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715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715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血西照之时,杀戮方才渐渐沉寂下去。
    先是西王府的一万兵马,杀了北王府一个措手不及,北王府的一万太平军,几乎被杀了个精光,而西王府也付出了死伤三千的代价。
    正当这些西王兵们筋疲力尽之时,却传来了他们的西王被杀的噩耗,人心顿时崩溃瓦解,李秀成却趁机统帅五千忠王军杀到,一番狂杀之后,又把余下的七千西王兵也杀了个干净。
    西王和北王之后全军覆没,李秀成的忠王军虽然站到了最后,但也死伤颇重,只余三千兵马。
    而在整个事变过程,三万忠于天王的嫡系太平军,却始终处于中立状态,没有参与到这场大混战当中。
    杀戮结束手,整个天京城,乃至于整个太平天国,再也没有派系之兵,就只余下了完全忠于天王的三万兵马。
    天王府中,洪秀全彷徨了整整一天,终于等到了“叛乱”被彻底平定的捷报,等到了李秀成只身入王府,带着萧朝贵和韦昌辉的人头,亲自前来拜见。
    洪秀全笑了,放声狂笑,痛痛快快的大笑,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因为在这座天京城中,谁也不能再威胁到他的地位。
    至于仅存的忠王李秀成,他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洪秀全这个天王的忠诚。
    而且,李秀成的嫡系兵马也在平叛中死伤过半,就算他心存异心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在洪秀全的监督下,指挥那三万忠于洪秀全的圣兵,老老实实的为洪秀全守城。
    当然,洪秀全为了安抚拉拢李秀成,亲自在金殿中召见了李秀成,重赏之外,又封李秀成为东王,节制天国诸路大军,抵御魏军的入侵。
    就在李秀成还来不及谢恩之时,被城中杀戮所阻挡,迟迟不肯出门的南王冯云山,还有水镜先生司马徽,终于是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大殿。
    一见面,冯云山连君臣之礼都不行,就冲着洪秀全质问道:“天王,你疯了吗,在这种敌人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为何挑动西王和北王自相残杀,毁我天国栋梁!”
    洪秀全脸色立时一沉,喝道:“南王,注意你的言辞,你竟敢这样跟朕说话,难道你也跟那两个逆贼一样,想要造反叛变不成?”
    冯云山一震,才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只得拱手道:“臣只是一时情急才言语冒犯,还请天王恕罪,臣是实在不明白,在这个大敌当前的时候,天王为何要自毁长城,白白断送了西北二王,还有两万将士的性命啊?”
    “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吗,南王啊,你真是让朕失望。”洪秀全拂袖转身,赖的去跟他解释。
    于吉便上前叹道:“南王啊,这件事你可是错怪了天王,若非萧朝贵和韦昌辉暗中勾结陶妖,意图谋反,不到万不得已之下,天王也不会出此下策啊。”
    谋反?
    冯云山先是一怔,立刻反问道:“凭什么就认定西北二王会谋反?”
    于吉便捋着胡须,不紧不慢道:“布山城失陷那么快,已经是十分可疑,而近日京中又传言四起,说是萧韦二人屡屡召见心腹,准备暗中发动兵变,且那陶妖也止步于六十里外停止进军,种种证据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萧韦二贼意图谋反吗?”
    “这……这些也能算是证据?”冯山云一脸惊讶。
    “难道不算吗,简直是铁证如山!”于吉却坚信道。
    冯云山是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司马徽,在徐庶的搀扶下步上前来,干咳几声,问道:“天师,老朽有一事不明,既然天师笃定那二王暗降了陶贼,可当初那二王兵败而归之时,明明有希望趁乱攻下天王府,却为何什么也没做,还冒着被杀的风险,亲自前来向天王请罪?”
    一席轻描淡写的反问,瞬间把于吉给问住,问到哑口无言。
    “唉”司马徽苦叹一声,“只怕京中的那些传闻,都是陶贼故意散布,陈兵不前也是一样,我们中了他的离间计了。”
    离间计!
