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950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950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城上,陶商远望北面,沉思不语。
    “雁门关乃平城南面唯一屏障,李世民这小子,竟然这么轻易的就弃了关城,他就不怕我们两路大军合围平城吗?”身边的项羽,一脸不解的说道。
    “李世民没那么蠢,除非”陶商却眼眸一亮,蓦然想到什么。
    话未出口,一股疾风卷过,风尘仆仆的戴宗,站在了他的面前,一脸兴奋的拱手道:“禀陛下,北面捷报,韩将军已于数日前奇袭平城得手,同时击败了敌将李靖对我大营的偷袭,平城已得,李渊率败兵仓促向西逃去。”
    平城攻陷!
    城头上,项羽等诸将,听到这个好消息,顿时惊喜万分,兴奋的议论声骤然四起。
    陶商的眼中,却只闪过一丝会心的笑容,口中喃喃道:“朕猜的果然没错,怪不得李世民弃关而逃,原来果然是韩信攻下了平城啊。”
    欣喜之余,陶商心中又产生了强烈的好奇,韩信是怎么攻破的平城,陶商并不感到好奇,好奇的却是,韩信是怎么在攻下平城的同时,又击破了李靖的奇袭的。
    要知道,李靖的身上可是有奇袭天赋,但凡奇兵偷袭,必胜。
    念及于此,陶商便接过了戴宗手中的情报,细细一看,当他看到战报中,出现了杨业之时,一切的狐疑,便即迎刃而解了。
    “原来是杨业啊,召唤了这么久都不出现,没想到啊没想到,杨业,你竟然会在关键时刻,出现在了韩信的军中,还立下了这等大功”
    陶商哈哈大笑起来,欣慰之意溢于言表,将手中的捷报,示于了项羽等众将。
    “韩将军果然是了不起啊,只是这个杨业又是谁,竟能立下这等大功?”项羽惊喜之余,也不禁啧啧称奇。
    陶商却意味深长一笑,说道:“这个杨业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他的能力只怕多到你们无法想象。”
    项羽听陶商这等看重杨业,不禁对这个新冒出来的将领,愈加的好奇。
    陶商却已大手一挥,欣然下令道:“平城失陷,李家父子走投无路,必定会向耶律阿保机求求援,传朕旨意,大军即刻挥师北上,朕要赶在辽军主力南下之前,先灭了李渊父子!”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无路可退
    辽国,上京。
    皇宫大殿之中,乐声靡靡,舞姿翩翩,一派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景象。
    大殿内,大辽国的可汗耶律阿保机正喝着美酒,欣赏着殿前的舞乐,眼睛微微眯成了一条线,洋溢着皇者的自得。
    “好酒,果然还是中原的美酒妙不可言啊”一杯美酒饮下,耶律阿保机啧啧称赞道。
    酒是中原的甘家美酒,乃是耶律阿保机从来往中魏辽两国的走私贩中,高价弄来的魏国名酒,传闻此酒源自于大魏皇帝梅妃的家族,乃是大魏国达官显贵们最喜欢喝的好酒。
    而眼前这个起舞的舞姬,也并非是那些皮肤粗糙的鲜卑女人,则是从汉地里掳来的,水灵灵的汉家姑娘。
    至于耶律阿保机屁股坐下的这座金殿,也是他利用从汉地里掳来的工匠,仿效魏国邺京的皇宫金殿所打造。
    耶律阿保机虽然还没有吞并魏国,夺下中原,但已经在开始学着做汉人的皇帝,吃穿住行,歌舞乐器,都渐有中原皇帝的派头。
    而他刚刚兴建好的这座上京,乃是动用了近三万余名从汉地掳来的奴隶,从一年前就开始营建。
    京城已初具规模,今日,正是这座皇极金殿落成之日,耶律阿保机便在这新建的金殿中,举行起了盛大的酒宴,以庆贺新殿落成,顺便彰显他大辽可汗的威仪。
    酒过三巡,司马懿举杯起身,拱手笑道:“今日皇极殿落成,象征着可汗天命已定,大辽国上下归心,实乃我大辽开天辟地的一件大喜事,臣司马懿在此恭喜可汗,祝可汗早已扫灭魏国,一统天下。”
    司马懿一带头,其余耶律楚材,耶律大石,高长恭,吕布,颜良等蕃汉众臣们,纷纷起身祝贺。
    “祝可汗早日扫灭魏国,一统天下。”
    “祝可汗早日扫灭魏国,一统天下。”
    看着群起拜贺的群臣,耶律阿保机愈加得意,哈哈笑道:“好好好,承仲达吉言,希望你们齐心协力,辅佐本汗,早日成就大业。”
    一杯酒饮书,大殿中的气氛愈加热烈欢快。
    这时,那耶律楚材却站了起来,说道:“可汗,我们今日在此庆贺皇极殿落成,固然是可喜,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臣听闻那陶贼近来正在调集粮草,集结兵马,似有大举北上,入侵我大辽的迹象,我们还当早做准备才是。”
    此言一出,大殿中的喧哗声,立时沉寂下来,众臣喜气洋洋的脸上,顿时蒙上了一层忧虑。
    “这正是今日朕想与你们说的事。”耶律阿保机却没有一丝担忧,反而脸上还掠起一丝冷笑,“本汗那义弟李渊,早已向朕密报过陶商有入侵我大辽的迹象,还向本汗献计先发制人,抢先出兵袭取晋阳,夺取并州,将陶商的大军阻于太行山之外,叫他无从入侵我大辽。”
    大殿上,立时一片哗然。
    颜良第一个站了出来,拱手道:“可汗,恕臣直言,南院大王手中只有兵马不过五万,如何能是魏国几十万大军的对手,他理应坚守南院,等可汗率我主力大军前去援救才是,岂能主动去进攻魏国,这不是去自寻死路么!”
