柳木笑了:“好,那么如果我要减一人,他会选谁。减两人,他会选谁?”

    侍女再次问过之后,侍女自己都怀疑这个答案。

    “主人,他说如果减一人,他希望自己家里的某个小妾死掉。搞不清是那一个,只有名字。如果死两个人,他愿意自己死掉。”

    “有意思。”柳木坐直了身体。

    那小贵族似乎知道自己要死了,一边哭一边在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

    新罗的高等侍女不断的低语在柳木耳边讲着小贵族说过的话。

    那意思就是,他的那个小妾贪财又喜欢争斗,留下的活其他人没办法活。自己的老家仆在年轻的时候救过自己的命,还有自己的女人会织布不会饿死等等……

    柳木揉着额头:“去把他架起来,带着过来。”

    那位小贵族真的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哭着请求柳木履新诺言,别再杀他家中其他人等等。

    一处仓库,这是从江南调用过来的,用岭南的蕉麻织的普通麻布,这还是靠水力织机,并不是真正的蒸汽机为动力。

    江南水道多,加上几百架水车都感觉不到密度。

    大唐的丝制品在柳木找工匠研究出妆花等之前,就已经有绫、罗、绸、缎、锦、帛、绢等许多个不同的种类。

    而麻布也会为粗、精、火麻、草麻等等……

    其中火麻就算是中高档麻布了。

    这间仓库内堆满了来自江南的麻布,柳木示意让人拿一匹放在那高句丽小贵族面前。

    “告诉我,这种麻布往北走城中卖多少钱?”

    小贵族愣住了,竟然不是要杀他。

    抱着麻布抓在手上摸了好一会,然后掂了掂重量,给了柳木一个答案:“五石大米!”

    柳木很无语的背过身去。

    那小贵族跪坐在地上不敢开口,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正好姜恪这时过来,问明情况之后来到柳木身旁:“郎君,这个不怪他。高句丽没钱币,小件的货物是以物易物,大件的货物是以金银来作交换。我大唐的钱币每年会有大量流入高句丽。”

    “看来是我没搞清楚。”

    “郎君要关心的事情极多,这点小事算不上什么。去年的时候高句丽使节还想用金银铜等换走约三十万贯的新式唐钱币,户部换没换属下就不知道了。这等小事不足以让人关心。”

    姜恪确实不知道,也不想关心这种小事。




第0758节 小生意

    柳木转过身冲着那小贵族勾了勾手指,小贵族没反应,两位护卫直接就把人架到了柳木面前,柳木问道:“你告诉我,这一百匹布可以换到多少金子,或是银子。”

    “二,二百两。或许可以换到二百二十两银子。”

    柳木回头看向姜恪,姜恪立即就明白了柳木的意思,过来揪住那小贵族的衣领:“你若是想让你全家活命,给你三天时间,每一百匹布你换回来一百二十两银子。有没有问题。”

    “一天,一天我就能把银子换回来。我可以换回来许多,许多。”

    “不,就按每一百匹一百二十两去换,最多不能超过一百三十两,多出来的是运费,以及给脚夫的打赏,从卑沙城运出去就是一百二十两,规矩不能坏,也不允许随便加价。”

    小贵族那敢反抗,猛点头。

    仅仅一刻钟之后,这名姓崔的,这崔姓与他祖上无关,是他成为最低等小贵族的时候给自己挑选的一个姓氏,因为崔氏是中原大姓。

    他叫崔大钟。

    还是钟表的钟。

    一个时辰后,换了新衣服,骑着一头驴子的他已经来到了距离卑沙城以北三十里,这里有一个叫四棱山的地方,在这里有两个堡。

    原本只是作为物资中转,是协防新金、卑沙两城的四个堡之一。

    这里眼下聚集了有四千高句丽士兵,以防御卑沙城的敌人北上,同时还有更多的士兵正往新金城与长山城那边调集。

    这里主将姓解名夏原本是新金城的副将,带兵镇守在这里。

    崔大钟要求见解夏,因为他以前贩运酱菜、粮食的时候与这位新金城守将打过许多次交道。

    解夏很客气的请了崔大钟进屋,还给他了一碗热粥。

    “城中如何,敌军有多少?”