    背身而立的洪秀全,身形蓦然一震,眼中迸射出无尽的惊色,仿佛一瞬间恍然惊醒一般。
    他是被司马徽一语点醒,意识到自己中了陶商的奸计。
    “该死,陶贼竟如此卑鄙,朕竟然中了他的奸计,白白自损了两万兵马,该死啊,都是于吉这个糊涂虫,给朕乱出馊主意,可恨,这个蠢材……”
    洪秀全是懊恼无比,暗暗咬牙,拳头紧握,眼眶中迸射着深深的悔意。
    他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就感觉自己被陶商,像是戏耍小丑般羞辱,心中是怒火滚滚,几乎有吐血的冲动。
    最终,他还是深吸几口气,强行压制平伏下了懊恼羞愤的怒火。
    咬牙半晌,洪秀全深吸几口气,缓缓转过身来,冷冷道:“萧韦二人是真叛国也好,还是陶贼的离间计也罢,越是在这个关键时候,就越不能出任何差池,朕要为天国大局着想,自然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你们明白吗。”
    洪秀全当然不能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为了自己的圣主的声望,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给自己找台阶下。
    话说到这份上,司马徽也是无可奈何,只好闭上了嘴巴。
    冯云山是连连叹息,也不敢太过责问洪秀全,只得苦着脸道:“我军本来就兵少,眼下又损失了两万兵马,可该如何抵挡魏军的进攻?”
    洪秀全脸上却全都是自信,一拍李秀成,语重心长道:“忠王,天国的生死存亡,朕就全交给你了。”
    李秀成立刻一正色,拱手慨道:“天王放心,臣必尽臣所能,守御京师,有臣在,臣绝不会让一名魏妖踏上我天京城头半步!”
    “好好好,有忠王这番话,朕就放心了,朕就等你看你的精彩表演,怎么让陶妖折戟城下吧,哈哈”
    金殿之中,响起了得意的冷笑声。
    ……
    天京东北,六十里外。
    皇帐,陶商闲坐于上,坐品着小酒,一派闲然之势。
    正喝着小酒时,穆桂英却行色匆匆的步入了皇帐,看起来便是一脸的心事,拱手欲言,却欲言又止。
    “桂英跟朕之间,有什么好顾忌的,有话直说吧。”陶商放下酒杯,淡淡笑看着她。
    穆桂英轻吸一口气,方才拱手道:“陛下,龙编城近在咫尺,陛下让大家逗留在此,一连数日按兵不动,众将和臣都对陛下的举动很不理解,所以大家推举我来向陛下问明个原因?”
    话音未落,陶商还不及开口,时迁便兴冲冲而来,拱手兴奋道:“陛下,好消息啊,臣已打探出,前日龙编城发生了大规模的混战,先是韦昌辉杀了萧朝贵,接着萧朝贵又被后来赶到的李秀成所杀,咱们不出一兵一卒,洪秀全就为咱们杀了两个王,两万兵马,陛下的离间计成功啦!”
    听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穆桂英是既惊又喜,惊奇的目光激动的看向了陶商。
    陶商却一笑,淡淡道:“桂英你不是想听朕陈兵不前的原因吗,这就是你想要的原因。”
    。。。
    m。。

第九百七十九章 泰山王
    ,。
    穆桂英思绪飞转,蓦然间俏脸上绽放出惊悟的神彩,惊喜道:“莫非是陛下派时统领在龙编散布谣言,离间了洪秀全和韦萧二人,才使他们自相残杀?”
    她终于猜到了陶商的用意。
    陶商笑而不语,当是默认了她的猜测。
    “前番我们强攻布山,死了多少将士,费了多大的劲都没能宰了韦萧二贼,今陛下轻飘飘一条离间计,就轻轻松松的要了那二贼的狗命,还灭了两万敌军,实在是……”
    穆桂英是啧啧赞叹,看向陶商的眼眸中,盈满了深深的敬意。
    陶商当然也不屑于据功,一笑道:“这还要归功于刘半仙,若非是他这条离间妙计,朕又岂能这么轻易就让洪贼自取长城。”
    说罢,陶商猛的站起来,拂手喝道:“穆桂英听令。”
    “臣在。”穆桂英忙一拱手。
    陶商杀机凛凛的鹰目射向南面,厉声道:“传朕旨意给诸将,叫他们即刻统领全军拔营南下,随朕兵围龙编,彻底覆灭太平叛贼。”
    穆桂英当即领命而退,将天京事业的消息,将陶商进兵的圣旨传达了下去。
    一时间,三军将士振奋,人人皆为叛贼的自相残杀而拍手叫好,大魏将士们的战意热血,顿时沸腾起来。
    当天,陶商尽起十万大军,再度起程,浩浩荡荡南下。
    两天后,大魏之师进抵天京城下,在陶商的指挥下,迅速的对天京城完成合围。
    时年深冬,洪秀全和他残存的三万大军,就此被包围在了天京城中。
