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877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877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首诗陶商岂能不记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一句传诵千古的名句,即使是陶商穿越千年,过去了十余载,又岂能忘记。
    不过他依稀记得,这首诗的原作者,应该是唐代的边塞诗人岑参所作,却没想到会提前被李白给创作起来。
    历史已经改变,唐朝将不会出现,岑参也将不会出现,以诗仙李白的不世才华,替岑参作出这一首旷世名作又有什么不可以。
    诗已念出,李白松了一口气,苦笑着看向陶商,陛下,这诗臣已经作出来,能不能鼓舞起将士们的士气,臣就不敢保证了。
    朕说能就能,等着看好戏吧。陶商却斩钉截铁,语气中毫不掩饰掌控一切的自信。
    李白只得心怀着不安,望向了兵败如山倒的己军将士,满眼都是狐疑之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白那一句并不算太过响亮的诗句,却如惊雷一般,不断的回响在他的脑海之中,久久不绝。
    陶商就感觉到,那一句诗句,就仿佛是一剂强心剂打在了他的身上,不知不觉中,令他精神迅速的振奋起来。
    他知道,这是诗想天赋在起作用。
    陶商是如此,其他的普通将士们,几乎也在同一时间,感觉到了身心的变化。
    诗想天赋的作用,就跟魔面天赋一样,将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悄无声息的注入了将士们的心中。
    转眼间,他们的心就不再慌乱,他们的精神就不再动荡,他们紧握兵器的双手也不再颤抖,他们的双腿也不再发软。
    他们内心深处,被魔面天赋所压制下去的钢铁意志,像是被困已久的野兽,终于挣脱了牢笼的束缚,奔腾而出,涌遍全身。
    士气再燃
    他们的眼中燃起了怒火,他们停止了后退,重新握紧刀枪,口中发出震天动地的愤怒咆哮,无所畏惧的迎着扑涌而上的敌人杀去。
    杀
    杀
    天崩地裂般的杀声震天而起,撕破苍穹,令天地变色,神鬼退让。
    那一支战无不胜,百折不挠的钢铁雄师,终于从沉睡中苏醒了
    这怎么可能,难道我的诗真的又起了作用了吗,这也太巧了吗,不是吧
    李白脸上涌起了万分惊喜之色,口中喃喃自语,连酒葫芦都脱手而落,作梦也没想到,自己的运气竟然会好到这等地步。
    奇迹,竟是再一次被他给撞上
    陶商脸上却已燃起霸绝的杀机,一声狂笑,青龙刀狠狠向前斩下,厉声喝道:大魏的勇士们,反击的时候到了,给朕杀回去,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不败之师,为大魏而战,杀
    为大魏而战
    为大魏而战
    雷霆轰鸣的战声,震天而起,天噬掉了一切的声音,将汉军狂嚣的叫声轻易压倒。
    万千上万斗志重燃的大魏的将士,如从梦中苏醒的猛虎,掉转方向,铺天盖地的向着追辗而来的汉军杀去。
    反击开始。
    汉军士卒们却都懵了。
    就在片刻之前,他们还嚣张无比,以为魏军崩溃已成定局,他们终于羸得了一场久违的胜利。
    他们天真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接下来所要做的事,轻松无比,仅仅只是驱辗着魏军这些受惊的羊羔,肆意的收割人头就行了。
    可惜,他们却万没有料到,本来军心已崩溃,落荒而逃的魏军,却突然间像是被打了鸡血一般,士气爆涨如虹,竟是反身杀了回来。
    魏军不但开始反击,士气还如狼如虎
    这奇迹般的变化,给了汉军精神迎头痛击,一时间陷入了慌张不知所措之中。
    噩梦开始。
    如虎狼般扑上的魏军,刀枪无情的斩向汉军,转眼间便杀到汉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攻守之势彻底逆转
    八万魏军,数量上本就是四万魏军的两倍之多,方才士气崩溃,才会被敌人追着打,如今士气一旦恢复,自然是转眼间就夺取了压倒性的优势。
    在两倍魏军,气势如虹的反杀之下,汉军很快就全线崩溃,如退潮的海水一般,狼狈不堪的倒奔而还,向着居庸关方向溃去。
    敌军竟然被反杀了回来,这怎么可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在大战的颜良,眼见形势逆转,自然是惊异万分。
    其余黄忠,吕布二将,虽然在斗将中占据上风,却皆被这风云突变的形势所惊,斗志陡然间大挫。
    眼见己军崩溃,越来越多的魏军围了上来,颜良等三将生恐被魏军所围,纵然有万般不甘心,也只能败逃而去。
    颜良败北
    黄忠败北
    吕布败北
    诸将败退,更加助长了汉军的败势,四万汉军如丧家之犬,全线溃退。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
    望着风云突变,全线崩溃的己军,刘备那张原本得意自信的脸,却已凝固成了惨然惊愕的一瞬。
    燕子在公众号开了个征集天赋的帖子,大家有什么好的创意,可以去给燕子留言,还可以看其他精彩番外,燕子微信公众号是:堂燕归来或tangyanguilai,恭候你们哦。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你得意早了!