    崔大钟听到这话猛摇头:“我不能讲,我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能讲,我家人会在那城中,他们都会死。”

    “那你来干什么?”解夏就不明白了,唐人怎么可能放这个小商人出来。

    崔大钟将背包打开,将那匹麻推到了解夏的面前。

    “我什么也不知道,这次是用麻布换银子,只要成功的换回去银子我的家人就不会死,所以我必须出来。”

    “麻布不错,这是大唐的中上等好细麻布,价值不菲。”解夏也是识货的人。

    崔大钟立即说道:“一百匹换一百二十两银子。”

    “什么?”解夏严重的怀疑自己听错:“你刚才说是,一百匹这样的布要一百二十两银子?这不可能,这肯定有问题,难道是麻布之中夹杂有许多坏的,或者是别的什么?”

    崔大钟摇头:“我不知道,一百匹换一百二十两银子。”

    解夏再问:“唐人还给你说了什么?”

    崔大钟继续摇头,解夏不明白这是不知道,还是不想说。不过此下,这个占便宜的机会他不想错过,立即问道:“那么唐人说,能换到多少?”

    “没说,不过唐人说这是在卑沙城的价,要送到这里来每一百匹加十两。”

    “十两就是十两,你先给我运来五百匹。不,一千匹。”

    第一笔生意就这么谈成了,因为价格实在太低。

    解夏从他军费之中拿出十块金饼、一块银饼作为诚意金。

    崔大钟往回走之时,许多中级军官转住解夏:“他若是拿到那十只金饼跑了怎么办?”

    “不会,我感觉有问题也是在货物上,不是为骗这一点金饼。”

    另一位说道:“将军,您偷偷的从库里拿了军费,这事万一让上面知道,如何是好。”

    解夏听到这话默默的点了点头:“在理。不过不用怕,你赶紧回城去,看有没有大商人收这些布,咱们加一点价就转手,每一百匹争二十两银子没有问题。”

    崔大钟往回走了不到十里,远远的看见到一队足有五百人,背着背蒌往唐军的城外防御军营走。

    崔大钟到了军营处,一名年轻的吏员问他:“多少。”

    崔大钟赶紧将那金饼与银饼奉上,然后回答:“一千匹。”

    “好,你去吧。”

    军营之中那些背着背篓的人分出一百人没停,立即跟着崔大钟往解夏处去,而那金饼、银饼也被安排快马送回卑沙城。

    柳木看到那金银饼很无语。

    姜恪也是笑了:“郎君显然头一次见到高句丽的金银。”

    “是!”

    “郎君,金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这金饼连七青都达不到。”姜恪很清楚,高句丽没有好的提炼技术,根本就搞不出纯金来。

    柳木倒是懂一点银子,用小刀刺了两下,看到很深深的痕迹无奈的摇了摇头,这里混有不少的铅、锡。当然了,说起来银矿就是混在锡、铅等矿区的,这算不上造假。

    姜恪拿过那块银饼扔给护卫,护卫抽出刀就将其斩断。

    “黄中带黑,暗淡无光。六成纯以下的银子。不过各咱们没有亏,这批麻布的工坊价为一百六十四文,一百匹才十六两半银子。”

    柳木说道:“运费、关税、人工、利润……”

    “依然是暴利,极度的暴利!”姜恪已经笑的合不上嘴了。

    柳木这次过来,仅麻布这一项就是两船,一船最少也能装超过一万匹。

    大唐的布织机的宽度是官方有规定的,布分为一尺五寸宽、一尺八寸宽两种,也就是五十、六十厘米左右。长度是四丈、六丈、十丈,十丈合三十三点三三三米。重量按厚度分为十丈匹,六斤、九斤、十二斤三个规格。

    这一次柳木带出来的是六斤、一尺五寸、十丈匹的布料。

    柳木在为银子有点无奈,也难怪高句丽的银子不值钱,原来是纯度太低。但这怎么也能值一半,这个价格柳木还算能够接受。

    话说两边,解夏看到布之后,安排人随机挑选,然后打开重卷。

    连续卷了二十匹,也没有发现有任何的问题,都是上等好布。

    “古怪,竟然全是上等的好麻布,可为什么这么样的一个价位呢,真是便宜的让人不理解。”解夏虽然不解,但还是吩咐人付钱。




第0759节 海上的小船

    几只银箱给抬了过来,一千二百两银子,也就是四十六公斤。这是加上运费的一百两,再减去之前先给过的十只金饼,多余的一块银饼不算,那是解夏打赏给崔大钟的,这里装了三箱不满。

    傍晚的时候,崔大钟终于完成了任务,将银箱放在柳木的面前。

    “来人,将他的家人放出来,家产还给他,挑一个不错的庄园赏赐给他。”

    柳木吩咐之后,崔大钟差一点就哭了。

    “还有,继续往外卖,明天增加一样东西,你无论卖出去多少,千分之三是我赏赐给你的。”说完后,柳木打了一个响指,两名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