    颜良这么一说,其余辽国众臣们,无不附议,皆觉的李渊的这条计策,太过冒险。
    耶律阿保机的嘴角,却扬起一抹得意之色,将案几上的一封战报扬了起来,大声道:“这你们可就小看了本汗的这位义弟了,他不光已经用了此计,而且已经为本汗攻下了晋阳城。”
    大殿上,颜良等群臣无不变色,顿时一片惊哗。
    “怎么怎么可能!就算南院大王秘密出兵,怎么可能这么快攻下晋阳,那雁门关难道是摆设吗?还有,那晋阳城乃并州治所,魏国有名的坚城,又怎能如此轻易的被攻下?”
    颜良惊异的殿前叫了起来,满脸的难以质信。
    其余辽国众臣们,也无不是哗然惊变,个个匪夷所思,还以为耶律阿保机是在逗他们的。
    这时,司马懿却眼眸一亮,喜道:“大汗,臣听闻南院大王有一位三公子,天生神勇,武道已练就到了巅峰武圣的境界,莫非是南院大王仗着这位三公子的神勇武力,才能成就这等不世奇功?”
    “果然还是仲达的消息最灵通啊,哈哈”
    耶律赞许的朝着司马懿点了点头,笑叹道:“说实话,当初本汗那义弟送来密信,声称他要凭借着三子巅峰武圣的神力,为本汗先发制人,开疆拓土,本汗还有些不太相信,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把武道练成巅峰武圣那种境界,等到本汗收到他的捷报时,方才敢相信,这世上当真有这种奇人,而且还是本汗那侄子。”
    耶律阿保机道明了真相,大殿中,顿时又陷入了一片惊喜哗议之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燃起了惊喜之色,仿佛不敢相信,他们大辽国中,竟然会有巅峰武圣这等强者。
    却唯有吕布,深陷的眼眶之中,闪过一丝的不愉快。
    “臣当真没想到,南院大王竟然养了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儿子,这真是陛下之福,我大辽之福啊。”耶律楚材唏嘘不已,起身向耶律阿保机道贺。
    司马懿也拱手笑道:“如今南院大王攻陷了晋阳,魏国必然震动,那陶贼必定尽起全军前往并州,可汗只要等到陶贼的主力被拖在晋阳,无法抽身之时,便可尽率我大辽主力,越过长城直取燕京,介时陶贼两头不能兼顾,兵败覆灭指日可待也!”
    耶律阿保机哈哈一笑,说道:“说不定,不用等到本汗出兵,本汗那位武道绝世的好侄儿,就已经在万军之中,为本汗取下了陶贼的首级了,哈哈”
    畅快得意的笑声,回荡在大殿之中,辽国君臣,此刻已沉浸在了兴奋当中。
    只是,这阵阵的大笑声,却很快被仓促的脚步声打断。
    一名信使匆匆而入,拜倒在了殿前,喘着气颤声道:“末将奉南院大王之命前来禀报可汗,陶商起四五万大军,兵分两路杀入并州,南院大王苦战不利,晋阳平城相继失守,如今已退至定襄一线,慝派末将前来向可汗求援,请可汗速派大军来援,稍晚几日,南院大王便将支撑不住,整个汉地诸郡,都有可能沦陷于陶商之手!”