    刘备傻了眼。
    高长恭也傻了眼,望着斗志重燃,反扑如潮的魏军,茫然不知所措,那惊异的眼神,就仿佛见了鬼一般。
    不可能,没有哪一个敌人能在我的面具恐吓下还能恢复斗志,不可能高长恭声音沙哑颤抖,急是将自己的面具摘下,又重新戴了回去。
    结果还是一样。
    魏军斗志依旧昂扬,他的魔面天赋,已彻底的失效。
    高长恭,这是怎么回事惊醒过来的刘备,冲着高长恭厉声质问。
    陛下,这我臣也不知道,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从来没有啊高长恭手拿着面具,俊朗的脸上冷汗直滚,一脸的惊异尴尬。
    刘备瞪着他,又气又惊,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颜良已飞奔而至,慌张的叫道:陛下,魏狗突然间发了疯,我们挡都挡不住,大势已去,快撤吧
    大势已去
    这四个字,如四柄利刃,狠狠的扎在了刘备的心口,扎到他是心痛欲绝,几乎有吐血的冲动。
    上苍啊,你缘何不佑朕,不佑我大汉啊刘备仰天长叹,一腔的悲愤,灰白的脸上写满了怨愤和不甘。
    左右颜良高长恭等汉军上下,皆也是感受到了刘备心中的那份悲凉。
    他们知道,就在片刻之前,他们的天子还狂喜万分,怀揣着期待,准备迎接对魏作战的头一场胜。
    甚至,他们的天子已憧憬着杀回燕京,光复汉国的美梦。
    这美梦,却如泡影一般,一瞬之间,就被士气重燃的魏军,那汹涌如潮一般的反扑进攻,轻易的击碎。
    那种由希望,跌落绝望谷底的痛楚,他们感同身受一般。
    陛下,大势已去,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同样飞奔而来的老将黄忠,也哭丧着一张脸,苦苦的哀求道。
    刘备从悲愤中清醒过来,举目望去,只见魏军已滚滚而来,那一面魏字皇旗,几乎就要冲到了他的中军五十步外。
    再不走,他就将无路可走。
    可恨,可恨,可恨啊刘备一连骂了三个可恨之后,拨马转身,咬牙叫道:全军撤退,全军速速给朕撤退。
    刘备的心理终于崩溃了,不敢跟陶商拼死硬磕,没办法,谁让这么穷,输不起呢。
    陶商方才在败溃的形势下,敢扭头跟他一战,那是仗着自己国力雄浑,就算是折了八万大军,在后边还有二十多万大军等着,前赴后继,源源不绝。
    刘备的手头里,却只余下了这宝贵的四万兵马,死一个少一个,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他焉能舍得跟陶商硬拼。
    万一战事不利,折了这四万兵马,他可真就变成了光杆司令,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了。
    惊慌失措的刘备,也管不得其他将士,只管埋头狂奔。
    颜良黄忠等大将们,也皆松了一口气,跟在刘备的屁股后头,望风而逃。
    皇帝都跑了,余下的汉军士卒们,哪里还敢再战,如溃巢的蝼蚁一般,向着居庸关方向狂逃。
    汉军狂逃,陶商则率魏军穷追,一路斩敌近万之众,又追回至了居庸关城。
    关城南门,城楼之上,那一面汉字大旗,依然是骄傲的飞舞。
    城楼处,诸葛亮正轻摇着羽扇,以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自信姿态,远望着南面方向。
    他的眼眸中,仿佛已看到数十里外,他的天子刘备是如何大破陶商,一雪前耻的伟大胜利。
    他甚至已经在畅想着,刘备一口气夺回燕京之后,如何趁势把陶商赶出幽州,或许还可以避免借助鲜卑人之手。
    诸葛丞相还真是慧眼识英呢,竟然发掘出了高长恭这么一位奇人异士,让我军破天荒的能大破陶贼一回,真是不容易啊。司马懿的言辞听起来是在恭维,语气却有一丝阴阳怪气的味道。