    萧韦二王虽然被杀,两万太平军虽死于天京事变之中,但洪秀全东拼西凑,好歹还是拼出了三万兵马。
    这三万兵马,乃是洪秀全的嫡系圣卫军,多为太平道的老教徒,个个都是洪秀全的狂热死忠,战斗力远胜于一般的太平军,故人数虽少,但战力却极强。
    而李秀成的统兵能力,虽不及杨秀清和石达开,但实际上却要胜于韦昌辉和萧朝贵二王。
    在此无将可用的情况下,洪秀全也不得不给予了李秀成极大的信任,把大部分的兵权都下放给了他。
    李秀成遂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减弱天京事变后,军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重新完成了新的城防部署。
    由于李秀成的努力,三万太平军的狂热顽强,再加上天京城超乎一般城池的坚固,使得李秀成顽强的顶住了魏军围城最初一个月,一轮比一轮猛烈的攻势。
    在那一个月的攻势里,陶商动用了五台龙怒级破城锤,近一千门天雷炮,强弓硬弩无数,共计向天京城发射了数十万枚石弹,以及不计其数的箭矢。
    在此强大的攻击之下,放眼望去,整个天京的环城城池,被轰到削地三尺,表面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就是在这等攻击下,李秀成竟然奇迹般的守住了!
    陶商不得不承认,李秀成确实不愧是太平天国后期第一名将,着实是有两把刷子,让人刮目相看。
    强攻不下的情况下,陶商不得不用刘基之计,决定放弃徒损士卒的消耗战,改为长期围困战。
    因为陶商在围城后不久,时迁就刺探出了洪秀全一个致命的软肋:
    缺粮。
    事实上,自从洪秀全在临湘兵败,撤回交州之后,就一直被缺粮的难度而困扰。
    因为失去了以战养战的机会,洪秀全无法通过抢掠来满足粮草供应,就只能转向从交州本土来征粮。
    但先前太平军的破坏性政策,使得交州的经济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哪怕是在冯云山的不懈努力下,也仅令恢复了原先不到十分之一的经济水平。
    先前洪秀全还能通过番禺港的海外贸易,从南洋海外补充一部分粮草,但随着番禺失守,这唯一的补充也被截断。
    后来又随着魏军一路西进,洪秀全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地盘,在国土骤减的情况下,粮草的供应环境就更加恶劣。
    而洪秀全本人又是一个奢华的主,在前线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仍不忘扩建天王府,不忘继续充盈他的后宫数量,光是这些就消耗了太平天国几乎三分之一的钱粮。
    故当魏军杀到天京城下时,天京城的库府中的存粮,其实已少的可怜,最多也就能支撑他的大军吃不到三个月。
    既是如此,陶商便决定拿出足够的耐心,对天京城围而不攻,把洪秀全和他的残兵活活困死在城中,困到他粮草殆尽,不战而败。
    尽管青州的局势有所不利,孙策登陆的大军已攻陷了半个东莱郡,兵锋已经在向北海国进逼,但陶商对伍子胥陆逊他们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有他们在,必能想办法扼制住孙策的攻势,撑三个月应该没问题。
    那么陶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围而不攻,坐等洪秀全粮尽,不战自溃。
    是日,皇帐。
    大帐之中,酒香四溢,陶商置酒高会,与众文武大臣们纵论高论,谈笑风生,气氛甚是愉悦。
    正当陶商一杯酒举起,才送到嘴边之时,张仪却一脸凝重,匆匆而入。
    “陛下,青州出事了。”张仪语气也是一样的凝重,将一道帛书情报双手捧上。
    一听到“青州”二字,陶商身形就微微一怔,隐约已猜到了七八分。
    他却并没有动容,将杯中之酒不紧不慢的饮下,方才拂手道:“天塌不下来,不要紧张,念吧。”
    大帐中,众将都安静了下来,好奇的目光看向了张仪,都在猜测着是不是孙策所率的倭军,又攻陷了那一座城池。
    张仪深吸了一口气,方才沉声道:“禀报下,伍子胥急报,不日前泰山郡盖县县尉宋江杀其县令,纠集了一班贼寇举兵造反,自号为泰山王,半月之内连破奉高,梁甫等泰山郡诸县,袭据了半个泰山郡。”
    “此贼紧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