    咔嚓嚓!
    一道晴天霹雳,瞬间轰入了大殿之中,轰碎了辽国君臣所有的美好幻想。
    笑声嘎然而止,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静寂。
    每一个人,包括高高在上的耶律阿保机,嘴巴都夸张的张大,惊到了目瞪口呆。
    定襄郡,桐过城。
    李渊立于北门城楼上,遥望着北面方向,脸上流转着丝丝的不安,一逼望眼欲穿的急切样子。
    桐过城,位于定襄郡最西北处,乃是浑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一旦桐过城失守,魏国的大军就将长驱北上,云中,五原和朔方三郡,都将暴露在魏国数十万大军的兵锋之下。
    所以,李渊退至桐无城之后,便不敢再往西退,只能下令残兵败将就地坚守,希望能守到耶律阿保机的主力大军从草原上赶来。
    “桐过城虽然坚固,但四面城墙加起来有数里之长,那项羽有可能在任意一处发动神技,轰破城墙,就算我们有元霸,只怕也防不胜防啊。”
    一旁的李世民,硬着头皮的给李渊分析的不利,哪怕他心中有愧,知道如今的不利处境,与他的判断失误,脱不了干系。
    李渊叹息一声,依旧愁眉苦脸,无话可说。
    “世民,都怪你,若非你执意鼓动父王抢先进攻魏国,我们又岂会陷入这等不利局面。”一旁的李秀宁抱怨道。
    李世民神色微微有些尴尬,却双皱着眉头道:“谁能想到,那项羽竟然也练成了巅峰武圣,到了这个地步,再追究谁对谁错,又有什么意义,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
    李秀宁冷哼一声,脸转过去,也不说话。
    李渊轻吸一口气,苦着脸叹道:“世民说的对啊,我们根本防不住陶贼轰破桐过城,留在这里死守,只能是凶多吉少,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只有弃了桐过城退往云中郡了,哪怕将来被耶律阿保机降罪,也好过我们李家一门,全灭在这里的好。”
    李世民沉默,李秀宁不语,李家父子陷入了失落之中。
    就在这时,一名士卒匆匆上城,拱手道:“启禀大王,城外有一人想要见大王,自称可以帮大王守住桐过城,敌退魏军。”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连人带城,给朕一并辗碎
    李家父子身形皆是一震,眼眸中迸射出了一丝精光,彼此相看一眼,神色惊奇。
    “是什么人,竟有这等口气?”李世民喝问道。
    “回禀二公子,那人自称他的姓名不重要,只是自称他有能力帮咱们守住桐过城,还说他只给大王一刻钟的考虑时间,如果过了一刻钟还不肯见他,他就自行离去。”
    李家父子神色又是一震,惊喜的眼神中,又挟杂着深深的狐疑。
    “我们有元霸这样的巅峰武圣,都无法守得住城池,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竟敢口出狂言。”李渊有些狐疑不信。
    李世民也微微点头,父子二人就在犹豫着,要不要见这个狂人。
    这时,房玄龄却劝道:“反正我们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倒不如见见此人,万一这人当真是个世外高人,那岂非是天助大王。”
    李渊眉头一挑,沉吟了一会,拂手道:“把那个人,给本王请到城头上来吧。”
    士卒离去,片刻之后,脚步声便响起,一名身着黑布衫的中年男人,不紧不慢的步上了城头。
    那黑衣人长的是奇貌不扬,脚踏着一双草鞋,大拇指处还破了一洞,露出了半截指头,头发也只用一根筷子束起,一身的粗布衣服上,零零散散的打了七八个补丁,一副穷困潦倒的乡野村夫的模样。
    他就那么懒懒散散的步上城头,歪着身子站在了李家父子跟前,也不施礼,也不鞠躬,旁若无人一般。
    左右辽将们尽皆露出愠色,对这个乡野村夫的无礼恼火。
    李家父子对视一眼,眉头皆是暗暗一凝,神色中,掠过了一丝失望。
    瞧这黑衣人的打扮,分明就是一副乡野无赖村夫的德行,要气度没气度,要风骨没风骨,能是什么世外高人。
    多半是个疯子吧
    李家父子的脑海中,不约而同的浮现起了同样一个念头。
    虽心中不爽,但既然把人请来了,李渊也不好表现的太过失礼,便冷冷问道:“敢问这位先生尊姓大名。”
    “你就是南院大王李渊?”黑衣人没有回答,反面是斜眼瞄着李渊反问。
    被一个乡野村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