    诸葛亮却摇着羽扇,淡淡道:仲达此言差矣,其实这并非是我有什么慧眼,而是天子有大汉列祖列宗护佑,为他降下了高长恭这么一位神将,助天子击败陶贼,匡扶汉室,此乃祖宗显灵,乃是天意也
    天意司马懿狼目中闪过一丝易觉察的讽刺,却立时又笑呵呵的附合道:诸葛丞相言之有理,我们的陛下乃真命天子,自然是有上天护佑,这是人尽皆知之事。
    话锋一转,司马懿目光又瞟向了西面,笑道:如今陛下得了高长恭这么一员神将,大破陶贼,实在是可喜可贺,等到耶律阿保机的鲜卑铁骑一到,我们两军会合,何愁不能收复燕京,把陶贼和他的走狗赶出我大汉,这当真是一场惊天逆转,必将载入史册啊。
    听到耶律阿保机五个字,诸葛亮身形微微一震,似乎蓦然间想到了什么。
    迟疑了一下,诸葛亮向西门庆问道:眼下耶律阿保机的大军到哪里了
    回禀丞相,根据前日斥侯的来报,鲜卑军团的前锋已过桑干城,根据推测的话,今日他们应该已出了代郡,进入了上谷郡境内,不出两日应该就能抵达居庸关。西门庆忙是答道。
    已经到过了桑干么,这么快,看来耶律阿保机很急啊诸葛亮喃喃自语,眉宇间流转出几分忌惮之色。
    司马懿瞟了一眼诸葛亮的表情,忙是呵呵一笑,故作轻松道:耶律大单于既已跟陛下结成了盟友,自然要赶着前来居庸关助战了,昼夜兼程赶来,也是正常。
    耶律大单于仲达什么时候把耶律阿保机叫的这么亲切了诸葛亮狐疑的目光瞪向了司马懿,语气中分明流露着几分不悦。
    司马懿心头微微一震,方才意识到自己方才无意间流露出对耶律阿保机的尊敬,与汉国上下,对耶律阿保机趁火打劫的不满情绪,有几分格格不入。
    以诸葛亮的洞察力,怎么可能放过这一点细节,自然是对他产生了怀疑。
    心中虽然震动,司马懿表面上却是云淡风轻,只淡淡道:耶律阿保机趁火打劫,固然很是可气,但眼下木已成舟,我们要依靠耶律阿保机复国,若还不表现于对其的尊严,若是令其心生不满,试问对我们,对陛下又有什么好处
    他几句话,轻描淡写的便把自己的失言,轻易遮掩了过去。
    诸葛亮眼中的疑色渐消,却又扬起了几分不屑,冷哼一声,忽然向西门庆命令道:速速派人赶往西面,告诉耶律阿保机大军停止前进,不必再赶来居庸关了。
    西门庆吃了一惊,面对诸葛亮这意外的命令,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司马懿同样是脸色一变,急道:诸葛丞相,你这是什么意思,当初明明是我们求着人家前来援救,眼下人家正风急火撩的赶来,马上就要到了,你却为何莫名其妙的叫人家停下,你这是什么意思
    赶灭救援么,笑话
    诸葛亮冷哼一声,用讽刺的口吻道:你们以为本相看不出来么,那耶律阿保机狼子野心,明着是说来救援我们,实则是想趁机吞掉我们大汉,染指中原
    司马懿眉头一凝,反问道:既然如此,那丞相当初为何还要劝说陛下,向鲜卑人求援。
    当时本相虽然知道高长恭不凡,却还没有真正确认他有多强,在那种情况下,明知向耶律阿保机求援,乃是火中取栗,却也不得不为之。
    诸葛亮先是一叹,话锋一转,旋即傲然道:如今你我都已见识了高长恭不可思议的实力,形势已再明显不过,有高长恭一人,我们就足以击破魏军,光复我汉国,在胜算在握的情况下,仲达难道认为我们还有必要引狼入室吗
    司马懿被呛了回去,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反驳诸葛亮。
    迟疑一下,司马懿只得冷笑道:听诸葛丞相的语气,难道就对那个高长恭如此信任,当真认定凭他一人之力,就能扭转乾坤不成
    当然肯定诸葛亮脸上燃烧着自信,斩钉截铁道:本相敢赌上我卧龙之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